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體壓強教學反思

固體壓強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一直以來是教師提高個人業務水平的一種有效手段,教育上有成就的大家一直非常重視。今天小編為大家準備了固體壓強教學反思,歡迎閱讀!

  《壓強》是滬科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8年級物理第八章第一節,是學生學習了前兩章有關力學基礎知識的延續,又是學習後面浮力有關內容的基礎。本節內容的重點是壓力概念,壓力作用效果影響因素,增大和減小壓強。難點是壓力概念,探究壓力作用效果的影響因素,壓力、壓強是生活和生產中應用廣泛的概念,同時在解釋一些自然現象中也經常用到。但是由於本塊知識需要綜合運用力、二力平衡等知識,思考有關問題,解決有關現象時需要一定的分析表達能力,學生學習起來有一定難度。因此我在教學中加強了科學探究活動,在活動中,一方面使學生積極參與、主動體驗、交流合作,培養他們的科學態度、情感和價值觀,另一方面在活動中啟發學生的思維,培養他們主動提出問題、思考問題,設計實驗、觀察現象、收集證據,合理進行解釋的科學探究能力。

  對於新課引入,我採用了讓一個大力士男生和一個小巧女生比賽訂釘子,結果小女生出乎意料的贏了,這給大大調動了同學們的求知慾。

  對於壓力概念的提出,我以小孩坐在木板上,木板發生形變,圖釘按進牆壁,牆壁發生形變的圖片為例,讓學生從共同點歸納壓力的概念。再透過學生生活中有關壓力現象的舉例來認識壓力。壓力的大小是一塊較為複雜的內容,物體水平放置、豎直放置和斜面放置,壓力大小和重力大小的關係均有差異。考慮到作為第一課時的新授課,教學中運用多媒體課件直觀、形象進行講解,以免增加學習難度。

  理解壓力是為了進一步理解壓強的概念,而壓強的概念對於學生來說比較陌生。所以透過科學探究,從產生的現象出發,提出問題。首先我讓學生透過親身體驗,談談感受。考慮到影響壓力的作用效果有兩個因素,而課本中的活動僅從一個因素體驗,對學生科學探究的順利開展有一定困難。為此,我又設計了用手指輕壓和重壓鉛筆尖,比較手指凹陷程度的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直觀感受這兩個因素的影響。然後,我向學生提出了探究的問題:壓力作用效果的影響因素?學生建立猜想,各小組利用教師提供的實驗器材設計實驗方案。活動前,我特別強調科學探究中的重要方法——控制變數法,以減少設計難度。接著派兩個小組成員上臺實驗演示講解,師生歸納總結,得出科學結論。這樣便順利提出了壓力作用效果用一個物理量——壓強來表示。把壓強的運用提到壓強的計算前來上,降低了知識的難度,跟生活聯絡更為緊密,有利於戰勝學習壓強計算這一難題心裡。最後我在教學中設計了有關三塊磚塊立放在海綿寶寶頭上時壓力和壓強的比較,讓學生解決如何讓海綿寶寶舒服些,學生們積極地回答出自己的解決辦法。接著又讓同學體驗一下從超市買一大袋的東西要順利提回家,用什麼辦法更舒服,同學們的辦法可是讓你大開眼界,這體現了把所學的物理知識運用於現實生活的目標。

  回顧整堂課,教學思路比較清晰,活動開展順利,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較高。透過本節內容的學習,學生知道了壓力的概念,壓力的方向與接觸面垂直,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兩個因素有關,理解了增大、減小壓強的辦法。科學探究活動提供了和諧的情境,學生在交流和總結的過程中獲取知識的同時,能用所學的知識分析簡單問題,培養了知識的實際應用能力。從而進一步激發了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我覺得這節課最大的亮點在於課前讓學生自己準備實驗器材,課後又讓他們解決最常見的`提重物,讓學生感受到物理知識就在身邊,學生充分發揮了他們的聰明才智,不侷限與老師分發的實驗器材,所進行的實驗、解決方法多種多樣,這時你會深深的感受到學生的獨立性及獨特性。

  課後,透過教研組其他教師的建議和幫助,我認識到自己在教學中的不足,在許多方面需要改進,比如:

  1、在教材分析中,對於壓力大小的講解花的時間過少,可以增加物體不同放置情況下的壓力大小比較,適當的知識拓展有利於一些優秀學生的有效學習。

  2、教學流程中有些細節設計需要完善改進,比如展示圖釘按進牆壁的圖片,牆壁變形不明顯,如果教師親自實物演示效果會更好。教師提供實驗器材時,應該對器材進行具體介紹和展示,對探究開展有幫助。在實驗演示時,沒有考慮到後排學生的可視情況,應該將實驗器材位置放高,這樣展示就清晰明瞭了。

  3、在教學內容的設計中,把最後的壓強知識應用提到壓強的計算前來上,壓強公式的提出太突然。

  這次的教研活動不但給我一次鍛鍊的機會,更多的是教研組成員的幫助和提點使我在教學上受益匪淺。科學教學是知識聯絡生活的過程,也是讓學生親歷科學探究的過程,教師在課堂中要始終以學生為主體,教師作為一個組織者和引導者,幫助學生開拓思維,培養學生學科學、用科學的意識和交流合作、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