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體育小貓釣魚教案

小班體育小貓釣魚教案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班體育小貓釣魚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班體育小貓釣魚教案1

  活動目標:

  1、初步掌握鑽過70釐米高的障礙物,練習兩手兩膝著地向前爬行。

  2、在體育活動中能勇敢前進。

  活動準備:

  墊子四塊,分作兩排擺放。長橡皮筋一條(掛上綠色紙樹葉)。小魚圖片若干四散放在場地一端。 "魚簍"兩隻。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幼兒聽口令模仿小貓,邊"喵喵"叫著邊走路進入場地。

  2、"小貓"在"貓媽媽"帶領下邊念兒歌邊愉快地做操。兒歌為:"今天天氣真正好,小貓小貓來做操,伸伸臂,伸伸臂,彎彎腰,彎彎腰,踢踢腿,踢踢腿,蹦蹦跳,蹦蹦跳,天天鍛鍊身體好。"

  二、基本部分。

  1、幼兒分成兩隊,分別站在墊子(草地)前的起跑線。

  2、教師交待遊戲名稱、玩法:"今天貓媽媽要帶小貓去小河邊釣魚,路上要先爬過草地,再鑽過樹林,最後來到小河邊釣(撿)起一條小魚,放在魚簍中,然後從墊子兩邊跑回來。"

  3、請兩名幼兒分別示範一次。引導幼兒觀察,掌握動作要領及遊戲玩法。

  4、提醒幼兒注意在爬時,雙手雙膝趴在墊子上,快快地向前爬;在鑽時,別碰到樹上的葉子。

  5、幼兒遊戲3~~4次,直到把"小魚"全部釣完。

  6、小結遊戲情況。

  教師表揚勇敢參加鍛鍊、認真練本領的"小貓",並告訴大家,今天的任務完成得很好,"貓媽媽"非常滿意。

  三、結束部分。

  1、"小貓"跟著"媽媽"抬著"魚簍"自然地走下場。

  2、帶領幼兒回教室。

小班體育小貓釣魚教案2

  活動目標:

  1、練習鑽爬和平衡的動作,能夠鑽過50釐米高的障礙物。

  2、鍛鍊大肌肉力量,願意參加體育活動。

  活動準備:

  1、利用一條長橡皮筋(掛上綠色紙樹葉)設定50釐米高的障礙物。

  2、小魚圖片若干四散放在場地一端,魚簍一隻。

  3、小貓頭飾每人一個。

  活動過程:

  1、開始部分:

  (1)教師扮演“貓媽媽”,幼兒扮演“小貓”,一邊喵喵叫一邊走入活動場地。

  (2)“小貓”在“貓媽媽”的帶領下做準備活動。

  2、基本部分:

  (1)組織幼兒玩“小貓釣魚”的遊戲。

  教師交代遊戲的玩法:“今天貓媽媽要帶你們出去長長見識,學一項本領——釣魚,路上要鑽過一片樹林,走過一座獨木橋,到‘小河邊’釣起一條魚,放到魚簍裡,然後繞過小路跑回來。”

  (2)請兩名幼兒分別示範一次。引導幼兒觀察動作要領和遊戲的玩法,然後讓幼兒一起去體驗捉魚的快樂。

  (3)請一名和其他幼兒在爬的過程中動作不一樣的進行示範,(這名幼兒是匍匐前進的)其他幼兒模仿他的樣子鑽過樹林,進行第二次釣魚。

  (4)電話響了,貓姥姥過生日,我們送給貓姥姥魚作為生日禮物,貓姥姥囑咐客人很多,但是我們釣的魚太少了引導幼兒再次去釣魚,幼兒自由去釣魚直到把池塘裡的魚全釣光為止。

  3、結束部分:

  做放鬆活動。貓媽媽表揚小貓們勤勞又勇敢,和小貓們一起抬著魚簍給貓姥姥送生日禮物,去姥姥家做客,離開場地。

小班體育小貓釣魚教案3

  活動目標:

  1、知道做事情要堅持到底。

  2、在觀看故事表演和參與遊戲的活動中,能夠堅持完成任務。

  3、樂意參與表演活動,並堅持到底。

  4、讓幼兒能在集體面前大膽表演、表現自己。

  5、喜歡幫助別人,與同伴友好相處。

  活動準備:

  配班 老師扮演飢餓的小貓,排練情景劇表演《小貓釣魚》,並佈置好場景。

  活動過程:

  一、欣賞故事表演《小貓釣魚》,初步瞭解故事內容。。

  教師:小朋友,你們看!誰來了?它是一支很餓的小貓,小貓為什麼會餓肚子呢?它為什麼釣不到一條魚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幼兒欣賞故事表演《小貓釣魚》

  二、透過提問,幫助幼兒理解小貓釣不到魚和釣到魚的原因。

  教師:第一次小貓釣到大魚了嗎?這次它為什麼沒有釣到魚?

  教師:第二次小貓釣到大魚了嗎?這次它為什麼沒有釣到魚?

  教師:最後,小貓釣到大魚了嗎?這次它為什麼能釣到大魚?

  三、師生共同小結:

  小貓不專心、三心二意就釣不到魚,後來小貓一心一意就掉到了大魚,我們做事也要像小貓後來一樣,要有耐心,堅持到底。

  四、分組遊戲“小貓釣魚”,鼓勵幼兒能堅持完成任務。

  教師交代遊戲的方法:請幼兒學做小貓,一起到魚塘釣小魚,並將釣到的魚放在自己的小桶裡。

  鼓勵幼兒在表演活動中大膽、細心地釣魚,不要急躁,一定要有耐心,堅持到底。

  比一比看誰釣得魚最多。教師給有耐心、能堅持到最後的孩子發五角星。

  小百科:魚類是體被骨鱗、以鰓呼吸、透過尾部和軀幹部的擺動以及鰭的協調作用游泳和憑上下頜攝食的變溫水生脊椎動物,屬於脊索動物門中的脊椎動物亞門。

小班體育小貓釣魚教案4

  教學目標:

  1、透過主題式情景教學,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透過技能學習,掌握單、雙腳跳的動作要領,提高彈跳水平。

  3、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創新能力、奔跑能力、應變能力和想象能力。

  教學設想:

  一)故事匯入:

  課一開始,老師講《小貓釣魚》的故事,引出本課課題。

  [設計說明]:匯入新課是一堂體育課的主要環節,用講故事進行匯入恰好符合

  一、二年級學生的心理,這樣不僅能引起學生的注意,強化學習動機,還能激發體育興趣。

  二)課的準備:

  ⑴學生邊聽音樂邊繞場地做跑跳步練習1分鐘。

  ⑵跟著音樂,師生同做模仿操。

  [設計說明]:

  教師根據兒童的心理特點,精心設計了一套運動專案的模仿操,既讓學生了解了體育專案,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鍛鍊了身體,再配以恰當的音樂,從課的開始就把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在不知不覺中學到知識,在歡樂中鍛鍊身體,掌握技能。同時師生同做,接近了距離,讓學生感受到愉快、親切。

  三)學習各種方式的單、雙腳跳

  1、教師設定小貓過河的情景,讓學生自由創新練習。

  2、請一學生表演,教師講評揭示課題。

  3、教師示範正確動作,讓學生仔細觀察整個動作的結構環節,並讓學生想一想,試一試,在分組討論的基礎上讓學生自己歸納出動作結構及要領,教師巡迴指導。

  4、學生練習3分鐘

  5、把學生回答的'想法進行整理,歸納出單、雙腳跳的動作要領。

  6、教師再設定情景,讓學生自己佈置場地自由結合練習,進一步提高練習難度。

  [設計說明]:藉助小貓過河,讓學生充分想象並表現,在想象與表現的過程中使學生在頭腦中初步建立起相似關係和動作,為揭示新課打下埋伏。提出問題讓學生在思與動中進入角色。透過學生表演,讓學生先互相之間進行評價,然後教師再總評。充分體現過程性評價和對學生進行團結友愛、互相幫助的教育。在巡迴指導的過程中教師用激勵性的語言進行評價,激發學生對體育活動的興趣。運動技能形成的過程,是一個循序漸進,反覆強化才能掌握的過程。由小貓過河(動作要求)--------各種方式的單、雙腳跳(動作方法),讓學生在討論中、在嘗試中、在相互幫助、互相評價的和諧氣氛中進行練習,顯現出一片朝氣蓬勃的場景。

  四)遊戲:《釣魚》

  教師創設情景,讓學生模仿划船的動作來到老師身邊,講解遊戲方法、規則並讓學生戴上小魚的頭飾。老師先當小貓,學生當小魚,師生一起玩遊戲。師釣到5~6條停止。然後選出1~2名學生扮演小貓進行練習,並設定問題“小魚是用什麼方法躲避小貓的”。釣到5~6條魚就停止。

  [設計說明]:遊戲《釣魚》富有童話情趣,具有很強的故事情節,集育心、育體為一體,有利於本次課發展奔跑、躲閃能力及培養“做事認真、專心致志”的品質任務的完成。在遊戲中教師用形象生動的語言描述故事情節,讓學生進入角色在情境裡進行遊戲;教師做“老貓”直接參與遊戲,激發鼓動學生情緒;在製做的教具(魚杆)上,形象逼真,讓學生能觸景生情,躍躍欲試。這樣,就把遊戲做活了,健身育心的目的就達到了。

  五)結束部分:

  1、師生在音樂《划船》的伴奏下做放鬆操,使學生進入到相對安靜的

  狀態,消除疲勞。

  2、師生共同分析總結,並佈置拓展作業。

  3、收拾器械,宣佈下課。

  [設計說明]:透過師生共同分析總結,使學生回味本課學了哪些內容,懂得哪些道理等等,培養學生思考和分析問題的能力。透過佈置拓展作業進一步拓展學生在體育領域內的視野,增強學生對體育的興趣,使學生從小熱衷於體育的學習和探索。並在優美音樂的伴奏下陶冶學生的情操,使其得到更好的放鬆。培養學生做事要有始有終的習慣。

小班體育小貓釣魚教案5

  活動名稱:小貓釣魚

  活動準備:

  1、墊子四塊,分作兩排擺放。

  2、長橡皮筋一條(掛上綠色紙樹葉)。

  3、小魚圖片若干四散放在場地一端。

  4、"魚簍"兩隻。

  5、培養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在活動中大膽創造並分享與同伴合作成功的體驗。

  6、透過實驗培養互相禮讓,學習分工合作的能力。

  活動目標:

  1、教幼兒初步掌握鑽過70釐米高的障礙物,練習兩手兩膝著地向前爬行。

  2、發展鑽爬能力,鍛鍊幼兒大肌肉力量,促進手腳的協調性。

  3、培養幼兒勇敢品質及活潑開朗的性格。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幼兒聽口令模仿小貓,邊"喵喵"叫著邊走路進入場地。

  2、"小貓"在"貓媽媽"帶領下邊念兒歌邊愉快地做操。兒歌為:"今天天氣真正好,小貓小貓來做操,伸伸臂,伸伸臂,彎彎腰,彎彎腰,踢踢腿,踢踢腿,蹦蹦跳,蹦蹦跳,天天鍛鍊身體好。"

  二、基本部分

  1、幼兒分成兩隊,分別站在墊子(草地)前的起跑線。

  2、教師交待遊戲名稱、玩法:"今天貓媽媽要帶小貓去小河邊釣魚,路上要先爬過草地,再鑽過樹林,最後來到小河邊釣(撿)起一條小魚,放在魚簍中,然後從墊子兩邊跑回來。"

  3、請兩名幼兒分別示範一次。引導幼兒觀察,掌握動作要領及遊戲玩法。

  4、提醒幼兒注意在爬時,雙手雙膝趴在墊子上,快快地向前爬;在鑽時,別碰到樹上的葉子。

  5、幼兒遊戲3~~4次,直到把"小魚"全部釣完。

  6、小結遊戲情況。

  三、結束部分

  1、遊戲"老貓睡覺醒不了"。

  玩法:邊念兒歌四散走。兒歌:"老貓睡覺醒來了,小貓偷偷往外瞧,小貓小貓愛遊戲,輕輕走到外面去。"兒歌唸完,"小貓"四散在場地周圍躲好。"老貓"醒來,不見"小貓",著急地說:"一覺睡醒四面瞧,我的孩子不見了,喵喵喵,我的小貓快回來。""小貓"聽到"老貓"叫聲,一邊"喵喵"叫著,一邊趕快走回"老貓"身邊。

  遊戲進行1~~2次。

  2、"小貓"跟著"媽媽"抬著"魚簍"自然地走下場。

  3、帶領幼兒回教室。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孩子們大多玩的很開心,但是仍有兩個小朋友哭鼻子,因為他倆沒有釣到魚。看到他倆哭,好幾個小朋友圍上去有的為他們擦眼淚,有的為他們擦鼻涕,還有小朋友掏出了兜裡的糖果給他們,得到最多紅花的那組小朋友還要把劃給他們———那會兒我都看的感動了。總之,活動是成功的,孩子們不僅體驗到了動手做遊戲的樂趣,懂得了分享與合作的 重要性,還懂得了 做事要有耐心,不能急。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