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羊毛》教學反思

《剪羊毛》教學反思

  今天在上唱歌課《剪羊毛》,是我在三年級平行班級中最後一次講這節課,之前我已在其它五個班試講,每一次試講後都有了一些新的想法,對各個環節又做了一些改動,今天的這節課應該說達到了預期效果,上完唱歌課《剪羊毛》,我心情很愉快,再看看我的學生們,他們邊下樓還邊哼唱著《剪羊毛》的旋律,一副怡然自得的樣子,我心裡意識到;這節課成功了!

  其實,兩年前我也曾教過這個內容,當時也是上學校的考核課,上完感覺學生學得不夠紮實,學生的歌聲不美而且唱得也不夠準確。靜下心來分析原因,感覺課堂上還是多了一些花架子,走了一些彎路,教學方法、教學策略的選擇不太恰當。一直有一個願望,想把這節課再上一遍,上得更完美一些。所謂吃一塹長一智,這次我在設計課堂結構時,以簡潔有效為原則,匯入新課時捨去了以前花了很長時間的節奏訓練,透過師生談論與剪羊毛有關的話題直接進入主題,省時有效。教授新課時透過多媒體生動形象的畫面和老師富有感情的範唱引導學生多種形式地去聆聽歌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熱情,同時進一步熟悉歌曲。

  歌曲學習的過程儘量遵循學生的學習規律,一步一個腳印,紮紮實實地解決了教學難點,學生學習歌曲速度快,節拍準確。同時我注重了師生之間的和諧交流,透過撫摸學生頭,拍拍學生的肩,給一個大拇指表揚,或是一個鼓勵的眼神等多種方式鼓勵學生,使學生在輕鬆和諧的氛圍中學習,感受到音樂課的美,音樂課的快樂。結束本課時,我在眾多可選擇的方法中選擇了聽著名歌唱家的演唱,不僅拓寬了學生的音樂視野,同時讓學生感受到這首歌的影響力,使學生更加熱愛這首歌。教師完整的'結束語和師生富於激情的演唱,為這節課劃上了圓滿的句號,同時給學生意猶未盡的感覺。

  一節音樂課結束了,但這節課帶給孩子們的影響應該是久遠的,這首歌的旋律應該能永遠伴隨著學生的成長,歌曲所蘊涵的對勞動、對生活熱情更是影響著學生對生活、對勞動的態度。這節課使我更加深刻的認識到,老師和孩子們一樣,在一次次的磨礪當中不斷成長,只要我們每個人都有一雙會發現問題的慧眼,有一種願意為音樂教學投入精力的熱情,我們每個人都能千錘百煉出好課。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