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遠航》的教學反思

《鄭和遠航》的教學反思

  一、 抓住文眼,尋找突破。

  在第一課時對全文的熟讀和掌握課文基本結構的基礎上,我在第二課時教學時,先提問複習一下揚帆啟航、友好交往、戰勝兇險、重大意義的段落結構,然後就這樣和學生開場:同學們,我們讀文章一般都按從前到後的順序,今天我們要改變一下,要從後向前來學。我們先來學習課文的最後一部分。齊讀課文後,讓學生再次快速瀏覽找出最能體現鄭和遠航的.特點的句子,於是鄭和遠航,規模之大、時間之長、範圍之廣,達到了當時世界航海事業的頂峰。 就出來了。這就是本文的文眼,也就是本堂課的切入點和突破口。

  二、先小後大,環環相扣

  在學生回答後,我將規模之大、時間之長、範圍之廣板書在黑板上,並向學生說:下面我們就要來解決這三個問題,從哪些文字可以讀出鄭和遠航的規模之大、時間之長、範圍之廣?這三個問題,我們還是要按從後向前的順序來解決。先來最後一個!能體現範圍之廣和時間之長的句子基本都在課文的重大意義部分,所以很快就解決了。剩下一個規模之大正好又切入了揚帆啟航部分的閱讀教學。揚帆啟航部分文中多處能過列數字、作比較的方法,來描寫遠航船隊規模之大。在學生找出這些句子時,讓學生反覆品讀,並說一說這樣寫有什麼好處?教師及時點明這兩種說明方法。最後,透過集體朗讀讓學生在洪亮的讀書聲中體會鄭和揚帆啟航時那壯觀場面和恢宏氣勢。

  三、讀悟結合、滲透點撥

  一句規模如此之大、時間如此之長、範圍如此之廣的遠航有什麼目的?就將教學引入了課文第二部分(第四自然)友好交往。讓學生反覆讀一讀,找一找能反映友好交往的句子來再讀讀,說一說什麼叫友好交往?再一句坐那麼大的船,到各國去遊玩,還能交到很多朋友,看來遠航真是一件輕鬆自在的好差事,你覺得呢?又把學生引入了課文的第三部分戰勝兇險(第五自然段),鄭和遠航時遇到了哪些兇險?他是怎樣應對的?讓學生找到相關句子反覆品味,並說一說讀了四五兩自然段,你覺得鄭和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從哪裡看出來的?讓學生在讀書中體會我國古代人民友好、機智、鎮定、勇敢和頑強的探索精神。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