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母親節科學教案(通用7篇)

關於母親節科學教案(通用7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案,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麼優秀的教案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母親節科學教案(通用7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母親節科學教案1

  教案目標:

  1.嘗試用美好的語言表達對媽媽的愛。

  2.透過談話及觀看錄影,初步瞭解孩子的成長過程。

  3.感受母親在自己成長過程中付出的艱辛。

  4.參與節日遊戲。

  5.體驗人們互相關心的美好情感。

  教案准備:

  1.請每個幼兒收集一張媽媽懷孕時的照片,並問媽媽:“我在您肚子裡的時候是怎麼樣的?您有什麼感受?”

  2.錄影片《我在媽媽的懷抱裡》。

  3.請鄰班懷孕的朱老師參加活動。

  教案過程:

  1.師幼交談,引出課題。

  師:知道什麼節日就要到了嗎?

  幼:母親節就要到了。

  幼:就是媽媽的節日。

  師:母親節是所有媽媽們的節日。在這一天,全世界各地的人們都要想出各種方式為自己的媽媽過節。

  2.觀看錄影,初步瞭解孩子在媽媽肚子裡時的有關情況。

  師:每個小朋友都是媽媽的寶貝.是媽媽把你們帶到了這個美好的世界?媽媽真了不起。你們看.朱老師的肚子裡也有一個可愛的小寶寶,不久就要出生了。

  幼:小寶寶在肚子裡吃什麼呀?

  幼:小寶寶也要吃東西嗎?

  師:讓我們一起來看一段錄影,看看小寶寶在媽媽的肚子裡是怎樣慢慢長大的。

  3.瞭解胎兒的孕育過程以及這一階段母親的辛勞。

  師:你們看到小寶寶在媽媽的肚子裡是怎樣長大的?

  幼:一開始不知道是什麼形狀,慢慢地就有了頭。

  幼:然後開始長手和腳。

  師:小寶寶在媽媽肚子裡不吃也不喝,怎麼會長大呢?

  幼:媽媽要吃很多東西,把營養帶給寶寶。

  幼:朱老師也要吃很多東西嗎?

  朱:是的,有的東西朱老師不愛吃,可是為了給小寶寶提供營養.朱老師必須吃下去。

  幼:朱老師,小寶寶在你肚子裡會動嗎?

  朱:小寶寶長出小手小腳後,會在肚子裡伸伸胳膊踢踢腿,還會在肚子裡翻身呢。你們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也是這樣的。

  幼:朱老師的肚子好大呀,走路是不是很累?

  朱:是啊,現在朱老師的肚子越來越大了,走路真有點累了,晚上睡覺總擔心壓著寶寶,連翻身都不敢,所以總也睡不舒服。我的小寶寶馬上就要出生了。

  師:朱老師,等你生下小寶

  寶後。我們一起去看你和小寶寶好嗎?

  朱:好的,謝謝你們。

  4.幼兒交流、分享媽媽懷孕時的情況。

  師:朱老師懷小寶寶雖然很辛苦。但看起來很幸福,為什麼?

  幼:因為朱老師很愛她的小寶寶。

  師:朱老師懷小寶寶的辛苦樣子你們都看到了,那你們知不知道你們的媽媽在懷你們的時候是怎麼樣的呢?你媽媽感覺怎麼樣?

  (幼兒拿出自己媽媽懷孕時的照片進行交流。)

  幼:媽媽懷我的時候肚子很大.走起路來很累。

  幼:媽媽經常給我講故事,還和我說話。看,她笑了,因為她感到很幸福。

  幼:媽媽說我經常在她肚子裡打拳。這時,她就摸著我的小手說“好寶寶別調皮”。

  師:看著照片上你們的媽媽一個個都笑得很開心。她們懷你們那麼辛苦,為什麼還那麼開心?

  幼:因為媽媽喜歡我。

  幼:媽媽說我是她的寶貝,她最愛我了。

  5.嘗試用美好的語言表達對媽媽的愛。

  師:媽媽養育我們那麼辛苦,又那麼愛我們。我們用什麼美好的語言來告訴媽媽我們有多麼愛她呢?

  幼:我要對媽媽說“媽媽辛苦了”。

  幼:我要說“你是我的好媽媽”。

  幼:我要說“媽媽,我愛你”。

  師:今天回家,就請你們把這麼美好的語言講給媽媽聽,好嗎?以後我們每天都可以對媽媽說這些話。

  延伸活動:

  1.幼兒畫“我的媽媽”。

  2.請幼兒收集一張和媽媽的合影。

  3.瞭解媽媽的生日、喜好、對孩子的最大心願等相關資訊,並牢記在心。

  小編總結:

  祝全天下的母親,母親節快樂! 在母親節這天,中國的母親們會舉行廚藝比賽,時裝秀等活動來慶祝自己的節日.各地會舉辦各種各樣的活動,如組織母親們旅遊,評選優秀母親等。大家一起祝福我們的母親。

  母親節科學教案2

  一、活動目標

  1、讓瞭解“母親節”,知道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是母親節,透過一系列的活動,讓孩子更加愛自己的母親。

  2、感悟自己成長過程中媽媽所付出的艱辛,讓孩子懂得感激身邊的親人。

  3、會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媽媽的愛,知道愛自己的媽媽,懂得回報。並能為媽媽做一件事或送一件小禮物。

  4、體驗節日的快樂氛圍。

  5、體驗互相關心的美好情感。

  二、活動過程

  (一)匯入活動:透過提問匯入活動主題。

  1、教師開場白:

  教師手拿母親之花——康乃馨,隨著一首大家熟悉的歌曲《感恩的心》響起。

  師:小朋友看,這是什麼花?(康乃馨)

  你們知道這個星期天是什麼節日嗎?(母親節)

  2、母親節是誰的節日?這朵花就是要送給媽媽的花。

  3、我們應該怎樣表示對媽媽的愛?

  4、如果我們想在媽媽進門的時候,給媽媽遞上拖鞋,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二)關鍵步驟。

  1、由老師示範正確的方法,邀請一位幼兒或教師一起做示範。

  老師可向示範者提示表演的步驟:媽媽開門進來,雙方互相注視對方微笑、問好:媽媽,祝您母親節快樂!

  小朋友從鞋櫃取出拖鞋,放到地上(鞋跟的方向朝向媽媽):您辛苦了,我幫您拿拖鞋。

  2、幼兒學習朗誦《遊子吟》。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三)幼兒討論。

  1、平時你都幫媽媽做些什麼?

  2、在什麼時候做的?

  3、你還可以幫媽媽做什麼?

  4、除了幫媽媽做事以外,還有什麼方法能夠表達我們對媽媽的愛?

  (送一個自己做的小禮物、給媽媽表演個節目等)

  三、活動結束

  1、結合主題“媽媽,我永遠愛您”開展系列感恩主題教學活動:如語言活動《想要媽媽的木木鴨》、社會活動《媽媽愛我我愛她》、藝術活動《感恩的心》等。

  2、利用晨間談話時間圍繞感恩話題進行“媽媽,我永遠愛您”的主題談話。

  3、這段時間在班級播放一些感恩歌曲,積極營造感恩氛圍。

  4、以繪畫的形式寫一封信給媽媽,畫面中表達自己對媽媽的愛。

  5、結合教學活動《給媽媽的心願卡》,幼兒繪製簡單的心願卡送給媽媽。

  6、回家開展“我送媽媽一個吻”活動,唱一首感謝媽媽的歌曲,幫媽媽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

  四、教學反思

  透過本次開展的慶祝活動,讓他們在活動中,深刻地體會到媽媽工作很辛苦,要從內心去體諒媽媽,理解媽媽的付出,為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孩子們用自己的方法表達了對媽媽的愛,也是讓孩子體會愛、接受愛,讓孩子更多的去愛他人,從小擁有一顆善良的心。本次活動的開展,不僅激發了幼兒愛媽媽的情感,同時也提高了孩子們的主動參與此類活動的主動性。我們感受到德育教育應該從小抓起,從家庭抓起,讓孩子從小懂得關愛、懂得回報……讓感恩教育多溶於生活學習中!讓家長漸漸重視家庭教育對孩子健康成長的重要性。

  母親節科學教案3

  目標:

  1、激發幼兒進一步瞭解媽媽的慾望。

  2、讓幼兒初步嘗試"訪問"這樣一種語言交流的形式。

  準備:

  活動前教師已經有過一次與訪問有關的活動。

  請幼兒帶一張媽媽的照片來幼兒園。

  活動過程

  1、自由講述

  每個幼兒拿出媽媽的照片,和自己左右的同伴交流,談一談自己的媽媽。

  2、集中談話

  請個別幼兒介紹自己媽媽的情況。

  3、教師提出問題:你們瞭解自己的媽媽嗎?你的媽媽是什時時候生日?媽媽最喜歡吃什麼?媽媽最開心的'是什麼?什麼事情讓媽媽最煩惱?

  引導幼兒回家以後訪問自己的媽媽,增加對媽媽的瞭解。

  活動評價

  幼兒充滿了對自己媽媽的感情,但是缺乏對媽媽的瞭解。介紹自己的媽媽時僅僅侷限在照片的場景,內容非常的單調。對於教師提出的關於媽媽的問題也多半表示:不知道。但是他們對訪問自己的媽媽還是非常感興趣。

  後續活動設想

  讓孩子先對媽媽作一次訪問,增進對媽媽的瞭解。豐富幼兒的認知。在得到孩子們的訪問情況之後,確定下一步活動計劃。

  母親節科學教案4

  活動目標:

  1、透過談話、討論、調查、記錄、繪畫等活動,初步瞭解媽媽們的生活、工作,增強幼兒對媽媽的自豪感。

  2、能夠與同伴大膽交流並進行講述,激發幼兒熱愛媽媽的情感以及主動為媽媽分擔的意願。

  3、能大膽的介紹自己眼中的媽媽,清楚講述一件與媽媽有關的事情。

  4、積極地與同伴交流,分享,提高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5、體驗節日的快樂氛圍。

  6、願意積極參加活動,感受節日的快樂。

  活動形式:

  1、晨間談話活動圍繞感恩母親的話題:媽媽的生日、愛好習慣、我怎樣讓媽媽開心等等。

  2、“我對媽媽知多少”記錄表。(501班和505班)——週四完成,週五展示在kt板上。

  媽媽最喜歡吃的水果。

  媽媽最喜歡的休閒活動。

  你最愛吃媽媽做的哪道菜?

  媽媽的願望是什麼?

  3、我為媽媽來分擔。(503班和506班)——週五中午前展示出來。

  幼兒先講述媽媽每天要進行的工作、家務等,再運用繪畫形式表現出願意未媽媽分擔的場景,如為媽媽過生日、拿超市購物袋、講故事。

  4、我為媽媽尋找歡樂。(502班和504班)——週五中午前展示出來。

  請幼兒帶來一張6寸大小的和媽媽一起的歡樂照片,貼上在繪畫紙上利用貼上、繪畫、簡單文字的形式進行裝飾。

  活動延伸:

  家庭作業可以是幫助媽媽完成一個心願,並記錄在作業本上。

  課程推薦:

  詩歌《媽媽的手》

  影片《母親的故事》

  母親節科學教案5

  重點:懂得感謝關心自己的人。

  難點:能注意力集中地觀察阿姨的勞動。

  目標:

  1、 能注意力集中地觀察阿姨的勞動。

  2、 懂得感謝關心自己的人。

  準備:

  1、幼兒事先做好的大紅花。

  2、事先請保育員、營養員協助做好準備。

  活動過程:

  1、 介紹觀察任務:

  透過談話,引起幼兒觀察的興趣:

  “這麼冷的天爸爸媽媽、叔叔阿姨為什麼還要去上班呢?”

  “幼兒園裡有哪些人不怕冷,很早就來幼兒園工作?我們分組去找一找、看一看。”

  兩位教師分別帶幼兒去尋找。

  2、 觀察保育員、營養員的工作:

  到廚房參觀,引導幼兒觀察營養員的工作。

  觀察保育員是怎樣不怕冷而辛苦工作的。

  師幼共同小結:營養員、保育員阿姨真勇敢,為了讓小朋友能吃上乾淨的、香噴噴的飯菜,她們在冰冷的水裡洗菜、淘米,不怕寒冷,真了不起。

  “營養員、保育員阿姨真辛苦,我們應該對她們說些什麼呢?”

  幼兒聲音響亮地對阿姨說一句感謝的話,送上自己做的大紅花。

  3、 經驗遷移:

  ——“我們怎樣做個不怕冷的好娃娃呢?”

  小結:早上起床,快快地穿衣、洗漱、吃飯,準時上幼兒園。

  母親節科學教案6

  一、活動目標

  1、瞭解母親在孕育,照顧自己的一些辛苦故事。

  2、透過遊戲,感受到媽媽給予的愛,增加母子、母女之間的深厚感情。

  3、知道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為母親節。

  4、發展幼兒的觀察比較能力。

  5、體驗和大家一起過節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1、做賀卡用的厚紙和一些彩紙。

  2、每人畫一張表達自己心願的畫,張貼到展板上。

  3、讓小朋友對媽媽和老師說一句感恩的話和做一件有意義的事。

  4、錄音磁帶《世上只有媽媽好》、《我的好媽媽》。

  三、活動過程

  1、請媽媽們利用假期給寶寶講一個關於“媽媽愛寶寶或寶寶愛媽媽”的故事,並帶一張母女或母子的照片和一張媽媽小時候的照片(電子版)

  2、(1)老師和小朋友一起聊聊“愛媽媽”的話題

  (2)環境以母親節為主題,帶領寶寶們裝飾母子、母女的照片,給媽媽穿漂亮的衣服(美工)

  (3)學唱歌曲《小烏鴉愛媽媽》、《世上只有媽媽好》,複習歌曲《我的好媽媽》

  3、(1)請媽媽盛裝出席,走紅地毯

  (2)進入班級,評選最相像的母子或母女,頒發獎狀

  (3)親子製作:裝飾我和媽媽的照片

  (4)我給媽媽唱首歌

  (5)與媽媽一起分享好吃的(一定的媽媽親手做的)

  (6)送禮物,結束愉快的活動

  四、活動結束

  1、評價

  2、總結

  母親節科學教案7

  活動目標:

  1、以畫像的方式表達愛媽媽的情感。

  2、學習畫人物頭像,能表現出媽媽的主要特徵。

  3、瞭解節日的來歷,知道節日的日子及習俗,樂於參與節日的活動。

  4、體驗與同伴集體過節日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我愛媽媽--教師出示自己媽媽的照片,告訴幼兒這是老師的媽媽。

  請幼兒看看媽媽的照片,每個小朋友都有媽媽,看著媽媽的照片就像看見媽媽一樣,心裡特別高興。

  老師和小朋友都是媽媽生的,是媽媽辛辛苦苦把我們養大的,我們都愛自己的媽媽,引導幼兒對著媽媽的照片個別或集體說一聲"媽媽,我愛你"。

  2、媽媽的畫像教師出示畫好的媽媽頭像,老師非常愛自己的媽媽,她雖然有點老了,但在我心裡她是最漂亮的媽媽,我為他畫了一張漂亮的畫像,你們看看像嗎?

  透過照片和畫像的對照,引導幼兒從髮型、五官等區域性特徵進行大致的比較。

  3、我為媽媽畫像小朋友和老師一樣,都愛自己的媽媽。我們來為媽媽畫張像,畫出自己的媽媽和別人的媽媽不同的地方。

  同桌幼兒互相比較媽媽的照片,引導幼兒從髮型和是否戴眼鏡等處進行粗略比較。

  教學反思:

  讓孩子瞭解從媽媽懷孕到你出生,是怎麼一點一點把你養大,以及媽媽的工作、愛好和艱辛。讓孩子回家幫媽媽做力所能及的事來感恩媽媽。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