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美術優質課教案及教學反思《放風箏去》

大班美術優質課教案及教學反思《放風箏去》

  身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我們可以把教學過程中的感悟記錄在教學反思中,那麼你有了解過教學反思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班美術優質課教案及教學反思《放風箏去》,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教學目標:

  1、瞭解風箏的基本結構和不同種類,感受風箏的對稱美。

  2、願意設計製作簡易風箏,感受創作活動的快樂。

  教學準備:

  1、集各種造型和顏色的風箏,佈置"風箏王國"。

  2、有關風箏的課件1份,風箏卡片若干。

  3、紙張、水彩筆、竹籤、線、膠帶等風箏製作工具。

  教學過程:

  一、參觀"風箏王國"瞭解風箏的基本結構和不同種類,感受風箏的對稱美。

  1、欣賞各種不同型別的風箏,引導幼兒觀察討論。

  ①這些風箏真漂亮!還有什麼詞語可以誇風箏漂亮?

  ②你看到有什麼風箏?

  ③在其他地方還見過、放過什麼風箏?

  ④你最喜歡哪一個?為什麼?

  2、瞭解風箏的基本結構,感受它的對稱美。

  ①討論風箏是有哪些部分組成的。

  ②認識風箏的各個部分及作用。(風箏的畫面、骨架、線)

  引導幼兒發現風箏左右對稱,感受風箏對稱美。觀察一個風箏左右兩邊有什麼相同的地方。

  小結:風箏是對稱的,只有對稱才能放到天上去。

  3、觀察、比較、討論,瞭解風箏的不同種類。

  ①組織幼兒討論各式各樣的風箏除了大小、圖案、顏色不同外,還有什麼不一樣?

  ②瞭解風箏的種類:平面、立體、串式。

  ③練習分類。

  二、設計製作簡易風箏,感受藝術創作的`樂趣。

  1、教師示範製作簡易風箏,提醒創作要注意的地方。

  2、幼兒自己創作,教師巡迴指導。

  3、製作好的風箏放到展板上,互相欣賞、交流。

  三、組織幼兒拿著自制的風箏到院子裡放風箏。

  四、活動總結

  教學反思:

  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大班幼兒的手部精細動作發展還不成熟,教師在今後設計的活動中,可以從平面開始逐步過渡到立體,隨著孩子手部動作的不斷協調發展來增加操作材料的難度。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