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春分節的教案(精選6篇)

大班春分節的教案(精選6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時常需要用到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班春分節的教案(精選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大班春分節的教案1

  活動目標:

  1、欣賞兒歌,感受春天的美麗,初步認識春天的特徵。

  2、初步學習用適當的詞語更換詩歌中的某些名詞。

  活動準備:

  1、觀察過春天的景色,對春天的特徵有初步的瞭解。

  2、根據兒歌內容製作的掛圖,也可將樹芽、柳樹、桃花、蝴蝶、青蛙、小朋友的形狀做成磁性教具。

  活動過程:

  1、欣賞詩歌。

  (1)教師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

  圖片上畫的是什麼季節?你們從什麼地方看出是春天?啟發幼兒從柳樹發芽了、小草長出來了、花兒開放了、蝴蝶飛舞等春天的特徵,談談自己對春天的認識。

  (2)教師朗誦詩歌。在朗誦的同時,指點圖片上的景物,幫助幼兒理解詩歌的內容,讓幼兒感受句子的韻律和節奏。

  (3)教師採用邊唸詩歌邊表演的方法和幼兒一起學唸詩歌,注

  意引導幼兒理解“吹綠”、“吹紅”、“吹醒”、“吹來”等詞的含義。

  春風為什麼能吹綠了柳樹?春風為什麼能吹紅了

  2、教師與幼兒共同閱讀。

  (1)幼兒講述閱讀後瞭解的故事內容,鼓勵其他幼兒仔細傾聽。

  (2)透過提問的方式引導幼兒按正確的思路來閱讀。

  小熊買了什麼東西?

  它揹著口袋到哪裡去?小熊心裡怎麼想的?

  小熊到家後發現口袋怎麼了?

  春天到了,小路上開滿了什麼?小熊心裡怎麼想的?

  教師邊指導幼兒逐頁翻閱圖書,邊用提問的方式引導幼兒閱讀、瞭解圖書內容,著重指導幼兒看懂主要人物活動與故事情節。

  3、教師和幼兒討論閱讀重點。

  為什麼小路上開滿了鮮花?

  4、幼兒邊看畫冊邊聽故事錄音。

  5、幼兒邊看畫冊邊講述故事。

  大班春分節的教案2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各種花的名稱及主要特徵。

  2、激發幼兒對於事物觀察、探索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收集各種花,佈置“小花園”。

  2、棉籤、顏料、美工紙、鉛畫紙、水筆、蠟筆、剪刀等。

  活動過程:

  (一) 啟發談話

  1、春天來了,小朋友們發現我們周圍有些什麼變化嗎?

  2、春天美不美?那是因為有許多漂亮的花來裝扮它。這一段時間以來,我們小朋友也一起收集了許多花,把我們的教室裝飾地像小花園一樣。老師想請小朋友們來介紹一下,你拿來的是什麼花?

  (二) 交流分享

  1、幼兒逐一介紹自己拿來的花的名稱、花瓣形狀及特殊含義等。

  2、教師總結並補充介紹幾種花。

  3、幼兒到“小花園”看一下,再次鞏固認識各種花。

  (三) 幼兒操作探索

  1、幼兒自由選擇操作的材料,充分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

  2、教師巡迴觀察,加以適當的引導。

  (四) 佈置“美麗的小花園”

  活動結束:

  幼兒將作品展示出來,成果交流。

  大班春分節的教案3

  活動背景

  為了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我教學這個內容決定帶領小朋友們走出教室到戶外去認識春天,感受春天,體驗春天。幼兒園裡的花、草、樹木是教學的最好課堂。

  活動目標

  1、能感受春天的氣息與發現花草、樹木的變化。

  2、樂意在教師的引導下觀察初春的景色,喜愛春天。

  3、認識“來”與“燕”兩個字。

  活動準備

  帶幼兒觀察幼兒園中的花、草、樹。

  活動過程

  一、春天真舒服——到戶外感受春天的天氣。

  1、帶小朋友們到幼兒園廣場曬太陽。

  2、鼓勵小朋友們表達陽光照在身上的感覺,感知春天來了,天氣變暖與了。

  二、觀察幼兒園中的花、草、樹木的變化。

  1、帶領小朋友們觀察幼兒園裡的桃花,透過看一看、聞一聞、說一說,知道春天來了,桃花已經開了。

  2、與小朋友們邊走邊欣賞春天的花草、樹木,知道春天的花是五顏六色的,小草變綠了,柳樹長出了綠芽。

  三、我找到了春天——表達自己的發現。

  1、你們找到了春天了嗎?它藏在哪裡?

  2、引導小朋友運用恰當的詞彙表達。

  3、帶小朋友到戶外遊戲。

  四、活動延伸

  日常生活中,引導小朋友回去與父母繼續到戶外觀察、尋找春天。

  教學反思

  這節課主要想讓幼兒認識春天,感受春天,體驗春天,並能用自己的話說說春天。於是,教學這個內容時,我帶領幼兒一起參觀園內的花草樹木,一起去尋找春天。

  幼兒園的花草樹木是幼兒最熟悉的,也是最貼近幼兒實際生活的,小孩子們非常感興趣,他們很認真地觀察幼兒園裡的花草樹木,幼兒的學習興趣充分地調動了起來,於是在開展討論說話時,我發現他們不僅認識了春天,還感受到了春天,並能用自己的話來說出對春天的喜愛。有幾個小朋友還編兒歌,編得非常好。菲菲小朋友說:“樹葉真好,我可以用樹葉做小船。”含月小朋友說:“小草真好,蜜蜂可以停在上面休息。” 淑雲小朋友說:“花兒真美,我們可以用來做漂亮的花環”等等。小朋友不僅表達得非常生動,還有豐富想象,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小孩子在這種愉快的氛圍中積累了學習的經驗,同時也推動了幼兒探索的主動性。

  幼兒在這次活動中欣賞到大自然的美,還探索了大自然的秘密,能大膽地對春天進行描述與體驗,瞭解到春天與人們生活的關係,真正體驗到春天大自然的美景、體驗到春天郊遊的快樂,會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達春天的美,對春天的熱愛。

  如果我重新上這個容,我想讓小朋友們帶上畫筆與紙,把自己看到的春天的景色畫一畫,那樣不僅可以鍛鍊小朋友們的觀察能力,還鍛鍊他們的動手能力及想象能力。

  大班春分節的教案4

  目標:

  1.引導幼兒用連貫、清晰的語言講述人們在春天裡的活動。

  2.透過活動,讓幼兒知道春天是人們都很忙碌的季節。

  3.鼓勵幼兒積極參與活動,體驗春天裡活動的樂趣。

  準備:

  1、幼兒預先向家人進行調查,瞭解他們小時候在春天裡的一些活動,並用簡單的畫面進行記錄。

  2、春天景色及人們在春天工作的圖片或錄象。

  過程:

  一、談話匯入

  提問:你知道現在是什麼季節?你從哪裡發現了春天來了?

  師:那你知道春天人們都在幹什麼?(1~2名幼兒回答)

  小結:是啊,天氣變暖和了,小草發芽了,花兒開花了。這些訊息都告訴了我們,春天來了!

  二、播放錄影。

  播放錄影一

  (1)師:前幾天,丁老師去訪問了我們幼兒園的幾位工作人員。看看這個是我們幼兒園的誰呀?(陳醫生)讓我們先來聽聽她在春天都做一些什麼事情呢?

  (2)提問:你聽到錄影裡,陳醫生說她在春天要做什麼事情?

  播放錄影二

  (1)猜一猜。

  師:“這位老爺爺是個花匠,那他在春天會做什麼呢?你們來猜猜看。”

  (2)播放錄影

  (3)提問:“看了錄影,你知道花匠師傅在春天到底做些什麼事情呀?”

  小結:看來春天裡人們真忙碌啊,我們保健老師陳醫生要為我們小朋友做好預防疾病的工作;花匠紀師傅呢要忙著為我們幼兒園裡的小樹防蟲、給植物修剪樹枝好讓它們長得更茁壯。

  三、拓展討論

  出示圖片師:我們瞭解了我們家人、我們幼兒園的工作人員在春天要做的事情。那還有許多其它職業的人們他們都會做些什麼事情呢?你在圖片裡看到了誰?他在春天干什麼事情呢?請和你邊上的夥伴討論一下吧,待會舉手告訴丁老師。

  請幼兒自由討論3.小結並完整出示圖片:清潔工叔叔要給道路灑水;農民要忙著養蠶和播種;服裝設計師要為人們設計出春天的衣裳。看來春天裡的人們都在忙碌著,為的是使花草樹木、農作物長得更好,讓我們每個人變得更健康,城市變得更漂亮、清潔。

  提問:我們啊說了這麼多別人在春天裡的事情,那我們小朋友自己可以在春天裡做什麼呢?或者你準備在春天裡做些什麼事情?

  請4~5名幼兒回答

  四、組織念兒歌

  出示圖片,教師示範師:“老師把春天人們忙碌工作的情境啊編成了一首兒歌,藏在了這些圖片裡。讓我們看看這首兒歌裡講了什麼?”

  師生一起念

  (1)集體練習一遍。

  師:“丁老師編的兒歌好聽麼?你們想跟我一起來麼?好,我念得響一些,你們念得輕一些。

  (2)師生打快板念。

  師:你們真棒,這次我們來一起跟著快板來試試,好不好?你的聲音要向一點了奧!

  春天到,花兒笑風兒吹,柳枝飄人們工作真忙碌花匠師傅種植忙保健醫生防疾病農民養蠶又播種我們踏青去郊遊春天活動真正多真正多

  小結:念得真好聽!打上快板真是更帶勁兒了呢~那我們回家也把這首兒歌和爸爸媽媽分享一些,好嗎?

  五、交流調查結果

  出示調查表展板師:前不久丁老師給大家發了一張調查表,去訪問自己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小時候在春天裡都幹些什麼?這個任務你們完成了,丁老師把它們都貼在了展板上。誰願意來向大家介紹一下

  組織幼兒交流調查表。

  請4~5名幼兒上前在影片展示儀上向大家介紹自己的調查結果。

  大班春分節的教案5

  設計背景

  新學期開始了,天氣也暖和了,孩子們發現天氣和校園裡發生了一些變化,透過觀察大自然的變化和讓孩子朗讀《春天》這首詩歌,讓他們瞭解春天來了,激發孩子們熱愛春天情感,愛護校園花草樹木的習慣。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感受春天的可愛和美麗景色。

  2、 引導幼兒有感情的朗讀詩歌,在朗讀中感受春天的活力和萬物展現的勃勃生機。

  3、 引導幼兒感受詩歌的意境,激發孩子們對校園和春天的熱愛和讚美的感情。

  重點難點

  重點:朗讀背誦詩歌。

  難點:讓幼兒從觀察和詩歌中感受春天美,熱愛校園,讚美春天。

  活動準備

  1、詩歌中提到的蝴蝶、蜜蜂、小兔的頭飾,綠色地毯一塊。

  2、錄音機一臺,空白磁帶一盤。

  3、春天掛圖一副。

  活動過程

  1、開始環節:

  (1) 帶領小朋友參觀校園的春色,從而使他們對校園春色產生喜愛之情。

  教師用親切的語氣邊走邊向幼兒介紹校園的植物和動物,讓孩子們邊想邊看:校園的動植物分別像什麼?找出它們的特點,並說一說。

  (2)出示掛圖,讓孩子們再說說春天動植物和冬天相比有什麼變化?

  2、基本環節

  1)以互動的形式進入教學,讓小朋友結合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感受到的回答下面的問題:

  (1)春天到了天氣怎麼樣?花怎麼樣(暖和、開了)

  (2)楊柳樹枝高興的怎麼樣?(笑彎了腰)

  (3)蜜蜂和蝴蝶都忙著幹什麼去了?(採蜜、授粉)

  (4)可愛的小白兔呢?(高興的去吃草)

  (5)小朋友們說說春天怎麼樣?(真好)

  (6)教師帶領幼兒讀詩歌,在讀下節詩歌的時候可以模仿小動物們做一些動作。

  2)幼兒自由朗讀詩歌,可以邊讀邊表演。

  3)指名朗讀詩歌,要求讀出表情,並錄音。

  4)帶上動物的頭飾,然後分角色朗讀詩歌,並錄音。

  5)播放錄音,讓幼兒和老師共同欣賞,評比誰讀的更好。

  6)齊聲朗讀,讓幼兒試著用一兩句話說說自己對春天的感受。

  3、結束環節

  小朋友,本節課我們一起觀察了春天,朗讀了詩歌,感受到校園就像公園一樣美麗,我們在校園裡就像鳥兒在春天裡一樣快樂,小朋友以後要愛護校園的花草樹木,保護好我們的樂園喲!

  4、延伸環節

  在遊戲活動時,組織幼兒十個孩子拉手圍成圈,邊朗讀詩歌邊模仿植物和動物的姿態;要求孩子把看到的,知道的春天的變化說給自己的家長聽,感受春天給人們帶來的快樂。

  大班春分節的教案6

  活動目的:

  1、能邊看節奏圖邊進行演奏,培養節奏感。

  2、使幼兒能用節奏樂表現對春天的感受。

  3、熟悉歌曲的旋律,理解歌詞內容,跟唱歌曲,提高學新歌的興趣。

  4、在學習歌表演的基礎上,結合遊戲情節,注意隨著音樂的變化而變換動作。

  活動準備:

  若干三角鐵、小鈴、木魚、沙球、節奏圖、錄音機、磁帶

  活動過程:

  1、聽錄音機欣賞歌曲《春天》,感受曲子優美抒情的特點。

  2、出示節奏卡,讓幼兒集體練習節奏卡上的節奏型。

  3、分聲部徒手練習後,再分組練習四種樂器的節奏型。

  4、出示節奏圖,讓幼兒觀察,哪個是三角鐵的節奏?哪個是木魚的節奏?哪個是小鈴的節奏?

  5、請幼兒邊看節奏圖,邊持樂器進行演奏。

  6、放錄音,幼兒伴隨音樂合奏數遍。

  7、指出不足之處,讓幼兒再次練習。

  8、小結幼兒上課情況,結束。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