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耳與國歌》教學反思

《聶耳與國歌》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我們需要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學方式,我們該怎麼去寫教學反思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聶耳與國歌》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這是一篇可以激起學生強烈愛國熱情的文章,具有很強的教育意義,旨在教育孩子從小樹立強烈的愛國意識;知道國歌的由來,瞭解聶耳創作過程的投入和滿腔熱情。

  在備課之時,我就期待自己能夠將本課上得精彩動人,能夠感化孩子們,能夠激起孩子們的愛國熱情,能夠最終帶著感情將這篇課文讀出來,讀出國歌歌詞的豪邁氣勢和帶給全中國人民的那種激情和爭取勝利的決心。但是,在上完課之後,我深深覺得自己沒有完成自己的'教學目標,沒有達到自己想要的效果。下面我將對自己在教學中把握不足的幾處進行反思:

  一、 匯入部分不流暢,與新授部分連線不緊密。

  開始我是在黑板上板書了“國歌”二字,提問學生知道國歌是誰寫的嗎?我覺得自己不應該這麼問,而是要先和大家一起弄清楚什麼是國歌?為大家講述一下國歌的重大意義,可以聯絡實際,每週一升旗時我們都會聽到廣播裡奏出的國歌。可以讓同學們說說每次在看到鮮豔的五星紅旗冉冉上升時和聽到國歌后有什麼想法?或者是這樣的歌聲對你來說是什麼感覺?談談自己的體會。如果這樣匯入的話,我覺得比之前自己匯入的方法會好很多,這樣才能從孩子們的知識基礎出發。

  二、 課外知識介紹過於單調,沒有吸引力。

  課文第一自然段和第二自然段主要是介紹《義勇軍進行曲》的由來。在這裡我設計到為孩子們講述一下日本侵略軍在中國乾的一些壞事,我在網上查了一些關於南京大屠殺的資料。但由於當時進行得比較倉促,資料沒有進行整理,在介紹的時候顯得很凌亂,不流暢。孩子們剛剛上來的興趣,卻由於我的不細心,考慮不周,沒有抓住孩子們上漲的情緒,教室裡七嘴八舌,收回學生的心又花掉了一些時間。在以後的教學中,碰到介紹與課文相關資料的教學還很多,我一定要吸取教訓,在備課時做到將每一個環節都處理精緻。這樣才能使整個教學環節流暢,教學效果自然才會好起來!

  三、 品讀感情,沒有找到切入點。

  本課的感情首先表現在聶耳看到歌詞後的激動心情,是那如火燒般的詩句激起了他的創作熱情,這時候,我也只是象徵性地讀了一下《義勇軍進行曲》歌詞,也就是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在這個環節,我應該帶動學生來讀,結合日本侵略軍的霸道和殘忍行為先來逐字逐句理解歌詞所表達的意思,這樣才能使孩子們體會到當時中華民族所面臨的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才能讓孩子們體會到聶耳當時的心情,以及這首歌之後所產生的重大意義。

  在第五自然段分析的時候,我應該注重孩子們的朗讀,透過對分句“這歌聲,像山呼海嘯,唱出了中國人民團結抗戰的心聲;這歌聲,似火山爆發,表達了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精神;這歌聲,像鼓點,像號角,鼓舞著千千萬萬抗日英雄前赴後繼,奮勇前進!”的分析和理解,讓學生感悟其中所表達的激烈情感和國歌帶給中國人的巨大力量。在讀的方式上,我應該採用引讀、小組分讀、對比讀到最後的齊讀來體現國歌響遍中國大江南北的巨大動力。

  對於已是三年級的孩子,又是一個新的起點,新的臺階。在這個至關重要的階段,作為語文老師,我感到責任和壓力之重大,從現在起,培養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對閱讀課文不是簡單的讀,而要深入理解。而且三年級也是作文起步時期,培養孩子理解,觀察,和恰當抒發自己的感情的能力尤為重要。在以後的教學中,我一定要多思考,多位學生思考,多為課堂所會發生的某些插曲所思考。教書,不僅是教學生,也是教自己,希望自己在以後的學習、經歷、摸索和反思中不斷進步,不斷提高。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