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植物媽媽有辦法》教案(精選15篇)

二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植物媽媽有辦法》教案(精選15篇)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二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植物媽媽有辦法》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二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植物媽媽有辦法》教案1

  教學目標

  1.認識“植、如”等12個生字,讀準多音字“為、得”,會寫“法、如”等10個字,會寫“辦法、如果”等9個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蒲公英、蒼耳、豌豆這三種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體會“乘著、掛住、炸開”等用詞的準確。有能力的學生可以仿照課文的句式,說一說其他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

  4.激發觀察植物、瞭解植物奧秘的興趣。

  教學重點

  藉助圖片、關鍵句、表示動作的詞語,瞭解課文的內容,說清楚課文介紹了哪幾位植物媽媽,她們是怎麼傳播種子的。

  課前準備

  1.製作多媒體課件。(教師)

  2.自學生字詞;熟讀課文,找出自己喜歡的語句。蒐集植物傳播種子的資料。(學生)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環節

  教師指導

  學生活動

  教學提示

  一、揭示課題,嘗試質疑(用時:5分鐘)

  1.課件出示一些植物的照片,引導學生說出它們的名字。

  2.揭示課文題目並板書課題。

  3.引導學生質疑,並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梳理。

  1.觀察圖片並說出植物的名字。

  2.齊讀課文題目。

  3.提出自己想要了解的問題。

  對二年級學生質疑能力的培養要循序漸進,只要學生能夠提出自己想要知道的問題就應該給予表揚,激發學生探究新知的慾望是最重要的。

  二、初讀課文,學習字詞(用時:20分鐘)

  1.鼓勵學生帶著問題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2.組織學生小組合作學習,小組內交流課文朗讀情況,和生字詞的學習方法。

  3.瞭解生字詞學習情況。

  (1)引導學生交流怎樣識記生字詞。

  (2)請小老師帶讀。

  (3)教師隨意出詞語,指名讀。

  (4)去掉拼音搶讀。

  4.指導書寫。

  (1)出示本課要寫的生字。

  (2)引導學生觀察生字的特點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教師示範等方式教學生字書寫。其中強調女字旁和“女”字的區別。

  (4)展示學生的書寫成果,集體評價。

  1.帶著疑問自由朗讀課文,圈畫生字,力爭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2.小組之間交流自讀生字新詞情況。

  (1)小組合作朗讀課文。

  (2)交流識字的好方法。

  3.彙報學習成果。

  (1)交流識記生字詞情況。

  ①讀準輕聲詞語:知識、認識、見識。

  ②讀準多音字“為、得”,在語境中據義定音。

  ③在新語境中鞏固字音:備課、備用;得到、得出;海底、到底、底下;察看、覺察、察覺。

  (2)小老師領讀生字組成的詞。

  (3)讀教師出示的詞語。

  (4)搶讀詞語。

  4.(1)讀一讀要寫的字。

  (2)仔細觀察會寫字中的生字,找出這些字的特點。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說出怎樣才能把字寫好看。

  (3)觀察教師範寫,書空生字。發現女字旁和“女”字的區別。按正確筆順進行描紅。

  (4)透過評議,揣摩字形,再寫2個,把字寫好看。

  1.關於識字方法:

  (1)要逐漸培養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

  (2)鼓勵學生多元識字,如,結合本課生字的特點可採用熟字加偏旁、換偏旁等不同的識字方法識記生字。

  (3)引導學生多讀,在語境中識記生字詞。

  2.關於寫字:

  二年級寫字指導仍是教學重點。教師要認真細緻地指導學生觀察生字的結構特點和筆畫特點,鼓勵學生主動發現把字寫好的“小竅門”;可讓學生按筆順自主寫字;先描紅,再臨寫,要把字寫得正確、美觀;激發學生的寫字興趣。

  三、朗讀感悟,初步感知(用時:10分鐘)

  1.指導讀文。

  2.指導學生小組合作,理清脈絡。

  3.指名讀第1小節,瞭解主要內容。

  (1)指導學生數一數第1小節共有幾句話。

  (2)指導學生聯絡上下文理解“四海為家”“旅行”的意思。強調多音字“為”。

  (3)指導學生讀好疑問句。

  1.自由讀課文。

  2.小組合作探究:課文一共有幾個小節?找一找,課文一共介紹了幾種植物媽媽傳播種子的好方法?

  3.(1)讀第1小節。思考:這個小節一共有幾句話?分別講了什麼?

  (2)聯絡上下文,說說“四海為家”“旅行”指的是什麼。

  (3)朗讀疑問句,讀出疑問的語氣。

  1.關於學生活動第1個環節:可以讓學生動筆圈一圈,畫一畫。要逐漸讓學生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

  2.關於學生活動第2個環節:要注意強調問號也是一句話結束的標誌。

  四、總結回顧,鞏固生字(用時:5分鐘)

  1.總結本課學習內容,引導學生梳理。

  2.指導學生練寫生字新詞。

  1.交流自己在本節課學到的知識。

  2.學生繼續描紅寫字,抄寫詞語,進一步鞏固生字新詞。

  可以鼓勵學生把自己寫得最漂亮的字展示給自己的朋友,並引導學生交流自己是怎樣把字寫好看的。

  第二課時

  教學環節

  教師指導

  學生活動

  教學提示

  一、複習引入,明確目標(用時:3分鐘)

  1.指名認讀課文中的詞語,聽寫本課的會寫詞語。

  2.指導學生齊讀第1小節。3.課件出示本課學習目標,指名朗讀。

  (1)小組合作,細讀課文第2~4小節。

  (2)圖文對照,瞭解課文裡的植物媽媽是用什麼好辦法讓自己的孩子旅行的。

  1.認讀本課生字組成的詞語,做到聲音響亮,認讀準確。一人黑板聽寫,其他同學座位跟寫,訂正。

  2.齊讀第1小節。

  3.認真傾聽學習目標。

  教師要在平時的教學中培養學生認真傾聽的習慣。如:認真傾聽老師講課,認真傾聽同學發言等,教給學生傾聽方法。這有利於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二、自主探究,深化感悟(用時:20分鐘)

  1.指導學生分組合作學習,透過閱讀第2~4小節,圈畫出重點詞語,瞭解植物媽媽是怎樣傳播種子的。

  2.指導學生在小組內交流自己最欣賞的植物媽媽的辦法。

  3.指導彙報交流成果。(1)指導分享蒲公英媽媽的好辦法。演示蒲公英娃娃紛紛出發的動畫,並在語境中理解“紛紛”的意思,同時識記“紛”。

  (2)出示“鎧甲”的圖片。實物演示蒼耳掛住動物皮毛,理解“掛住”和“帶刺的鎧甲”的意思。(3)動漫演示豆莢在太陽底下裂開後四處滾動的過程。瞭解豌豆媽媽的好辦法,並理解“炸開”的意思。

  4.引導學生歸納出三種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

  1.組內自由讀第2~4小節,邊讀邊思考:課文中的三位植物媽媽是怎樣讓自己的孩子旅行的?圈畫出重點詞語。

  2.小組討論交流:自己最欣賞哪一位植物媽媽的辦法?為什麼?

  3.班內彙報交流成果:

  (1)“蒲公英媽媽”透過風把種子吹到四面八方。

  ①看插圖,說出這裡的“降落傘”指的是什麼。

  ②看動畫,理解“紛紛”就是接二連三的意思,鞏固生字“紛”。

  (2)看圖片實物演示,理解“掛住”和“帶刺的鎧甲”的意思,組內交流理解第3小節的內容。

  (3)觀看動漫演示,理解豌豆傳播種子的方法,理解“炸開”的意思是“一下子就全開了”,並用手勢表演“炸開”,邊表演邊朗讀第4小節。

  4.一起歸納三種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

  (1)培養學生抓住重點詞語讀書的能力,要注重對學習方法的指導。

  (2)要透過圖片幫助學生了解真正的降落傘,知道課文中的降落傘指的是蒲公英的種子。同時播放影片動漫幫助學生了解蒲公英靠風傳播種子的過程,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乘著風紛紛出發”。

  (3)可以將蒼耳粘在學生衣服上,使學生理解蒼耳是靠掛住動物皮毛的方式傳播種子的。

  (4)藉助圖片或者實物演示,說出豌豆娃娃是怎樣離開媽媽的。

  2.關於有感情地朗讀:在教學中要注意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要引導學生進行充分的朗讀,在讀中感悟課文的韻律美,從讀中獲取植物傳播種子方面的知識。

  四、背誦積累,拓展運用(用時:7分鐘)

  1.引導學生回顧課文講了什麼。

  2.師生合作朗讀課文。

  3.指導學生背誦。

  4.練筆:指導學生完成課後的選做題。

  1.回顧課文講了什麼。

  2.和老師合作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背誦全文。

  4.認真讀一讀課後選做題要求,並藉助圖片和所給詞語,仿照課文先說一說,再完成小練筆。

  在進行小練筆之前,教師要讓學生充分地說,激發學生的思維,從而進行練筆。

二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植物媽媽有辦法》教案2

  教材分析:

  《植物媽媽有辦法》是一首關於自然常識的詩歌。全詩運用擬人和比喻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介紹了蒲公英、蒼耳、豌豆三種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語言優美、生動,貼近兒童的生活,讀起來朗朗上口,容易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和探索自然奧秘的慾望。

  學情分析:

  本班學生是生長在農村的孩子,成天在山野裡出沒的農村兒童對課文中所列舉的蒲公英、蒼耳、豌豆並不陌生,加上課文采用擬人手法,語言生動有趣,能夠引起他們濃厚的學習興趣,不過由於他們年齡尚小,對身邊事物無意注意,不可能觀察得很仔細,因此,這三種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將成為他們學習中的難點。教學時應在讀中感悟的基礎上,聯絡實際,創設情境,激發學生了解植物知識、探索大自然奧秘的興趣,培養學生留心身邊的事物、認真觀察的好習慣。

  設計思路:

  本教材介紹植物生長常識,貼近農村兒童生活。教學時可課內外結合,充分利用這些有利的自然資源,自制成直觀教具來為課堂教學服務。

  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要以人為本,培養學生良好的人文素養、語文素養以及合作探究的精神。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秉著“以人為本”的教學原則,創設師生合作互動,生生之間互助互學的生動活潑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大膽質疑、手腦並用,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在教學手段上,根據教材內容,充分利用直觀、生動的教具,把蒲公英、蒼耳、豌豆三種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展現在學生面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中獲得科學知識,受到情感薰陶,享受審美樂趣。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⑴認識“旅、蒲”等12個生字。會寫“已、甲”等10個字。

  ⑵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⑶瞭解文中介紹的蒲公英、蒼耳、豌豆三種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

  ⑷收集一些植物製作標本,並介紹其傳播種子的方法。

  2、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想像力、語言表達能力和自主識字的能力。

  3、情感目標:

  ⑴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⑵激發學生探究植物奧秘的興趣和慾望。

  教學重難點:

  重點:

  ⑴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⑵正確認讀、書寫生字。

  難點:

  ⑴瞭解三種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

  ⑵理解文中“旅行”“穿著帶刺的鎧甲”等所表達的意思。

  教學準備:

  1、師課前尋找的有關蒲公英、蒼耳、豌豆的實物標本及圖片、多媒體及文字資料。

  2、生訪問家長了解蒲公英、蒼耳、豌豆的生長環境及課本以外的植物傳播種子的例子。

  教學方法:

  教法:情境創設法課件輔助法引導點撥法

  學法:自讀感悟法合作交流法拓展鞏固法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創設情境匯入課題

  1、談話匯入

  2、複習生字詞語

  二、憑藉情境自主探究

  (一)播放課文朗讀錄音,學生邊聽邊想:課文介紹了哪幾種會傳播種子的植物?用“--”畫出來。

  (二)彙報交流。

  (三)探究蒲公英、蒼耳、豌豆傳播種子的方法,感情朗讀。

  1、說蒲公英

  ⑴我們先來看看蒲公英媽媽是怎麼傳播種子的?請喜歡蒲公英的同學一起讀讀第二節。

  ⑵讓學生拿起蒲公英輕輕一吹,一邊吹一邊觀察,說說自己發現了什麼?可以和小組的同學交流一下自己的看法。

  ⑶全班交流:剛才給蒲公英吹氣時,你看到了什麼情形?

  針對學生的回答,教師拿起蒲公英標本,邊吹氣邊引導學生理解:風一吹,蒲公英身上的冠毛便展開了,像一把把降落傘四散開來,你們瞧,種子這裡一顆,那裡一顆,都從空中飄落下來了。(教師相機板畫:蒲公英的種子)我們可以用哪一個詞來描述?引導學生說出:“紛紛”。

  ⑷讓學生想想還有哪些情景可以用上“紛紛”這個詞,試著用“紛紛”說一句話。

  ⑸現在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想像一下,假如你就是一顆蒲公英的種子,媽媽給你們準備好了降落傘,微風一吹,你打算到哪裡去玩耍呢?

  ⑹指導朗讀:

  ①教師渲染氣氛:蒲公英娃娃們,我們就要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去安家落戶了,遠方有什麼呢?讓我們帶著遐想朗讀第二節。(引導學生用較輕較慢的語調朗讀。)

  ②哇,微風一吹,你們終於可以離開媽媽,到處旅行了,好開心呀!(生讀)

  ③蒲公英娃娃們,你們勇敢地離開媽媽的.懷抱,從高空中飄落下來了。(生再讀)

  ④配上自己喜歡的動作齊讀第二節。

  ⑺教師小結:(手指板書)蒲公英媽媽真有辦法,能借助風的力量讓自己的孩子四處去旅行。

  2、說蒼耳

  ⑴師:認識了蒲公英媽媽,我們一起去找找蒼耳媽媽。請喜歡蒼耳媽媽的同學讀讀第三節。

  ⑵蒲公英媽媽是靠風來傳播種子的,而蒼耳媽媽又有什麼好辦法呢?誰能在課文中找到答案呢?畫出相關的語句。

  ⑶讓學生再次拿出蒼耳標本,看一看,摸一摸,形象地感受“帶刺的鎧甲”。

  ⑷讓學生任意把蒼耳掛在自己的頭髮、衣服上,然後走一走、跳一跳,體會蒼耳媽媽傳播種子的妙處,並說說自己的感受。(學生說,教師相機板畫:兔子)

  ⑸蒼耳寶寶只要掛住動物的皮毛,就能去田野、山窪。這個辦法多妙呀!誰來誇誇蒼耳媽媽?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第三節。

  3、說豌豆

  ⑴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學第四節,教師提出要求:

  ①自由讀第四節。

  ②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小組成員之間共同探討。

  ③說說豌豆是怎麼傳播種子的?學生自學,教師巡視指導。

  ⑵各組選派代表彙報學習情況。

  ⑶針對學生的疑問,教師拿出一顆豆莢,將豆莢一捏,殼子突然收縮,形成彈力,豌豆便彈射出來。同時,教師告訴學生這與“豌豆曬在太陽底下,豆莢炸開,豆粒兒蹦著跳著離開媽媽”的效果是一樣的。透過直觀形象的教具,讓學生明白了豌豆傳播種子的方法。(教師板畫:太陽)

  ⑷出示句子:

  豆莢炸開,孩子們離開媽媽。

  啪的一聲,豆莢炸開,孩子們蹦著跳著離開媽媽。

  ①比較兩句話有什麼不同,哪一句寫得好?為什麼?(引導學生從豆莢炸開的響聲、豆子蹦跳的動作、聯想生活中蹦跳的快樂等方面去思考)

  ②指導學生讀出豌豆寶寶蹦著跳著離開媽媽時的高興的心情。

  (四)教師小結,比較異同。

  (五)試著根據板書背誦課文,可以配上自己喜歡的動作。

  三、拓展情境達標訓練

  1、植物媽媽的辦法還有很多很多,你們還採集了哪些植物呢?能說說這些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嗎?(讓學生拿出課前採集的其他植物標本,邊展示邊介紹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如:風一吹,柳絮飛揚,把種子傳到四面八方;椰子、睡蓮,果實掉入水中,隨水漂到別處;鬼針草寶寶只要掛住小朋友的衣服,就能去田野、山窪;櫻桃的種子被貪吃的小鳥帶到遠方;太陽一曬,鳳仙花娃娃們就蹦著跳著離開媽媽……)

  2、你能像課文一樣誇誇這些植物的媽媽嗎?為你喜歡的植物編一編兒歌。

  3、師:在這次學習活動中,我們一起採集身邊的植物,觀察、瞭解它們傳播種子的方法,還編出了不少有趣的兒歌,小朋友們真了不起啊!你們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發現?(學生暢所欲言)

  4、齊讀課文第五節。

  3、教師總結:植物王國裡的奧秘還有很多,粗心的小朋友是找不到的。希望你們做細心的孩子,探索大自然中更多有趣的事物和現象。

  4、出示微影片“唐僧被植物界的妖怪掠走”,利用所學的知識想辦法幫助孫悟空、豬八戒、沙僧三個人解救師傅

  四、聚焦情境評價反思

  1、學完本節課,有什麼感受或收穫?

  2、課外用自己最喜歡的一種植物標本製作成一張小卡片,並寫上自己編好的兒歌。

二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植物媽媽有辦法》教案3

  教學目標:

  1.知道植物媽媽有多種不同的方法傳播種子,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體會獨立生活的樂趣。

  2.理解課文內容,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詩歌。

  教學重難點:

  知道植物媽媽有多種不同的方法傳播種子。

  教學準備:

  蒼耳的種子(實物),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圖片匯入:

  同學們,今天老師帶領大家去大自然看看,去探索大自然的奧秘(出示圖片),這千姿百態的大自然裝扮著我們的生活,那麼它們是怎樣傳播種子的呢?,這些植物他們是怎樣一年年的生長的呢?今天學了《植物媽媽有辦法》就能找到答案了,和老師一起板書課題(板書課題)

  二、我讀我思--我用心

  1、範讀課文,看看文章有幾個小節。

  2、文中哪一小節提出了疑問?指生回答。隨機解釋“四海為家”“旅行”

  三、我讀我品--我用情出示“學路導航”

  (1)找一找:課文寫了幾個媽媽送孩子去旅行?

  (2)說一說:和同桌說一說你認為哪個媽媽最聰明?他們是怎樣傳播種子的?

  (3)讀一讀:同桌之間互相讀一讀,評一評。

  (一)學習第三小節

  1.自由讀課文,文中講了哪幾位植物媽媽送孩子出去旅行。(板書蒲公英、蒼耳、豌豆)

  粘圖片

  2.選一種你喜歡的植物媽媽小組內討論,你認為哪個媽媽最聰明,她是靠什麼辦法傳播種子的?小組討論並彙報。

  3.知道鎧甲嗎?這帶刺的鎧甲有什麼妙用呢?老師發蒼耳的種子,讓學生觀察。理解“鎧甲”

  4.把蒼耳掛到同學的身上,走一走,體會一下蒼耳媽媽的方法秒。

  5.想一想這些蒼耳還有可能掛住哪些動物的皮毛?

  就這樣,蒼耳跟著這些小動物們到田野,到山窪,小動物們把他們帶到哪兒,哪兒就是他們的家,他們以四海為家。

  6.指導學生感情朗讀。

  7.蒼耳媽媽又藉助了誰的力量呢?(板書:動物帶)

  8.你還喜歡哪個媽媽?

  (二)學習第二小節

  1.小組討論你還喜歡哪位媽媽?用上我覺得()最聰明,因為()

  2.小組彙報。

  3.出示降落傘圖片,隨機理解:紛紛

  用影片演示理解。

  光有降落傘行嗎?還得有什麼?哪怕是微微的、輕輕的風。自己吹一吹試一試。風婆婆吹到哪兒,哪兒就是它的家,這就是“四海為家”

  4.自由練讀,指生讀,指導讀,齊讀。

  5.蒲公英媽媽藉助了誰的力量把孩子送出去旅行的?(板書:風)

  (三)學習第四節

  1、還有哪位媽媽沒有學呢?

  我覺得()最聰明,因為()

  2、理解“炸開”,用手勢比劃一下,比較“裂開”一樣嗎?哪個好?

  3、指導學生朗讀。

  四、我讀我送--我用腦

  學習第五節

  1、指生讀。

  2、“粗心”的小朋友得不到它,什麼樣是的小朋友能得到它?

  3、說一說,還有哪些種子用什麼樣的方法傳播種子?

  五、我讀我憶--我回味

  自然界的植物千姿百態,趣事多多。希望我們都做細心的孩子,做有心的人,這樣你們就會在大自然的懷抱裡發現更有趣的事物和現象,得到更多的樂趣。

  六、拓展延伸

  這利用雙休日到大自然中去觀察,收集植物的種子,瞭解它們的傳播方法。每人準備一種,仿照課文的表達方式說一說。

二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植物媽媽有辦法》教案4

  知識與能力目標

  1、認識課文生字及相關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詞語。

  過程與方法目標

  1、利用課件片段與插圖學文明理。

  2、讓學生在反覆誦讀與討論中瞭解蒲公英、蒼耳、豌豆傳播種子的有趣方式。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培養學生善於觀察的習慣,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趣。

  教學重點

  1、知道植物種子的傳播有自己不同的方法。

  2、識字認讀詞語,積累詞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1、引導學生了解蒲公英、蒼耳、豌豆傳播種子的方式。

  2、讓學生知道豐富的知識要透過仔細觀察與認真學習才能學到。

  教學方法

  1、多媒體輔助教學法

  2、討論法

  3、朗讀法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景匯入,誘發興趣。

  1、今天,老師帶大家去看一看美麗的植物世界的有多神奇。(放課件)

  2、談話:多美的景色呀!春去秋來,那植物是怎樣傳播種子,如何一年年生長、繁殖,讓綠色鋪滿大地的呢?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詩歌《植物媽媽有辦法》,我們就會有所啟發。(師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播放課文朗讀影片。

  2、讀課文完成以下問題:

  (1)用序號標出課文共有幾小節。

  (2)課文寫了幾種植物?

  (3)你喜歡哪種植物媽媽的辦法?

  4、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喜歡的段多讀幾遍。

  三、品讀感悟

  (一)學習第一小節。

  師:同學們,課文中第一小節提出了一個問題是我們這節課要解決的,你們找到了嗎?誰找到了讀給大家聽。(指名讀第一小節)為什麼會產生這個問題?

  1、自薦讀第一節(評讀):

  (1)指導朗讀第一小節,疑問的語氣。

  (2)指名讀,齊讀。

  2、過渡:是呀!植物沒有手腳,靠的什麼辦法來傳播種子呢?這也就是我們這節課要解決的問題。課文中向我們介紹了哪幾種植物?(板書)那麼你喜歡哪種植物的方法?

  (二)學習第2、3、4、小節。

  (1)蒲公英

  師:既然你喜歡這一小節,那麼你能不能帶著對它的喜愛把這一小節讀給大家聽呢?

  出示圖片,認識蒲公英

  A、理解“降落傘”。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降落傘嗎?誰能說一說他是什麼樣的?看看老師準備的圖片(出示課件降落傘的圖片)誰能說一說一般在什麼情況下用到它?(也就是說降低了危險,可以讓人安全著陸。可見蒲公英媽媽多麼愛自己的娃娃呀!)

  B、理解“紛紛”“四海為家”讀後兩句。

  師:那你們見過蒲公英以及它的果實嗎?它是什麼樣的?(生回答)(評價:你可真是個細心觀察的好孩子。)我們有些小朋友還沒有看到過蒲公英,所以我帶來了一組圖片,讓大家一飽眼福。(出示蒲公英果實的圖片)看它的果實還真是毛茸茸、圓乎乎、輕飄飄的,多可愛呀!他們的種子就藏在這毛毛裡。當微風吹過的時候,這些種子就會怎麼樣?(邊看課件教師邊引導學生(生答:飛走了)是怎麼樣飛走的?(生答:一個接著一個)用詩歌中的一個詞是(紛紛)。還有見過哪些景物是紛紛落下的?(落葉、雪花)分別用“紛紛”說一句話。(評價:同學們我們平時就應該象這兩位同學學習。不僅要學會學習知識,還要學會運用知識。)

  C、練讀、指名讀,齊讀

  師:同學看蒲公英離開媽媽的影片,小蒲公英撐著媽媽為他們準備的降落傘在藍藍的天空裡自由的飛呀飛呀,他們是多麼的自豪啊,因為他們長大了,終於可以離開媽媽獨立生活了。就讓我們把自己當做小蒲公英,讀出他歡快自豪的心情。注意“微風”與“紛紛”讀的要輕一些,柔一些體現種子輕柔,自豪、愉快的感覺

  大家想一想:風兒會把它們帶到哪裡?還會走到哪?(森林、小河邊、田野、菜園)他們走到哪裡就會在哪裡安家,用課文中的一個詞來說就是--四海為家。

  練習:只要有風輕輕吹過,孩子們就會乘著風紛紛出發。有的飄到了(山窪)有的飄到了(湖邊)還有的飄到了(田野)他們四海為家

  (2)蒼耳。

  過渡:還有誰喜歡其它媽媽傳播種子的辦法?那麼就請喜歡倉耳的你帶著喜愛之情把這一小節讀一讀。

  1、蒼耳媽媽給孩子準備了什麼?什麼是鎧甲?(出示鎧甲圖片)這是古代士兵打仗所穿的鎧甲,能保護自己。

  2、身穿鎧甲的蒼耳是什麼樣呢?(出示圖片,老師發蒼耳實物,請大家仔細觀察,看看它是什麼樣的。)

  3、能不能把剛剛的發現連起來說一說,說話訓練:小蒼耳是怎麼樣的?(同桌交流,指名說)(殼上有刺,就像穿上一件帶刺的鎧甲)。摸一摸,感覺如何?(刺手)。玩一玩,有什麼發現(能粘住衣服)

  4、蒼耳娃娃的鎧甲除了能保護自己之外,還有什麼用處呢?用原文說說(只要掛住動物的皮毛,孩子們就能去田野、山窪。)

  5、大家看看插圖,小蒼耳掛在誰的身上?小兔子跑過去,蒼耳會說什麼呀?

  還會有什麼動物從蒼耳身邊經過呢?欣賞課件圖片,蒼耳又會說什麼呢?就這樣,蒼耳跟著這些小動物到田野、山窪,小動物把它們帶到哪,哪裡就是它們的家。(小馬跑到田野,蒼耳就在田野安家)它們也以四海為家。

  6、大家說,這蒼耳媽媽的做法妙不妙呀?我們比比看,誰讀得好?(分組讀、齊讀、試背)

  (3)豌豆

  過渡:誰喜歡豌豆媽媽傳播種子的辦法,請你讀一讀。

  A、理解“啪的一聲”:

  你們知道豌豆長什麼樣嗎?豆莢是指哪裡?孩子們你們覺得豌豆媽媽的辦法怎麼樣?(很有趣)太陽曬後就會--炸開。會發出什麼聲音?

  B、欣賞炸開的豆莢圖

  C、小豌豆蹦到哪兒……跳到哪兒……哪裡就是它們的家,它們也以四海為家。

  D、朗讀:指名讀、齊讀,加動作自由讀。(讀出豌豆寶寶蹦著跳著那種歡快的心情)

  (三)學習第五小節

  1、植物媽媽的辦法是不是隻有這幾種呢?你怎麼知道?

  2、課文告訴我們,要怎麼樣才可以得到知識呀?(仔細觀察+細心)

  3、男女生賽讀。

  四、拓展

  1、你還知道其他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嗎?

  2、欣賞相關知識

  五、總結並佈置作業

  同學們,細心觀察是獲取知識,增長知識的源泉,平時我們學會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就能很大的收穫。今天老師給大家留的作業是你將自己觀察到的或從書籍、網路裡查閱到的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編成小詩歌,寫下來說給小夥伴們聽。

  作業:

  ()媽媽有個好辦法,她給孩子們準備()。只要(),孩子們()。

  ()媽媽更有辦法,她把家安在()。只要()就能()。 

二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植物媽媽有辦法》教案5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10個生字,讀準多音字“為”和“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瞭解蒲公英、蒼耳、豌豆三種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激發學生觀察植物、瞭解植物知識、探究植物奧秘的興趣。

  4.感受自然界的奇妙,引導學生觀察大自然,激發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1.識字、寫字,背誦課文,瞭解蒲公英、蒼耳、豌豆三種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

  2.瞭解課文裡的“降落傘”“鎧甲”指的是什麼。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10個生字,讀準多音字“為”和“得”。(重點)

  2.藉助拼音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一、質疑匯入,激發興趣

  1.質疑:(出示課題)讀了課題,你們想知道什麼?(圍繞課文題目提出問題)

  2.梳理問題:課文題目中的“媽媽”指的是誰?植物媽媽有什麼辦法呢?下面,我們就帶著這些問題去朗讀這首小詩。

  二、初讀課文,瞭解大意

  1.播放有關蒲公英、蒼耳、豌豆怎樣傳播種子的影片,教師朗讀課文。

  2.學生自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1)課件出示生字詞,學生自主學習,教師指導。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要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3)小組輪流讀課文。對於讀得正確、流利的學生,教師獎勵其一顆小星星;沒有達到要求的學生,再把課文多讀幾遍。

  (4)開展“我會讀”的競賽。鼓勵學生走上講臺讀自己最喜歡的小節,讀後評議。

  3.討論:“媽媽”指的是誰?植物媽媽有什麼辦法呢?

  三、識記生字,指導書寫

  1.認讀生字,交流識記方法。

  (1)出示生字卡片讓學生認讀。

  (2)讓學生自由舉手讀、開火車讀、全班齊讀。

  (3)讓學生自由舉手說一說自己是如何記住這些字形的。

  師小結:剛才同學們說得棒極了!這說明大家已經會開動腦筋想問題,用自己的方法學習了!

  2.教師指導書寫。

  (1)教師重點指導“腳”字的組成部件,注意單耳旁是由橫折鉤、豎構成,並且要寫得高低錯落有致。

  (2)讓學生自己練習書寫,注意筆順。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瞭解蒲公英、蒼耳、豌豆三種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體會“乘著、掛住、炸開”用詞的準確。仿照課文的句式,說一說其他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難點)

  2.激發學生觀察植物、瞭解植物奧秘的興趣。

  3.背誦課文。

  一、談話匯入,激發興趣

  1.課文中種子把植物稱作什麼?(媽媽)

  2.“植物媽媽”指什麼樣的植物?(已經成熟的植物)

  二、精讀課文,探究感悟

  1.課件出示第1節,思考:你知道了什麼?(小牛、小馬、小鳥長大後都可以靠自己的力量離開媽媽,四海為家。)

  2.植物寶寶旅行各用什麼方法?你們知道嗎?(學生自由說)讓我們去看看課文為我們介紹了哪幾種植物寶寶,它們的媽媽會讓它們用什麼方法去旅行呢?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2—4節,圈出相關句子,再與同桌互相交流、評一評。

  3.全班交流,教師相機點撥,引導探究和感悟。

  (1)當學生說到“我覺得蒲公英媽媽最聰明……”時:(板書:蒲公英)

  ①師:說到這裡,你們有什麼問題要提出來嗎?

  ②師(播放動畫課件:蒲公英傳播種子的全過程):讓我們一起去看看“降落傘”是什麼,“乘著風”又是什麼感覺。(板書:風吹)

  ③你覺得這情景美嗎?請和同桌一起有感情地把這一節練讀一下,說說怎樣才能讀好這一節。

  ④蒲公英娃娃乘著風紛紛出發了,有一位小朋友看到了,也想跟著它們一起旅行,他是怎樣想的呢?

  (2)當學生說到“我覺得蒼耳媽媽最聰明……”時:(板書:蒼耳)

  ①讓我們看看蒼耳娃娃是怎樣出去旅行的。

  (播放動畫課件:蒼耳傳播種子的全過程。教師配解說。)

  看了動畫後,你想知道些什麼?

  生質疑:“帶刺的鎧甲”是什麼樣的,它怎樣掛住動物的皮毛?

  ②直觀感知:每個同學桌上都有一個小禮包,請你們開啟看看,老師送了你們每人一粒蒼耳,摸一摸!這就是蒼耳媽媽給孩子們穿上的鎧甲。想一想,蒼耳還可以靠什麼傳播種子?(學生摸、想、討論,教師相機指導。)

  ③指名讀這一節,談讀法——誰有不同的讀法,再指名讀——你喜歡誰的讀法?評一評——帶著自己的理解齊讀。

  (3)當學生說到“我覺得豌豆媽媽最聰明……”時:(板書:豌豆)

  ①你最喜歡這一節中的哪句話?說說怎樣才能讀好它。

  指名讀、說,指導感悟要點:“啪的一聲”“炸開”“蹦著跳著”。

  指名再讀,說說你讀出了一種什麼感覺。(談感悟,齊讀句子)

  ②豌豆娃娃又是怎樣離開媽媽的?(播放豌豆傳播種子動畫課件。教師配解說。)

  ③同學們,你們出去旅行高興嗎?現在,我們把自己想象成小豌豆,誰來讀讀這一節?(指名讀——點評——再指名讀——願意讀的起立齊讀)4.小結:請大家想想,蒲公英、蒼耳、豌豆這些植物媽媽都是靠什麼送自己的孩子去旅行的呢?(指名口答,總結板書:風吹、動物帶、太陽曬)

  5.植物媽媽是不是隻有這幾種辦法呢?自由讀第5節,邊讀邊想:從這一節中你知道了什麼?(學生自讀。)

  討論回答。(植物媽媽的辦法還有很多,需要我們仔細觀察。)

  三、拓展延伸,鞏固新知

  1.師:你還知道哪些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說一說。

  課件出示:椰子成熟以後,椰果會自己落下來,落到水裡就漂走了,漂到哪裡,就在哪裡安家。

  石榴成熟了就會裂開,小鳥飛來會吃了它的種子,這些種子就隨著小鳥的糞便排洩出去了。

  2.師:同學們懂得的知識可真多,把你知道的畫出來或寫下來,好嗎?

  四、總結全文,佈置作業

  1.師總結:大自然中還有許多奧秘等著大家去探索和發現,希望大家課後多到大自然中去走走,去看看藍天、白雲,去了解更多了不起的植物媽媽。

  2.作業:

  (1)蒐集有關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並記錄下來。

  (2)熟讀並背誦全文。

  [教學板書]

  植物媽媽有辦法

  蒲公英、風吹

  蒼耳、動物帶

  豌豆、太陽曬、傳播種子

  (四海為家)

  [教學反思]

  《植物媽媽有辦法》是一首詩歌,運用了擬人的手法,把科學知識用韻文的形式生動形象地表現出來,學生容易被吸引,並且文中介紹的內容大多數學生都有一定的瞭解和體驗。因此,在教學中我以質疑課題的方式匯入新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還設計了讀中感悟的環節,課上我借用動畫課件創設情境,激發了學生了解植物知識、探索大自然奧秘的興趣,培養學生留心身邊事物、認真觀察的好習慣。

二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植物媽媽有辦法》教案6

  【教學目標】

  1.會認14個生字。會寫10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有觀察植物、瞭解植物知識、探究植物奧秘的興趣。

  4.培養學生留心身邊的事物、仔細觀察的習慣,培養學生積累詞語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引導學生運用探究式的學習方式瞭解植物知識並培養探究大自然奧秘的興趣。鼓勵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觀察能力和想象力,將課文內容和自然情景相結合。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

  1.孩子如果已經長大,就得告別媽媽,四海為家,牛馬有腳,鳥有翅膀,那植物旅行有用什麼辦法呢?同學們想知道嗎?那我們今天就來學習植物媽媽有辦法這課。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2.讀了課題,同學們有什麼想知道的嗎?

  二、朗讀課文,識記生字

  1.聽朗讀錄音,學生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同時勾畫出生字,再想一想:我準備用什麼方法記住這些生字?

  2.課件出示生字:檢查預習生字情況,提問生生字讀音組詞。

  3.出示生字詞語。注意指導讀準翹舌音“炸”、“察”、“識”。“識”在“知識”一詞中讀輕聲。

  三、自主習課文

  1.請同學們再讀讀課文,想一想:課文提到了哪幾種植物媽媽?把這些植物媽媽的名字畫一畫。再想一想,課文介紹了她們的什麼好辦法?

  2.自主探究:

  讀讀、想想、比比。蒲公英媽媽、蒼耳媽媽、豌豆媽媽都有自己傳播種子的辦法。這些辦法是什麼呢?請同學們自己再讀讀文章的第二、三、四節。

  3.學生討論時,教師隨機引導,並適時展示課件、提供實物,加深學生感受,指導朗讀。

  (1)蒲公英傳播種子的方法:(板書:靠風吹)

  ①課件出示:蒲公英傳播種子的圖片,感知課文內容。

  ②理解點撥:蒲公英娃娃在空中飄啊飄,像什麼?那它靠什麼飛?,理解 “紛紛”一詞,並用它造句。

  ③指導朗讀:

  娃娃們乘著風,一朵接一朵地離開媽媽出發了,多開心啊!一起讀。

  (2) 蒼耳傳播種子的方法。(板書:掛動物皮毛)

  ①老師給孩子們發蒼耳實物。

  ②引導觀察:看一看,它是什麼樣的?(瞭解“帶刺的鎧甲”)

  ③指導朗讀:多聰明的蒼耳媽媽啊!師生合作讀

  (3) 豌豆傳播種子的方法:(板書:靠太陽曬

  ①課件出示:豌豆莢炸開種子滾落的圖片。

  ②朗讀比較,體會“炸開”。教師用慢、快兩種不同的速度各讀一遍後,讓學生體會哪一種語速較好,再練讀。

  4.讀讀背背。植物媽媽傳播種子,各有各的辦法,各有各的巧妙之處。同學們把這三節再讀一讀,並把自己最喜歡的那節背下來。

  四、學習課文第一、五小節。

  為什麼粗心的孩子得不到它?指導朗讀,讀好疑問句。

  五、除了課文中告訴我們的,你還知道哪些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提問生

  [設計意圖:把課內學習引向生活大課堂,激發學生觀察植物、探索大自然奧秘的興趣。可以進行適當的課外閱讀。]

  【板書設計】

  植物媽媽有辦法

  蒲公英--風吹

  蒼耳--掛住動物皮毛

  豌豆-- 太陽曬

二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植物媽媽有辦法》教案7

  教學目標:

  1、教師引導學生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並背誦課文。

  2、教師引導學生了解蒲公英、蒼耳、豌豆是怎樣傳播種子的,培養學生對自然的熱愛和觀察自然的興趣。

  3、引導學生仿照課文說話。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了解蒲公英、蒼耳、豌豆是怎樣傳播種子的,培養學生對自然的熱愛和觀察自然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趣味導課

  引入:秋天來了,孩子們離開了蘆花媽媽四處旅行,他們來到樹枝,來到屋頂,來到草垛。是啊,(ppt出示)孩子如果已經長大,就得告別媽媽,四海為家。生:牛馬有腳,鳥有翅膀。植物旅行又用什麼辦法?

  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有趣的植物世界,來學習《植物媽媽有辦法》。(教師出示第一張有課題的幻燈片)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整體感知

  1、聽錄音思考

  ppt思考:課文介紹了哪幾種植物?他們是怎樣傳播種子的?

  2、學生回答,師ppt出示

  師:現在,請大家一起叫出他們的名字。生讀

  師:他們是怎麼傳播種子的?

  2人答(ppt出示)蒲公英風蒼耳動物豌豆太陽曬

  3、師: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還有很多很多,細心的小朋友才能發現。誰能根據這張圖說一說這篇課文講了什麼內容?1個學生結合ppt複述內容。

  師評價:你真是一個善於總結的孩子/總結的很全面

  三、再讀課文

  1、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蒲公英媽媽為孩子們準備了什麼。生齊讀第二小節。

  師:蒲公英媽媽真聰明,她給孩子們準備了降落傘。(ppt出示降落傘圖片)真的是降落傘嗎?

  生:不是。因為蒲公英的種子上長有絨毛,看起來和降落傘非常像。

  師:你真聰明/真細心。這就是比喻。現在,微風來了。只要有風輕輕吹過,

  生:孩子們就乘著風紛紛出發。

  師:只要有風吹過,孩子們就出發。

  生:只要有風輕輕吹過,孩子們就乘著風紛紛出發。

  師:讀完後你們覺得哪個句子美?

  生:我們讀的句子美?

  師:為什麼?

  生:因為多了一個“輕輕”

  師:“輕輕”表示風吹的很輕很輕。你能做出輕輕吹這個動作嗎?

  師:請大家跟老師一起輕輕地吹一口氣。瞧,孩子們紛紛出發了(出示圖片)什麼叫紛紛?

  生:一個接一個。

  師:又一陣風輕輕吹過。生齊讀:只要有風輕輕吹過,孩子們就乘著風紛紛出發。

  師:乘著風紛紛出發,孩子們會去哪裡呢?這隻小蒲公英,你想去哪裡?

  生:我想去田野、山窪……

  師:你們想去的地方可真多,有高山,懸崖,田野,山窪,沙漠。這真是

  生:四海為家。過渡句:蒲公英媽媽可真聰明,藉助風把孩子們送到了各個角落。(板書:蒲公英風)那蒼耳媽媽又有什麼好辦法呢?

  2、師指名讀第三小節:請你來讀一讀。

  生讀

  師評價:這隻小蒼耳聲音真響亮。/這隻小蒼耳真像一個小播音員。

  師: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蒼耳吧。你能說一說蒼耳是什麼樣的嗎?

  生:綠色的,橢圓的,長滿了刺

  師:對了!因為有了這個帶刺的鎧甲,所以它

  生讀:只要掛住動物的皮毛,孩子們就能去田野、山窪。

  師:仔細觀察圖片,蒼耳掛在了誰的身上?想象一下蒼耳會被帶到哪裡去?

  生:蒼耳掛在了小白兔身上。他們會被帶到去田野,山林、河邊。……

  師:真是一群有志氣的孩子,相信你們一定會把我們的祖國裝扮的更加美麗!

  採訪

  師:蒼耳要離開媽媽了,媽媽非常捨不得。假如你是孩子,你會對媽媽說什麼?

  生:媽媽,你放心,我一定會、、、、、、

  師評價:你真是一個貼心/獨立/懂事的孩子/你長大了,媽媽真為你感到開心。

  師總結:現在,我們知道了蒼耳是靠動物來傳播種子的。(板書:蒼耳動物)

  過渡句:聰明的蒲公英媽媽準備了降落傘,堅強的蒼耳媽媽準備了帶刺的鎧甲,可愛的豌豆媽媽又準備了什麼呢?

  3、第四節

  男生:豌豆媽媽更有辦法,

  女生:她讓豆莢曬在太陽底下。男生:啪的一聲,豆莢炸開,

  女生:孩子們就蹦著跳著離開媽媽。

  (創設情境讀)師:看,紅紅的太陽高高的掛在天空,火辣辣的照射著大地。

  一組讀:啪的一聲,豆莢炸開,孩子們就蹦著跳著離開媽媽。

  師:一顆豌豆跳出來了!陽光越來越強烈,又一個豆莢迫不及待地炸開了。

  一、二組:啪的一聲,豆莢炸開,孩子們就蹦著跳著離開媽媽。

  師:瞧,越來越多的豆莢炸開了!一二三組讀:啪的一聲,豆莢炸開,孩子們就蹦著跳著離開媽媽。師:滿地的豆莢都炸開了!

  讀:啪的一聲,豆莢炸開,孩子們就蹦著跳著離開媽媽。師總結:聽了你們的朗讀,原來豌豆是靠太陽來傳播種子的。(板書:豌豆太陽)

  4、回顧2—4節

  過渡語:今天,我們瞭解了三位聰明、有智慧的媽媽傳播種子的方法,現在讓我們來重溫一下。(ppt出示填空)全班試著背誦。

  四、拓展仿寫

  師:其實,大自然中還有很多很多的植物媽媽都有他們各自的辦法,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1、出示介紹植物傳播種子方法的PPT。

  師:哪位同學願意給大家介紹第一個?請其他同學仔細聽。點學生依次讀,表揚聽的認真的學生。師評價:讀得很流暢/你真像一個播音員/你的識字量真大/xx組聽得最認真

  2、仿寫舉例

  出示櫻桃圖片

  師:這是

  生:櫻桃。

  師:現在同學們能來試著填一填嗎?老師也按照著課文的方式,進行了仿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生齊讀

  3、學生進行仿寫(小組討論)

  要求:請同學們拿出寫話

  紙,根據前面的介紹,結合圖片進行仿寫。生寫完後

  師:請同學四人一小組進行交流。學生彙報

  師評價:真是愛動腦筋的一個小組/你寫得真生動

  4、總結

  師:植物媽媽的辦法很多很多,不信你就仔細觀察。

  生:那裡有許許多多的知識,粗心的小朋友卻得不到它。

  師:想要發現更多植物的秘密,我們一定要做一個細心、善於觀察的人!今天這節課就上到這裡,下課!

二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植物媽媽有辦法》教案8

  一、教材分析

  《植物媽媽有辦法》是部教版小學語文第三冊第一單元中的一篇課文。全詩共五節,將科普知識融入充滿兒童情趣、富有韻律感的詩歌語言中,第一節提出問題,第二、三、四節分別介紹了蒲公英、蒼耳、豌豆傳播種子的方法。本單元的課文以秋天為主題,但又不限於秋天的景色,目的都是為了讓學生領略大自然的美麗與神奇。學習這篇課文,將進一步激發學生探索大自然奧秘的興趣。

  二、教學目標

  基於對教材內容的分析,結合課程標準中對學生識字認字、體會朗讀能力的強調,我制定瞭如下的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會寫8個生字,會認7個生字。學會“紛紛、粗心”等詞語;瞭解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

  2、過程與方法: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並背誦課文。

  3、情感態度價值觀:感受自然界的奇妙,激發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三、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認識生字並能規範書寫,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教學難點:瞭解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感受自然界的奇妙。

  四、學情分析

  我們的學生大部分都是生長在城市的孩子,對課文中所列舉的蒲公英、蒼耳、豌豆比較陌生,但課文采用了擬人手法,生動有趣的語言能夠引起他們濃厚的學習興趣。不過由於他們年齡尚小,對身邊事物注意力有限,因此,瞭解這三種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將成為他們學習中的難點。教學時應在讀中感悟的基礎上,聯絡實際,創設情境,激發學生了解植物知識、探索大自然奧秘的興趣,引導學生留心身邊的事物、從而養成認真觀察的好習慣。

  五、教學過程

  (一)複習匯入

  師:同學們,今天讓我們繼續學習第三課《植物媽媽有辦法》,齊讀課題。師:先來讀詞語,你們讀的又準確又連貫!

  師:快請出我們的三位植物媽媽!之前同學們都想知道,牛馬有腳,鳥有翅膀,植物寶寶要旅行,媽媽們有什麼辦法?今天我們就一起去找找答案吧!

  師:讀課文2—4小節,想想:植物媽媽怎樣讓自己的娃娃去旅行?橫線畫出來。同桌互相說說。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

  1、師:聰明的蒲公英媽媽有什麼好辦法?誰來讀?其他同學認真聽。生:準備了降落傘。

  2、理解“降落傘”

  師:降落傘是什麼樣的?(圖片)當我們從高空落下,降落傘可以讓人安全著陸,避免危險。蒲公英媽媽為娃娃們準備的降落傘是什麼樣的?(圖片對比)

  毛茸茸、圓圓的小花,多像降落傘呀!蒲公英媽媽真貼心!誰來讀?你的聲音真溫柔!誰也能像她這樣來讀?生讀。

  3、理解“紛紛”

  師:蒲公英娃娃有了降落傘就可以去旅行嗎?還需要風兒吹。你來讀!師:(出示詞卡“紛紛”)什麼叫紛紛,你們知道嗎?對呀!這就叫紛紛。快看(看圖)你們看到了什麼?這就是“紛紛”。誰能帶著感受讀?(自由讀)

  師:你的“輕輕”讀的真好聽,蒲公英寶寶們飛的多麼輕盈呀!

  師:聽了你的朗讀,我彷彿看到蒲公英一個接一個的隨風飛向遠方,真替他們高興!

  (全班齊讀)師:誰能用紛紛來說個句子?你的句子說的真完整!

  4、理解“四海為家”

  師:蒲公英娃娃們,你想飛到哪兒生根發芽?

  生:飛到田野。師:田野就是你的家。生:飛到大海。師:大海就是你的家。師:飛到哪兒,哪兒就是他的家,這就叫“四海為家”。

  5、指導朗讀

  師:該怎麼來讀好這個小節?自己讀讀?

  師:和你的同桌小夥伴合作著讀一讀!你們一起讀!還有沒有不一樣的?師:老師給你們配上美美的音樂,相信你們能讀得更好聽!

  師:一些地方空出來,還會嗎?自己練練?想背的站起來背,如果你能加上動作和表情,會更生動更有趣!

  師:老師為你們配上音樂,這一次既要完整的背出來,還要有感情的誦出來。能做到嗎?

  師:小蒲公英們,從你們的朗讀、動作和表情,我看到了你們即將旅行是多麼高興呀!

  師小結過渡:蒲公英媽媽真聰明!利用身上的降落傘,藉助風的作用,讓自己的孩子四海為家。剛才我們學第二小節,先讀一讀句子,然後找一找蒲公英媽媽傳播種子的方法,接著品一品,帶著感情讀,最後背一背。現在我們用同樣的辦法,從蒼耳媽媽和豌豆媽媽中選擇你最喜歡的一位媽媽,進行小組合作學習。計時三分鐘。(計時功能)

  (三)學習第三小節

  1、師:喜歡蒼耳媽媽的小組在哪裡?學生小組彙報。

  師評價:你們真會學習!抓住了這四個步驟進行彙報,說的真完整,還讀出自己的感受。掌聲送給他們!

  2、理解“鎧甲”師:“鎧甲”是什麼樣的?(看圖)小蒼耳穿著帶刺的盔甲又是什麼樣的?那麼它身上的刺又有什麼作用呢?

  師:快看!小兔子過來了,小蒼耳趕緊掛住了小兔子的皮毛,小兔子來到田野裡,小蒼耳就來到田野裡,小兔子來到山窪裡,小蒼耳就來到山窪裡。小蒼耳還會跟著小動物來到?來到?就這樣四海為家。

  3、朗讀(自由背—指名背—全班背)

  師:帶著你們對小蒼耳的喜歡,自由背一背?誰來背?一起背!

  師:蒼耳媽媽真厲害!帶刺的鎧甲不僅能保護自己的娃娃,還能掛在小動物身上四海為家,多麼巧妙的方法!

  (四)學習第四小節

  1、師:豌豆媽媽又是如何傳播種子的?喜歡豌豆媽媽的小組?(學生彙報)

  師:你們真厲害!把豌豆媽媽傳播種子的方法說的這麼清晰這麼連貫,還讀的有感情!掌聲也送給你們!

  師:為什麼太陽一曬,小豆子就出來旅行啦?咱們先來看看!(影片播放)

  2、理解“啪”“蹦著跳著”

  師:看明白了嗎?在太陽的照射下,豌豆的外殼會變硬變脆,乾枯之後就會炸開,豆莢突然炸開會發出的聲音是什麼樣的?“啪”!誰來讀?聲音真清脆!真響亮!(連著句子讀)小豆子就要旅行啦!什麼樣的心情?有個詞也寫出了它的開心(“蹦著跳著”)

  師:誰能把小豆子的快樂高興讀出來?多麼快活的小豆子!

  3、朗讀(自己背—配樂背)

  師:小豆子們,自己背一背!看大家背的這麼起勁,老師為你們再配上好聽的音樂!一起背!

  4、小結過渡:豌豆媽媽真了不起,曬著太陽,小豆子就從豆莢裡面蹦著跳著出來了!

  (五)拓展訓練,學習第五小節

  師:其實大自然中的植物媽媽們還有很多辦法傳播種子,你們知道哪些?怎麼知道的?(看書,你讀的很認真呀!)能不能仿照課文,來說一說柳樹媽媽的好辦法!

  師:真有想象力!句子說的真完整!

  師:你們知道的可真多!但是有一種小朋友不知道,“粗心”的小朋友,原來只有“細心”的小朋友能得到它。細心的小朋友們,怎麼樣做才能收穫這麼多知識呢?(仔細觀察)只有認真細心的仔細觀察,才能學到知識!

  (六)生字。

  1、師:這節課咱們就學習“知識”兩個字。先想想,這兩個左右結構的字,怎麼記,怎麼寫?(同桌交流)

  2、學生髮言彙報。

  3、老師範寫,學生書空。

  4、學生書寫,教師巡視指導。

  5、利用“移動講臺”軟體進行反饋評價。

  過渡小結:知識都有“口”字,看來只有勤發言,愛提問,同時像課文告訴我們的一樣,細心觀察才能收穫更多的知識!

  (七)課後閱讀活動

  師:老師已經把課外親子閱讀《植物的“感情”》推送到你們的教育雲平臺,別忘記回家和你的家長一起讀一讀。這節課就到這裡了!下課!

  六、板書設計

  3、植物媽媽有辦法

  蒲公英降落傘風

  蒼耳鎧甲動物

  豌豆豆英太陽

二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植物媽媽有辦法》教案9

  一、教材分析:

  《植物媽媽有辦法》這是一首以自然常識為內容的詩歌。課文配有三幅插圖,形象地描繪出三種植物傳播種子的方式。全詩共五節。第一節提出問題:植物靠什麼辦法傳播種子;第二、三、四節分別講蒲公英、蒼耳、豌豆傳播種子的方法;第五節講只要細心觀察就能獲得許多知識。詩中把植物當作人來寫,讀起來親切、有趣,使學生獲得知識的同時,激發觀察、探索的興趣。

  二、教學目標:

  1、透過自學、小組合作學習等方式,使學生會認植、如、旅等12個生字和由這些字組成的新詞,讀準為、得兩個多音字。正確規範地書寫如、她、它、更、識五個生字。

  2、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

  3、在引導學生觀察大自然,朗讀課文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激發學生探索大自然秘密的興趣。教學準備:生字卡片、ppt

  三、教學重點:

  1、認識生字新詞,規範書寫5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四、教學難點:

  (一)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讀準得、為的字音。

  (二)瞭解“降落傘”、“鎧甲”等的詞意。

  五、教學用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六、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教師談話引入:同學們,當我們長大了,就會離開媽媽,到外面的世界去看看。那麼,我們身邊的一些植物,是用什麼好辦法來旅行的呢?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3植物媽媽有辦法》。請同學們齊讀課題。認識植字。教師帶讀音,組詞,怎樣記住。

  比較直—植—值三個字。說一說你知道的植物有哪些。

  【設計意圖:本課內容充滿童趣,談話直奔課文主旨,吸引學生,激發學習興趣。】

  (二)整體感知:

  下面我們就走進課文,看看文中為我們介紹了哪些可愛的植物。請你們開啟書,小聲讀一讀。學生回答。

  (三)學習字詞:

  1、同學們讀的真認真。現在請你們小組合作來學習這篇課文的生字新詞。誰來讀一讀自學提示:請你自己先讀一讀課文,邊讀邊圈出不認識的生字或者是詞語,不會讀的字藉助拼音多讀幾遍,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然後和小組同學交流。

  2、檢查自學:

  小組彙報:學生按照小組發言順序認讀生字,給生字組詞,造句,記憶字詞。旅、如、備、紛、底、刺、炸、離、察、粗、識,並給生字、組詞、造句。

  認識多音字:děi(就得)指名引導學生組詞、造句。

  dé(得到)

  de(打得好)

  為的讀音。另一個音:為什麼的為。哪一組還有補充?

  教師補充:察這個字:寶蓋頭+祭祀的祭,表示在祭祀時候進行審視,是觀察審視的意思。

  補充詞語:

  旅行旅遊旅館旅客

  炸開爆炸炸彈轟炸

  反義詞:粗——細粗大——細小粗心——細心

  指名領讀詞語:

  底底下到底根底

  刺帶刺刺蝟刺刀

  離離開離別遠離

  察觀察檢察督察

  (四)學習朗讀課文:字寶寶跑到課文裡去了,你還認識他們嗎?

  出示讀書提示:把每小節課文自己先讀三遍,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再和小組的同學讀一遍。

  彙報讀書情況。

  1、第一小節:孩子如果已經長大,就得告別媽媽,四海為家。牛馬有腳,鳥有翅膀,植物要旅行靠的什麼辦法?

  指名讀,其他學生評價:他讀的怎麼樣?預設:多音字讀的準確,問句讀的有語氣。再讀,讀出疑問的語氣。

  這一段中,有什麼不理解的地方嗎?

  理解四海為家的意思:到處都可以當成自己的家。比如:田野、山窪、院子。再讀第一段。

  【設計意圖:透過教師的指導、點撥、評價,使學生能夠正確地朗讀課文。透過對重點詞語的理解,有利於學生深入理解課文。】

  2、第二小節:指名讀。出示圖片,認識蒲公英生長的三個階段,降落傘。

  理解紛紛出發的意思:多而雜亂,一個接一個。例句:大雪紛紛揚揚地下。放學了,同學們紛紛走出校門。

  同學們觀察蒲公英種子,就像一把小傘(理解降落傘),可是要想走遍天涯,還要誰來幫助他?風。再讀,齊讀。

  3、彙報讀第三節:指名讀句子:出示“蒼耳”的圖片,引導學生理解,說一說其特點。(有刺,扎手,橢圓形,灰色的)。利用圖片理解“鎧甲”,

  蒼耳媽媽要送走自己的娃娃還要誰來幫忙?動物。理解:掛的意思:鉤住:藉助於鉤子、繩子等使物體附著在另一個物體上。這裡指的是,小動物把蒼耳的種子帶走。帶到田野、山窪。

  再讀這一節,個讀,齊讀。

  4、彙報讀第四節詩歌:讀出啪的一聲的聲音及蹦著跳著的動作。出示圖片,認識豌豆苗,豆莢,太陽曬豌豆種子後炸開的樣子。

  這些小豌豆,蹦到哪,跳到哪兒,那即是他們的家,他們就也以四海為家。指名讀這一小節,齊讀。

  接讀課文。教師讀植物的名字,學生讀後面的內容。

  引導學生讀詩歌第5段:植物媽媽的辦法非常多,那裡有許許多多的知識,什麼樣的小朋友能得到它?請學生朗讀第五節詩歌。

  提問:什麼樣的小朋友才能得到許許多多植物傳播種子的知識?理解:仔細就是認真細心,粗心就是馬虎的意思。

  【設計意圖:透過彙報朗讀,使學生在自讀的基礎上進行小組互查,幫助學生正確朗讀課文內容,鞏固生字新詞,瞭解課文內容。同時,發揮小組學習的優勢,生生互動交流,提高學生的自學學習能力。】

  (五)指導書寫:出示要寫的五個字:如、它、她、更、識。引導學生觀察“她”這個字。說一說書寫時應注意什麼?師範寫後,學生寫字,教師巡視。引導學生進行展示,評價。指導學生再寫一個。

  【設計意圖:透過書寫指導,使學生能夠了解漢字的書寫結構,幫助學生規範書寫,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同時,在展示評價中,提高學生的書寫能力。】

  (六)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認識瞭解了蒲公英、蒼耳、豌豆這些植物媽媽,她們的辦法都很好,其實植物媽媽的辦法還有很多很多,自然界中的植物媽媽,各有它們的傳播種子的方法。同學們課下可以認真觀察,積極地探索大自然的奧秘。

  板書設計:

  3、植物媽媽有辦法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