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教學反思

《日本》教學反思

  日本是七年級下冊地理教材中介紹的第一國家,內容比較重要。因此,我安排三課時進行教學,讓學生初步瞭解國家地理學習的知識框架。本節課是第一課時,我安排了日本的地理位置和領土組成、氣候、地形、多火山地震幾個知識點的學習。由於內容不多,因此,結合介紹日本的防震措施,引導學生討論與交流“如何在地震中逃生”, 讓學生了解基本的防震逃生知識。 我覺得在本節課的教學中還存在著一些不足。

  首先,最重要的是我感覺到了自己的緊張,不能像平時一樣很從容的教學,這一點我覺得隨著做課次數的增多以及年齡的增長會慢慢克服。

  其次,在培養學生用圖探究問題的能力上還有所欠缺,沒有能很好的引導學生們如何有效、準確的讀圖。在地圖的應用上沒有做好指導,比如在對比日本和英國兩個國家跨經緯度多少的問題上,學生們只是看出了兩幅圖一樣大,一樣寬,並沒有看出其本質特點。所以在以後的教學中著重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讓學生學會看圖說話。

  第三,在教學難點上分析得太少,太粗略,沒有帶著學生仔細的去探究,突破難點的方法沒有掌握的很好,佔用了過多的時間。我想在今後的教學中應該選擇那些學生易懂易做的.方法來攻破難點。

  第四,師生沒有互動起來,課堂氣氛過於沉悶,最後十幾分鍾才稍有好轉。

  這是由於學生過於拘謹,主要是學生對於所學過的知識掌握不牢固,不能及時、準確的回答老師所提出的問題,不 能和老師形成良好的互動。在以後的課堂中應該加強對知識的鞏固練習。 當然在教學中還存在著其他一些不足之處,我覺得出現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還是在備課上,尤其沒有備好學生,自己覺得很簡單很通俗的問題學生不一定明白,不一定會做。例如,動手讓學生畫日本版圖,我在多媒體上已經顯示出來,並且書上也有,就是讓學生照著畫,結果幾乎一半的學生都畫不出來,甚至個別學生趴在了桌子上,我在設計這一個環節的時候根本沒有想到會出現這個問題,最後只能改變方法,讓那些不會畫的學生拿出紙把圖拓下來,接著完成以下的教學步驟。

  本節課的亮點

  1、教案的設計符合學生實際,能讓學生很清楚看到學習一個國家,

  都瞭解哪些方面,為以後的國家學習奠定了基礎。

  2、把文字轉換成圖片,比如在講如果發生地震,在以下四個場景中(教室、家裡、戶外、超市)同學們該如何自救,學生討論得出結論後,教師多媒體展示四幅自救圖片,使學生更直觀的瞭解和接受。

  上就是我在教學中的得與失。

  在以後的教學中,我覺得自己還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長處繼續發揚。

  2、要始終記得學生才是學習的真正主人,要想真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就必須合理的安排時間,把儘可能多的時間留給學生,把他們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充分調動起來。

  3、學習地理最離不開的就是地圖,可以說地圖是地理的語言,在今後的教學中,要多讓學生接觸地圖,根據地圖學習、分析、討論,培養他們的分析能力、總結能力、自主學習的能力。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