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兩首》的教學反思(通用13篇)

《古詩兩首》的教學反思(通用13篇)

  在當今社會生活中,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課堂教學,反思意為自我反省。我們該怎麼去寫反思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古詩兩首》的教學反思(通用13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古詩》的教學反思 篇1

  這兩首古詩都是唐代的著名詩人的作品,而且兩首古詩都是描寫秋景的,皆為傳誦千古的名篇。其中《山行》這首詩寫得是詩人在山中小路上行走所看到的深秋時節的楓林景色,描繪了一副山林秋色圖,表達了詩人熱愛大自然的感情。而《楓橋夜泊》寫的是夜間停船楓橋的所見所聞,雖然都是寫景的,但是第二首在理解上更要體會詩人獨自在外的孤獨與寂寞之情,所以相比之下,第一首古詩在教學上、在學生的理解上相對來說簡單些,學生透過誦讀也能走進文字,領悟詩中的含義。

  學習這首詩我認為重點應該引導學生體會感情,欣賞意境,這同時也是個難點,因為對剛剛升入三年級的孩子來說,他們對古詩接觸不多,在這方面的學習能力不是很好,而且我還發現有些字詞在詩中所代表的意思與如今常用的意思大不一樣,理解詩句也不是看著字眼按順序來說的,“遠上寒山石徑斜”,變成“寒山石徑斜遠上”也許理解時就容易多了。還有就是字詞的理解。一個“坐”字,隨學生怎麼想,都不會想到是“因為”的意思,所以只有告訴他們,才理解了“停車坐愛楓林晚”,呵呵,也許換成“停車坐愛晚楓林”更好理解一點。所以哪怕每個字的意思都出來了,小朋友們都難以組織一句通順的話。第二首更難體會了,小朋友怎麼也想不出詩人為什麼發愁,最後大多就我講的多一些,介紹一些詩人的情況等等,之後看他們的表情似乎有恍然大悟之意。

  《古詩》的教學反思 篇2

  《回鄉偶書》是一首久客異鄉,返回故里的感懷詩。全詩抒發了山河依舊,人事不同,人生易老,世事滄桑的感慨。一、二句,詩人置於熟悉而又陌生的故鄉環境中,心情難於平靜。首句寫數十年久客他鄉的事實,次句寫自己的“老大”之態,暗寓鄉情無限。三、四句雖寫自己,卻從兒童方面的感覺著筆,極富生活情趣。詩的感情自然、逼真,內容雖平淡,人情味卻濃足。語言樸實無華,毫不雕琢,細品詩境,別有一番天地。全詩在有問無答中作結,哀婉備至,動人心絃,千百年來為人傳誦,老少皆知。

  《贈汪倫》這首詩大約作於天寶十四年(755),是李白從秋浦(今安徽貴池)到涇縣,遊桃花潭後和友人汪倫分別時所作。

  在教學《回鄉偶書》時,我選擇讓學生背誦已學的描寫秋天的詩匯入,有這個基礎,學生在讀這首詩時,能較快讀出節奏和韻味。接著,讓學生透過看圖和看資料大致理解詩中的意思,對於“鬢毛衰”這個詞,我透過讓學生摸著“鬢毛”所長的位置理解“鬢毛”,讓學生透過聯絡生活實際所見到的老人的樣子理解“衰”的意思,這樣,學生對詩的理解自然水到渠成。在理解詩意的情況下,學生的朗誦便更有韻味。

  在教學《贈汪倫》時,我把這首詩的寫作背景以學生喜歡的講故事形式出現,學生的學習興趣一下子就被激發了。整首詩中,“忽聞岸上踏歌聲”的“聞”字是理解的難點,在教學時,我讓學生聯絡《春曉》中“處處聞啼鳥”的“聞”理解,這樣,學生一下子就明白“聞”不是“聞到”,而是“聽到”。再者我讓學生設想“你在一位好朋友家玩,離開的時候,好朋友非常捨不得你走,送了好遠的路才分手,這時,你最想說什麼話呢?”,學生聯絡實際,更能理解李白和汪倫之間的情誼。最後,我透過拓展《小兔子落水了》,讓學生明白真正的朋友應該互相幫助。

  《古詩》的教學反思 篇3

  這首古詩同學們已經會背誦了,所以一上課我的問題時:你讀懂了這首詩歌的哪個詞或者哪一句話?學生只能解釋註釋裡面的詞語。於是教學進入我為學生解疑的環節,我引導學生看圖明白“一樹高”意思是“高高的柳樹”啟發學生思考:春天來了,柳樹上應該有什麼?讓學生弄明白,“碧玉”意識是青綠色玉,這裡比喻成嫩綠的柳葉。讓學生在整首詩歌中,在圖中理解,“綠絲絛”是指綠色的柳枝,這裡比喻成用絲編成的帶子。我還讓學生把第三句和第四句話的“裁”“剪”圈起來,告訴他們這兩個詞語互相解釋。弄懂了整首古詩的意思,在煽動學生感情讓他們讀出感情。

  學完這首古詩,我則讓學生總結學習古詩的方法:

  1、看註釋。

  2、看圖理解。

  3、根據語境理解。

  4、發揮想象理解。

  5、最重要的一點是找出詩中的詩眼。

  學習《春日》這一首古詩時,我則鼓勵學生大膽運用剛才總結出來的方法自己學董古詩。同學們積極性很高,每當孩子們在我的引導下弄懂了詞語或者一句話的意思時,他們臉上露出成功的喜悅!

  《古詩》的教學反思 篇4

  一般來說,古詩可分為兩部分──所見和所感。同學們在朗誦時看看這首詩中哪一部分是寫詩人看到的?哪一部分是寫作者的感受的。(學生朗誦時出示課件)(前兩句是寫詩人看到的,後兩句寫感受。)詩人向大家描述了他眼中的廬山,可是詩人眼中的廬山卻有不同的樣子,這是為什麼呢?對此詩人是怎樣解釋的?(只緣身在此山中)為什麼處於山中就看不清廬山的全貌呢?

  詩人蘇軾透過觀賞廬山明白了一個道理──要想了解一個事物就必須全面的進行觀察,不能只看一面。其實,許多道理就存在於我們的生活、學習中,希望同學們也做個有心人,從生活、學習中找道理,學道理。好嗎?

  《古詩》的教學反思 篇5

  昨天上了一節語文課,是二年級上冊的《25.古詩兩首》,我自己感覺比較成功,把這堂課最初的幾個設計要達到的目標基本實現了,當然還是有許多不足的。

  簡單總結一下來說,相比較自己以前的課,自我感覺這幾個方面有所改觀:

  首先是教學環節設計比較清晰,對中心內容把握還可以,識字的環節用了大約十分鐘左右,學習兩首古詩用了二十五分鐘左右,最後補充的詩句用了五分鐘吧。

  其次,培養學生學習習慣方面做到了時時抓,課課抓,包括讀書的姿勢,寫字的姿勢,回答問題要說完整,以及學會有禮貌的認真聆聽的習慣了,等等。

  另外,整堂課學生髮言積極而準確,師生的互動基本上形成了共鳴吧!

  不足之處也比較集中,還是幾個老毛病了:

  一是備課還不夠充分,在實際授課過程中有卡殼的時候;

  二是對指導學生朗讀上缺乏更多的有效指導,激勵學生閱讀興趣上線的功力不足,後程乏力,

  三是在對學生的激勵性評價方面,語言單調,詞語匱乏,僅僅簡單的“你真聰明”“你觀察真仔細”“你表現得真勇敢”,等等。

  四是自己語言還需錘鍊,有些“碎”,我想這和備課不充分有關吧!

  我的這一堂語文課上完了,這次活動還在進行著,我會虛心學習其他老師的課,取長補短。

  《古詩》的教學反思 篇6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是唐代大詩人杜甫的詩,杜甫是一位愛國詩人,他生活在唐朝由鼎盛轉向衰弱的時期,安祿山叛變造成了當時的“國破”,這些都讓杜甫痛心疾首,所以當“劍外忽傳收薊北”時,他是“涕淚滿衣裳”,以致“漫卷詩書喜欲狂”。這首詩透過“喜”來表達杜甫在看到國家有望統一安定時的欣喜之情,這也是杜甫詩歌中難得的一首心情愉悅之作,一改“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悽慘與悲涼之氣。

  《示兒》是南宋陸游所作,這首詩可以說是陸游的“遺囑”,以“悲”來表達他臨終前尚未見到祖國統一的悲憤之情。一個人將死之前,不考慮個人與家庭之事卻仍牽掛“九州同”,這是一種何等高尚的愛國情懷。

  這兩首詩一“喜”一“悲”,都表達了詩人無限的愛國熱情,這種愛國之情,是我們今天的學生學習的榜樣。

  《古詩》的教學反思 篇7

  本節課所學的兩首古詩,透過預習以及學生的知識積累,大部分同學都已經會背,因此教學起來相對輕鬆。在教學本課時,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師生互動,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學習

  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和興趣愛好,激發學生積極參與、主動學習,而教師要適時指導、相機點撥,主動參與到學生的學習活動中去,在師生互動的和諧氛圍中,實施教學。要努力為學生營造自讀自悟的環境和交流討論的機會,引導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古詩,如學習杜甫的《絕句》時可以讓學生讀一讀、說一說、畫一畫等。透過自學、質疑、討論等環節的有效調控,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作為學生學習活動的參與者、合作者,又要注意發揮主導作用,當好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

  二、以讀為本,引導學生讀中感悟

  古詩教學要強調誦讀。讓學生充分地讀,從讀中發現問題,由讀來解決問題,把讀和想象、讀和理解結合起來,在誦讀中感知形象,體味語言,賞詩中景,悟詩中請,揣摩詩歌意境,感受詩詞魅力。啟發學生的想象能力,引導學生進入詩人描繪的畫面、境界。如“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可以引導學生體會色彩、動靜等描寫,激發想象,再現畫面,充分感受生機勃勃的大好春色,想象詩人閒坐草堂欣賞清麗明快的優美景色的情形,體驗詩人愉快的心情。

  兩首古詩中都有不少生動傳神的動詞,應該透過引導學生反覆朗讀體味,體會其藝術魅力。

  教學時還要注意朗讀方法的指導,引導學生準確把握節奏和重音,努力體會語感。如第一首詩的後兩句“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朗讀時要一口氣讀下來,讀出廬山瀑布撼人心魄的磅礴氣勢。第二首詩的後兩句“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朗讀時語速要稍緩,要傳達出詩人對和平安寧生活的嚮往之情。

  《古詩》的教學反思 篇8

  《贈劉景文》是新課標新增的一首詩。我採用了板畫形式讓學生們理解這首詩,學生們熟讀此詩後,不懂的問題就自主地提出來。課前先給學生較充分的自學時間,學第一首詩我給出一個預習計劃:

  1、先讀、圈、注:

  邊讀邊塗出生字,在易讀錯的字上注音。

  2、再讀:

  讀準、讀流利、讀美。

  3、討論:

  查字典理解詞義,再小組同學說說詩意。

  新課教學基本按照事先設計的環節進行,學生們紛紛主動讀字讀詩、講自己的理解、背詩,還有的同學透過查詞語手冊加上自己的理解,已能基本讀懂詩的意思。但由於現在未到殘荷敗菊的時候,所以學生對此感受不深,理解也不是很深刻,似乎是書本和老師強加給他們的!

  《山行》是一篇描寫秋天的詩,它透過描寫寒山、白雲、石徑、楓林所構成的一幅秋色圖,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在教學過程中我為了達到預設的效果,我充分結合畫圖,以便讓學生更好的進入詩歌意境,進行教學。但是在教學中,我犯了一個知識性的錯誤,沒有很好的解釋“寒山”的意思,以至於不能讓學生很好的理解詩歌的意思。

  以至於我沒能完成教學目標,這是在教學中的一個嚴重錯誤。本來詩歌就是很美的,教師就要從多方面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有了這次失誤,我會在以後更加的努力鑽研教材,向有經驗的老師學習。

  《古詩》的教學反思 篇9

  古詩兩首歷來都是可難可易的教學內容。說它難,是因為做老師的既想把作者背景、古詩大意、重點詞語、詩的意境都灌輸給學生,讓學生有個全面細緻的瞭解,又想把詩的背誦、默寫同時完成。

  說它易,是指完成古詩的背誦、默寫即可,應付考試、作業絕對沒有問題。

  就我班學生而言,大部分學生對於背誦都能在較短的時間段內完成,即使後進生也能在一天之內追上其他同學。但是以往的測試中,古詩的默寫是個難點,總有一部分學生掌握不住某些字的書寫,究其原因是以為對易錯字的意義掌握不牢。

  結合這種實際,我在教學時把兩首古詩用大字板書在黑板上,講到重點詩句、字詞時我就在黑板上相應字詞的旁邊寫上意思等知識點,同樣要求學生和我一樣在書上記筆記,這樣我才可以覺得踏實。記完之後,我在課堂上不斷地強化提問他們,以增強學生對這些知識點的理解。

  對於書寫,我先教他們按照詩歌的格式在本子上抄寫,等背會之後,再教他們默寫。

  我想這種方法,能夠使他們對古詩的學習有新的理解。

  《古詩》的教學反思 篇10

  新課標中講:“逐步培養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創意地閱讀,利用閱讀期待、閱讀反思和批判等環節,拓展思維空間,提高閱讀質量。”因此,在《古詩兩首》的教學中,我創造機會讓學生去想象,給學生一個想象的空間,讓他們在這個廣闊的空間裡交流感情,碰撞出創新的火花,使學生的個性得到發展。

  如:我讓學生想象“賀知章”回到久別的家鄉以後,村裡的兒童見到他會說些什麼呢?學生進行充分的想象,我儘量讓每個同學都有發言的機會,透過進行“賀知章”與見到與兒童的對話,可以看出,學生在閱讀理解的過程中,結合自己已有的經驗,加入了自己合理的想象,創造性地把古詩的意境形象地表達出來了。學生也能更加體會到賀知章回到久別的家鄉後的.喜悅與感慨之情。由此也就拉近了學生與作者的距離。想象是創造性思維的主要品質之一,沒有想象就沒有創新。我們要充分利用古詩精練的語言給我們留下了許多想象的空間。給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讓學生對古詩的學習變得生動有趣,提高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古詩》的教學反思 篇11

  學習《古詩兩首》,學生識字和背誦應該不是問題,但是如果學生只是盲目地背誦,意義不大。因此,在本課的教學中,我力求把古詩的意思讓學生弄明白,並且注重朗讀指導。比如,我在指導第二首古詩《村居》時是這樣指導的。

  《村居》是清代詩人高鼎描寫的田園風光的有名詩作,“詩中有畫”。在教學時,我著重引導學生理解詩句的意思,比如,“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這句詩給我們描繪了“地上有草,空中有鶯、堤上有柳”的清晰畫面。為了讓學生感受春的動態美感,感受作者沉迷於這迷人春色的愉悅心情。我指導學生仔細觀察文中插圖,對照畫面吟誦詩句,當學生吟誦不到位時,我範讀,讓學生體會。緊接著,我引導學生:“同學們,你們彷彿看到了什麼?地上的小草探出了嫩綠的小腦袋,可愛的黃鶯在空中自由地翻飛,歌聲悅耳動聽,堤上的楊柳舒展著嫩綠柔軟的枝條,彷彿婀娜多姿的少女扭動腰枝翩翩起舞……”同學們展開了想像的翅膀,彷彿置身於大自然春的懷抱,一種對春天的喜愛之情油然而生。接下來,我再讓學生自己朗讀,這時,學生都能根據詩歌的節奏抑揚頓挫的朗讀,他們彷彿深深地陶醉其中,朗讀地非常有韻味。

  因此,在古詩教學中,不能生硬地把意思灌輸給學生,那樣會禁錮學生的思維,甚至會讓學生失去學習古詩的興趣,老師可以依據詩文的內容,引導學生的聯絡他們已有的生活經驗,去引導學生學習古詩,能夠使學生更好的記住詩文,理解詩意,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語文素養都有幫助。

  葉聖陶先生說過,“文字是一道橋樑”,“凡是出色的文藝作品,語言文字必然是作者的旨趣的最貼切的符號”。朗讀者要透過這些文字元號,使作品表現的情、景、物、人、事、理在自己的內心跳躍起來,在自己的頭腦中閃爍,加深對作品思想內容的理解,使自己的感情與作者發生共鳴。

  不足之處,對於古詩的朗讀和理解的評價有些單調,沒有更多的運用學生喜歡的方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給學生展示的機會還不夠,有些學生非常想朗誦,因為考慮時間關係而沒有給個別同學機會,在課下我會找時間加以彌補。

  《古詩》的教學反思 篇12

  《古詩兩首》一首是宋代政治家、改革家、文學家王安石的七言絕句《元日》,另一首是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柳宗元的五言絕句《江雪》。我們知道,詩作講究意境與情感,而詩人所作詩篇的時代背景又與詩作內容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絡,當我們暫且撇開詩作內容本身來看詩人作詩的背景,我們不難發現這兩位詩人都有著同樣的抱負,即革故鼎新。這兩位大詩人都是當朝的大官,在朝廷中身居要職,他們都希望自己的祖國繁榮昌盛,於是都極力主張改革,推行一些新的舉措,新的做法,然而不同的國君對新事物都有著不同的看法,宋朝的國君竭力支援王安石的新政與改革,於是,王安石除舊佈新,一切都非常順當,於是王安石對未來也充滿了信心;而柳宗元的新舉措卻遭到了反對,甚至朋友也被殺,自己被下放到永州做了一個司馬,在這兒過了十年顛沛流離的生活,這期間,朝廷的一些小人還要陷害他,朋友也杳無音訊,此時,他的心情是不言而喻的。兩相對比不難看出詩人心境之差異,這正所謂“詩人心情不同,作品意境也不同。”

  如果說王安石的《元日》是一篇得意之作,那麼,柳宗元的《江雪》則是一篇失意之作。理解了這一點再讓學生走進詩文,將兩首詩對比著學,使這兩首原本看起來不相關的詩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學生無論是對詩作的內容本身還是對詩人的情感的理解與把握都會有比較深刻的認識。

  走近詩人,才能走進詩文。我覺得作為教者,必須引領學生穿越是時空的界限走近詩人,感知古詩創作的背景,體悟詩人的情感,這樣才能與詩人產生情感的共鳴,從而更好地理解我們民族的精髓,使學生親近古典詩文,感受古典詩文給我們帶來的無窮意韻。

  《古詩》的教學反思 篇13

  《石灰吟》是一首用以抒發詩人“不同流合汙、堅決同惡勢力鬥爭到底之情”的詩。教學的重點在於讓學生在領悟詩意的同時,學習並感受詩人用以寄託強烈情感的方式。教學中,我始終圍繞一個“吟”字做足文章。

  教學中,我提醒同學們“吟”是一種古典詩歌的形式,但同時也表示著一定的具體意義,即為“說”。那麼,石灰究竟想說些什麼呢?同學們很快透過自己淺顯易懂的語言理解並說出了詩句的意思。

  作者以石灰自居,並非覺得好玩,而是想透過石灰來表達自己的某種情感。那麼如何讓孩子去理解和感受這層意思呢?課堂上,我問同學們:“石灰說了這麼多勇士般的豪言壯語,他的心裡又會怎麼對自己說呢?”以期透過這樣的教學思考環節來鼓勵同學們向思維的更深處漫溯,走近詩人的內心,走進詩人的情感世界。

  讀了《墨梅》這首詩,我不由產生了一個疑問,這洗硯池真的是王冕家的池子嗎?怎樣能從墨梅身上體會到作者的情操和胸襟呢?以學生的認知水平能體會到嗎?於是我上網搜尋了關於王冕的資料及王冕寫這首詩的時代背景。原來“洗硯池”是化用王羲之“臨池學書、池水盡黑”的典故。詩人與晉代書法家王羲之同姓,故說“吾家”。而且王冕自幼家貧,白天放牛,晚上苦讀,終於學得滿腹經綸,並且能詩善畫,多才多藝,但他屢試不第,又不願巴結權貴,於是絕意功名利祿,歸隱浙東九里山,作畫易米為生。於是在課上質疑時,我就和學生講了“洗硯池”的典故,學生聽得興味盎然。在談到作者的品格時,看到學生一臉茫然,於是我給同學們講了王冕的一些生平事蹟,學生這才真正從“不要人誇好顏色,只流清氣滿乾坤”中體味到了作者那種鄙薄流俗,獨善其身,孤芳自賞的品格。可見,教師只有在備課時深入解讀文字,透過多種途徑查詢資料,充分利用課外資源,瞭解課文的時代背景,才能真正豐滿課堂。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