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三年級上冊小學教案

數學三年級上冊小學教案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數學三年級上冊小學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數學三年級上冊小學教案1

  教學目標

  1、初步學會用有餘數的除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實際問題。

  2、學會正確解答簡單的有餘數問題,會正確的寫出商和餘數的單位名稱。

  3、培養學生收集資訊、分析問題並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運用有餘數除法的有關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理解有餘數除法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工具

  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複習匯入

  1、口算

  14÷4

  22÷6

  36÷7

  47÷5

  39÷9

  2、先列算式,再口答下面各題

  (1)、17個蘋果,每5個裝一盤,可以裝()盤,還剩()個。

  (2)、每盒飲料4元,19元能買()盒,還剩()元。

  看來大家掌握的真的很棒!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有餘數的除法如何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板書課題:解決問題)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主題圖(例5)

  師:同學們,圖上這些小朋友在幹什麼?生:划船

  師:從圖上你能找到哪些數學資訊?

  生:有22人去划船,每條船最多坐4人

  師:最多坐4人,什麼意思,我有點不明白,誰能幫幫老師?

  生:就是能坐1人,2人,3人,4人,就是不能坐5人

  師:哦,謝謝你,解釋的很清楚,你們聽明白了嗎?最多坐4人,就是能坐1人,2人,3人,最多隻能坐4人

  師:那這裡的數學問題是什麼?你找到了嗎?

  生:問至少要租幾條船?

  師:你找的很對,你能幫老師解釋一下這裡的至少嗎?

  生:就是最少的意思。

  師:哦,就是最少要租幾條船?現在誰能完整的說說這道題目?

  生:22人去划船,每條船最多坐4人,至少要租幾條船?

  師:如果有6人去划船,每條船安排1人,需要幾條船?安排2人呢?3人呢?你發現了什麼?

  生:我發現每條船坐的人越多,用的船越少。

  師:那我們這裡每條船上應該安排幾人,才能用最少的船?

  生:坐滿,也就是坐4人

  現在請你用畫一畫或者寫一寫的方式來解答這個問題。

  生1展示:我用了4個圓來代替4個人,共用了5條船還餘兩個人。

  生2展示:我用一個大圓代替一條船,直接往裡面寫4,就代表坐了4人,還餘下2人。

  生3展示:我用豎式算的,22個人,每條船坐5人,坐了20人,還餘下2人。

  師:謝謝你們為我們提供了這麼好的解決方法!現在你們能根據她的方法來列算式嗎?

  生:22÷4=5(條)……2(人)師:為什麼用除法?生:因為四個四個的分,就是求22裡面有幾個四,所以用除法?

  現在我們已經用算式解決了這個問題。那麼至少要租幾條船?生1:5條生2:6條

  師:看來餘下的2人是關鍵!那麼餘下的2人應該怎麼辦?

  生1:餘下的2人應該再租一條船。生2:我也認為餘下的2人要再租一條船!

  師小結:餘下的2人如果是你,不讓你去,你樂意嗎?要想一起去,就得再租一條船!所以我們要用5+1=6(條)

  2、運菠蘿

  師:划船劃累了,你口渴了嗎?王叔叔為我們準備了菠蘿,誰能讀一下?

  生讀題。

  生自由列算式!

  學生展示:27÷8=3(次)……3(箱)3+1=4(次)

  師:為什麼要加1?生:因為剩下的3箱還得單獨再運一次。

  師小結:像這種處理餘數時,給商加1,我們稱為進一法。

  3、買麵包

  師:同學們,王叔叔還給我們準備了肉鬆麵包。看圖你知道了什麼?

  生:麵包3元一個。

  師:出示問題。我拿10元錢最多能買幾個?請你列出算式並說說理由

  生:10÷3=3(個)……1(元)因為剩下的1元買不了一個麵包

  師:像這樣餘數對商沒有影響,直接去掉了,我們稱為去尾法。

  4、對比總結

  划船和買麵包這兩種情況對餘數的處理相同嗎?為什麼?

  生:因為划船的餘下的2人也得去,而餘下的1元卻買不了一個麵包

  師小結:也就是這兩個是不同的實際問題,要結合生活中的實際處理餘數。

  三、鞏固練習

  1、判斷(說明理由)

  李阿姨縫製上衣,每件上衣釘7個釦子,38個釦子可以釘幾件上衣?

  38÷7=5(件)……3(個)

  5+1=6(件)

  答:38個釦子可以釘6件上衣。()

  2、下面各題是選“去尾法”還是“進一法”

  (1)做一張床單需要2米布,7米布最多做幾張床單?()

  (2)50個奶油蛋糕,每8個裝一盒,至少要用多少個盒子?()

  3、旋轉木馬8元玩一次,50元能玩幾次?

  四、課堂小結

  透過這節課的學習,你能談談你的收穫嗎?

  生1:我知道了對餘數的處理有“進一法”和“去尾法”

  生2:我知道了處理餘數時要考慮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板書

  有餘數的除法

  解決問題

  22÷4=5(條)……2(人)

  5+1=6(條)

  答:至少要租6條船。

數學三年級上冊小學教案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重量單位噸,知道噸在實際中的應用,初步建立1噸重的觀念,知道1噸=1000千克

  2、能進行重量單位間的簡單換算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建立重量單位“噸”的概念。

  教學難點:建立重量單位“噸”的概念及噸與千克的換算

  教學工具

  ppt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以舊引新

  1、出示蘋果,讓學生說一說一個蘋果的重量是250(),一筐蘋果的重量是15()?

  2、千克、克是我們以前學過的質量單位,克與千克之間有什麼關係呢?(1千克=1000克)。

  3、一車蘋果的重量是2()

  匯入新課,揭示課題《噸的認識》

  二、自主探究研究問題

  1、直觀感知,初步認識“噸”。

  (1)出示教材例題,集裝箱,火車車廂,汽油

  計量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質量,通常用噸(t)作單位。

  (2)讓學生根據對噸大致的瞭解及課外資料的補充說說生活中那些物體通常使用“噸”來作單位。

  (3)課件展示:卡車、火車車廂、輪船、飛機、鯨魚、樓房等,用“噸”作單位比較合適。

  提問:通常以“噸”作單位的物體有什麼共同的特徵呢?

  ①學生分小組觀察討論

  ②學生分小組交流彙報

  ③師生合作得出結論:通常大件物體及較重的物品“噸”來作單位。

  目的:用課件出示圖片,豐富了感性材料的種類。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再發揮小組合作學習,得出結論。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

  2、認識千克與噸之間的關係

  (1)小組同學互相背一背,感受它們的重量。

  ①學生匯自己的體重。

  ②小組同學互相背一背

  ③說說自己的感受。

  ④感受1噸

  (2)課件出示1袋100千克的大米。

  提問:需要幾個同學才能抬起來?(8個)

  (課件演示)請同學們觀察:有這樣的幾袋大米?(10袋)提問:1袋大米重100千克,10袋大米重多少千克?(1000千克)板書:1000千克。

  你是怎樣想的?100千克的大米需8個同學抬起來,那1000千克的大米需多少個同學才能抬起來?(80個)。說明1000千克的大米的`重量比較重。

  透過小組同學反覆掂物體的重量,在實踐活動中,讓學生親自經歷和體驗,感受物體的實際重量。遷移出1噸的重量。

  師引導:每袋大米重100千克,10袋大米重1000千克,就是1噸。

  即:1噸=1000千克。師補充板書:1噸=1000千克

  (3)鞏固千克與噸之間的關係。

  師生做個猜體重的遊戲。請同學們猜一猜老師的體重大約有多少千克?(50千克),如果平均每個老師的體重按50千克計算,那有多少個老師的體重合起來是1噸?你是怎樣想的?

  (4)填空練習:三年級同學平均每人體重按25千克計算,40個同學的體重是()千克,是()噸。

  三、看書質疑

  學生自己看書,標出重點語句和不懂的地方,然後解答。

  四、多層練習,鞏固深化。

  1、說一說,日常生活中什麼情況下用噸作單位。

  2、在()裡填上適當的數,使每種東西的總重恰好是1噸。

  3、想一想,填一填

  一條鯨魚的重量是6000千克,是()噸

  一輛卡車載質量5噸,也就是()千克。

  五、合作總結,解決問題

  提問:透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學會了什麼?知道了些什麼?同學們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希望同學們能夠用所學習的知識不斷地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設計思路:

  本節課是數學概念知識課,在概念教學過程中,我運用生活中的實際例子巧妙的設定與學生生活相聯絡的各類情景,讓學生在豐富的生活情景中,掌握理解“噸”的概念。從而突破這節課的難點。接著我利用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幫助學生進一步鞏固了所學的知識。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來源於生活,還可以應用於生活的樂趣。

數學三年級上冊小學教案3

  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直觀感知四邊形的特徵,能區分和辨認四邊形。

  2、數學思考:在觀察比較、動手操作等活動中,根據四邊形的特點對四邊形進行分類。

  3、問題解決:透過使用互動式電子裝置多種功能,讓學生找一找、圈一圈、說一說、畫一畫、拼一拼等動手操作、小組討論活動,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學習精神。

  4、情感態度:透過情境圖和生活中的事物進入課堂,感受生活中的四邊形無處不在,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掌握四邊形的特徵,能辨別四邊形。

  教學難點:對四邊形的分類,瞭解不同四邊形各自的特徵。

  教學過程:

  一、生活引入,激發興趣

  1、師:播放學校的一段影片,讓學生欣賞,這是什麼地方?在學校平面圖中你能找出幾種平面圖形?(學生從中找一找圖形,一邊圈畫一邊彙報。)

  2、師:在我們的校園中,同學們找到了這麼多的圖形,可見平面圖形在我們生活中是無處不在的。今天我們共同來認識一種圖形──四邊形。

  (板書課題:四邊形)

  二、初步感知,發現特徵

  師:同學們,你們想像中的四邊形應該是什麼樣的?(指名回答,讓學生充分發表意見。)

  師:看,數學王國裡有這麼多的圖形。把你認為是四邊形的圖形圈出來。請學生上臺展示。

  師:觀察,我們找出的“四邊形”有什麼特點?(在小組內說一說,學生彙報、互相交流。)師根據學生的彙報,結合圖形得出:四邊形有4條直的邊,有4個角,教師板書。

  師:請多個學生完整地說出四邊形的特徵和全班齊讀,進一步鞏固學生的感知。

  師:這些圖形為什麼不是四邊形?

  師:從信封中取出一個圖形(露出一個角)猜一猜是不是四邊形?(兩個特例)為什麼是四邊形?為什麼不是?你能把他變成一個四邊形嗎?(學生彙報)

  生活中我們見過許多四邊形,現在又知道了四邊形的特點,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體表面的形狀是四邊形。(學生彙報)

  三、動手操作,互動交流

  1、學具袋的四邊形進行分類(學生獨立操作)

  2、還有不同分法嗎?(小組交流)

  學生彙報,並說理由。

  (1)按角分:長方形、正方形、直角梯形一類(有直角);菱形、平行四邊形一類(沒有直角)。

  (2)按邊分:長方形、正方形、菱形、平行四邊形一類(對邊相等);梯形一類(對邊不相等)。

  (3)按邊分:正方形、菱形一類(四條邊都相等);長方形、平行四邊形、梯形一類(四條邊不都相等)。

  (4)小結:師:你們分的好極了,都非常有自己的想法。那到底什麼樣的圖形是四邊形?(學生彙報)

  3、畫四邊形。

  請在下面的點子圖上畫出幾個不同的四邊形。說一說這些四邊形有什麼相同點和不同點。

  4、拼四邊形。

  第1列和第3列的同學任取一塊七巧板,第2列和第4列的同學取一塊七巧板想辦法和1、3列同學拼成一個四邊形。

  四、巧做練習,拓展延伸

  1、判一判:製作闖關遊戲,鞏固四邊形的知識。

  2、數一數:讓學生仔細觀察所給的圖形中共有幾個四邊形。

  3、走迷宮:“小猴找桃”

  你能幫小猴穿過迷宮嗎?經過的路必須是四邊形!讓學生畫出小猴的行走路線,再次讓學生對四邊形有個更清晰的認識。

  五、反思評價,昇華提高

  透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穫?

數學三年級上冊小學教案4

  教學目標

  1、透過教學,探索並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計算公式。

  2、學生會用多種方法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並能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3、透過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對數學有好奇和求知慾。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探索並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能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激趣匯入:

  同學們都喜歡看《喜羊羊與灰太狼》的動畫片嗎?今天,草原上要舉行運動會,第一項田徑專案是競走,參賽運動員是喜羊羊與懶羊羊,懶羊羊走長方形的路線,喜羊羊走正方形的路線。都走一圈,看誰走的快?懶羊羊說:“不合理,我走的路多,喜羊羊走的路短。”

  (大家看圖,出示多媒體課件)

  同學們,你們來當評委,看看懶羊羊提的要求合理嗎?

  引導:喜羊羊和懶羊羊可不是光憑你們的猜想就能說服的,我們必須用科學的方法進行驗證,讓他們心服口服。你覺得喜羊羊和懶羊羊走的路線與我們所學的哪一個數學知識有關?(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

  揭題:你們真聰明!老師非常欣賞你們對數學的敏感。今天我們就來研究長方形與正方形的周長問題。提問:他倆所走的路程到底怎麼算呢?

  板書課題:長方形與正方形的周長

  二、探索新知:

  1、請同學們拿出手中的長方形,動手摸一摸長方形的一組長邊,再摸一摸長方形的一組短邊。長方形較長的一組對邊叫做長方形的長,較短的一組對邊叫做長方形的寬。請同學們動手量出所需的資料,再算一算它們的周長。

  2、引導:從同學們的臉上,我可以看出你們肯定有成果了,誰願意給大家展示一下。(學生說教師板書。要求說清這樣做的道理。)長方形的周長計算有這三種:

  (板書)

  (1)6+4+6+4=20(釐米)周長=長+寬+長+寬

  (2)6×2+4×2=20(釐米)周長=長×2+寬×2

  (3)(6+4)×2=20(釐)周長=(長+寬)×2

  3、提問:計算長方形的周長你比較喜歡哪種方法,說說你的想法。

  4、請同學們再拿出手中的正方形,先量一量,再在練習本上求出正方形的周長。

  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有這兩種:(板書)

  (1)5+5+5+5=20(釐米)

  邊長+邊長+邊長+邊長=周長

  (2)5×4=20(釐米)邊長×4=周長

  提問:計算正方形的周長你比較喜歡哪種方法,說說你的想法。

  提問:要求正方形的周長需要知道什麼條件(邊長)。

  5、提問:懶羊羊也用尺子量出了長方形草坪的長是12米,寬是6米,請你們幫它來算一算這個草坪的周長是多少?

  指名板演,其他同學在練習本上寫出計算過程。

  6、解決了懶羊羊的問題,那我們就來幫助喜羊羊算出他所走的路程吧!他也量得正方形草坪的邊長是9米。請你算出它的周長。

  7、同學們比較一下誰走的路長?(一樣長)

  8、談話:原來,他們倆走得一樣多,經過科學地計算,懶羊羊心服口服了,他們不再吵了,都全身心的投入到比賽中。

  三、鞏固練習

  1、請你量出需要的資料,並計算它的周長。

  2、如果繞籃球場走一圈,要走多少米?籃球場的周長是多少米?

  3、試一試:正方形的手帕的邊長使25釐米,他的周長是多少?

  它的周長是100釐米。

  4、想想做做。

  能拼成不同的長方形嗎?它們的周長相等嗎?

  四、拓展延伸:

  課下練習:

  一根長24米的繩子

  (1)圍成一個正方形。圍成的正方形的邊長是多少米?

  (2)圍成一個長方形,如果長方形的長是9米,寬是幾米?

  想一想:如果長不是9米,還能圍成哪些長是整數米的長方形呢?

  (讓學生獨立思考,再交流。並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圍成的圖形)

  五、課堂小結:

  1、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嗎?

  2、這節課我們學習了長方形的周長,在生活中有許多關於周長的有趣的問題,只要我們去認真觀察,去仔細發現,就會發現其中的奧妙。

數學三年級上冊小學教案5

  教學目標:

  1、能正確口算百以內的兩位數減兩位數。

  2、經歷探索兩位數口算方法的過程,體會演算法的多樣化。

  3、增強學生講所學知識應用於生活的意識及創新意識。

  4、培養學生的口算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學會兩位數減兩位數的口算方法。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步驟:

  一、新課匯入

  1、口算。

  26+41=  19+41=  56+28=  83+12=  75+11=  75+21=

  67+21=  72+15=  45+24=  58+42=  57+17=  48+37=

  2、談一談你是怎樣算的。

  35-20=  35-2=  36-8=

  二、探究新知

  1、獲取資訊,理解題意。談話:請同學們閱讀教材第11頁的例2內容,說一說從圖文中你獲得了哪些資訊?

  (專線大巴票價:48元,普通快客票價:65元,動車票價:54元)

  提問:我們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

  (1)普通快客的票價比動車貴多少元?

  (2)專線大巴的票價比普通快客便宜多少元?

  2、嘗試解決,探究演算法。

  (1)兩位數的不退位減。

  師:我們先來解決第一個問題,這個問題該怎麼列式呢?

  生:用減法計算,列式65-34。

  師:我們學習過兩位數減整十數、一位數的計算方法,這道題中的'減數既不是整十數,又不是一位數,應該怎麼計算呢?

  學生在小組內討論、交流,然後彙報。

  生1:先算65-50=15,再算15-4=11。

  生2:也可以先算65-4=61,再算61-50=11。

  師:同學們回答得很好,這兩種方法都是把減數54分成50和4兩部分,然後從被減數65中先後去掉50和4,在口算兩位數減兩位數時,可以把它們轉化成我們學過的兩位數減整十數、一位數。

  (2)兩位數的退位減。

  師:怎麼解決第二個問題呢?

  生:列式65-48。

  師:請根據剛剛的口算經驗,嘗試算一算65-48是多少,並說說你們是怎麼想的。然後嘗試填寫下列():先算65-()=()再算()○()=()

  生:把48拆分成40和8兩部分,從65裡分別去掉40和8。可以先算65-40=25,然後再算25-8=17,也可以先算65-8=57,然後再算57-40=17。學生根據討論填空。

  (3)比較算式。

  師:觀察上邊的兩個算式,它們有什麼相同點和不同點?

  相同點:都是兩位數減去兩位數。

  不同點:前者不退位,計算時直接個位數減個位數,十位數減十位數;後者退位,計算時不能直接減。

  三、鞏固練習

  1、完成“練習二”第6題。

  以開火車的方式完成計算,看誰算得又快又準。

  2、完成“練習二”第7題。

  (1)學生讀題,理解題意,獨立思考後填空。

  (2)指名回答,集體訂正。

  3、接力賽。

  老師給每一組的第一個同學一個數字,後面的同學每人給一個運算子號和一個數字,第一個同學把數字告訴第二個同學,第二個同學根據第一個同學的數進行計算,然後告訴下一個同學結果,以此類推完成接力賽。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主要講了兩位數減兩位數的口算方法,一般把減數看成一個整十數和一個一位數,再從被減數里依次減去整十數和一位數。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