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文《雨後的森林》教學反思

語文課文《雨後的森林》教學反思

  1.引言

  “教與學”的關係非常複雜。每一堂課上,每一個教師所追求的都應是“教大於學”,但往往在實際的教學中,因為沒有很好地地把握到預設與生成之間的關係,所以出現了“教等於學”、“教大於學”的情況。師生、生生的交往互動受限,師生的共同發展受到阻礙。

  2.問題的提出

  上完一堂課後,心中存了不少尷尬。匆匆忙忙的一堂課,暴露了本人在教學實際中,對學生的學況掌握情況等多方面缺乏及時應對預案的問題。對於教學流程的設計,教學情境及導語的設定,課件、教具的準備,教者頗費了一番心思,卻由於疏忽沒有給任教班級的老師學生一個較好的心理準備,加之多媒體設定問題。致使學生在懵懵懂懂而又鬆懈等待的狀態下進入學習,課堂效果不大理想。

  而後,在生成的實際中,教者又發現,學生是第一次接觸到閱讀課文,這是他們從漢語拼音到閱讀課轉換的第一篇,由於缺乏必要的預習、字詞方面掌握不大熟練。閱讀、朗讀的一些最起碼的.要求沒有達到,很大程度地影響了他們對文字的理解。在點撥朗讀方面中頗費了一番口舌,也就有了“多講”之嫌。在課堂中的度把握得也不夠,想放開讓學生在同桌中、小組中去讀,或讓他們自讀自悟,但上課初始時他們同桌互讀的狀態就不容樂觀,沒有掌握好一定的讀書方法,教者在擔心閱讀效果的前提下,於是便出現了“收得太緊”的現象。只受限於師生之間的交往互動,生生之間的交往互動不夠。換言之,“預設”的彈性不夠,生成的把握不到位。

  3.反思與討論。

  教學前的設計是生成的一般指導,生成的情境,生成的結果要靠教師進行調控。它由諸多因素相互作用才能完成,特別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情感等因素的積極配合才能得以實現。它需要教師冷靜地分析、靈活地運用。首先,要把握好生成的起點。它是最為基本的、前提性的條件,也就是學生的現有水平,這是生成的基點,也是生長點。備課,要充分地瞭解自己的教育物件,瞭解學生的方方面面,整體發展情況。如果在課前就能對學生的閱讀狀況、閱讀水平有一個較為清晰的瞭解,對教學的實際生成就有了一個充分的估計。針對學生讀的狀況就會有一個應對的措施。如自讀、齊讀、個別讀、小組讀、同桌互讀等閱讀方法方面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讓學生在接觸閱讀課文的初始就能掌握一定的閱讀方法。在生成中就可以把這作為教學的一個目標來實現。

  無論是學生的學,還是教師的教,讀文字是基礎。學生因讀而發現領悟;教師因讀而認識把握。如果不讓他們充分讀書,他們在課堂上的語文學習只能是盲目和無的放矢的。如果沒有學生的讀書,或者沒有充分地讀書,那麼,無論教師如何引導點撥對於學生來說都沒有太大的效果,更談不上師生互動。但對學生充分讀書的度的把握,我們又不能不正視。這個度應體現在以下幾點:首先,在閱讀時間上要充分,“工欲善其事,必先得其器”。沒有時間和空間的閱讀只能是浮光掠影。其次是讀通讀懂,能夠挖掘出學生的生活積累和生活體驗,從書中讀進去又讀出來。沒有學生自己的感悟,過多的講,即使是再精彩的演說也不能使學生進入狀態。因此,教師應該放開手腳,讓學生自己讀自己悟,不應把自己的一些體會、感受強加於學生對課文的體驗中。

  在預設缺乏彈性的課堂中,生成的動力不足。師生間、生生間的交往面不夠大。一般情況下,它只限於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往,並且是以教師和全班同學交往為主的單向交往,學生接受來自他人的資訊和同時向他人發出資訊量較少。特別是對低年級學生生來說,由於他們的年齡特點和知識面較窄、在交往中容易出現無法進八狀態的情況。也就是隻有師生之間的互動,而缺乏生生之間的互動。在預設中對這些生成性情況都應有一個充分的估計、及時進行調控,讓每個學生都動起來,互相交流,互相促進。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