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語文《和時間賽跑》公開課教案(精選12篇)

人教版語文《和時間賽跑》公開課教案(精選12篇)

  作為一位傑出的老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語文《和時間賽跑》公開課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語文《和時間賽跑》公開課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會認6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賽跑、憂傷、持續、撫慰、日月如梭、雖然、狂奔、暑假、受益無窮、將來、假若”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身喜歡的區域性。

  3、繫上下文和生活經驗,理解重點詞句的意思。

  4、蒐集、積累有關珍惜時間的名言警句,體會時間的意義,懂得珍惜時間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

  理解“所有時間裡的事物,都永遠不會回來了。”“假若你一直和時間賽跑,你就可以勝利”等句子的意思是本文學習的重點。引導同學感受珍惜時間的意義,是本文學習的難點。在閱讀時緊密聯絡同學的學習生活經歷加深體驗,是突破難點的重要途徑。

  【教學準備】

  字詞卡片;蒐集有關珍惜時間的名言或諺語。

  【教學佈置】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名言、諺語匯入新課

  1、同學交流自身蒐集的名言或諺語。

  2、匯入:多少名言,多少諺語,都說了同一個意思:時間如此珍貴,應該珍惜時間。但實際上,人們對時間的理解是不同的,對時間的態度也有著千差萬別。今天俺們要讀的《和時間賽跑》中的“俺”是怎樣認識時間、對待時間的呢?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2、指名分節讀課文,指導讀好難讀的段落。

  3、利用詞卡檢查同學生字的認讀情況。

  4、再讀課文:想想課文講了哪些事?(外祖母去世,爸爸和俺談話;觀察太陽的變化;觀察小鳥飛行路線;和太陽賽跑;和作業賽跑。)作者透過和時間賽跑明白了什麼道理?(牽引中心句:假若你一直和時間賽跑,你就可以勝利。)

  5、聯絡實際說說你讀了這篇課文的初步感受。(檢查預習情況)

  三、學習1~5段

  1、默讀1~5小節,說說這區域性講了幾層意思。

  2、指名讀一、二兩段:

  ⑴ 這區域性主要講了什麼事?

  ⑵ 這區域性的生字新詞比較多,請大家合作解決,假如仍有困難,請提交全班討論。

  ⑶ 你想用什麼方法學習這一區域性?(引導同學採用“讀──悟”法來自讀自悟)

  ⑷ 指導同學用“持續”“與其……不如……”造句。

  ⑸ 從一、二節中找一個詞來概括這區域性的感情基調。(憂傷)

  ⑹ 指導同學有感情朗讀課文,引導同學學會客觀評價他人的朗讀。

  3、齊讀一、二兩節。

  4、默讀三、四兩節:

  ⑴ 畫出你最難理解的句子。(所有時間裡的事物,都永遠不會回來了。)

  ⑵ 先說說自身是怎樣理解這句話的,然後在小組交流、討論。

  ⑶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文中的爸爸是怎樣解釋的?

  ⑷ 文中的小作者是怎樣理解這句話的?

  ⑸ 有感情地朗讀這句話。

  ⑹ 讀了這句話,你有什麼感受?平時生活中,你有過這種感受嗎?

  ⑺ 指導同學有感情地朗讀三、四兩節。

  5、自讀第五節:

  ⑴ 說說“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光陰似箭,日月如梭”等諺語的意思。

  ⑵ 你在平時課外閱讀中還收集了哪些有關珍惜時間的名言、諺語、成語?全班交流。

  ⑶ “俺有一種說不出的滋味”,這是一種怎麼樣的滋味?(對時光流逝的感傷)

  6、說說看,你平時是怎樣珍惜時間的?今後,你準備怎樣珍惜時間?

  第二課時

  一、男女合作朗讀1~5自然段

  二、學習課文6~8自然段

  1、過渡:“俺”對事物永遠不會回來這個問題發生了疑問,對時間有了朦朧的可怕認識,促使“俺”在生活中有意觀察,透過觀察又有了新的認識。

  2、自由朗讀6、7自然段。找出文中意義深刻的句子:

  ⑴ 雖然明天還會有新的太陽,但永遠不會有今天的太陽了。

  ⑵ 明天它們再飛過同樣的路線,也永遠不是今天了。或許明天飛過這條路線的,不是老鳥,而是小鳥了。

  3、結合自身生活中觀察及親身體驗來談理解。協助理解:

  ⑴ 回憶自身過去最有意義、最留戀的某個時間或某件事。想再重新過一次嗎,這種願望能實現嗎?為什麼?(時間流逝的無情)

  ⑵ 充沛讓同學把自身看到的時間裡事物消失的例子談出來。

  4、小結:時光一旦過去了,將不再回來,當“俺”留心觀察後對爸爸說的話有了進一步認識,並且心裡感到著急和悲傷,於是突發奇想,要與時間賽跑。

  5、自由讀第8自然段:

  ⑴ 想想作者如何“和時間賽跑”,跑勝後的心情怎樣?畫出表達作者感受的句子。(討論理解這句話)

  引導:當‘俺’跑勝太陽提前回到家,贏得的時間可幹些什麼?

  ⑵ 聯絡上下文理解:‘俺’為什麼‘著急’‘悲傷’,又為什麼‘高興’‘快樂’呢?

  “著急”和“悲傷”的情緒,主要體現在“太陽落山”“鳥兒飛翔”這兩個自然段中。“高興”和“快樂”的心情,可以重點引導同學讀書考慮:文中寫了“俺”和時間賽跑的哪幾件事?(和太陽競賽誰能更快地回家,結果“俺”跑贏了太陽;一個暑假的作業十天就完成了,“俺”跑贏了時間;讀三年級時就做五年級的作業,走在了時間的前面。)

  再讀讀寫“俺”的感受的句子,體會“俺”跑贏時間的快樂心情,這時,朗讀的聲調略高些,速度略快些,朗讀中要有一種跑在時間前面的喜悅。

  三、檢查生字認讀情況

  1、出示生字詞,開火車認讀,指正字音。

  2、生字組詞練習。

  四、安排作業

  1、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繼續收集有關珍惜時間的名言、諺語、故事等。

  3、課下也試著“與時間賽跑”,下節課談一談自身的收穫及感受。

  第三課時

  一、交流和時間賽跑的收穫

  1、教師匯入:上節課老師安排給大家一個作業,試著和時間去賽跑,感受跑贏時間那份收穫的快樂,下面俺們來交流一下。

  2、全班交流。

  3、自由讀9、10自然段,感受作者20年裡受益無窮的喜悅。

  4、齊讀第10自然段,把自身的感受融會到讀書中。

  二、介紹林清玄的背景,激勵同學像他那樣堅持和時間賽跑,取得勝利

  同學先介紹,師補充介紹:林清玄,筆名秦情、林漓、林大悲等,臺灣省高雄市人,1953年生。1973年開始散文創作,至今已出版完成100多本著作。他擅長寫生活體驗,從身邊的各種人和事著筆,以優美質樸的語言表達,文筆流暢清新,樸實中有著感人的力量。

  三、拓展練習

  1、出示兩道數學題:

  ⑴ 每天24小時,每年365天有多少小時?

  ⑵ 每年365天,80年共有多少天?

  2、寫出有關珍惜時間的片段或自身學習本文的感受。(自身原來怎樣對待時間,今後又將怎樣珍惜時光,和時間賽跑)

  四、練習寫生字

  1、同學描紅觀察關鍵筆畫。

  2、全班交流,師重點點撥:

  “賽”的中間區域性是三橫,不是兩橫;

  “疼”是病字旁,不是廣字旁;

  “憂”的右邊是“尤”不是“龍”,不能多寫一撇;

  “贏”的幾個構成區域性要仔細觀察,擺好位置;

  “益”的上半區域性是“”,不是“興”;

  “若”的中間區域性是“”,不是“十”,要同“苦”字區別開來。

  3、同學練習寫生字。

  【安排作業】

  摘抄文中好詞佳句、名人名言、諺語。

  把自身感受最深最喜歡的名人名言、諺語貼在書桌上或床頭上,作為自身的座右銘,激勵自身一直和時間賽跑。

  語文《和時間賽跑》公開課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詞,積累“受益不淺、持之以恆”等詞。

  2、初步把握課文主要內容,理清課文層次。

  3、引導學生練習用“是什麼、怎麼樣、為什麼”圍繞課題提問。

  4、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5、品讀課文,感受時間的'一去不復返,養成珍惜時間的好習慣。

  6、繼續練習寫批註筆記

  教學重點:

  1、理解文中父親說的話,明白其中蘊含的道理,感受時間的一去不復返,珍惜時間,學習和時間賽跑。

  2、透過文中具體事例的理解明白時間可以節省的道理,聯絡自己的生活事例寫幾句話,表達對時間的感受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1、謎語匯入

  世界上有一樣東西,它是最長又最短,最廣以最被分割,最偉大而又最渺小,最珍貴而又最被人忽略。它是什麼呢?

  2、學生自由表達,說出自己對時間的看法

  3、引出課題

  4、引導學生用“是什麼、怎麼樣、為什麼”圍繞課題提問。

  師歸納梳理重要問題:

  1)什麼是和時間賽跑?

  2)為什麼要和時間賽跑?

  3)怎樣和時間賽跑的?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小聲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認清字形,運用聯絡上下文或生活實際、展開想象等方法理解生字詞,讀通句子。

  2、指導讀難讀的句子,強調多音字“漲”的讀音,“贏”和“慣”的寫法,以及“持之以恆”的理解。

  3、同桌互讀,讀通課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讀破句。同桌互評。

  4、學寫生字

  5、理清文章層次,再說一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三、完善問題

  在理解課文大意的基礎上,我們來回顧課前的疑問,你能將它加上人物,提得更加完善一些嗎?

  1、“我”為什麼要和時間賽跑?

  2、我怎樣和時間賽跑?

  3、什麼是和時間賽跑?

  四、完成摘錄筆記

  五、課後實踐

  1、蒐集有關時間的名言。

  2、查閱資料瞭解林清玄。

  語文《和時間賽跑》公開課教案 篇3

  重點

  理解“所有時間裡的事物,都永遠不會回來了。”

  “假若你一直和時間賽跑,你就可以成功”等句子的意思。

  難點

  由於時間觀念比較抽象,小學生的時間觀念比較模糊。因此,要感受珍

  惜時間的意義,是本文學習的難點。

  教學要求

  情感、態度、價值觀:懂得時間過去就不會回來,要珍惜時間的道理。

  知識、能力:聯絡上下文和生活經驗,理解重點詞句的意思。有感情地讀文。並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過程、方法:能在個性化的朗讀及創編名言中展現對含義深刻句子的理解。

  教具準備

  重點語句的幻燈片

  教學過程

  一、直接匯入:今天,我們繼續學習林清玄的散文《和時間賽跑》,讓我們與作者一同去感悟時間吧!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師生共同朗讀,老師讀爸爸的話。

  讀了這篇課文,你有了什麼感受?

  三、細讀品味

  1.時間是非常寶貴的,一去不復返,你是從哪些語句中感受到的呢?用“——”劃出,可以在旁邊作簡單的批註,再有語氣的讀一讀。

  2.指名彙報:

  3、過渡,引入“賽跑”

  4、過渡:作者都收穫了什麼?

  出示作家簡介。

  作家林清玄之所以有了這樣的成就,還是因為他知道了“雖然人永遠跑不過時間……用途卻很大很大。”正像他要告誡自己孩子的那句話,假若你一直和時間賽跑,你就可以成功。

  你是怎樣理解這句話的?

  四、拓展

  1.學習了這篇課文,老師有了一些新的感悟。

  出示:時間就像一粒種子,只要能用勤奮去播種,就會在你的生命裡收穫豐碩的果實。——未來的教育專家

  組織展示交流。

  五、作業

  可開展為期三天的和時間賽跑的遊戲,並寫下自己的收穫和感受。

  語文《和時間賽跑》公開課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初步認識時鐘,知道時鐘的基本用途。

  2、感知時間,體驗時間的長短。

  3、知道時間的價值與自身努力的關係。

  4、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活動準備:

  積木、畫紙、毛線、時鐘、撕貼紙

  活動過程:

  1、認識時間:

  老師出示時鐘提問:

  這是什麼,它有什麼用?(這是時鐘,是用來看時間的)

  你會看時間嗎?現在是幾點?你怎麼知道的?

  如果長針和短針的指向12,是幾點?

  誰知道分針走一大格是幾分鐘?走一小格是幾分鐘?

  小結:長針就是分針,短針就是時針。當長針指向12時,短針指幾就是幾點。

  2、感知時間:

  (1)有誰知道一分鐘有多長?(聽音樂——1分鐘後幼兒自由討論)

  (2)1分鐘可以做什麼事?

  (3)現在,我們一起來玩“和時間賽跑”的遊戲。老師給你一分鐘的時間,在這一分鐘裡,你們可以自由選擇做什麼事,時間到了就停下,好嗎?

  (4)幼兒遊戲,老師計時。

  (5)幼兒交流自己在一分鐘裡做的事情。

  小結:小朋友都說一分鐘太短了,我在一分鐘裡可做了許多事情……現在我們再玩一次,看看這一次我們在一分鐘裡能做多少事情。(每一分鐘都做同一件事)

  (6)幼兒拿著自己分別在一分鐘裡做的作品進行比較、交流。

  3、總結交流

  我們都知道時間過得很快,但是加快速度也能幹許多事情。

  語文《和時間賽跑》公開課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學會10個生字,正確讀寫“憂傷、哀痛、持續、安慰、日月如梭、狂奔、受益無窮、假若”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時間的意義,形成珍惜時間的價值觀念和情感態度。

  3、聯絡上下文和生活經驗,理解重點詞句的意思。

  4、蒐集、積累有關珍惜時間的名言、諺語。

  重點難點

  重點:課文啟示人們:雖然“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所有時間裡的事物,都永遠不會回來了”,但是“假如你一直和時間賽跑,你就可以成功”。使學生從學習中獲得這一啟示,引導學生對這一問題有所感悟,是本文學習的重點。

  難點:由於時間觀念比較抽象,小學生的時間觀念比較模糊。因此,要感受珍惜時間的意義,是本文學習的難點。

  教學準備

  教師:重點語句和珍惜時間名人名言的幻燈片,媒體資源。

  學生:收集珍惜時間的名人名言,身邊珍惜時間的人物和事例。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師:(自編謎語)同學們,你們喜歡謎語嗎?有哪些謎語?說來讓大家猜猜?老師自己編了一個謎語,你們想聽嗎?聽好——什麼東西有的人覺得充裕?有的人總覺得不夠用?什麼東西你珍惜它,就會給你帶來財富?什麼東西你浪費了它,也就等於浪費了自己的生命?

  (生說自己的見解,師引到時間上)

  師:同學們,對時間,你有什麼看法呢?

  (生自由表達,說出自己對時間的看法。)

  師:同學們,時間是摸不著,也看不到的,但又是時時存在的,並且一去不復返的,有個人,在他外祖母去世的時候,和我們想法一樣,認為時間一天天過去,是很可悲的事情,可是後來,他卻又同時間賽跑(板書課題)。你想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嗎?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師: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把字音讀準,把句子讀通順。可以把你喜歡的內容多讀幾遍。

  (生讀書,時間要充裕,使每個學生都能讀完)

  播放教學演示課件《和時間賽跑》中課文朗讀部分,學生聽讀並正音。

  師:(檢查讀書,瞭解讀書情況)誰來讀自己喜歡的內容?

  師:剛才讀了課文,課文主要寫了什麼內容?誰來告訴大家呢?

  (生說,互相補充,教師相機指導。)

  三、再次讀書,質疑問難

  師:同學們讀書很認真,瞭解了課文大意。我們知道,學貴有疑,讀了這篇課文,你能提出哪些問題呢?要想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就得認真讀書呀。

  (生再次認真讀書,注意發現問題,教師巡視指導)

  師:誰來說說自己的問題?你覺得哪些句子不好理解呢?

  (生髮言,師生共同補充)

  四、三讀課文,重點探究

  師:同學們提出的問題可真好,正是老師想提出的問題呢。那這些問題怎麼解決呢?靠老師嗎?對,得靠我們認真讀書。請你選擇自己喜歡的內容,認真讀一讀,看能不能解決一些問題。

  (生讀書,教師與學生個別交談)

  師:誰來讀讀自己最喜歡的句子?

  你覺得應該怎麼讀呢?讀了這些內容,你有什麼想法呢?

  (學生讀書,談感受。師生共評,指導學生讀出自己的感受。)

  五、一句話總結:

  這節課,你讀了這篇課文,最深的感受是什麼?請你用一句話寫出來。(學生寫,教師巡視,寫完的站起來唸給大家聽。)

  六、佈置作業:

  1、熟讀課文,選擇自己喜歡的內容背誦。

  2、收集珍惜時間的名人名言。

  如兩課時連線,課間可讓學生聽教學課件中的歌曲《時間像小馬車》

  語文《和時間賽跑》公開課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初步認識時鐘,學會看整點,知道時鐘的基本用途。

  2.感知時間,體驗時間的長短,發現時間的價值與自身努力的關係。

  3.培養珍惜時間、利用時間的良好習慣。

  活動準備

  1.時鐘、秒錶各一。

  2.一定數量的雪花片、皮球、呼拉圈、記錄卡、筆、小塑膠筐。

  3.幼兒有一定的計數和記錄經驗。

  活動過程

  1.認識時鐘,調動幼兒關於時間的經驗。

  (1)出示時鐘,提問:這是什麼?它有什麼用?

  (2)引導幼兒學會看時間7點整和8點整。提問:你會看時間嗎?這是幾點?你怎麼知道的?早上7點你在幹什麼?早上8點你在幹什麼?

  (3)幼兒經驗介紹:在早上7點到8點這一小時裡做了哪些事情?

  2.感知時間,體驗一分鐘時間的長短,發現時間的價值與自身努力的關係。

  師:“原來在一小時裡我們可以做這麼多的事情,那麼你們知道一分鐘裡我們可以做多少事情嗎?”

  (1)幼兒第一次遊戲,無意識插雪花片,感知一分鐘時間的長短。

  (2)鄰座幼兒相互交流:插出了什麼東西?用了幾片雪花片?為什麼同樣是一分鐘,有的插了3片,有的插了7片,還有的插了12片呢?(發現加快速度就可以)

  (3)幼兒第二次遊戲,有意識插雪花片,體驗時間的價值與自身努力有關係。

  (4)幼兒對比前後兩次遊戲交流:是不是加快速度後比第一次插得更多了?

  (5)請幼兒迅速將兩次的作品放入雪花片筐子裡。

  語文《和時間賽跑》公開課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 學會本課10個生字。正確讀寫“憂傷、哀痛、持續、安慰、日月如梭、狂奔、受益無窮、假若”等詞語。

  2、 聯絡上下文和生活經驗,理解重點詞句的意思。

  3、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初步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時間的意義,初步形成珍惜時間的價值觀念和情感態度。

  4、 蒐集有關珍惜時間的名言、諺語。

  教學重點

  “我”從爸爸的一席話和生活體驗認識到時間的寶貴;‘我“是怎樣和時間賽跑,不斷取得成功的。

  教學準備

  課文掛圖,或有關課文插圖的投影片。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 談話匯入。

  同學們,你們在平時的額學習、生活中,會不會留意時間的流逝,有沒有覺得時間似乎總是有的,用也用不完呢?我們學習了第三課,也許你回改變相法。(板書課題)

  二、 初讀課文。

  1、 自讀課文,畫出帶有生字的詞語。

  2、 自學生字詞。要求讀準字音,認清字形,運用聯絡上下文或生活實際、展開想象等方法理解生字詞。

  3、 讀通課文。做到不添字 、不漏字、不讀破句。

  三、 檢查自學。

  1、 讓學生當小老師,交流自學生字詞的情況。

  2、 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讀後說說課文主要講了哪些事。

  四、 學習課文第一至七自然段。

  1、 自讀課文,邊讀邊將這部分難理解的詞句畫下來。

  2、 交流不理解的詞句,重點解決思考練習3中的四個句子。投影或電腦課件出示這四個句子。

  (1)“所有時間裡的事物,都永遠不會回來了“

  這句話是理解的難點,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幫助理解、體會。

  讀父親的話,看看父親是怎麼理解的。

  引導學生讀讀“我”的生活體驗,看看“我”怎麼理解的,看到太陽下山,知道一天就這麼過完了,看到鳥兒飛到天空,想到明天即使飛同樣的路線,也永遠不是今天了。

  出示父母或自己小時侯的照片,計算一下自己的年齡,讓學生談談自己的體會,從中感受到“時間一去不復返”。

  指導朗讀爸爸的話及“我”的生活體驗。

  五、 小結。

  1、 朗讀課文第一至七自然段,朗讀時注意聲調應緩慢、低沉些,帶有一點淡淡的哀愁。

  2、 讓學說交流學習的收穫。

  六、 佈置作業。

  1、 書寫生字詞。

  2、 摘抄思考練習3中的句子。

  語文《和時間賽跑》公開課教案 篇8

  設計理念:

  1.課堂應成為聯結課文和生活的橋樑,真正地實現課內和課外的溝通。老師不再是依據概念去分析課文,而是引導學生遵從認知規律去感知和思考,學會做人與做事,從而提高人的素養。

  2.教育者需要用一隻眼睛關注孩子行為習慣,一隻眼睛關注教育資源,努力挖掘教材中可利用資源,創造性使用教材,實現資源整合,促進孩子積極健康發展。

  3.面對現在學生時間觀念不強、做事拖拉等現象,設計本課活動時意在喚醒孩子去珍惜與合理利用時間,提高做事效率。

  教學目標:

  1.透過本節課綜合性學習,激發學生學語文的樂趣,提高用語文的能力,在學語文中學做人。

  2.透過學科整合,讓孩子們感知時間一去不復返,感受時間的珍貴,培養孩子們珍惜時間的觀念。引導孩子學會擠出時間併合理利用時間,提高勞動(學習)效率。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聯絡上下文和生活經驗,理解文中父親說的話和有關珍惜時間的諺語並明白“假若你一直和時間賽跑,你就可以成功”的道理。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感受時間的珍貴和珍惜時間的意義。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1.讓學生感覺時間過得真快。

  2.溫習《與時間賽跑》課文的收穫。

  二、交流課前留意五分鐘能做哪些事

  老師課前已經佈置你們回去留意五分鐘時間能做哪些事?(拿出你的記錄卡)誰願意來交流五分鐘內你做的特別有意義的事?

  三、利用數學測算一天能有“多少個”五分鐘

  聽說我們班的孩子很喜歡數學。

  來,拿起筆,算一算一天裡有多少個五分鐘。(提供表格——學生練算)

  四、情境再現,激發珍惜時間

  1.情境創設。大家好!我特別喜歡三年級四班的孩子,因為他們聰明可愛,又很懂事,老師、家長們都很喜歡大家。可是細心的我呀,發現有些同學還不是最好的呀!你聽。

  (1)天亮了,小鳥啾啾地叫個不停……“6:30,該起床啦!要不,會遲到的!”奶奶一遍又一遍地催。

  “唉,嘮叨什麼!煩死我啦——”小亮磨磨蹭蹭、不情願地起床。吃飯又慢吞吞,整整花去了三十分鐘。7:20,他從家裡出發了。

  (2)在學校,你瞧,有些同學就這樣掃地。有的掄起掃把開玩笑,有的在看熱鬧,有的……

  (3)課堂上,有人一直髮愣:時間快點過去吧。好讓我再到遊樂園去玩。

  (4)放學回到家——要做作業啦,他搬出凳子坐到電視機前邊寫作業邊看電視。

  (5)快上學啦!有人背起書包往外走,剛到門口。忽然想到課本、作業忘了帶,於是轉身拿了課本與作業。又到門口了,又發現落下紅領巾與校徽。

  唉!孩子們,你是否有過這樣的行為呢?

  2.孩子們,從你們的眼神、笑聲中,我猜到了此時的你們有話要說。(鼓勵聯絡生活實際)

  時間過得可真快呀!我想起了時間老人對我說的:世上最長且又最短的是——時間!時間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公平的,每天都是24小時,每週都是7天……

  五、學會擠出時間,合理利用時間

  輕輕閉上眼睛,隨著音樂找一找一天中什麼時候可以擠出五分鐘?可以用它來做什麼?

  1.分小組討論:早晨一中午—傍晚

  2.反饋後小結:好習慣能成大事業!因為有好習慣。我們都很輕鬆、快樂。

  六、談本節課的收穫並動筆題寫“座右銘”

  1.孩子們,這節課就到這裡,有收穫的請用笑臉或小手暗示我。

  2.小結:老師彷彿看到了三年級四班的同學因為懂得珍惜時間,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於是個個都成名成家,在這裡,有未來的醫生、有未來的律師……

  3.孩子們,為了早日實現自己的理想,請提筆寫下珍惜時間的格言吧!①如你想提醒自己,請寫在藍紙上。②想勸勸同學的,送給別人的,請寫在紅紙上。

  七、互贈或自勉珍惜時間格言

  1.寫給自己的,請放聲讀。

  2.得到同學勉勵的,請真誠地道聲謝!(因為有人在想著你,想幫助你,那是很幸福的事。)

  3.老師這裡也有一些關於珍借時間的名言,要送給大家,希望你們克服缺點,發揚優點,做一個敢於和時間賽跑的好學生。做一個善於與時間賽跑的好孩子。

  八、作業

  1.動手裝飾格言卡。

  2.收集自己喜歡的珍惜時間的名言警句。

  語文《和時間賽跑》公開課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 學會本課生字詞,正確讀寫“憂傷、哀痛、持續、安慰、日月如梭、狂奔、受益無窮、假若”等詞語。

  2. 聯絡上下文和生活經驗,理解重點詞句的意思。

  3.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初步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時間的意義,初步形成珍惜時間的價值觀念和情感態度。

  4. 蒐集有關珍惜時間的名言、諺語。

  教學重點、難點

  “我”從爸爸的一席話和生活體驗中認識到時間的寶貴;“我”是怎樣和時間賽跑,不斷取得成功的。

  教學準備

  課文掛圖,投影片,或多媒休課件。

  學生蒐集有關珍惜時間的名言、諺語

  教學過程

  1. 學會本課生字詞,正確讀寫“憂傷、哀痛、持續、安慰、日月如梭、狂奔、受益無窮、假若”等詞語。

  2. 聯絡上下文和生活經驗,理解重點詞句的意思。

  3.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時間的意義。

  4.有關珍惜時間的名言、諺語

  一、談話式引入

  你們都參加過什麼體育活動?(跳繩、踢毽、跳遠、跳高、投擲、賽跑……)

  其中賽跑我們班誰最快?(請這位同學起立)

  大家都說你跑得最快,老師想請你跑回昨天,你行麼?(不行!)

  為什麼?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第三課《和時間賽跑》。

  二、 初讀課文。

  1、 自讀課文,畫出生字詞。

  2、 小組合作,自學生字詞。

  要求: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理解生字詞。

  提示:查詢工具書、跟同學討論、聯絡上下文或生活實際、展開想象等方法。

  3、 讀通課文。做到不添字 、不漏字、不讀破句。

  三、 檢查自學。

  語文《和時間賽跑》公開課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透過課內外語文實踐活動,使學生真正理解課文中心“和時間賽跑一定會成功。”

  教學過程:

  一、交流和時間賽跑的收穫

  教師匯入:“上節課老師佈置給大家一個作業,試著和時間去賽跑,感受跑贏時間那份收穫的快樂。下面我們來交流一下。”

  學生交流:先在小組內交流再指名全班性交流。

  (因為學生親自去做了,有了體驗和收穫,興趣會很強烈)

  學生可能回答:放學抓緊時間回家,抓緊寫作業,比原來節約了時間,充分利用這個時間去看課外書、玩遊戲、上網等。這一環節充分讓學生談,使學生此時的感受與作者的感受產生共鳴,在此基礎上讀第9、10自然段,感受作者20年裡受益無窮的喜悅。最後全班齊讀第10自然段,把自己感受融匯到讀書中去。

  二、介紹林清玄背景

  這部分內容先由學生介紹,若學生不瞭解可由教師介紹,目的是讓學生充分了解林清玄這位作家,對他產生敬佩之情,知道林清玄的巨大成功是他一直與時間賽跑的結果,激勵學生如果能像他那樣堅持和時間賽跑也能取得成功。同時,激勵學生閱讀林清玄的書,去吸取作家其他文章的精華。

  三、拓展練習

  1、出示兩道數學課題:

  a、每天24小時,每年365天,80年共有多少小時?每年365天,80年共有多少天?

  學生計算得出:700800小時,29200天。

  2、寫有關珍惜時間的片斷或自己學習本文的感受。學生此時會把自己發自肺腑的語言真真切切地寫出來,如原來自己是怎樣對待時間的,今後又將怎樣珍惜時光,和時間賽跑等等。四、佈置作業

  (1)設計“惜時”專欄

  讓學生把自己蒐集的珍惜時光的名人名言,諺語、詩歌、散文製作成手抄報貼在宣傳欄。

  (2)把自己感受最深最喜歡的名人名言、諺語貼在桌子角上或床頭上,作為自己的座右銘,激勵自己一直和時間賽跑。

  語文《和時間賽跑》公開課教案 篇11

  教學目標:

  在學生課前預習課文有所收穫基礎上,透過檢查預習的方式瞭解在學生初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提出不理解的問題等情況,指導學生再讀課文,討論交流,結合自己生活例項,深入理解課文所蘊含的“珍惜時光”這一深刻哲理。

  教學準備:

  教師:幻燈、電腦、課件

  學生:預習課文,蒐集有關珍惜時間的名言

  教學過程:

  一、全文初探

  (一)匯入新課

  方案一:教師:今天老師給大家猜個謎語,看誰先猜到:“看不見,摸不著,跑得快,不長腳,只見它過去,不見它回頭”。

  學生可能猜到謎底“時間”。

  然後教師問:“同學們對時間這個概念,是怎麼認識的。”引出對時間不斷流逝永不復返的認識。

  方案二:教師放課前錄製好的鐘表嘀嗒、嘀嗒響的錄音,讓學生認真聽,教師問:“聽到了什麼?有什麼感受?”學生能回答:“聽到了鐘錶走動的聲音,感受到時間一直往向走,不斷流逝。”

  讓學生交流預習時蒐集的材料,加深對時間的認識。

  教師小結:臺灣作家林清玄不僅感受到了時間不斷流逝,時間的珍貴,更讓我們敬佩的是他在生活中還能和時間賽跑(板書),今天我們學習第三課《和時間賽跑》。

  (二)檢查預習,質疑問難

  想想課文講了哪些事?讀後你明白了什麼?第一問:學生在課前反覆讀課文基礎上會回答:

  (1)外祖母去逝,爸爸和“我”談話;

  (2)觀察太陽變化;

  (3)觀察小鳥飛行路線;

  (4)和太陽賽跑;

  (5)和作業賽跑五件事。如果學生說不全,引導其他學生補充。[這一環節設計,培養了學生抓課文主要內容的能力]

  第二問:質疑問難:四人小組活動,在小組討論的基礎上提出共性問題。在學生回答後出示預先寫好的問題:

  (1)“所有時間裡的事物,都永遠不會回來”什麼意思?

  (2)“我”把什麼當作一個謎?

  (3)“我”怕什麼?

  (4)“說不出的滋味”是什麼滋味?

  (5)“雖然明天還會有新太陽,但永遠不會有今天的太陽了”什麼意思?

  二、重點探究,解決問題

  學習課文(1—4自然段)解決前四個問題學習方法可採用指名朗讀,自由讀這部分內容。聯絡外祖母去世爸爸說的話談感受來回答前四個問題,教師這樣引入:“從剛才大家疑問中可以看出大家對第4自然段提出問題最集中,那麼我們就先來解決這些問題。”然後,學生帶著問題讀書,小組內交流達成共識:這個謎是“我”對爸爸說的為什麼所有時間裡的事物都永遠不會回來了感到不理解,感到可怕。這裡還可以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生活認識來談。進一步理解“所有時間裡事物都永遠不會回來”這句話的意思。

  三、結束。

  語文《和時間賽跑》公開課教案 篇12

  設計理念

  《和時間賽跑》是一篇清新、淡雅而又略帶淡淡優傷痕跡的散文。在這一教學設計中,力求讓學生聯絡生活實際,透過自讀自悟來完成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以及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養成珍惜時間的習慣。

  教學重點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所有時間裡的事物,都永遠不會回來了。”等句子的意思。

  教學準備

  詞卡、磁帶、課件。

  教學過程

  一、錄音匯入,激發興趣

  1.CAI播放配樂朗誦《匆匆》片斷(第三節)。

  2.談話匯入。

  同學們,每當我們聆聽《匆匆》這一名篇時,總會油然而生對時光流逝的感慨。是啊,時光一去不復返!說說看,你每天是怎樣安排時間的?你是否想過珍惜有限的時間呢?你是怎樣珍惜的?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看到這個課文標題,你想到了什麼?(學生自由發言)

  2. 自由讀課文。

  (1)畫出課文中生字新詞,聯絡上下文或藉助工具書自學。

  (2)教師指導學生把課文讀通、讀順、讀正確。

  3.教師利用詞卡、CAI課件檢查學生的自學情況。

  4.指導學生當堂正確書寫生字。

  5.指名分節讀課文,理清課文的脈絡。

  6.想想課文講了哪些事?作者透過和時間賽跑明白了什麼道理?(牽引中心句:假若你一直和時間賽跑,你就可以成功。)

  7.聽錄音,聯絡實際說說你讀了這篇課文的初步感受。

  三、學習1-5小節

  1. 默讀1—5小節,說說這部分講了幾層意思。

  2.指名讀一、二兩節。

  (1)這部分主要講了什麼事?

  (2)這部分的生字新詞比較多,請大家合作解決,如果仍有困難,請提交全班討論。

  (3)你想用什麼方漢學習這一部分?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