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下學期社會教案《老師、阿姨真辛苦》含反思

幼兒園大班下學期社會教案《老師、阿姨真辛苦》含反思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下學期社會教案《老師、阿姨真辛苦》含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活動目標:

  1、感受老師、保育員工作的辛苦及對小朋友的關愛。

  2、分享、交流自己的調查結果,懂得傾聽同伴的發言並適時進行補充。

  3、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4、培養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重點難點:

  1、重點:感受老師、保育員工作的辛苦及對小朋友的關愛

  2、難點:分享、交流自己的調查結果

  活動準備:

  1、《小朋友的書??美工》。

  2、與班級內的保育員協調,告知活動意圖,邀請其參加此次活動。

  3、幼兒已經進行過對老師及保育員工作的調查,完成記錄。

  4、老師、保育員的部分工作影片,如老師晚上備課、冒雨家訪;保育員在幼兒園入園前搞衛生等(主要錄下幼兒觀察不到的工作內容)。

  5、彩色即時貼,剪成五角星。

  活動過程:

  一、談話匯入。

  介紹並歡迎自己班級中的老師、保育員阿姨參加活動。

  小朋友已經結束了調查,現在我們班級中的老師和阿姨等著你們說一說一天當中,他們都做了那些工作。

  二、共同交流各個時間段中的調查結果,感受老師、阿姨的工作對小朋友的好處。

  1、說說一天當中,我們三位老師分別做了哪些事情?做這些事情對小朋友有什麼好處?

  2、按時間段請幼兒彙報自己的調查結果,引導其他幼兒傾聽,並及時進行補充。

  3、幼兒每說一項工作,教師就及時寫在即時貼上,貼在該老師或者保育員阿姨的身上。感受自己在幼兒園的生活、學習等都離不開老師、阿姨的辛勤工作。同時,透過貼五角星,讓幼兒對老師、阿姨一天要做那麼多的事情有直觀的數量感受。

  三、感受老師、阿姨工作的辛苦及對小朋友的關愛。

  1、觀看老師、阿姨身上的“工作”,原來她們一天中就要做那麼多的事情,是很辛苦的。

  2、老師和阿姨對大家說說心裡話。

  四、活動延伸、討論:我們長大了,我們可以為老師和阿姨分擔哪些工作?如何分擔?

  活動反思:

  透過本次教學活動,感受老師、阿姨工作的辛苦,對幼兒社會性情感有良好的教育作用。這是在感受老師、保育員工作的辛苦的基礎上建立的難點,作為大班幼兒,他們有能力去獨自調查、分析,並表述自己的調查結果。但每個幼兒的語言表述能力有所不同,所以在交流活動中,教師因適時給予指導。透過調查的內容的反饋交流,讓幼兒逐步回憶了老師、阿姨的工作內容,體會了她們的工作不易。

  透過貼五角星,讓幼兒對老師、阿姨一天要做那麼多的事情有直觀的數量感受。這個社會活動就是請幼兒關注周圍身邊人的工作,考慮到孩子的接受能力和身邊有效資源的利用,本次活動以“老師和阿姨”作為幼兒的`調查物件,

  在調查活動中,幼兒瞭解了老師、阿姨一日工作的內容,在集體談話交流中,幼兒透過調查的內容的反饋,逐步回憶了老師、阿姨的工作內容,體會了她們的工作不易。活動的不足,因為獨自的調查活動,開展得比較少,幼兒的相關經驗不足,應在活動開展前豐富幼兒此類經驗。

  在這個教學活動中,讓孩子們充分了解了老師、保育老師的不同的工作性質和不同的工作內容,知道了作為老師和保育老師工作的辛苦,並透過自己的不同的方式表達了對老師們的尊敬和感謝。

  本次教學活動不可能在一個課時完成,可在相對集中的一段時間內進行,可引導幼兒在討論做什麼、如何去做的基礎上去實踐並將自己的實踐內容記錄下來,在晨間談話的時候可任意和大家一起分享,教師也可以創設一個牆面,上面展示老師工作時的各種各樣的照片,幼兒可以把想對老師說的話張貼起來,可根據需要,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