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學《分辨絲瓜和黃瓜》

中班科學《分辨絲瓜和黃瓜》

  【活動設計】

  絲瓜和黃瓜是兩種極為平常的蔬菜,也是我們小朋友經常吃的蔬菜。但孩子們對於它們的瞭解卻僅止於餐桌上,大多是在盤子裡。現實生活中,幼兒經常把這兩種蔬菜混淆起來。因此,我設計了本次活動,旨在讓幼兒透過各種感官去感知和探索絲瓜、黃瓜的特徵,進而比較他們的不同。同時也在探索的過程中進一步學習和運用各種觀察和比較的方法。

  【活動目標】

  1、學習運用看、摸、聞、捏、嘗等多種方法來感知絲瓜和黃瓜的不同特徵。

  2、嘗試用簡單的記錄方法比較兩種蔬菜的不同。

  3、能愉快大膽地和同伴交流探索結果。

  【活動準備】

  1、每張桌子上黃瓜、絲瓜各兩條。小刀三把,水彩筆兩盒。

  2、記錄紙人手一張,方法示意圖各一張(看,聞,摸,捏,嘗);紅綠大籃子各一個。

  3、絲瓜和黃瓜實物各一。

  【活動過程】

  一、出示黃瓜、絲瓜,講述故事,引起活動。

  師:前幾天,蔬菜幼兒園來了兩位新朋友,看一看,這是誰啊?

  最近他們很不開心,因為蔬菜幼兒園裡的好多小朋友經常把他們倆喊錯,真苦惱!你們說,為什麼會這樣呢?(都是長長的、綠綠的,細細的)

  師:其實,只要仔細地看一看,找一找,就會發現他們身上有許多的不同呢。小朋友,你們願意幫他們找一找嗎?

  二、幼兒運用多種感官感知絲瓜黃瓜的外形特徵。

  師:老師已經在後面的桌子上準備了一些黃瓜和絲瓜,等會請你們動腦筋、想辦法,找一找、說一說它們有什麼不同,好嗎?

  好,小朋友們就開始吧。

  (教師語言提示:找到了和你的好朋友說一說。大家可以討論討論。重點指導幼兒運用各種方法比較。)

  三、集體交流,教師幫助歸納總結。

  師:誰想來說說?

  你是怎麼發現黃瓜上有刺,絲瓜沒有刺的。(用眼睛看)

  師:還有哪些小朋友也用了看一看的方法?你還看到了什麼不同呢?

  師:還有誰找到了和他不一樣的地方,來給我們大家介紹介紹?

  你是怎麼知道的呢?(依次貼鼻子、嘴巴、手、捏等圖示)

  四、運用方法,再次探索並記錄。

  1、教師總結,提出任務。

  師:小朋友說的可真好!原來我們可以用看一看、摸一摸、捏一捏、聞一聞、嘗一嘗這麼多的方法來找不同呢。

  師:那我們能不能把剛才找到的不同記錄下來呢?

  2、出示記錄紙,交代要求。

  師:好,那等會我們就用這些方法再去試一試,然後把你的發現記錄下來,好嗎?

  五、幼兒交流記錄結果。

  1、幼兒自由交流。

  2、個別幼兒介紹。

  師:誰願意上來向大家介紹你的'記錄?

  3、向客人老師介紹自己的記錄。

  六、幼兒操作:分辨黃瓜和絲瓜。

  師:你們看,桌子上的黃瓜和絲瓜已經被混在一起了,現在我們一起來把它們區分開來,把桌子整理好,好嗎?

  七、提出下次探索內容,結束活動。

  師:你們可真棒,把絲瓜和黃瓜都找出來了!那你們知道絲瓜和黃瓜是怎麼長大的嗎?

  師:小朋友的意見都不一樣,那這樣吧,大家回去以後和爸爸媽媽一起去菜市場買一些絲瓜和黃瓜的種子,回去種一種,觀察觀察他們是怎麼長大的?以後我們再來說一說。

  【活動反思】

  活動中,我們為幼兒創設了一個寬鬆、自由的探索環境,讓他們邊操作邊探索,邊探索邊收穫。孩子們對活動內容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有的在仔細觸控比較,有的在細細品嚐味道,有的在認真觀察外形…不久,他們就都有了自己的發現:顏色不同,味道不同,長短不同,手感不同等等。每個孩子都為自己的發現而感到喜悅,感到驕傲。回顧整個活動,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1、瞭解幼兒,重點、難點把握準確、恰當。

  通過了解後發現,對於剛剛進入中班一個月,從未接觸過操作-記錄的小朋友來說,運用各種觀察比較的方法和學習如何將自己感知到的各種特徵記錄下來就是我們要解決的重點和難點。因此在本次活動中,我們只是將”比較黃瓜和絲瓜的不同”作為教育的契機,目的是讓幼兒在這一過程中,共同總結和提升出看、摸、聞、捏、嘗、咬等多種觀察比較的方法,並逐步養成科學記錄的習慣。

  2、尊重幼兒,過程設計滿足孩子需要。

  還記得每次和別的老師交流備課體會時,大家都會感到:一次活動成功與否最主要的就是看孩子是否喜歡,能否滿足他們的需要。在設計本次活動的過程時,我透過試教後就發現,當小朋友們探索有了發現時,都非常激動,最想做的就是告訴別人。瞭解到這一點後,透過認真的思考,我決定就按照幼兒的需要來設計活動的過程:即自由感知-交流感受-再次比較-交流記錄。這樣,讓幼兒在每次的探索後都能夠及時地把自己的發現和大家說一說,從而滿足他們“說”的願望和需要,並且孩子們在聽的同時也能獲取別人的經驗,激發他們繼續探索的願望。

  這次活動也有一些考慮不周的地方,如現在黃瓜和絲瓜已接近尾聲,價錢比較貴,因此可將活動的時間提前一個月。還有在對幼兒進行小組指導時,教師應顧及全體幼兒,不能在某一組逗留時間過長。我想,在下次活動中,應將每一個細節都考慮得更成熟一些,讓缺憾更少一些!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