植樹節粘土課教案(通用9篇)

植樹節粘土課教案(通用9篇)

  作為一位傑出的老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植樹節粘土課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植樹節粘土課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種植植物的情感,培養環保意識。

  2、給予幼兒親近大自然的機會,培養幼兒勞動技能。

  3、鼓勵幼兒在集體勞動中學習與他人配合、協作,增強團隊意識。

  活動準備

  1、講解關於植物與環境關係以及春天特徵的活動。

  2、種植工具。

  3、蒜頭。

  4、有關植樹節的CD。

  活動內容

  一、瞭解植樹節的意義。

  教師:小朋友知道3月12日是什麼節日嗎?

  教師:你們知道植樹節的意義是什麼嗎?

  二、觀看CD。

  教師:老師這裡有一段關於植樹節的影片片段,請小朋友仔細觀察,看完之後回答老師剛才問的問題。

  教師請幼兒回答植樹節的意義幼兒園中班植樹節方案活動方案。

  教師總結:指數造林,不但可以綠化與美家園,同時還可以起到擴大山林資源、防止水土流失、保護農田、調節氣候、促進經濟發展等作用,是一項利於當代、造福子孫的宏偉工程。

  三、豐富植物園。

  教師:我們的小朋友還小,還不能去植樹,但我們可以去保護小樹,愛護小樹。週末的時間也可以與父母一起去植樹。

  教師:雖然我們不能植樹,但我們可以去我們的植物園去種植其他的小植物,植樹節的意義是使我們大家更加的關注綠化、環保問題。我們可以從一點一滴做起,我們可以去種植園大蒜。

  教師講述種植的要求

  教師帶領小朋友去種植園種植大蒜。

  四、總結,結束活動。

  教師再一次總結植樹節的意義,同時總結種大蒜活動。

  五、活動延伸

  可以在週末的時候。在父母的幫助下去真正的植樹。幼兒園植樹節教案,植樹節就要到了,植樹造林是為了讓我們的後代有一個良好的生存環境,對於幼兒來說是一個教育他們愛護環境的好機會,教師們要讓幼兒瞭解關於植樹節的知識,讓他們知道植樹節的意義。

  植樹節粘土課教案 篇2

  活動設計背景

  現在我們有些孩子生活無憂無慮,社會環境意識淡泊,在公共場所亂摘花草,攀登拆枝現象突出,為了增強他們的環保意識,所以對幼兒進行認識和保護生態環境的教育是一件不可怠慢的事。為了讓幼兒瞭解到樹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知道植樹造林是為了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水平。基於這種思想,我為孩子們設計了本堂社會環保課《植樹造林》。

  活動目標

  1、 讓幼兒知道樹木對人類和動物的重要性,瞭解綠化的好處,初步產生環保意識。

  2 、激發幼兒熱愛和親近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

  透過看一看、說一說、聽一聽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判斷能力作為本課的重點和難點。

  活動準備

  1、幾種樹木的圖片、投影儀;

  2、多媒體課件(山洪暴發、沙塵暴襲擊);

  3、植樹工具、小樹若干);

  4、提前讓幼兒和家長在網上查詢一些“植樹造林”的資料;

  活動過程

  一 、出示幾張樹木的圖片讓幼兒根據平時的生活經驗與知識面簡單地說說樹木的名稱及用途。

  二、根據幼兒的談話內容引出課題。

  三、提問(如果我們生活在一個沒有樹木的地球上,人類將會怎樣?)讓幼兒討論發言闡述自己的的想法與觀點,

  四、利用多媒體課件播放山洪暴發、沙塵暴來襲畫面讓幼兒從反面地體驗到破壞大自然生態環境會必定會受到大自然的懲罰,殘酷的現實情境再現,具有很大的說服力,併為下一個目標設下埋伏。

  五、 根據課件播放的畫面讓幼兒討論以下話題:

  1、是什麼原因造成這樣的結果?

  2 、面對踩摘花草樹木的現象你們應該怎樣去制止?

  3、如何採取措施預防上述災難的發生?

  六、讓幼兒親手操作植樹。

  帶著幼兒親手種植小樹苗,不但讓幼兒的情感得到宣洩,更進一步體驗到勞動的快樂,以及勞動創造出的美,並巧妙地結束了本堂課。

  教學反思

  這節社會環保教育課已建立起幼兒對關心周圍環境,親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資源的責任感,並有了初步地環保意識;瞭解到了綠化的好處。在整堂課中大部分幼兒表現活躍,發言積極;但少數幼兒表現不夠主動,在以後的教學活動中要對這部分孩子多給予引導和培養。

  植樹節粘土課教案 篇3

  一、活動目標:

  1、瞭解綠樹植樹對環境和生活的作用。

  2、知道3月12日是植樹節,並在老師的幫助下種植花草。

  二、活動重點:知道3月12日是植樹節,並在老師的幫助下種植花草。

  三、活動難點:瞭解綠樹植樹對環境和生活的作用。

  四、活動準備:請幼兒收集有關樹的資料或圖片。

  五、活動過程:

  (一)、活動開始。

  1、老師:我們呼吸的是什麼呀,對是空氣,你們知道空氣是從那裡來的嗎?對是從大樹上散發出來的,所以大樹是我們的好朋友,我們要愛護樹木,春天的時候也要植樹。有一個專門植樹的日子,你們知道是那天嗎?

  老師小結:因為現在是春天,春天適合植樹,所以大家把3月12日,指定為植樹節。

  2、欣賞兒歌《留住小鳥》。

  大樹不但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還是小動物的好朋友,用什麼方法才能留住小動物呢?小貓和小狗用什麼方法想留住小鳥?為什麼沒有留住小鳥?小兔子用什麼樣的方法留住了小鳥?為什麼留住了小鳥呢?小鳥為什麼喜歡樹呢?

  (二)、老師分享和談論有關植樹節的資料。

  1、老師給幼兒介紹有關植樹節的來歷、日期,並請幼兒討論一同說一說有關樹的作用。(豐富幼兒的知識,瞭解植樹節的來歷以及意義。)

  2、 老師帶領幼兒一起討論有關於保護樹木的方法。

  (三)、老師讓幼兒以植樹為主題,分組繪畫。

  1、老師請一組幼兒討論的保護樹木的方法,並用繪畫的形式表現出來。

  2、老師請另一組的幼兒進行設計有關植樹節,植樹造林的宣傳畫。

  (四)、幼兒在老師的幫助下,瞭解種植花草的步驟。

  1、老師:小朋友,你們知道種花的正確步驟是什麼嗎?

  2、老師請幼兒思考後回答。

  3、老師小結:我們種花的時候,我們要先把土放進花盤裡,挖一個洞,然後再把種子撒下去,再用土蓋起來,最後給種子澆點水就可以啦。然後每天都要給種子澆水,吸收陽光和水分,這樣就可以促進種子的生長,讓它可以更快的發芽等。

  4、幼兒在老師的幫助下種植花草。也要養成愛護花草樹木。

  植樹節粘土課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瞭解樹木的種類,用途以及保護樹木的方法。

  2、能愉快的參與植樹活動,學習粗淺的種植知識。

  3、在勞動過程中能與同伴相互合作。

  4、感受大自然、周圍環境的美好。

  5、激發幼兒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培養幼兒初步的審美能力。

  6、感受到節日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小樹苗若干棵,澆水工具(盆、桶、杯子)

  2、事先選擇好場地,挖好坑

  活動過程:

  一、植樹前的談話

  1、今天是幾月幾日?(三月十二日)

  2、你知道三月十二日是什麼節嗎?(植樹節)

  3、你認識哪些樹木?(引導幼兒說各種樹木的名稱)

  4、你知道樹木有什麼作用嗎?

  (先讓幼兒互相討論,再請個別幼兒說,教師最後作小結,告訴幼兒樹木可以製作傢俱、打門窗、結水果;還可以美化環境,淨化空氣)

  5、你植過樹嗎?你知道如何植樹?

  (引導幼兒討論植樹的步驟和注意事項)

  二、帶領幼兒來到植樹地點植樹,提醒幼兒在植樹過程中注意同伴間的分工與合作,並進行安全教育。

  三、植樹後的談話(帶領幼兒回到活動室後組織)

  1、小樹栽下去了,我們應該怎樣保護它們?

  (引導幼兒相互討論後得出結論:要澆水,不搖晃......)

  2、欣賞音樂《愛護小樹苗》

  四、待小樹苗成活發芽後可帶領幼兒去觀察記錄小樹苗的變化。

  設計意圖:

  春天到了,萬物復甦,萬木吐春,正是植樹的時節。三月十二日是植樹節,樹木是人類的好朋友,它們有一個非常龐大的家族。家族成員種類煩多,用途不一,但它們都有個共同的特徵就是它們都承擔著綠化環境、淨化空氣的作用。幼兒對樹木缺乏全面的瞭解,他們有關樹木的經驗很零碎。因此我們大班年級組決定在三月十二日植樹節這一天帶領孩子們開展一次植樹活動。讓他們親自去植樹,透過植樹感受粗淺的種植知識,同時透過植樹前後的談話,讓幼兒瞭解樹木的種類,用途以及保護樹木的方法。

  教學反思:

  在以前的常識課、生活技能課中孩子們已經初步瞭解了植樹節的一些基本知識,但沒有經歷過系統的瞭解。為了進一步深化教學內容,將理論付諸於實踐,所以將主題單元的內容定為植樹節。

  植樹節粘土課教案 篇5

  一、教案目標:

  1、初步掌握製作樹葉書籤、標本和儲存樹葉的基本方法。

  2、引導幼兒觀察形形色色的樹種,瞭解樹的名稱、形態、特點、生長規律等。

  3、進一步增進幼兒對樹的認識,理解人與樹的內在聯絡。

  4、透過對樹的認識和探究,激發幼兒愛樹、護樹的情感,培養其環保意識。

  二、教案准備:

  1、與家長取得聯絡,爭取家長的大力支援;

  2、教師準備一些市區綠化的錄影帶、照片等資料。

  三、教案安排:

  1.綠化植物知多少:老師、家長和孩子一起調查瞭解幼兒園和幼兒園周圍有多少種綠化植物,並攝影,瞭解這些植物的生長特性以及與之相關的一些問題。

  2.樹葉探趣:家長和孩子一起到幼兒園、公園、植物園等實地觀察樹葉的形狀、顏色,採集樹葉標本,製作樹葉貼畫、樹葉標籤……

  3.樹木護養:老師和家長一起教給孩子一些有關養護植物方面的常識。

  4.綠化植物攝影作品展和樹葉貼畫作品展。

  植樹節粘土課教案 篇6

  一、設計意圖

  在植樹節到來之際,為使孩子們能夠積極與環境“對話”,主動參與植樹節的相關活動,親身體驗勞動的樂趣,感受美化環境的意義,增強幼兒“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意識,開展植樹節—“種植綠色放飛夢想”的活動。讓孩子們親手播種一些在春季容易生長的植物的種子或枝丫,從而令孩子們在活動中體驗成功的喜悅,增加對瓜果蔬菜花草樹木生長的瞭解,增強環保意識,生態意識。

  二、活動方案

  (一)活動時間:3.12下午2:30

  (二)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參與花草種植活動及愛護花草植物的意識。

  2、培養幼兒的自主勞動技能,在集體勞動中學習與人配合、協作,增強團隊意識。

  3、給予幼兒親近自然的機會,增強環保意識,生態意識。

  4、瞭解節日的來歷,知道節日的日子及習俗,樂於參與節日的活動。

  5、讓幼兒知道節日的時間。

  (三)活動準備:幼兒自備小鏟子,各種蔬菜花卉植物種子或枝丫,剪好的塑膠瓶,植物名牌。各班製作一個班牌。

  (四)活動地點:幼兒園東邊綠化帶。

  (五)活動具體內容

  1、向幼兒講解活動意圖,瞭解活動意義。

  2、觀察分辨蔬菜與花草的區別。

  3、帶領幼兒到種植園,各班劃分包乾區域。

  4、播種春天易生長的植物種子和枝丫。

  5、貼上植物名牌。

  三、活動反思

  在植樹節到來之際,我園各班組開展了植樹節—“種植綠色,放飛夢想”的活動。旨在使孩子們能夠積極與環境“對話”,主動參與植樹節的相關活動,親身體驗勞動的樂趣,感受美化環境的意義,增強孩子對於“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意識。

  在班級老師的帶領下,孩子們認認真真的將種植園地中的雜草一一拔除,並親手播種一些在春季容易生長的瓜果蔬菜花草樹木的種子或枝丫。在活動中,孩子們體驗成功的喜悅;在播種時,促進了孩子們對瓜果蔬菜生長的瞭解,逐步形成綠化的概念,增強了孩子的環保意識和生態意識。

  植樹節粘土課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透過講講、看看、玩玩、種種等活動,讓幼兒知道3月12日是植樹節,加深幼兒對常見樹的認識,瞭解樹木與人類的關係。

  2.鼓勵幼兒與同伴互相合作、激發他們愛護樹木及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3.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4.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製作好樹木與人類關係以及春天特徵的多媒體課件。

  2.自制常見樹小紙牌人手3~4張。

  3.植樹的工具,在幼兒園內開闢種植角,備好柳樹枝段。

  設計思路:

  從小對幼兒進行環保教育,是現代幼兒教育更新的具體體現,活動設計擬在讓幼兒認識自然物,瞭解自然與人類的關係,頌揚人類改造自然、保護自然,透過觀看樹木與人類關係以及春天特徵的多媒體課件,把幼兒認知、情感、行為貫穿於各種活動中,讓幼兒採用不同的認知思路、多層次去認識周圍世界,運用觀察、談話、種植、遊戲等多種方法,使幼兒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培養幼兒的思維能力。

  活動過程:

  一、講樹

  1.觀看“風沙的危害”多媒體課件,配以音樂解說,製造略顯緊張的氣氛。讓幼兒透過聽講解、觀看“風沙的危害”,多媒體課件,瞭解風沙對人類的危害。

  2.引導幼兒重點討論:如何來避免風沙帶來的災難呢?在討論的基礎上,讓幼兒得出樹木能阻擋風沙,避免及或減少風沙造成的災害。

  3.觀看春天季節特徵多媒體課件,引導幼兒瞭解每年的3月12日定為植樹節。

  二、誇樹(植樹對人類的益處)觀看樹木與人類關係並結合多媒體課件討論。

  植樹對人類的益處:淨化空氣、調節氣溫、防風遮雨、防止火災等功用。

  三、玩樹牌幼兒每人3~4張小紙牌,上面繪有各種已認識的常見樹木。幼兒自由結伴,兩人一組玩樹牌。

  玩法:雙方同時出一張樹牌,先拍桌者先講:一要講出這兩種樹的樹名,二要講出每種樹的一二個主要特徵。三要講出其是常綠樹還是落葉樹。都講對了,兩張數牌就歸講者所有;講錯了,就有對方講。如雙方均未講對,就把這兩張牌擱一邊,雙方重新出牌。最後以牌多者為勝。

  四、種樹

  1.激發幼兒參與種樹的興趣帶領幼兒去園內的種植角,讓幼兒說說如何種植“柳樹”

  (1)種植工具

  (2)種植方法

  2.幼兒種植,老師巡迴指導,幫助幼兒掌握每棵樹枝的間距。

  3.插上小標誌,便於日後負責照看和護理。

  活動反思:

  首先是班級老師提前作了比較充分的準備。在週一的班會中,圍繞“如何讓孩子們度過一個有意義的植樹節以及如何保證活動的順利進行”,班級老師都作了比較詳細的計劃與討論。在出去進行活動前,對孩子都進行了安全教育,始終把孩子們的安全放在工作的首位。並且也對活動過程中的要求作了明確的要求與強調,讓孩子們在活動過程中知道如何給小樹苗澆水、怎樣不損壞樹枝、樹葉等。另外,也提前組織了孩子們繪製護樹卡,讓每個孩子都用繪畫的方式來表達他們對愛護樹木的情感。

  其次是在活動過程中孩子們很快樂。在活動的過程中,孩子們的積極性及參與性都非常高。雖然帶的澆水的瓶子不夠多,但孩子們能夠在老師的提醒下相互謙讓,輪流著來澆水,而且大家都是搶著給樹苗澆水。在給小樹掛愛樹卡時,孩子們都能互相合作,共同來完成。

  最後,透過本次活動,不僅讓孩子們體驗了愛護樹木的情感,也讓孩子們在活動過程中感受到了親身為小樹苗澆水、親自制作護樹卡提醒人們愛護樹木的快樂,更讓孩子們學會了合作、團結向上的精神!本次活動是一次非常有意義的活動。

  植樹節粘土課教案 篇8

  一、活動目的:

  1、透過此次活動,讓學生明白全民義務植樹造林的重要性,樹立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

  2、讓學生懂得植樹節的由來,以及植樹節節徽的含義。

  二、活動過程:

  (一)匯入,宣佈活動開始

  老師同學們,今天我們這次活動的主題是“小樹給我一片綠,我給小樹一份愛”,在進行活動之前,老師先給大家講一個故事,聽完故事之後看大家從故事中得到了什麼啟發?

  老師講故事:《消失了的城市》

  老師大家聽完這個故事之後,你們有什麼想說的呢?大家想想森林對保護地球到底有什麼好處呢?

  (二)討論交流:

  植樹、造林的好處。植樹節主題班會(學生分小組討論,每個小組選派一名代表上臺發言。)師播放課件,進行小結:

  1、天然的消音器

  2、自動的調溫器

  3、天然的除塵器

  4、氧氣的製造廠

  5、細菌的。消毒站

  老師是啊,以上幾點都說明綠色對地球非常重要,地球需要樹,今年3月12日我們新旗小學以班級為單位在校園裡進行了植樹活動,老師希望同學們能和這些小樹一起茁壯成長,好嗎?

  (三)植樹節由來

  老師我們上週五在校園裡種下了一片綠色,大家知道上週五是什麼特殊的日子嗎?

  老師對,是植樹節,那大家又是否知道植樹節的由來嗎?想知道嗎?

  1、植樹節的由來

  3月12日是孫中山先生逝世紀念日。中山先生生前十分重視林業建設。他任臨時大總統的中華民國南京政府成立不久,就在1912年5月設立了農林部,下設山林司,主管全國林業行政事務。

  1979年2月,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根據國務院的提議,通過了將3月12日定為我國植樹節的決議,這項決議的意義在於動員全國各族人民積極植樹造林,加快綠化祖國和各項林業建設的步伐。將孫中山先生與世長辭之日定為我國植樹節,這也是為了緬懷孫中山先生的豐功偉績。

  2、中國植樹節標誌

  植樹節節徽是寓意概括的標誌。

  ①樹形,表示全民義務植樹3至5棵,人人動手,綠化祖國大地。

  ②“中國植樹節”和“3.12”,表示改造自然,造福人類,年年植樹,堅韌不拔的決心。

  ③五棵樹可會意為“森林”,由此引伸連線著外圈,顯示著綠化祖國,實現以森林為主體的自然生態體系的良性迴圈。

  3、發出倡議

  綠色是大自然的顏色,綠色孕育著生命與希望,沒有綠色,就沒有我們人類。我們要愛護每一片綠葉,愛護每一株幼苗。保護地球,愛護環境,綠化校園,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為此,我們向全班同學發出以下倡議:

  ①不破壞綠化,這包括:不採摘花朵,不踐踏綠化、不穿越開放式草坪,不到花壇等綠地玩耍,做遊戲時遠離花木。

  ②參加學校的護綠活動,到學校附近的綠化地做保潔工作,看到不文明的行為及時勸阻。

  ③使自己的家變成一個綠色家園。選擇一些適合在家種植的植物,種在陽臺上、房間裡。

  ④在學校或家附近種一棵樹苗,讓樹苗陪伴著你成長。

  我們倡議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讓我們播種綠色,播撒文明,我們相信有了道德的陽光,綠樹才會常青,讓我們齊努力讓我們的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

  老師在生活中你準備以什麼實際行動進行“愛綠、護綠”活動?

  (四)活動總結

  班主任為本次活動做總結:

  人類與大自然是相互依存的,只有保護好生態環境,愛護樹木,才能有幸福、美好的將來,願同學們能和小樹一樣茁壯成長!

  好,現在讓我們大家在歌曲《綠色小樹》中,結束本次活動吧!

  三、活動反思:

  本次班會活動主要是培養學生“愛護綠色,保護綠色”的環保意識,我們從動手實踐和口頭宣傳,從學生身邊的小事做起,讓學生認識到植樹造林的重要性,在班上同學們的表演豐富多彩,老師的準備也比較充分,學生知道了植樹節的由來,認識到了“愛綠、護綠”的重要性。

  透過本次主題班會活動,同學們深深的體會到人類只有保護好生態環境,愛護花草樹木,才能有幸福美好的生活,在這次活動中,同學們不僅獲得了知識,更樹立了“愛綠、護綠”的責任心。同時也增強了全體教師的環保意識,拓展了環保教育的參與面。

  植樹節粘土課教案 篇9

  設計意圖 :

  隨著社會的發展,保護環境已成為全人類日益關注的問題。而對幼兒進行環境啟蒙教育,使幼兒知道環境汙染的危害,瞭解一些簡單的環保知識並建立初步的環保意識,為他們長大以後成為具有牢固的環保觀念的人創造一個良好的開端,奠定一個紮實的基礎,是很有必要的。隨著幼兒環保意識的不斷增強,我們進一步結合勞動教育,組織幼兒自己動手美化環境,保護環境,使他們把初步的環保意識轉化為自己的行動,並在活動中鞏固這種意識。於是我們在植樹節這天,為美化、淨化環境,讓幼兒認識如何栽樹,宣傳綠色植物的好處,教育小朋友要愛護樹木。

  活動目標:

  1、理解童謠內容,學會朗誦童謠。

  2、知道春天是植樹的好季節,瞭解3月12日是植樹節。

  3、瞭解樹木與人類的關係,教育幼兒要愛護樹苗。

  活動準備:

  栽樹的過程圖片或者栽樹的圖片,黑板上寫好“3月12日---植樹節”畫上裝飾的圖片在黑板上

  活動過程:

  一、觀看栽樹的過程圖片,瞭解有關植樹的知識。

  1、看完後提問:電視裡面的叔叔阿姨在做什麼?(栽樹)學習詞語:栽樹。

  2、你們平時有沒有看見過栽樹?是不是和電視裡的叔叔阿姨一樣栽樹的?他們是怎麼樣栽樹的?(先在地上挖一個坑,然後把樹苗放進坑裡,然後在把土蓋上,最後澆上水。)學習詞語:挖樹坑、栽樹苗。

  4、你們知道什麼時候栽樹最好?(春天)3月12號是植樹節,每個人都要植樹,明天就是3月12號(植樹節),你們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去空地上栽樹,好嗎?

  5、出示栽樹的圖片,讓幼兒觀察,我們種好了小樹苗,再來和小樹苗比比看,誰高誰矮?(一樣高)小樹苗和我們小朋友一樣也會長高,那怎麼讓小樹苗長大長高呢?(要愛護它,保護它,多給它澆水施肥捉害蟲)

  6、栽好樹,爸爸媽媽的臉上什麼表情呀?(爸爸樂,媽媽笑)我愛爸爸媽媽也愛小樹苗。小樹苗長大後就成為大樹,可以美化我們的環境,製造出清新的空氣,讓我們生活的更好,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

  二、幼兒欣賞童謠,初步瞭解童謠中的童趣,知道栽樹帶來的樂趣,

  三、師有感情地朗誦童謠,幼兒跟著輕聲的讀。

  四、請幼兒給童謠起個好聽的名字。(栽樹)

  五、分組朗誦童謠,表揚聲音響亮的幼兒。

  六、小結:

  栽樹造福於人類,我們應從小愛護小樹苗,小樹苗就象我們的小寶寶不僅爸爸媽媽要保護他們,我們小朋友更要愛護它。

  附:

  童謠《栽樹》

  挖樹坑,栽樹苗,

  樹苗和我一樣高。

  爸爸樂,媽媽笑,

  愛我還是愛樹苗。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