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社會公開課春天真美麗教案

中班社會公開課春天真美麗教案

  作為一名教職工,時常需要用到教案,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麼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班社會公開課春天真美麗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班社會公開課春天真美麗教案1

  活動背景:

  每天的飯後時間,孩子們都會繞幼兒園裡的小花圃散步。今天的午後,陽光特別的溫暖,照在人身上暖洋洋的,面前的一棵冬青樹冒出了一層嫩芽,顯示它誘人的綠。春困秋乏,一陣倦意襲來,我學著孩子的口氣和身邊的同事開玩笑說:“喲,春姑娘來了!”沒想到一句玩笑話卻引起了孩子們的注意,一個個的小腦袋左顧右盼,一雙雙的小眼睛在四下搜尋“春姑娘”的身影。在他們的意識裡,“春姑娘”的概念是形象而具體的,是一位如公主一般,有著長長的頭髮,穿著漂亮裙子的女孩。捕捉到這個充滿幽默瞬間的我,為了讓孩子能更加深層次的瞭解春天,並能夠將心裡的“美”用語言表達出來,用各種形式表現出來,我設計並開展了本次活動《美麗的春天》。

  活動目標:

  1.加深對春天的認識,進一步感受春天的美。

  2.學會用詞語對春天的景色進行講述。

  3.綜合運用各種藝術表現方式,表達自己眼中的春天。

  活動準備:

  1.已有春遊的經歷,已學過兒歌《雷公公在敲門》。

  2.相關課件,《春天》音樂磁帶。

  3.自制手偶“小蜜蜂”,彩色卡紙、白紙、彩筆、橡皮泥、剪刀、膠水等。

  活動過程:

  一、匯入部分憶春

  1.提問:

  ⑴師:現在是什麼季節,大家一起告訴我?

  幼:春天!

  ⑵師:對啦!春姑娘已經悄悄的,在你們不注意的時候來到了大家的身邊。哪位小朋友是細心的孩子,發現了春姑娘,她躲在哪裡了呢?

  幼:桃花、柳樹、小草……師:嗯,你能像老師一樣嗎?說:“春姑娘躲在了桃花裡,桃花就開了!”

  幼:春姑娘躲在柳樹裡,柳樹就發芽了。

  春姑娘躲在小草裡,小草就變綠了。

  …………(幼兒對於此環節的回答還是停留在表面的物象,如桃花開了、柳樹綠了等基本的自然現象,不能更深層地挖掘春天的特點。)2.引出手偶“小蜜蜂”,播放課件師:大家好,我是春姑娘派來的使者小蜜蜂,很高興和大家一起來上課。今天,在我來的時候,春姑娘給了我一樣東西,說這是給大家的禮物,大家想看看嗎?

  (教師學著小蜜蜂的口氣跟幼兒進行對話,似乎幼兒在看一場木偶劇,讓幼兒感覺到一隻活靈活現的小蜜蜂,調動起了幼兒的全部興致。)

  二、基礎部分賞春

  1.播放《春天》的背景音樂,觀看有關春天景物的課件師:大聲告訴我,你們喜歡春姑娘送的禮物嗎?

  幼:喜歡!

  師:其實,春姑娘躲得地方就在剛剛的禮物裡面。哪些是我們剛剛沒有說到的?

  幼:筍子、蠶豆、蒲公英……(幼兒自由回答,不指定幼兒回答)2.師:誰來告訴大家他最喜歡剛才哪一樣禮物?(指名幼兒回答)幼:我最喜歡桃花。

  師:我最喜歡黃黃的油菜花,你能想我一樣,用一個好聽的詞來說一說嗎?

  幼:我最喜歡粉紅色的桃花。

  大大的頭的小蝌蚪;尖尖的竹筍飛的高高的風箏……(指名5至6名幼兒來表達他的想法)3.事學會說完整的句子:“春姑娘送來了(黃黃的油菜花、溫暖的陽光)”等等師:春姑娘就像和我們在捉迷藏,藏在好多地方,不過都給眼尖的小朋友找出來了。趕快和你的朋友說一說,你的發現,別忘了用一個好聽的詞語。

  幼兒自由交流。

  (小班是發展幼兒語言能力的最好時機,經過小班的學習,他們的語言已經有了很大的發展。對中班的孩子得提出更高的要求。這個環節的設定主要是讓幼兒能夠用修飾語來形容它所看到的景物,發展他們的語言能力。)三、結束部分鬧春播放音樂磁帶《春天》,師生在春意盎然的環境裡,隨旋律節奏盡情的嬉戲與舞蹈,感受春天帶來的歡樂。

  師:聽!音樂響起來了,讓我們唱起來,跳起來,和春姑娘開開心心,快快樂樂的在一起。

  教學反思:

  從整節課來看,孩子都能比較好的回憶和發表自己所看到的春天的樣子,也都能發揮想象把自己所理解的春天的樣子以畫的形式表現出來,在這方面,有一定的發揮自由的空間。孩子能透過在看、聞、摸的基礎上去想一想,說一說,並動手畫一畫,充分的體現了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這次活動的隨意性較強,培養孩子對大自然的熱愛,對春天的熱愛,鼓勵孩子更多的嘗試,孩子透過繪畫的形式在紙上記錄著自己對春天的理解。透過這次活動,我感到以分組教學的組織形式有利於老師的觀察與指導,也有利於孩子的參與與實踐,提高了師幼互動的質量,讓每位幼兒都有展示自己的機會,獲得了成功的體驗。如果重新上這節課,在表現春天景象的細節上,可以利用音樂、圖畫、動畫的形式來展示給孩子,讓這樣便於孩子在作畫的時候有更好的創作。

中班社會公開課春天真美麗教案2

  活動目的:

  1、運用已感知經驗,學習替換歌詞,嘗試跟著節奏說唱。

  2、用說唱和歌表演的表達對春天喜愛的情緒。

  3、有對春天特徵感知的經驗4、多媒體課件一套

  4、培養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活動過程:

  一、律動“小鴨”

  以愉快的情緒活動主題。

  二、嘗試用說唱的為歌曲“春天”替換歌詞1、說唱歌曲“春天”

  摘句說唱,跟著節奏把每個字說清楚。

  2、改編歌詞(1)說說春天的特徵“春天來了,小草綠了,花兒開了,春天還有哪些呢?”(小草長出綠頭髮、桃花塗上紅胭脂、茶花戴上小紅帽……)(2)自主,替換歌詞。

  選擇合適的句子填進歌曲並說唱。

  xx替換歌曲段中的“花兒都開了”這句。

  春天天氣真好,蝌蚪找媽媽;春天天氣真好,青蛙呱呱呱;春天天氣真好,小朋友呀去郊遊;……要點:

  幫助幼兒積累替換歌詞的經驗。如:句子太長可以去掉詞或說得快一點等。xx替換歌曲段的“楊柳樹兒對著彎彎腰”

  要點:替換的句子加長了,幼兒互相,選擇合適的詞句,歌詞替換。

  三、用複合節奏演唱“春雨”

  1、春雨滴滴答,……滴答……2、用新編的歌詞演唱。(鴨子、青蛙……)四、來來來,恰恰恰,一起舞起來。

  在愉快的歌舞中結束活動背景介紹:

  最近我班正“春天真美麗”的主題活動。在主題初期小朋友多次在校園裡尋找春天的秘密。找到迎春花象喇叭,說小草變綠了,還白玉蘭悄悄地開放了。小朋友親眼目睹茶花的花苞想吹氣球變成一朵朵燦爛的小花;光禿禿的樹枝上苞出嫩芽。就象看著嬰兒慢慢長大一樣,小朋友對春天的情感尤然而生。春天的'美是多姿多彩的:有自然景色的美、小朋友服裝的美、動物有趣的和小朋友快樂的郊遊。於是大家分別去收集的資料。有讚美春天的詩詞、散文許多優美動聽的歌曲等。欣賞了散文詩春雨的色彩、春天的秘密,古詩:春夜洗雨、春曉……等。小朋友對用音樂的春天感興趣。唱了歌曲春天、我是一朵小花、春雨、小鴨洗澡……用舞蹈、說唱、樂器等多種對春天的和喜愛之情。

  歌曲“春天”是一首家喻戶曉的老歌,我在想,能給老歌注入新的活力,讓這首歌曲更富有時代氣息呢?於是我借鑑流行的元素,嘗試用hippop的說唱來歌曲春天。小朋友喜歡說唱,那歡快的(節奏、與眾不同的演唱激活了小朋友的慾望。對春天喜愛的熱情也越來越高漲。我在思考,可否讓幼兒把對春天的經驗用說唱的,替換歌詞的方法呢。從而活動師幼和幼兒之間的多向交流,使得各自的經驗能夠互相遷移又互相重組。也培養大家合作協商解決活動中題難的能力。

  1、運用已感知經驗,學習替換歌詞,嘗試跟著節奏說唱。

  2、用說唱和歌表演的表達對春天喜愛的情緒。

  活動流程:

  個環節:匯入主題律動“小鴨洗澡”

  以詩句“春江水暖鴨先知”引出律動小鴨,師生愉快地表演把幼兒情緒所有調動起來,很快活動主題。

  個環節:嘗試用說唱的,為歌曲春天替換歌詞環節有兩個,是把歌曲中“春天天氣真好,花兒都開了中的花兒都開了”替換成春天的事物。小朋友的思維很活躍,說唱道“春天天氣真好,燕子飛來了”;說唱:“春天天氣真好,青蛙呱呱呱叫”;還說:“春天天氣真好,小蝌蚪呀找媽媽”……是替換歌曲中“楊柳樹兒對著彎彎腰”句。句比前一句長,對幼兒又是挑戰。中班幼兒具備好勝心,,面對的挑戰,出越發激動和的創作熱情。思維的火花被激活了。的——“小朋友呀去郊遊,真呀真高興”;“小草長出綠頭髮,癢得咯咯笑”;“大狗熊呀睡醒了,找吃的”……在環節的開是拓幼兒思路鼓勵幼兒求異思維,幼兒的思路有時會狹窄,會被先前的幼兒所,這時老師要用開放性問題來開拓幼兒的思路。如:“還有的嗎?有不一樣的嗎?除了花、草,動物有嗎?我時了多媒體畫面,選取了與春天的動植物的圖片組合成一幅春天的畫,有把春天所事物都呈現,會禁錮幼兒的思維,畫面是有拋磚引玉的作用,幫助幼兒開啟思路,多向思維。

  環節的難點在於。小朋友腦子裡想的歸納成簡短的一句話,並填進固定的樂曲中,很會字多了,字少了的。比如:“春天天氣真好,美麗的茶花紅彤彤”。一開始唱不進歌曲中,於是我啟發小朋友一起想辦法,交頭接耳,自言自語,還拍手跺腳打節拍,就你言我一語,師生出點子找竅門,最後終於了。在後大家悟出替換歌詞的訣竅了:原來字少就說得慢點,字多句子太長可以去掉字,也可以說得快一點。在替換歌詞時幼兒肯定會有失敗或,的,在經歷了失敗——嘗試——的過程中幼兒的編唱經驗和愛春天的情感更了提升。在的更幼兒感受到合作學習的快樂和性,這是隱性的教育而非顯形的。

  教學反思

  從整節課來看,孩子都能比較好的回憶和發表自己所看到的春天的樣子,也都能發揮想象把自己所理解的春天的樣子以畫的形式表現出來,在這方面,有一定的發揮自由的空間。孩子能透過在看、聞、摸的基礎上去想一想,說一說,並動手畫一畫,充分的體現了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這次活動的隨意性較強,培養孩子對大自然的熱愛,對春天的熱愛,鼓勵孩子更多的嘗試,孩子透過繪畫的形式在紙上記錄著自己對春天的理解。透過這次活動,我感到以分組教學的組織形式有利於老師的觀察與指導,也有利於孩子的參與與實踐,提高了師幼互動的質量,讓每位幼兒都有展示自己的機會,獲得了成功的體驗。如果重新上這節課,在表現春天景象的細節上,可以利用音樂、圖畫、動畫的形式來展示給孩子,讓這樣便於孩子在作畫的時候有更好的創作。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