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教案

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教案1

  教學目標:

  1、理解比例的意義,認識比例各部分名稱,初步瞭解比和比例的區別;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質。

  2、能根據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正確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

  3、在自主探究、觀察比較中,培養學生分析、概括能力和勇於探索的精神。

  4、透過自主學習,讓學生經經歷探究的過程,體驗成功的快樂。

  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能正確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

  難點:自主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質。

  教學準備:

  CAI課件

  教學過程:

  一、複習、匯入

  1、談話:同學們,我們已經學過了比的有關知識,說說你對比已經有了哪些瞭解?(生答:比的意義、各部分名稱、基本性質等。)

  還記得怎樣求比值嗎?

  2、課件顯示:算出下面每組中兩個比的比值

  ⑴ 3:5 18:30 ⑵ 0.4:0.2 1.8:0.9

  ⑶ 5/8:1/4 7.5:3 ⑷ 2:8 9:27

  [評析: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入手,方便快捷,為新課做好準備。]

  二、認識比例的意義

  (一)認識意義

  1、指名口答上題每組中兩個比的比值,課件依次顯示答案。

  師問:口算完了,你們有什麼發現嗎?(3組比值相等,1組不等)

  2、是啊,生活中確實有很多像這樣的比值相等的例子,這種現象早就引起了人們的重視和研究。人們把比值相等的兩個比用等號連起來,寫成一種新的式子,如:3:5=18:30 。

  (課件顯示:“3:5”與“18:30”先同時閃爍,接著兩個比下面的比值隱去,再用等號連線)

  最後一組能用等號連線嗎?為什麼?(課件顯示:最後一組資料隱去)

  數學中規定,像這樣的一些式子就叫做比例。(板書:比例)

  [評析:透過口算求比值,發現有3組比值相等,1組不等,自然流暢地引出比例。有效的課堂教學,就需要像這樣做好已有經驗與新知識的銜接。]

  3、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比例,你想研究哪些內容呢?

  (生答:想研究比例的意義,學比例有什麼用?比例有什麼特點……)

  5、那好,我們就先來研究比例的意義,到底什麼是比例呢?觀察這些式子,你能說出什麼叫比例嗎?

  (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抓住關鍵點板書:兩個比比值相等)

  同學們說的比例的意義都正確,不過數學中還可以說得更簡潔些。

  課件顯示:表示兩個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學生讀一讀,明確:有兩個比,且比值相等,就能組成比例;反之,如果是比例,就一定有兩個比,且比值相等。

  [評析:比例的意義其實是一種規定,學生只要搞清它“是什麼”,而不需要知道“為什麼”。本環節讓學生先觀察,再用自己的話說說什麼是比例,學生都能說出比例意義的關鍵所在——兩個比且比值相等,教師再精簡語句,得出概念,注重了對學生語言概括能力的培養。在總結得出概念之後,教師沒有嘎然而止,而是繼續引導學生讀一讀,從正反兩方面進一步認識比例,加深了學生對比例的內涵的理解。]

  (二)練習

  1、出示例1根據下表,先分別寫出兩次買練習本的錢數和本數的比,再判斷這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

  第一次

  第二次

  買練習本的錢數(元)

  1.2

  2

  買的本數

  3

  5

  (1)學生獨立完成。

  (2)集體交流,明確:根據比例的意義可以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

  2、完成練習紙第一題。

  一輛汽車上午4小時行駛了200千米,下午3小時行駛了150千米。

  ⑴分別寫出上、下午行駛的路程和時間的比,這兩個比能組成比例嗎?為什麼?

  ⑵分別寫出上、下午行駛的路程的比和時間的比,這兩個比能組成比例嗎?為什麼?

  [評析:這兩道練習題既幫助學生鞏固了比例的意義,學會根據比例的意義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又讓學生進一步體驗到比例在生活中的應用。練習1其實是對例題的巧妙補充。]

  3、剛才我們先寫出了比,然後再寫出了比例,你覺得比和比例一樣嗎?有什麼區別?

  (引導學生歸納出:比例由兩個比組成,有四個數;比是一個比,有兩個數)

  4、教學比例各部分的名稱

  (1)課件出示:3:5

  前項後項

  (2)課件出示:3:5 = 18:30

  內項

  外項

  (3)如果把比例寫成分數的形式,你能指出它的內、外項嗎?

  課件出示:3/5=18/30

  [評析:由練習題中先寫比、再寫比例,自然引出比和比例的的區別,再由比的各部分名稱到比例的各部分名稱,環環相扣、自然流暢、一氣呵成。]

  5、小結、過渡:

  剛才我們已經研究了比例的意義、各部分名稱,也知道了比例在生活中有很多的應用,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研究比例是否也有什麼規律或者性質,有興趣嗎?

  三、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質

  1、課件先出示一組數:3、5、10、6

  再出示:運用這四個數,你能組成幾個等式?(等號兩邊各兩個數)

  2、獨立思考,並在作業本上寫一寫。

  學生組成的等式可能有:10÷5=6÷3或10:5=6:3;3÷5=6÷10或3:5=6:10;3:6=5:10;5×6=3×10……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3×10=5×6 3:5=6:10

  3:6=5:10

  5:3=10:6

  6:3=10:5

  3、引導發現規律

  (1)還有不同的乘法算式嗎?(沒有,交換因數的位置還是一樣)

  乘法算式只能寫一個,比例卻寫了這麼多,這些比例一樣嗎?(不同,因為比值各不相同)

  (2)那麼,這些比例式中,有沒有什麼相同的特點或規律呢?仔細觀察,你能發現比例的性質或規律嗎?

  (3)學生先獨立思考,再小組交流,探究規律。

  (板書:兩個外項的積等於兩個內項的積。)

  [評析:“運用這四個數,你能組成幾個等式”,不同的學生寫出的算式各不相同,也會有多少之別,這裡充分發揮交流的作用,讓每一個學生的思考都變成有用的教學資源。考慮到直接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質學生會有困難,教師作了適當的引導,透過乘法算式和比例式的橫向聯絡,讓學生在變中尋不變,從而探究出性質。]

  4、驗證:是不是任意一個比例都有這樣的規律?

  ⑴課件顯示覆習題(4組),學生驗證。

  ⑵學生任意寫一個比例並驗證。

  ⑶完整板書:在比例裡,兩個外項的積等於兩個內項的積。這就是比例的基本性質。

  [評析:給學生提供大量的事例,要求他們多方面驗證,從個別推廣到一般,讓學生學會科學地、實事求是地研究問題。]

  5、思考3/5=18/30是那些數的乘積相等。課件顯示:交叉相乘。

  6、小結:剛才我們是怎樣發現比例的基本性質的?(寫了一些比例式,觀察比較,發現規律,再驗證)

  四、綜合練習

  完成練習紙2、3、4

  附練習紙:2、下面每組中的兩個比能組成比例嗎?把組成的比例寫下來,並說說判斷的理由。

  14:21和6:9

  1.4:2和5:10

  3、判斷下面哪一個比能與1/5:4組成比例。

  ①5:4 ② 20:1

  ③1:20 ④5:1/4

  4、在()裡填上合適的數。

  1.5:3=():4

  =

  12:()=():5

  [評析:習題的安排旨在對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進行進一步的鞏固和應用,最後一道開放題答案不唯一,意在進一步讓學生體驗和感悟數學的“變”與“不變”的美妙與統一。]

  五、全課總結(略)

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教案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並掌握比例的意義,認識比例的各部分名稱,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質,學會應用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判斷兩個比是否能組成比例,並能正確的組成比例。

  2、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判斷能力。

  教學重點:

  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

  學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1、談話,播放課件,引出主題圖

  師:這節課我們上一節數學課,這節數學課有很多有趣的知識等待著同學們去探索和發現呢!同學們你們有信心接受挑戰嗎?

  (播放影片,生觀察,並說看到的內容)

  師:看到這些畫面你的心情怎麼樣?(激動、興奮、驕傲、自豪……)

  師:是啊,老師和你們一樣,每當聽到雄壯的國歌聲,看見鮮豔的五星紅旗,老師的心情也十分激動,國旗是我們偉大祖國的象徵,是神聖的。

  問:畫面上這幾面國旗有什麼不同?(大小不一樣)

  師:雖然這幾面國旗大小不一樣,但是長和寬的比值都是一樣的,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有關比例的知識。(板書:比例)

  (課件出示主題圖,讓學生說出長和寬各是多少)

  問:你能根據這些國旗的長和寬的尺寸,寫出長與寬的比,並求出比值嗎?請同學們先寫出學校內兩面國旗長與寬的比,並求出比值。(生動手寫比、求比值)

  二、引導探究,學習新知

  1、比例的意義

  (生彙報求比值的過程)

  師:請同學們觀察你求出的學校內兩面國旗的比值,你有什麼發現?(這兩個比的比值相等)

  師:這兩個比的比值相等,我用“=”把這兩個比連起來,可以嗎?(可以)

  師:從圖上四面國旗才尺寸中你還能找出哪些比求出比值,也寫成這樣的等式呢?請同學們自己動筆試一試(生動手寫比,求比值,寫等式,並彙報)

  師:指學生彙報的等式小結,像這樣由比值相等的兩個比組成的等式就是比例,誰能概括出比例的意義?(板書課題,生彙報,是板書意義)

  問:判斷兩個比是否能組成比例,關鍵看什麼?(關鍵看它們的比值是否相等)

  (小練習,課件出示)

  2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質

  (1)自學比例的名稱

  師:小結透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理解了比例的意義,那麼在比例中各部分名稱是怎樣的,各部分名稱與各項在比例中的位置又有什麼關係呢?開啟書34頁,自學34也上半部分,比例各部分的名稱。(生自學名稱,彙報,師板書名稱)

  (2)合作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質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嗎?在比例的內項和外項之間還存在著一個有趣的特性呢!你們想去發現這個特性嗎?接下來就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合作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質。(板書:比例的基本性質)課件出示小組合作學習提示,指名讀

  各小組派一名代表彙報合作學習發現的規律。

  師:是不是所有的比例都具有這樣的特性呢?分組驗證課前寫出的比例式。

  師:問想一想,判斷兩個比能不能組成比例除了根據比例的意義去判斷外還可以根據什麼去判斷?(生回答: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

  師:如果把比例改寫成分數形式是什麼樣的?生回答。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等號兩邊的分子和分母之間又有什麼關係呢?生回答,師板書

  三、鞏固練習(見課件)

  四、彙報學習收穫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