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下冊《連加連減加減混合》教學反思

一年級下冊《連加連減加減混合》教學反思

  這部分內容是一年級數學下冊第二單元的知識,是學生在100以內加減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前面所學計算方法的綜合練習。透過這部分內容的學習,可以進一步鞏固所學的100以內的加減法,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因為一年級已經學習了連加、連減、加減混合的運算順序,因此這節課的重點放在學習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中需要用豎式計算的方法,以及培養學生認真、細緻的計算習慣。

  這幾節課教學過程的設計充分利用舊知識,引導學生主動探索獲取新知識,教學一開始,安排兩道有聯絡的加法算式進行板演,第一個加法算式中的得數就是第二個算式中的一個加數,就為學生探索連加怎樣用兩個豎式進行計算打下了基礎。兩道例題都是放手先讓學生試算,在此基礎上,全班討論、交流,引導學生總結出連加、連減的計算方法,以及計算中應注意的問題。在加減混合的教學中,我從學生熟悉的坐公交車的生活情境引入的,教學時,我讓學生用數學語言描述情境圖中的“動作過程”,提出問題,並聯系過程列式計算。這樣安排,使全體學生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去,不僅獲得了新知識,而且培養了觀察、分析能力和養成良好的計算習慣。

  在這次的教學過程中,我也找到了不足的地方:

  在教學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列豎式的過程中,比如安排的兩道有聯絡的加法算式進行板演的時候,學生的`靈活性不高,先讓學生們自己去發現第一個加法算式中的得數和第二個算式中有什麼聯絡,結果學生髮現的積極性差,換一下問的方法時,學生能及時回答。

  在鞏固練習時應加大訓練力度。由於部分同學計算速度慢,以及我再次講解的過程中,再次重點強調豎式經常出現的問題,耽誤時間多,使得鞏固練習時,速度慢的學生和速度快的學生拉開了距離,有些慢的學生這道沒寫好,就開始思考下一道,這樣有幾個學生出現了髒、慢、亂的豎式。

  在這兩節課的教學中,教學的過程中,為了讓學生髮現其中的規律,比如連加時,特意安排有聯絡的加法算式進行板演,第一個加法算式中的得數就是第二個算式中的一個加數,就為學生探索連加怎樣用兩個豎式進行計算打下了基礎。

  在連減中,安排有聯絡的減法算式進行板演,就為學生探索連減怎樣用兩個豎式進行計算打下了基礎,透過連加、連減的鞏固練習,學生在做加減混合時,就顯而易見的簡單多了,但問題同時也出來了,學生在做的過程中,一著急該加的加了,但在列豎式時,結果正確,該標退位點的,卻標成了小1,為了讓學生明白自己出錯的地方,在加減混合練習時,我特意安排兩位同學,舉例練習,讓兩名同學分別扮演退位點,和小1,讓學生在做遊戲的過程中,完成做題的過程,而且正確率明顯提高。

  課堂教學中是結合新的教育理論、新的教育教學思想、新的教育科研成果而進行的各種教學改革後,依據改革的實效性、實用性進行的全新教學。在課堂中,首先,我徹底放手,把課堂交給學生,引導學生聯絡生活實際,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充分理解生活中到處充滿數學,放手給學生的同時,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動手能力,動腦能力。適合本節課內容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的處理,有利於學生學習主動性的提高。

  在本節課中,我和其他教師之間共同的困惑存在於以下幾點:

  1、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讓學生在計算加減混合時,不要標錯退位點和小1,每個班都有學生出現這個問題,讓學生在練的過程中,發現它們的作用性。

  2、在加減混合時,列豎式計算時,帶括號的算式是否能用簡便演算法,如同前面連加、連減列豎式時,一個豎式列下來呢?經過老師之間的討論,以及極個別學生的發現,當括號外面是加法時,可以列一個豎式計算,但為了學生更清晰的明白,不作要求,在遇到帶括號的算式是,能用的就必須用簡便演算法。讓學生自己掌握自己的演算法。

  在課堂上,還有課下練習以及作業的過程中,我發現,有小部分學生的計算能力較差,跟不上計算快的同學,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我特意照顧速度慢的學生,分層出題,讓他們也在慢的練習中,掌握住學習目標。

  課堂上,由於一年級已經學習了連加、連減、加減混合的運算順序,在計算順序上,學生已掌握的很得當,在列豎式的時候,有的學生能主動的發現,帶括號的算式不能用簡便演算法,有幾個孩子能在進一步的練習中,發現有的題可以用簡便演算法。這是課堂上沒有想到的,孩子們卻能思考到的,留懸念給學生,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結束了本次內容的講解後,經過反思,我覺得再教的話,反思的缺點和不足之處會彌補掉,對於課堂上捕捉到學生的閃光點,會繼續應用。課堂的靈活性也會再提高點,教學中出現的“美麗的火花”,會讓它在再教中,更加閃耀。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