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蝸牛看蘋果花》中班語言公開課故事教案

《小蝸牛看蘋果花》中班語言公開課故事教案

  作為一名老師,時常要開展教案准備工作,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教案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蝸牛看蘋果花》中班語言公開課故事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學習故事中的對話,感受故事的情趣。

  2.透過故事,瞭解蝸牛的行動方式和特點。

  3.樂意參與表演大膽學說角色對話,學習蝸牛努力堅持的好品質。

  4.培養幼兒大膽發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5.感知故事中象聲詞運用的趣味性。

  活動準備:

  1.蝸牛手工作品。

  2.掛圖《小蝸牛看蘋果花》。

  3.蝸牛、猴子、松鼠、小貓和喜鵲頭飾。

  活動過程:

  1.展示小蝸牛手工品,引導幼兒觀察它的形態與走入的姿勢。

  教師:這是什麼?你在哪裡見過?你覺得它什麼地方很有趣?它揹著什麼?

  教師:你知道蝸牛是怎麼走路的嗎?你覺得它走路快還是慢?你知道它是用什麼走路的嗎?

  2.欣賞故事《小蝸牛看蘋果花》。

  第一遍聽故事,引導幼兒討論。

  教師:小蝸牛想看什麼花呢?它要怎樣才能看到呢?

  教師:最後,小蝸牛看到了嗎?

  再次欣賞故事,引導幼兒討論。

  教師:小蝸牛最後看到了什麼?為什麼沒有蘋果花了你覺得它心情會怎麼樣?

  教師:小蝸牛在去看蘋果花的路上發生了什麼事情?天氣怎麼樣?小蝸牛遇見的小動物是怎麼對蝸牛說的.?小蝸牛又是怎麼做的?(引導幼兒學習故事中的對話。)教師:你喜歡小蝸牛嗎?為什麼?

  3.創編故事。

  教師:小蝸牛看到了蘋果花,他該回家了。我們來想一想,它們是怎麼樣回家的?路上經歷了一些什麼故事呢?回到家的時候蘋果樹會有什麼變化呢?

  4.活動延伸。

  表演故事《小蝸牛看蘋果花》。

  幼兒熟悉角色之後,教師可以分配角色,自己在中間扮演小蝸牛,熟悉以後再讓幼兒上來表演整個故事。

  引導幼兒在美工區製作"小蝸牛"。

  附故事:

  《小蝸牛看蘋果花》

  果園裡的蘋果花開花了。小蝸牛說:"我要爬到樹上去看看蘋果花。"小蝸牛爬得太慢了,小貓跑過來說:"小蝸牛,我送你上去吧。"小蝸牛笑著說:"謝謝你,我想自個兒爬上去。"呼呼呼,颳起了大風。小猴跑過來說:"小蝸牛,我送你上去吧。"小蝸牛說:"謝謝你,我想自個兒爬上去。"轟隆隆,打起了大雷。小松鼠跑過來說:"小蝸牛,我送你上去吧。"小蝸牛笑著說:"謝謝你,我想自個兒爬上去。

  "嘩啦啦,下起了大雨。小喜鵲飛過來說:"小蝸牛,我送你上去吧。"小蝸牛笑著說:"謝謝你,我想自個兒爬上去。"爬啊爬,爬啊爬。終於,有一天,小蝸牛爬上了一個圓圓的、紅紅的、香噴噴的大球。原來,蘋果花已經變成了大蘋果啦!

  教學反思:

  利用多種感觀讓幼兒去認知事物是我們常用的教學方法。在活動中,我發現幼兒們的態度積極,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創造力也得到發揮。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