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複的奧秘教學反思

重複的奧秘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是指教師對教育教學實踐的再認識、再思考,並以此來總結經驗教訓,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水平。下面就是小編分享的重複的奧秘教學反思,一起來看一下吧。

  重複的奧秘教學反思篇一

  《“重複”的奧妙》是二年級下冊第七單元《數學好玩》第二課時的內容,屬於綜合實踐活動。本節課的主要內容是引導學生透過觀察、思考,體會簡單的“重複”規律。這節課以主題情境圖為載體,放手讓學生從具體的事物中去尋找規律,並嘗試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示這些規律,實現了從具體事物到抽象的數學符號的過渡。反思整個課堂教學,有以下幾個優點:

  一、情境創設滲透人文精神。

  課始,我創設了“歡慶蒙古那達慕”的情境,讓孩子們瞭解了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感受了節日氣氛,同時自然而然地進入新知的學習。

  二、教學設計循序漸進、層層推進。

  “表示規律”是本節課的重點。以學生的學習經驗為基礎,我設計了“語言描述規律——表示規律——交流表達方式”三個環節,引導學生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探究學習。特別是在“表示規律”環節,我先選取了“燈籠的排列規律”,讓孩子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嘗試表示,展示交流,在瞭解了不同的表示方式後再任選一種進行表示,這樣的設計有梯度,降低了探究活動的難度。

  三、注重培養學生的能力。

  在出示主題圖後,引導學生按順序觀察主題圖,滲透有序觀察的數學思想,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在用語言描述規律時,引導學生說完整話,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在發現規律特點的環節,引導學生觀察每組有規律的資訊,總結出規律“一組一組重複”的特點,培養了孩子的概括能力。

  當然,“教學是缺憾的藝術”,本節課也有不足之處:在任選一組表示規律並展示交流後,可以問學生:“有沒有哪個同學的表示方式改變了?比如說表示燈籠的規律時用的是畫圖的表示方式,這次選用符號了。” 特別是那些複雜的事物(如氣球的排列)用數字和符號表示規律更加簡潔。這樣可以讓學生進一步體會符號表示的簡潔性,強化符號意識。

  重複的奧秘教學反思篇二

  201x年6月2日到6月3日,閩黔名師團隊小學數學核心素養培育課例交流研討活動,在泉州師院尊道附小成功舉辦。我有幸以一節《重複的奧妙》參與了此次的課例交流活動。

  《重複的奧妙》教學內容安排在北師大版教材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屬“數學好玩”綜合與實踐活動領域,是本套教科書第一次設定獨立的課節,是“探索規律”的起始課。本節內容主要是引導學生透過觀察、思考,體會簡單的“重複”的規律,並學會用合適的方法進行表達,繼而學會運用規律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問題。

  本節課,我主要圍繞了“發現規律——表示規律——運用規律”三個主要核心問題,展開一系列的探究活動。教學中層層推進,扣緊“重複”的規律,我主要設計了四個教學環節:

  一、創設情境,發現規律。首先,出示兩面彩旗,再讓孩子們依次猜測下一面是什麼顏色旗子,從而找到規律順利猜出旗子的顏色。接著讓孩子們感受規律的存在,從而發現主題圖中諸多重複的規律。

  二、自主探究,表達規律。在孩子們充分發現規律的基礎上,引導他們進行表示規律。我選擇以彩旗為例,讓孩子們試著在紙上用寫一寫、畫一畫或者其他的方式來表示它的規律。再透過展示學生表示規律的作品,進行分析與評價。此環節,我發現孩子們有著不同的表示方式:有用一段文字完整表示規律的,有寫“紅紅藍、紅紅藍”這樣的文字呈現方式的,還有用畫諸如“△△○△△○”這樣的圖形表示方式的……在評價過程中,孩子們不但有自己喜歡的表示方式,更會欣賞其他孩子簡潔明瞭的表示方式,很多人表示更喜歡畫圖形的方式表示,又快又簡潔。此環節的教學,讓學生感受到表示規律的樂趣與美妙。

  三、應用提升,運用規律。由於前兩個環節中,孩子的觀察與體驗較充分,所以孩子們的課堂表現還是可圈可點的。只是,我們的探究活動並不止於此。會發現規律,會表示規律,很棒!給孩子鼓勵的同時追問:“這些規律有用嗎?你們會用嗎?”進而提升到運用規律的難點環節。

  我引導孩子再次觀察旗子的規律,根據這種排列規律,求出第14面,第19面,第23面,第27面旗子各是什麼顏色的。孩子們從一開始的'藉助觀察彩旗規律說第14面的顏色,再到利用有餘數除法的方法解決後面幾個問題,一個比一個得心應手。接著,又利用重複的規律解決了一定數量的彩旗中,有幾面紅旗,幾面藍旗這樣的問題。此環節的教學,讓學生在運用規律中體會重複的奧妙,學會運用規律,果然能讓一些比較複雜或難以解決的問題迎刃而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迴歸生活,尋找規律。完成前三個環節了,我又讓孩子們再次回到生活中去尋找重複的規律,感知生活規律,讓學生感受重複規律與實際生活的緊密聯絡。

  整節課的教學得到了貴州專家團的肯定,同時也給我提出了寶貴的意見。原貴州師範大學副校長、貴州師範大學基礎教育師資培訓中心專家組組長呂傳漢教授忍不住補充道:“你的課已經把孩子的思維推向一個高潮了,這本是一個成功的教學點,你非得來個課堂小結,硬是把孩子的思維拉回谷底。我們的教學不一定要按照教學預設來進行,特殊情況就要特殊處理……”呂傳漢教授這番殷切的話語如醍醐灌頂,讓我知道了自己犯了什麼樣的過錯。而貴州凱里學院肖紹菊教授的點評,則是從“重複”這一規律追溯初中的排列與組合的思想高度,提出了在“運用規律”這一環節中,不單單可以用有餘數除法的方法,還可以用乘法、減法等方法來解決問題。她建議數學教師在教學這一部分知識時,心中一定要有排列與組合的概念。肖教授的建議不禁讓我想起蘇明強校長常常對我們說的,設計案例時一定得遵循兩個原則,即站位要高,基點要低。

  活動已然成功落幕,學習的腳步永不歇息。感念蘇明強教授用心指導,感念指導老師傾情指教,感念尊道附小的領導和全體同事的頂力支援,感念專家們對我提出寶貴的意見與建議……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