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袋鼠》教學反思

《小袋鼠》教學反思

  教學目標:

  1、聆聽《袋鼠》、能充滿情趣地演唱歌曲《小袋鼠》,感受音樂所表現的生動鮮明的形象,懂得熱愛大自然,愛護小動物。

  2、能初步掌握有關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及八分音符的一些基礎知識。

  3、能積極、主動參與音樂遊戲創編。

  教學重、難點:

  1、用輕快、親切的聲音,形象的動作來表現歌曲。

  2、體會、掌握三個音符,並能靈活運用到歌曲編創中。

  課時:一課時

  教具準備:多媒體、鋼琴、cai課件、歌譜課件

  教學過程:

  一、織織教學,師生問好。

  二、謎語匯入

  師:猜謎語,此物生得怪,肚下長口袋,寶寶袋中養,跳起來真快。

  學生回答

  三、聆聽《袋鼠》

  1、出示袋鼠的畫面,讓學生說說袋鼠的有關知識,描述袋鼠敏捷的動作和機警的神態。(小袋鼠生長在澳大利亞,它有兩條短短的`前肢,兩條粗粗的後肢,它的後肢一蹦起來可以跳的好遠好遠,它有一條粗粗的尾巴,可以支撐住身體。)

  2、初聽樂曲,體會音樂中描述的袋鼠給你們的感受。

  師總結:歡快、活潑。

  3、復聽樂曲用動作感受音樂,提示學生跟著音樂做袋鼠跳動的動作。

  四、學習歌曲《小袋鼠》

  1、聽歌曲範唱,讓學生初步感受歌曲。

  2、讀歌詞

  (注意:後十六分音符x xx 和空拍x 0 x 0| x— | 的節奏)

  4、用聽唱法學會歌曲:

  教師範唱,讓學生聆聽感受音樂,體會歌曲的情緒。學生輕聲跟唱。

  5、問:同學們最喜歡唱哪一句?你覺得哪句比較難唱?隨時解決。

  學生學唱歌曲

  6、指導學生用輕快親切的聲音演唱歌曲。

  討論:這首歌怎樣唱才能表現小袋鼠的可愛?

  教師用連音、斷音兩種唱法分別演唱歌曲,讓學生區分哪一種演唱更好

  7、用輕快、親切的聲音齊唱。

  8、分組或個別學生表演唱。

  五、遊戲、創編(認識三種音符)

  1、師:小袋鼠蹦蹦跳跳累極了,它又累又餓想摘果子吃,可是果園裡的老爺爺給它們出了個難題,讓我們一起幫幫他們吧!

  2、摘蘋果遊戲(cai播放課件)

  3、介紹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及八分音符(播放課件)

  4、根據三種音符創編二或三小節節奏

  x x x x | xx x | x—‖

  六、小結

  小動物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我們要熱愛大自然,愛護小動物。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