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疫情防護知識主題班會教案

校園疫情防護知識主題班會教案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案准備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校園疫情防護知識主題班會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校園疫情防護知識主題班會教案1

  教育目標:

  1.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在談話過程中初步瞭解輕視生命帶來的危害;

  2.透過趣味解釋、交流感受,理解生命的含義,清楚尊重生命的意義;

  3.透過自身、他人、自然三個角度明確該如何尊重生命,在“蝙蝠的自我介紹”中,知道尊重生命也是一種責任;

  4.在名言感悟、海報製作的過程中,體會到生命的寶貴,引導從自身做起,把尊重生命踐行於生活中,進一步增強尊重生命、保護生命的意識。

  活動準備

  學生:收集疫情中體現關愛他人的事例。

  教師:課件、“蝙蝠的自我介紹”音訊、尊重生命名言等。

  活動過程

  第一板塊:談話匯入,引出“生命”

  1.師:同學們,祝賀你們,又長大一歲啦!今年過年你們都去哪裡玩兒啦?開心嗎?(預設:不開心)

  2.師:哦?為什麼愁眉苦臉的,發生了什麼?

  預設:天天宅在家;門都出不去……

  3.師:是啊,今年太特殊了,有一位不速之客來到了我們身邊,它使我們哪兒也去不了,哪兒也玩不了。專家們說它可能來自野生動物們身上,這個野生動物可能是蝙蝠,你想對它說什麼?

  生:你真是太討厭了!

  4.師:可是真的是它的錯嗎?(出示“蝙蝠的自我介紹”)生談感受。

  5.師:看來,罪魁禍首可是我們人類啊!我們把別人的生命當兒戲,便給自己遭來了禍害。今天,我們就來聊聊“生命”的話題。(板書:生命)

  設計意圖:談話匯入拉近了師生的距離,由學生已有的生活經歷入手,激發了學生的真情實感。透過“蝙蝠的自我介紹”,學生能馬上知道這場災難的罪魁禍首其實是那些輕視生命的個別人,初步形成了尊重生命的認識。

  第二板塊:趣味解讀,理解“生命”

  1.科學定義“生命”

  ①師:哪些是有生命的?

  生:蜻蜓、花草、人……

  ②我們來看看關於“生命”的科學定義(出示定義)

  ③師總結:同學們的理解都正確,人、動物、植物都是有生命的。

  2.趣味理解“生命”

  ①師引導:你覺得自己的生命在世上存在了幾天?

  生:幾萬天。

  ②師:真的如此嗎?我們來算一算。(使用軟體“生命計算器”計算)

  ③師總結:你看,事實上同學們在世界上只待了三千多天,植物、動物的生命比我們更短。但是這幾千天的時間能重來嗎?(不能)時間不能重來,我們的生命也肯定無法重來,所以我們要珍愛生命,尊重生命。

  設計意圖:從學生的自身經驗入手,結合科學定義準確解讀了“生命”,用“生命計算器”讓學生了解到生命的長度是可以用時間來衡量的,但是即便是再短暫的生命,都無法重來,進一步認識到生命彌足珍貴,每個人都要尊重生命,不能剝奪任何一種生命。

  第三板塊:尊重“生命”,人人有責

  1.保護自己,是尊重生命。

  ①師:在這場抗擊肺炎的戰役中,你為了保護自己做了什麼?

  生:不出門,戴口罩等等

  ②師總結:現在看到你們健健康康地坐在這裡,我知道你們做到了尊重自己的生命,不輕易讓自己受傷、生病,為你們的.行為點贊!

  2.關愛他人,是尊重生命。

  ①出示對比材料

  材料一:瞞報來往記錄、身體狀況的確診病例;口罩偷工減料的無良商家;

  材料二:日日夜夜奔赴在醫院走廊、病房路上的醫護工作者們、藥廠裡為連夜趕製緩解病情藥物和防護口罩的工人們、巡走在大街小巷各個角落忙碌消毒的清潔人員的。

  師詢問:你更贊成哪種做法?(生:材料二)為什麼?

  生:材料一中的人不把別人的生命放在眼裡,只關注自己的利益。

  師追問:醫生、工人、清潔人員他們那麼辛苦是為了什麼?

  生:為了生病的人能早日康復,為了健康的人能不被感染。

  ②師總結:是啊,這些人不光對自己,更是對他人的生命負責!他們用自己的行動在告訴我們關愛他人,也是尊重生命的體現!

  3.善待自然,是尊重生命。

  ①出示科普音訊:人和自然接觸的界限在哪裡?

  ②生談感悟,師重點引導:保護自然萬物的生命,也是保護自己的生命,善待自然,便是尊重生命。

  師總結:尊重生命,人人有責,要是每個人都把保護自己、關愛他人、善待自然作為自己的行為準則,那人與人、人與自然便會更加和諧、美好!

  設計意圖:結合三年級學情,這一階段的孩子對尊重生命的理解尚淺,能零碎地說出自己能做什麼,但是不夠全面、系統,從保護自身、關愛他人、善待自然三個角度,學生明白了尊重生命不僅要尊重自己的生命,還要尊重其他的生命,任何生命都是有價值的。

  第四板塊:尊重“生命”,一起行動

  1.播放“各行各業眾志成城防控疫情”宣傳片,生談感悟(師相機出示尊重生命名人名言)

  2.繪製宣傳海報“防疫明責,尊重生命”,生進行彙報宣講。

  3.師小結:透過本節課的學習,同學們對生命有了更深一層的`理解,希望我們能把對生命的尊重紮根在心上,做一個對任何生命都負責的小使者!

  設計意圖:宣傳片、名言的出示讓學生進一步明白了尊重生命的必要性,畫報的製作和宣講進一步引導學生做一個尊重生命的小使者。

  校園疫情防護知識主題班會教案2

  教學目標:

  1.透過互動交流對疫情的感受、看法、建議等緩解學生的心理壓力,釋放學生的緊張、害怕等不良情緒。

  2.說一說心中的抗疫英雄人物是誰?演一演他們的事蹟。

  3.想一想:如何從點滴小事做起做到自我防護?

  教學重點:

  1.如何做到自我防護。

  2.釋放壓力積極面對疫情。

  教學難點:

  演一演英雄事蹟,想一想小學生的責任是什麼?

  課前準備:

  學生:做拍手遊戲。

  教師:關注學生情緒。

  教學過程:

  一、匯入:

  同學們:面對新型冠狀肺炎疫情,你害怕嗎?

  指名回答。

  教師總結:新型冠狀肺炎主演透過空氣飛沫傳播,人人戴口罩不串門不聚會等。

  二、互動交流:

  同桌交流:寒假期間面對疫情自己的感受、看法、建議。

  教師指名上臺講一講。

  同學們:大家透過互相交流、訴說,現在你的心情有沒有變化呢?

  指名大聲回答。

  教師小結:只要我們做好自我防護,比如:勤洗手戴口罩不聚會按照老師的要求去做,聽家長的話就一定能做好自我防護,遠離疫情。

  三、展開交流:

  在防疫期間你最佩服的抗疫一線英雄是誰?說一說他的事蹟。

  指名說。

  誰願意來演一演英雄人物的某個動作、表情、或者某個感人的瞬間?

  指名上臺演一演。

  學生評價

  提問:作為小學生怎樣做好自我防護呢?

  指名說。

  學生記筆記。

  齊讀記錄內容。

  四、教師總結:

  五、學生反思:作為小學生心中的責任是學習。

  六、拓展。

  校園疫情防護知識主題班會教案3

  活動目標

  1.讓學生藉助影片清晰認識到新型冠狀病毒的危害。

  2.透過小組討論,老師的講解使學生掌握正確的預防知識,注重個人衛生。

  3.提高學生的防範意識、安全意識。

  活動準備

  課件。

  活動過程

  一、匯入

  同學們,過去的一段時間,“新型冠狀病毒”肆虐了整個世界。因為它的易傳染性,很多人不幸中招。我們直到今天才能順利返回校園。那麼,這個搶佔“春節”風頭,在各種新聞客戶端、微信公眾號、朋友圈強勢“霸屏”的“新型冠狀病毒”是什麼?我們又該如何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深入瞭解一下。

  二、學習新型冠狀病毒的有關知識

  1.什麼是冠狀病毒

  (1)學生看影片《病毒的前世今生》。

  (2)聽老師介紹。

  冠狀病毒是自然界廣泛存在的一類病毒,因該病毒形態在電鏡下觀察類似王冠而得名。目前為止發現,冠狀病毒僅感染脊椎動物,可引起人和動物呼吸道、消化道和神經系統疾病。冠狀病毒是一大類病毒,可引起各種疾病。新型冠狀病毒是一種先前在人類中尚未發現的新菌株。

  除本次發現的新型冠狀病毒外,已知感染人的冠狀病毒還有6種。其中4種在人群中較為常見,致病性較低,一般僅引起類似普通感冒的輕微呼吸道症狀;另外2種是我們熟知的SARS冠狀病毒和MERS冠狀病毒。

  但這次發現的新型冠狀病毒與SARS冠狀病毒和MERS冠狀病毒有很大不同。它雖然傳染速度快,潛伏期可達14天,但致死率低,還未表現出SARS那麼可怕的特性,因此,大家不必為此感到恐慌。

  2.感染後的症狀

  (1)發熱;

  (2)乏力;

  (3)以乾咳為主,並逐漸出現呼吸困難。

  3.新冠狀病毒傳播的3個主要途徑

  (1)直接傳播:病人噴嚏咳嗽說話的飛沫,讓另外一個人吸入,導致感染。

  (2)氣溶膠傳播:飛沫混合在空氣中,形成氣溶膠,吸入感染。

  (3)接觸性傳播:飛沫沉積在物體表面,接觸後感染。

  三、預防病毒,我們這樣做

  1.注意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儘量不要到封閉、空氣不流通的地方去。

  2.勤洗手,正確地洗手,注意手衛生

  吃東西前,玩玩具後,咳嗽或打噴嚏後,擤鼻涕之後,上廁所後,接觸動物或處理動物糞便後,外出回來等都要洗手。

  (1)洗手步驟:

  第一步:掌心相對,手指併攏相互搓擦。

  第二步:手心與手背沿指縫相互槎擦,互動進行。

  第三步:掌心相對,雙手交叉沿指縫相互搓擦。

  第四步:雙手指相扣,互搓。

  第五步: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轉搓擦,交換進行。

  第六步:將五個手指尖併攏在另一個掌心旋轉搓擦,交換進行。

  第七步:螺旋式擦洗手腕,交替進行。

  (2)播放《洗手歌》,學生邊做動作邊唱歌。

  3.正確佩戴口罩

  如果要外出,應佩戴口罩。市面上常見的口罩有三類:醫用外科口罩;醫用防護口罩(N95口罩);普通棉紗口罩。醫用外科口罩可以阻擋70%的細菌,N95口罩可以阻擋95%的細菌,而棉紗口罩只能阻擋36%的細菌,因此我們應該選擇前兩種口罩。

  戴口罩是阻斷呼吸道分泌物傳播的有效手段,將嘴、鼻、下頜完全包住,然後壓緊鼻夾,使口罩與面部完全貼合。

  (1)播放影片,學習正確戴口罩的方法。

  A.醫用外科口罩佩戴方法

  a.將口罩罩住鼻、口及下巴,橡皮筋系在雙耳後(深色朝外,有金屬條的一邊朝上);

  b.將雙手指尖放在鼻夾上,從中間位置開始,用手指向內按壓,並逐步向兩側移動,根據鼻樑形狀塑造鼻夾;

  c.調整繫帶的鬆緊度。

  B.醫用防護口罩(N95)佩戴方法

  a.一手托住防護口罩,有鼻夾的一面背向外,將防護口罩罩住鼻、口及下巴,鼻夾部位向上緊貼面部;

  b.用另一隻手將下方繫帶拉過頭頂,放在頸後雙耳下;

  c.再將上方繫帶拉至頭頂中部;

  d.將雙手指尖放在金屬鼻夾上,從中間位置開始,用手指向內按鼻夾,並分別向兩側移動和按壓,根據鼻樑的形狀塑造鼻夾。

  注意:戴口罩前應洗手,在戴口罩過程中避免手接觸到口罩內側面,減少口罩被汙染的可能。口罩溼了要及時更換,不可戴反,更不能兩面輪流戴。

  (2)脫卸口罩的正確流程

  脫口罩時,不要接觸口罩前面(汙染面,即非臉部接觸面);

  雙手同時捏住左邊和右邊的耳帶,同時摘下;也可先摘下一邊,再摘下另一邊;

  用手捏住口罩耳帶,疊好,放入收納袋;一次性口罩可直接丟棄至垃圾箱。

  (3)比一比,誰口罩戴得又快又正確。

  4.避免食物傳播

  (1)保持清潔,熟食品交替處理的過程中注意洗手。

  (2)處理生食和熟食的工具和砧板要分開

  (3)生鮮、禽類、肉類、蛋類徹底燒熟煮透。

  (4)不吃過期變質食品

  四、總結

  1.防疫兒歌讀一讀

  小寶貝,要聽好

  冠狀病毒很糟糕

  潛伏久,傳播快

  人人叫它小妖怪

  多在家,少出門

  不湊熱鬧不串門

  戴口罩,不亂跑

  安心在家乖寶寶

  多吃蔬菜和水果

  增強免疫身體好

  勤洗手,親消毒

  我們一起抗病毒

  2.新冠肺炎病毒雖然傳染速度快,但我們也不要害怕。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加強身體鍛鍊,充足休息,消除恐懼心理,祝同學們都有一個健康的身體。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