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歷史上冊課本教案

九年級歷史上冊課本教案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麼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九年級歷史上冊課本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透過學習帝國主義列強爭霸世界和兩大軍事集團形成的史實,瞭解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經歷了長時間矛盾與衝突的醞釀,培養學生運用歷史的眼光分析歷史世間的意識和能力。

  2.過程與方法:透過對薩拉熱窩事件主要過程的學習,瞭解其“導火線”的作用,認識突發事件對人類和平的威脅。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透過對凡爾登戰役的學習,討論戰爭給人類發展和進步帶來的嚴重災難,引導學生認識具體歷史事實得出結論,認識到熱愛和平、遠離戰爭是一種進步的現代意識。

  教學重難點

  重點: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影響。

  難點: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原因,對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分析和評價。

  教學工具

  PPT

  教學過程

  (一)在匯入新課這一環節中,採用圖片匯入。

  幻燈片展示11.11光棍節,每年的11月11日,英國都要舉行紀念活動,因為1914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戰終於在硝煙中放下了刺刀。

  (二)活動探究、尋求真知

  三站旅行:第一站----薩拉熱窩

  問題設計:

  (1)你如何評價普林西普的刺殺行為?

  (2)普林西普是不是做了一件好事?

  設計意圖:

  教師設計的目的,一是貫徹新課標讓學生“學會用口頭、書面等方式陳述歷史,提高表達與交流的能力”,鼓勵學生透過講述將薩拉熱窩事件的故事情節展示出來,鍛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二是讓學生將正確的價值判斷融入對歷史的敘述和評判中。

  教師指導學生在評論歷史事件時,注意運用史實分析說明問題,堅持“論從史出”、“一分為二”的方法,形成科學的歷史觀。三是透過這種途徑,幫助學生正確認識各民族反抗侵略與瓜分鬥爭的正義性同暗殺等恐怖活動的區別,反對狹隘的民族主義情緒,從而旗幟鮮明地反對任何以暗殺等恐怖活動為主要形式的突發事件,以維護地區穩定與世界和平,增強對祖國和人類的責任感,

  活動二探究一戰爆發的原因(教師出示課件投影並板書)

  教師投影《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經濟政治對比表》和“三國同盟與三國協約形成”的有關材料。

  問題設計:

  (1)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實力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2)從材料中歸納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直接原因是什麼?

  設計意圖:

  教師這樣設計,一是能夠培養學生從圖表反映的資料得出一戰爆發的根本原因是資本主義國家經濟政治發展的不平衡。二是透過材料的閱讀培養學生從中獲取歷史資訊,初步學會分析和解決歷史問題。教師設計這兩個問題的意圖在於引導學生透過分析歸納得出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根本原因與直接原因。

  在第二次工業革命後,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實力對比發生了明顯的變化,但與變化相反,各帝國主義對殖民地和勢力範圍的佔有狀況未變,還都是按舊的力量對比劃分的。這樣矛盾就產生了。作為帝國主義筵席上的遲到者——後起的資本主義國家,決不滿意僅僅得到一些殘羹剩飯,他們要求按照新的實力對比重新瓜分世界。

  正如列寧所說:“世界是第一次被分割完了,所以將來只有重新分割,也就是從一個‘主人’轉歸另一個‘主人’。而不是從‘無主’的變為‘有主’的。”“帝國主義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幾個大國都想爭奪霸權,即爭奪領土”。這正是帝國主義國家間矛盾的根源,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根本原因。由於矛盾的變化,各帝國主義大國出於自身的利益拉幫結派尋找盟友,重新組合,導致帝國主義兩大軍事侵略集團的形成,這是一戰爆發的直接原因。

  第二站:凡爾登

  活動三探究戰爭的殘酷性(教師投影並板書)

  教師在展示圖片後引導學生思考:

  (1)面對凡爾登戰役的圖片,你有何感想?

  (2)新式武器的發明與剛剛結束的哪次科技革命有關?由此,你對科學技術的作用又有了哪些新的認識?

  設計意圖:

  教師設計的意圖在於引導學生回顧以前所學有關戰爭的知識,並總結人類歷的任何一次戰爭都給交戰雙方帶來了巨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學生透過圖片與課本內容的介紹認識戰爭的殘酷性。

  教師展示新式武器的目的在於引導學生透過認識一戰的殘酷,究其原因,是因為戰爭中大量的武器被髮明並運用到戰爭中。這樣做,第一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第二,更好地使學生辯證對待科學的作用。

  在上一課中,透過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學習,學生比較容易的認識到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但沒有過多的介紹科技的負面影響,教師可以抓住這個機會,使學生明確: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成果和巨大的生產力被運用於軍事領域,新式武器(潛艇、飛機、坦克、遠端大炮等)能使戰爭突破了以往以陸地為主的限制,擴大到海洋和空中;新的交通工具和新的通訊工具的出現,又擴大了戰爭的規模。總之,科技可以給人類世界帶來光明,也可以毀滅人類文明。只有科技與人文精神相結合,才能使人類世界有個真正美好的明天。

  第三站:華盛頓

  活動四探究美國的參戰(教師投影並板書)

  教師設計問題如下:

  (1)美國為什麼在戰爭前期宣佈中立?

  (2)為什麼美國選擇在1917年參戰?

  教師設計這幾個問題的目的,一是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二是在於使學生透過美國參戰、俄國退出更進一步認識一戰的非正義性,從而為後面的學習打好基礎。

  活動五探究一戰的性質及影響(教師投影並板書)

  設計問題:從以上材料,你可以得出一戰的性質是什麼?請說出你的理由。

  教師設計的意圖在於透過學生的自主分析,總結出戰爭性質和影響。教師出示投影材料,引導學生得出帝國主義是戰爭的根源,從而培養學生透過歷史現象看本質的能力。

  活動六探究一戰的啟示

  當今的世界並不太平,仍然存在戰爭,假如你是相關國家的領導人,你會從一戰中吸取哪些教訓?

  課後小結

  教師小結: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是帝國主義間對殖民地進行爭奪的直接產物。中華民族是一個熱愛和平,反對戰爭的民族。我們為了維護地區穩定與世界和平,做出過和正在做著大力的努力和巨大的民族犧牲。中華民族熱愛和平,但並不代表中華民族懼怕戰爭,為了民族利益,“是可忍孰不可忍”之時,只能透過戰爭才能解決問題。回首20世紀初的那場戰爭:第二次工業革命引發列強經濟上的競爭和對殖民地的爭奪成為戰爭爆發的根源,科學技術應用於戰場使戰爭空前慘烈和異常殘酷。面對著廢墟中的歐洲,理性的思考和人性的善良是人類文明的希望所在!

  課後習題

  1.你能說出帝國主義爭霸世界的背景嗎?

  2.介紹壟斷資本主義及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向帝國主義過渡的情況。

  3.從課本132頁圖中找出帝國主義侵略軍事集團的名稱及主要參與國。

  4.大戰的導火線、爆發的時間、標誌及擴大。

  5.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戰場的主要分佈及三條戰線。

  6.凡爾登戰場的情況,一戰的規模、結果、影響。

  7.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性質。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