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防拐騙安全教育教案範文(精選6篇)

幼兒園小班防拐騙安全教育教案範文(精選6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藉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教案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防拐騙安全教育教案範文(精選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小班防拐騙安全教育教案1

  活動目標:

  1、樹立幼兒初步的防範意識。

  2、培養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答能力。

  3、引導幼兒瞭解一些自我保護的常識,知道迷路時應怎麼求救。

  活動準備:

  1、排練情景表演:豆豆迷路了。

  活動過程:

  一、請幼兒觀看情景表演“豆豆迷路了”,教師在主要部分給以提示。

  二、1、引導幼兒討論:豆豆迷路了,他怎麼做的,這樣會出現什麼後果!

  並說一說如果自己遇到了這樣情況時應採取怎樣的做法,引導幼兒明白遇事要動腦筋。

  2、幼兒展開討論,說出自己的看法,並進行簡單記錄,教師將幼兒的記錄進行整理、張貼、以提高幼兒自我保護意識。

  3、開展“有獎竟猜”遊戲,可將幼兒分為男女兩方,提問問題,幼兒迅速且較完整的說出想法,答對的一方可獎一朵小紅花。

  (1)在商店裡,不小心和家人走失了,你該怎麼辦

  (2)在城市迷了路,你該怎麼辦

  如果有人強迫帶你走,你該怎麼辦

  (可以根據路標、路牌和公共汽車的站牌辨認方向和路線,還可以向交通民警或治安巡邏民警求助。

  (3)在農村迷了路,你該怎麼辦

  (應當儘量向公路、村莊靠近,爭取當地村民的幫助。

  如果是在夜間,則可以循著燈光、狗叫聲、公路上汽車的馬達聲尋找有人的地方求助。

  (4)在幼兒園跟父母走失了,你該怎麼辦

  三、教師小結,活動結束

  1、小朋友們平時應當注意準確地記下自己家庭所在的地區、街道、門牌號碼、電話號碼及父母的工作單位名稱、地址、電話號碼等,以便需要聯絡時能夠及時聯絡。

  2、如果迷失了方向,要沉著鎮靜,開動腦筋想辦法,不要瞎闖亂跑,以免造成體力的過度消耗和意外。

  反思:

  活動中,教師透過情景表演、問題討論等方法,使幼兒瞭解一些自我保護的常識,知道迷路時應怎麼求救,培養了幼兒初步的安全意識。

  在幼兒的回答與表現中發現孩子們對城市裡、商店(超市)裡迷路了怎樣求救比較有想法,能說出許多,但對於農村裡、夜間怎樣想辦法求救,感覺有點困難,所以在這些方面還需要繼續培養,此外還發現班級幼兒中有的連自己父母的名字、電話、住址都說不清楚,需要加強引導教育,提高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

  幼兒園小班防拐騙安全教育教案2

  活動目標

  1、知道不能輕信陌生人的話,不跟陌生人走。

  2、瞭解和掌握一些和陌生人相處的方法。

  活動準備

  1、有關的圖片四張。

  2、請一位幼兒不認識的阿姨扮演陌生人,並設定表演情境。

  3、玩具、果凍、巧克力。

  活動過程

  一、故事《沙沙和陌生人》

  1、講述故事《沙沙和陌生人》:變色龍沙沙獨自在院子裡玩,這時一個陌生人問他公園怎麼走,沙沙有禮貌地告訴了他該怎樣走,陌生人非常感謝沙沙。回到家裡,沙沙把這件事告訴了媽媽,媽媽說:“沙沙,你做得對!不過還有一些事情你要多加註意。”沙沙連忙問媽媽:“還有什麼事情應該注意的呢?”

  2、集體討論:

  (1)媽媽為什麼說沙沙做得對?

  (2)我們來猜猜媽媽還對沙沙說了哪些應該注意的事情?

  3、出示圖片:

  圖一:陌生人要你跟他出去玩時,你不能跟他一起去。

  圖二:陌生人給你禮物或好吃的東西時,你不能要。

  圖三:陌生人要去你家時,你不能帶路。

  圖四:陌生人硬拉你跟他走時,你要反抗,大聲呼救。

  二、情境練習

  情境一:一個陌生的叔叔對一位小朋友說:“小朋友你真可愛.我請你吃果凍。”接著又拿出玩具給他玩。

  集體討論:能不能接受陌生人的禮物,應該怎樣對他說?

  情境二:一個陌生的阿姨敲門進入教室,對某幼兒說:“我是你媽媽的好朋友,她今天沒有空來接你。讓我送你回家,跟我走吧。”

  教師提醒:

  (1)你認識她嗎?

  (2)如果你不認識她.能不能輕信她的話?

  (3)那你應該怎麼對這位阿姨說?

  教師小結:對待陌生人要有禮貌,但不能輕易相信他們的話,尤其是不能跟陌生人走。

  三、選擇遊戲(每題分A、B兩個答案,幼兒站在認為正確的答案那一邊)

  1、陌生人就是壞人嗎?

  A、陌生人就是壞人。

  B、陌生人不一定是壞人。

  2、能不能跟陌生人走?

  A、能去公園和遊樂場。

  B、不能去任何地方。

  3、有個認識的阿姨想帶你出去玩。

  A、可以和她去。

  B、必須先告訴爸爸媽媽。

  4、有個不認識的叔叔給你東西吃:

  A、巧克力、果凍不能吃,飲料可以喝。

  B、什麼都不能吃。

  5、下大雨時一個陌生人說用車送你回家。

  A、先說謝謝再上車。

  B、不能上車。

  6.陌生人問你的名字.家裡有誰.能不能告訴他?

  A.只能告訴名字,不能告訴他家裡有誰。

  B.什麼都不能告訴他。

  四、結束活動

  提醒幼兒外出時不要離開集體和成人,遇到陌生人不能輕信。

  幼兒園小班防拐騙安全教育教案3

  活動目標:

  1、透過活動提高小朋友的安全意識,

  2、透過生活中發生的被拐騙及走失案例,引起孩子對防拐騙防走失的重視。

  3、瞭解一些基本的防拐騙防走失知識和走失被拐騙後的自我解救方法。

  4、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判斷能力。

  活動準備:

  1、關於防拐騙走失的ppt課件,情景影片。

  2、請客人老師扮演陌生人。

  活動過程:

  一、情景匯入:

  1、教師組織幼兒去超市,走到超市門口時,教師假裝接電話說有事離開一會。並叮囑幼兒不要亂跑、不要和陌生人說話。

  2、客人老師拿著糖果貼紙玩具,充當陌生人過來假裝問路說,哎!小朋友,你們知道新宏幼兒園在哪嗎?如果孩子用手指方向老師只給陌生人,那麼陌生人要請求孩子幫忙帶路,把陌生人送到新宏幼兒園。

  3、另一位客人老師將拐騙演練情景錄成影片作為案例放到課上講解。

  二、結合影片,講述走失及被拐騙的事例

  師:被拐騙的小朋友,你覺得他們會在哪裡呢?他們會遇到哪些遭遇呢?他們的爸爸媽媽有多難過?如果遇到這樣的情況,我們應該怎麼做?

  三、結合圖片,向幼兒介紹防拐騙防走失知識。

  四、幼兒分享自己經歷過的走失經歷及處理辦法。

  五、小結

  告訴孩子記住家庭住址,父母工作單位的全稱以及電話號碼要記住,要告訴孩子因迷了路和或被拐騙、被綁架時,應找警察或撥打110電話。

  幼兒園小班防拐騙安全教育教案4

  設計意圖:

  現在社會上的拐騙兒童、拐賣幼兒的案件日益增多,在新聞、論壇上經常可以看到一些尋人啟事,多數是尋找兒童、老人和有智障的人,但也有個別是大學生。與家人走失對每個家庭來而言,是誰也不願意發生的事情,但往往瞬間的疏忽和自身防範意識的缺乏就會導致走失現象的發生。因此,從小樹立初步的防範意識,培養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學會一些求救的方法是本活動的主要目的。

  活動目標:

  1、樹立幼兒初步的防範意識。

  2、培養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答能力。

  3、引導幼兒瞭解一些自我保護的常識,知道和家人走失時應怎麼求救。

  活動準備:

  1、安全教育小故事的課件;

  2、獎品:紅蘋果標籤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入:

  你知道嗎,我們生活中有很多的危險的,瞧,火帽子就遇到了,我們來看看吧。

  二、觀看故事《媽媽不見了》,並討論:

  1、火帽子是怎麼走丟的哪?

  2、媽媽不見了,火帽子怎麼了?要是我們不見媽媽了,你會怎麼樣的?

  3、要是你,看見小朋友在哭,你會怎麼做?

  4、你和媽媽外出時,應該怎麼做?你會怎麼做?

  教師小結:媽媽和你坐車上幼兒園時,你要緊緊拉住媽媽的手,不能像火帽子一樣東張西望的,鬆開媽媽的手,跑來跑去的,這樣很容易和媽媽走失的`。上公交車時,也不能急著自己上車,要和你媽媽一起上車。上車後,要注意安全,不能在車上跑動,以免摔傷。

  三、開展“有獎竟猜”遊戲,教師提問問題,幼兒迅速且較完整的說出想法,答對的一方可獎一個紅蘋果標籤。

  (1)在超市裡,不小心和家人走失了,你該怎麼辦?請誰來幫忙?

  (2)在街上和家人走失了,你該怎麼辦?如果有人用好吃的、好玩的哄你跟他走,你該怎麼辦?如果有壞人強迫帶你走,你該怎麼辦?

  (3)在幼兒園跟父母走失了,你該怎麼辦?

  四、教師小結,活動結束。

  如果小朋友和家人一起上街時、逛超市時不小心走失了,一定要像聰明的一休一樣,沉著冷靜,開動腦筋想出各種辦法(如:在超市裡:請超市的服務員、站在原地不動;在街上:請警察、大人幫忙)我們小朋友們平時要準確地記下自己家庭所在的地址、家裡及父母的電話號碼及工作單位,尤其要記住爸媽的手機號,以便走失時及時和他們聯絡。

  活動分析:

  活動第一部分:播放課件《媽媽不見了》,透過生動的畫面將幼兒帶入到“火帽子上幼兒園”的情景中去。幼兒們認真的欣賞故事,隨著情節的變化,幼兒們的表情也隨之波動。如:火帽子與媽媽走失,大聲哭喊時,幼兒們也顯得十分的緊張。這時,我引導幼兒找出問題的所在,提問:“為什麼火帽子和媽媽會走失呀?”,“媽媽走失應該怎麼辦哪?”讓幼兒想想問題如何去解決它,接著再提出“你看到小朋友在哭,你會怎麼做?”讓幼兒懂得去幫助他人。最後,我總結了故事中的要點,使幼兒對故事有深刻的領悟,知道上街時要手拉著大人,上公交車要和大人一起上等,懂得只有和家人在一起才是安全的。

  活動第二部分:以開展“有獎竟猜”遊戲的形式,激起幼兒的興趣。教師有針對性的進行安全教育,如:

  (1)在超市裡,不小心和家人走失了,你該怎麼辦?請誰來幫忙?

  (2)在街上和家人走失了,你該怎麼辦?如果有人用好吃的、好玩的哄你跟他走,你該怎麼辦?如果有壞人強迫帶你走,你該怎麼辦?等。透過一系列的問題,幼兒提升了生活經驗,加強了安全防範意識,懂得遇到問題不能哭,要學會找大人幫忙、找警察幫忙、還要知道記住爸爸媽媽的手機和家庭地址等,還有隻有冷靜才會想到好辦法。

  幼兒園小班防拐騙安全教育教案5

  一、指導思想

  每天我們要坐車,每天我們要過馬路,我們天天和馬路打交道,熟悉交通知識對我們很重要!因此,我們對幼兒展開了“交通安全我知道”活動。教育幼兒要從小養成自覺遵守道路交通法規的良好習慣,建立交通安全意識,切實保護幼兒的交通安全。同時我們為了增強每一位幼兒的安全意識,提高自我保護的能力,為提高幼兒的安全防範意識及自我保護能力,避免拐騙幼兒和傷害幼兒人生安全事故的發生,我們要提高孩子的防拐騙意識,我們本學開展安全主題活動《陌生人,我不跟你走》的活動。

  二、總體目標

  1、讓幼兒在活動中認識一些常見的交通標誌。

  2、讓幼兒在遊戲活動中體驗交通規則的重要性,從而自覺地遵守交通規則。

  3、知道什麼是陌生人,不跟陌生人走,不吃陌生人的食物。

  4、家園聯絡,不讓孩子離開自己的視線,時刻有防拐騙的安全意識。

  三、 主要任務

  1、教師應該結合講故事、看圖片等方式,向幼兒講解常見的交通事故的原因。引起幼兒的重視,感受交通安全的重要性。

  2、教育幼兒認識斑馬線、紅綠燈、交警、機動車道等交通訊號。

  3教育幼兒正確的過馬路方式,知道要拉著大人,不能獨自一人走。

  4、認識一些簡單的交通安全標誌。

  5、知道不能跟陌生人走、不吃陌生人給的東西,不將自己的資訊告訴他。當遇到陌生人時有一些簡單的自救方法。

  6、配合幼兒園進行“防拐騙演練活動”,增加家長及孩子的安全意識。

  7、家園聯絡,增強家長的“防拐騙”知識。

  四、 實施階段

  本月的活動主要有四個階段,按每週次來進行完成。

  (一)第一階段(4.5——4.15)

  交通安全活動:我會安全過馬路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在交流活動中認識一些常見的交通標誌。

  2、讓幼兒在遊戲活動中體驗交通規則的重要性,從而自覺地遵守交通規則。

  3、知道過馬路的時候要拉著大人,不能在馬路上玩。

  (二)第二階段(4.18——4.29)

  1、防拐騙活動:陌生人,我不跟你走

  活動目標:

  (1)知道不能跟陌生人走、不吃陌生人給的東西,不將自己的資訊告訴他。

  (2)當遇到拐騙危險時有一些簡單的自救方法。

  2、4.28我園開展“防拐騙”演習活動

  (三)第三階段

  對以上三次活動的總結,並詳述這幾次活動的優劣,分析孩子對這些活動的掌握程度,和家長溝通交流孩子的安全意識,如何做到家園共育,將交通安全和防拐騙活動深植內心。

  幼兒園小班防拐騙安全教育教案6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不能輕信陌生人的話,不能跟陌生人走。

  2、培養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活動過程:

  一、透過故事組織幼兒討論

  1、教師講述故事

  教師:放假了,一天塗塗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外面玩,塗塗鬆開爸爸媽媽的手一個人跑去其他地方玩,一個陌生人走到塗塗面前對他說:小朋友,公園裡有小猴玩雜技表演很好看,並要帶塗塗去看,塗塗就跟著陌生人走了。結果陌生人把塗塗帶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塗塗再也回不了家,見不到爸爸媽媽了!爸爸媽媽找不到塗塗變得特別傷心、難過。

  2、組織幼兒討論

  教師:塗塗為什麼會遇見陌生人?(因為塗塗一個人亂跑,離開了爸爸媽媽)

  教師:塗塗跟誰走了?(陌生人)什麼是陌生人呢?(不認識的人)

  教師:他怎麼會跟陌生人走呢?結果怎麼樣?

  教師:結果怎麼樣?

  教師小朋友能不能相信陌生人的話?為什麼不能輕易相信陌生人的話?

  教師小結:陌生人有可能是壞人,壞人會同好吃的食物、有趣的玩具,或者說好聽的話騙小孩,把小孩拐走,使小孩再也不能回到自己的家裡,再也見不到爸爸媽媽,所以我們不能隨便相信陌生人的話,更不能跟陌生人走!

  二、創設情境,在情景中學習對付陌生人的方法

  情景一:一個陌生阿姨敲門進教室,對XX說:“XX,我是你媽媽的朋友,你媽媽今天沒空來接你,讓我接你回家,你跟我走吧。”

  教師提示:你認識她嗎?如果你不認識她那能不能相信她的話。

  教師:小朋友想一想,XX應該對這位陌生人說什麼呢?(阿姨,我等媽媽來接我,我不跟你走)讓幼兒練習

  教師小結:我們遇到不認識的人,不跟他走,這樣,陌生人見騙不了小朋友只好自己走了。

  情景二:小朋友正在草地上做遊戲,一位陌生的叔叔進來,對一位小朋友說:“小朋友,你真可愛,叔叔給你吃巧克力。”

  教師提示:陌生人給的東西能不能吃啊?為什麼不能吃?(不能吃,別人的東西不能要)

  教師:那我們應該對陌生人說什麼呢?(叔叔,我不吃巧克力。)如果陌生人又拿玩具給小朋友玩,小朋友該怎麼做呢?能不能接受陌生人的禮物?為什麼?(不能收陌生人的禮物,叔叔,不用了)

  教師小結:陌生人給的任何東西都不能收,因為我們不認識她,不知道她是不是騙人的,陌生人給的東西不好。

  三、活動結束

  教師:我們快過新年了,快放寒假了,小朋友在家裡不能一個人跑去去玩,一定要和爸爸媽媽或者是大人一起出去。在外面玩的時候不能自己跑的太遠,不能跟陌生人走。每天我們放學後也要牽著爸爸媽媽的手一起回家,不要一個人亂跑。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