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何其芳秋天教學反思

作家何其芳秋天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一直以來是教師提高個人業務水平的一種有效手段,教育上有成就的大家一直非常重視之。作家何其芳秋天教學反思,我們來看看下文。

  作家何其芳秋天教學反思1

  《秋天》是一首詩歌,描寫了秋天迷人的景色和豐收的景象,抒發了作者對秋天的熱愛和讚美之情。詩歌的每一小節,很值得引導孩子進行仿寫。特別是二、四小節,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在理解句子的基礎上,我是這樣引領孩子們的,拿出來與大家分享一下,希望能得到更多朋友的指點:

  一、思維引路,學會用“秋風在……”說話。

  第二小節:秋風在田野裡打滾,秋風在小路上奔跑;秋風抓一把桂子的香氣,把夏天的腳印兒輕輕塗掉……

  先和孩子們一起感受了秋風的調皮和可愛,為了開啟孩子的想象空間,我問孩子們:秋風像我們小孩子一樣調皮可愛,那麼他們還會去哪?有了“田野、小路”的鋪墊,有了自己平日的調皮經歷,有的孩子們想到了果園、公園等,在此基礎上,這些孩子的回答也激發了其他孩子的記憶,他們想到了“農田、荷塘”等等地方。接著,我又問孩子們,在果園我們能看到什麼?孩子們回答:看到紅通通的蘋果、黃黃的柿子等等,接著問其他地方的景物,孩子們回答起來顯得簡單多了,因為從一年級開始,我們就對春夏秋冬的景物進行過討論,甚至寫過話。這樣,再來進行“秋風在……”這樣的表達訓練,就等於是將兩個問題進行組合,孩子們表達起來得心應手。

  有了引導,孩子們的寫話比較順暢,寫出的句子很真實。小小展示一下:

  秋風在果園裡追逐,秋風在池塘裡嬉戲;

  秋風在公園裡散步,秋風在農田裡忙碌;

  秋風抓一把野菊花的香氣,把秋的氣息佈滿人間。

  二、興趣激發,學會用“……嚷著……,要……”說話

  第四小節:蘋果嚷著冷了,要穿紅襖;葡萄嚷著冷了,要披紫袍。

  如何讓孩子們仿寫這句話?我先讓他們來說說秋天有哪些水果成熟了,各種水果成熟時是什麼顏色的?起初,孩子們舉手的不多,原因是他們對秋天成熟的水果不太瞭解。於是,我給孩子們展示了秋天的水果,五顏六色的水果圖讓孩子們激動,好多小眼睛亮起來了,發出了“哇”和咽口水的聲音。這下子,情感被完全打開了,學習興趣陡增,思考的.激情也被激發,表達一下子就變得容易了:

  柿子嚷著冷了,要穿紅襖;

  桔子嚷著冷了,要披黃袍。

  作家何其芳秋天教學反思2

  《秋天》是現代著名作家何其芳20歲時所作。這首詩寫得很美好很純淨,像世外桃源;詩不長,僅三節。雖很精粹,卻容量大,畫面感很強。以“秋天”為“經線”,以幽谷、農舍、漁舟、牧羊女……諸般景緻為“緯線”,為我們編織了三幅絢麗多彩的鄉村秋景圖。它們具有既來自人世又遠離塵俗的特點;表達了作者對祖國大好河山、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本詩語言流暢、優美,是對學生進行朗讀訓練和審美教育的好教材。鑑於此,我便把有感情的朗讀詩歌,及體會詩歌優美意境,品味文中優美詞句作為本文的教學重點,設計教學時數為一課時。在這堂課上,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較高,學習投入,討論認真,探究深入,整個課堂氛圍活躍並且自主,在討論的過程中還出現了幾次小高潮。我認為這堂課的“亮點”有以下幾處:

  1、注意導語的連線作用,直擊教學重點:

  我用一個小練習入課:請同學們為一句不完整的詩歌補充詞語。“自在飛花輕似 ,無邊絲雨細如 。”目的是透過推敲比較,讓學生領略品味詩歌語言之趣、之美。

  這個小練習引起了學生們濃厚的興趣,大家細細揣度,都大膽說出自己的妙想。這樣,導語在課堂上就成為了一座橋樑,把我將針對這首教學的重點“細品語言”和學生的實際感受連線起來。對於學生而言,目標明確,而且過渡自然。

  2、由表及裡,推敲語言:

  詩的語言精煉、濃縮、字少意多,有極強的表現力。我們引導學生讀詩,透過對詩的用詞的研究、鑑賞,不僅可以使學生更好地領略詩歌的價值,還可以為學生寫文章時在遣詞造句方面提供經驗。好的詩常在煉意、煉字、雕詞琢句上獨見功夫,往往是窺一斑而見全豹。因一字而盡傳精神。所以我在“一斑”上精當講解;在“一字”上進行“點撥”啟發學生認真地思考和體味。

  我再次把一節不完整的詩歌展示給學生,這是《秋天》一詩的第一節,其中每一句話均被我抽掉了一個關鍵性的詞語。把“動過手術”的單薄的詩歌和原詩相對比,把缺失的詞語反覆體會,融入自己的想象和感受,學生很容易就能感受到品析詩歌語言對於入景、入情地感知詩歌非常重要。

  3、學以至用,及時鞏固:

  如果說第一節詩歌是老師帶領學生一起來品讀詩歌的話,那麼後面的環節則基本上都是由學生自主來完成。教師在第一節的教學活動中,已經引導學生逐漸明確了品讀語言的一些方法,那麼剩下的兩節詩歌則可以交給學生運用這些方法來自主體味了。透過小組討論探究,全班交流的方式,學生們獨立地完成了對下兩節詩歌的品讀,老師在一旁起到的只是友情援助,適時點撥的作用。

  品味推敲詩歌的語言不但可以用於詩歌的賞析上,也可以運用於詩歌的寫作當中。因此在“讀詩”、“品詩”的環節之後,我又設定了一個“寫詩”的環節。我第三次給學生展示了又一首不完整的詩歌。請大家在結合上下文營造的意境和自己的想象,細細推敲之後,把詩句填寫完整。學生們通仔細斟酌,反覆修改,最後完成的作品頗有讓人眼前一亮之處。

  我認為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讓他們學以至用,是使理論運用於實踐,讓學生透過實際操練來熟練方法;也是一種很好的反饋形式,老師可以馬上從學生的練習中瞭解他們方法掌握的程度,及時予以調整和幫助。

  品詩的方法諸多,但我認為一課一得,在一堂課上能夠引導學生明確一種品詩寫詩的方法,也是可以給他們帶來一些切實可行的幫助的。而且詩歌強調主觀感受,品味語言的作用不是單一的,它也可以幫助讀詩人逐漸養成體驗美、發現美的習慣。詩歌教學,要特別重視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對詩歌內涵的與眾不同的獨特體驗,也許創造性的火花就此而迸發。所以我認為透過這樣的學習,學生的個性皆能得到張揚。

  陶行知說:“一篇課文只是一個例子。”所以,我希望當學生學習了《秋天》這個“點”之後,應該能掌握一種賞析詩歌的方法,能主動地去閱讀並能較深刻地理解現代詩歌。一節課的結束並不等於一個“。”,而應該是更多的“?”和“……”,它可以把我和我的學生們引向更廣袤的語文天地!

  作家何其芳秋天教學反思3

  《秋天》這首詩的作者採用直陳其事的寫法,用簡單、直白,但精粹、情味深長的語言描寫農家生活。每一句詩都是一幅畫面,農家豐收圖霜晨歸漁圖少女思戀圖,三幅畫面組合成既流動又整合的充滿詩意的秋天。

  課文是一首詩歌,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反覆地有感情地朗讀,直到熟讀成誦。在誦讀中,品味詩的

  語言美、意境美。盡力將全新的教學理念融匯貫通,落實於課堂之中。

  1、將學生放在教學的首要位置,學生是課堂的主人。

  無論是誦讀還是品讀課文,都採用多種形式激發學生的熱情,讓學生參與到學習的每一個環節之中。教師是引導者,是組織者,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學生自評、互評,教師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整個學習的過程充滿著發現的快樂與自信。

  2、小組學習,合作探究。在共同學習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提高學習效率,培養團隊精神。

  在教學中,讓學生採用小組合作的方式來解決出現的問題,如飽食、棲息、遊戲、夢寐等詞的含義。這樣,不僅能鼓勵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提高學習效率,還能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

  3.運用多媒體手段創設情境。

  優美的課件為學生的品味、朗讀起到了很好的輔助作用。課件用落葉、楓葉、藍天、白雲、稻穀、蜻蜓、果實等等秋天的典型事物渲染秋天的氛圍,用音樂渲染秋天的意境,對於學生提高興趣及體會詩歌語言和情感起到了促進的作用。

  4、情境匯入,比較閱讀

  課前用一篇優美的散文《秋日私語》配上一幅充滿秋意的唯美畫面,開始秋的旅程,一下子將學生的情緒帶入秋日的寧靜悠遠中。結束前將狄金森的《秋景》與課文從思想感情、意象組合、藝術風格的共同處比較鑑賞,使學生對詩歌的內容、情感藝術有深刻的理解。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