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魚說話》課後教學反思

《聽魚說話》課後教學反思

  《聽魚說話》,你“聽”到些什麼?

  《聽魚說話》是鄂教版二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課文。本單元的主題是“善良和誠信”。本文透過寫愛釣魚的外公和小孫女瓊兒在釣魚時的幾次對話,讓我們感受到外公的有趣和瓊兒的聰明、純真、善良。情節簡單,主要透過對話推進情節,很有生活氣息和情趣。

  教學中,我先讓學生自由充分地讀課文,並用自己喜歡的符號把表現外公風趣和瓊兒純真善良的語句劃出來,然後引導學生透過小組互讀、分角色表演讀,從讀中去感受體驗人物的心理變化,體會外公的風趣幽默、瓊兒的純真善良,從而產生情感體驗的共鳴。《聽魚說話》,很多人都“聽”到了:外公有趣,瓊兒善良。但是,有多少人真的把《聽魚說話》“聽”清楚了呢?外公究竟怎麼有趣?瓊兒的善良表現在哪裡?除了這些,我們還能“聽”到些什麼?

  “瓊兒的外公是個非常有趣的人。”這是課文的第一句話,我們很容易捕捉到外公的`性格特點——有趣。那外公究竟怎麼“有趣”呢?我們不能讓學生僅僅停留於概念和定性,而應該引導學生從字裡行間去感受:

  (1)當瓊兒看到外公把蚯蚓掛上魚鉤問蚯蚓疼不疼時,外公先是就把蚯蚓拿到面前,像跟人說話一樣,面對著蚯蚓問它掛在鉤上受不受得了,接著又把蚯蚓放到耳邊聽了聽,然後還說蚯蚓說沒事兒,它最喜歡釣魚了。

  (2)當瓊兒像外公一樣把蚯蚓放到耳邊聽,說什麼也沒有聽到時,外公又說,蚯蚓跟你還不熟,蚯蚓的心事我知道,它是急著要下水去釣魚了。

  (3)當瓊兒說小魚好像在說話時,外公馬上肯定魚真的像在說話,又把魚拿到耳邊聽了聽,說小魚說拿我做湯,一定很鮮。

  (4)當瓊兒說聽到小魚說我還小呢,放我回水裡去吧,外公又驚又喜,並且還同意瓊兒把小魚放回去。

  (5)外公最後說的那句話:“我還從來沒見過,學聽魚話竟有像你學得這麼快的,一學就會。”這句話耐人尋味,瓊兒真的學會聽魚說話了嗎?瓊兒真的能聽懂魚話嗎?

  瓊兒的善良又表現在哪裡呢?

  (1)當瓊兒看到外公把蚯蚓掛上魚鉤時,就問:“蚯蚓不疼嗎?”是呀,要是鐵鉤掛在人身上,人肯定會覺得很疼。那把蚯蚓掛上魚鉤呢?瓊兒感同身受!

  (2)當看到自己釣到的那條小魚,躺在岸邊草地上,小嘴一張一張的,看著“有些不忍心了”。魚兒是需要水的,現在小魚離開了水,呼吸困難,面臨著死的危險。小魚多麼想回到水裡呀!所以,瓊兒聽到小魚說:“我還小呢,放我回水裡去吧!”

  (3)當瓊兒把小魚輕輕放回了水裡,看著它尾巴一搖一擺地遊遠時,心裡那種如釋重負的感覺。

  除了這些,我們還能“聽”到些什麼?外公是有趣的,更是有童趣的,外公還是慈愛的、幽默的瓊兒一下就“學會”了聽魚說話(用成人的話說,就是“將計就計”);還說下一回聽蚯蚓說話,也“準能”一聽就懂。瓊兒的善良、聰明、可愛躍然紙上!

  其實,讀到這篇文章的孩子,也和瓊兒一樣,充滿童真童趣!讀這個故事,不是刻意讓孩子學習瓊兒的“高貴品質”,而是讓他們和瓊兒一起感受童年,感受成長的快樂!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