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時間賽跑》的個人教學反思

《和時間賽跑》的個人教學反思

  《和時間賽跑》是一篇清新、淡雅而略帶憂傷情緒的散文。敘述了“我”因外祖母去世而悲傷不已,後來聽了爸爸的一席話,看到太陽落山、鳥兒飛行等自然想象,明白了為什麼要珍惜時間;並在和時間賽跑的經歷中,體會到了應該怎樣珍惜時間。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感受到:雖然“光陰似箭,日月如梭”,雖然“所有時間裡的事物,都永遠不會回來了”,但是“假若你一直和時間賽跑,你就可以成功”。是學習的重點,引導學生感受珍惜時間的意義,是學習的難點。

  這篇課文出現在三年級的教材中,讓我覺得很為難,因為我是在中專時才接觸到這篇課文的,現在要一個三年級的孩子去感受珍惜時間的意義,確實是一件很棘手的事。為了解決這些難點,我進行了如下設計:

  一、以教師的人生經歷引入學習:

  在教學開始我出示了自己從幼兒園到工作的幾張照片,以自己的.經歷,讓孩子們去體會什麼是“所有時間裡的事物,都永遠不會回來了”。並以問題:“這些圖片和我的經歷讓你想起了什麼?”激起學生的思考,讓孩子們回想自己過去的時光,從自己的身上進一步感受“所有時間裡的事物,都永遠不會回來了”的意思,並發表自己的想法。

  二、在讀與做中去體會爸爸的話帶給我的那種“說不出的滋味”。

  讀,即讓孩子們讀一讀課文的1—5自然段,在讀中去體會“我”的心情和“我”心裡的想法。在體會“可怕”一詞時,孩子們說出了這些感受:“他知道自己也會外祖母一樣老去,最後死去,所以他覺得很可怕。”“他感受到了時間比金錢還要寶貴,因為時間可以奪走一個人的生命。”做,即讓孩子們靜下心來聆聽時鐘滴答的響聲,伸手去抓一抓。(問:你能抓住時間嗎?)伸手之後,有的孩子發出了聲聲嘆息;有的孩子無助地搖頭……最後他們體會到了這種“說不出的滋味”是面對時間的流逝,“我”心中的無助、憂傷、難受。

  三、抓住重點句,引導孩子們在讀中體會,說說自己的感受。

  在教學中我出示了這樣幾個句子,在引導孩子聯絡上下文和自己的生活實際去感受這些句子的含義:

  句子一:雖然明天還會有新的太陽,但永遠不會有今天的太陽了。(感受:時間在一天天流逝。)

  句子二:明天它們再飛過同樣的路線,也永遠不是今天了。或許明天飛過這條路線的,不是老鳥,而是小鳥了。(感受:雖然老人終究會成為過去時間裡的事物,但新的生命又會誕生。)

  句子三:雖然我知道人永遠跑不過時間,但是可以比原來跑快一步,如果加把勁,有時可以快好幾步。那幾步雖然很小很小,用途卻很大很大。(感受:雖然我們跑不過時間,但我們應該更加努力;如果你不珍惜時間,時間也會拋棄你;你現在還能和時間賽跑,就要更加發揮自己的實力;要想戰勝時間,先要戰勝自己)在學習中我問到:“我”知道自己跑不贏時間,但“我”依然那麼高興,是因為我跑贏了誰呢?生:跑贏了自己。(感受:人應該在一生中珍惜時間;人的一生可以分成兩個階段來珍惜時間,一個是小的時候,要珍惜時間努力學習,一個是成年後,要珍惜時間,努力工作,發揮自己的實力,你的事業才能取得成功。)

  在讀了“那幾步雖然很小很小,用途卻很大很大。”這句話,有孩子舉出了這樣的例子:(李承景)就像一口鍋,經常有人去炒菜,它就一直都是新的,但如果久了不用就會生鏽;(王佳琳)就像一間房子,經常打掃就會很乾淨,如果久了不掃,就有灰塵;(羅子林)就像我們的頭腦一樣,不動腦筋就會“生鏽”。來證明只要我們在不停地做、學,我們就會跑贏時間,取得成功。

  句子四:假若你一直和時間賽跑,你就可以成功。(感受:珍惜時間很重要。同時還說了說自己以前和時間賽跑的故事,以後要怎麼和時間賽跑的打算。)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