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負先從課堂細節開始,讓學生輕鬆思考閱讀教學反思

減負先從課堂細節開始,讓學生輕鬆思考閱讀教學反思

  案例1:

  一位教師在執教《荷葉圓圓》時,為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做了一個畫面豔麗、配樂朗讀、課文文字閃現三者結合的課件。一開課,教師讓學生開啟書本,同時放了這個課件,要求學生邊聽邊欣賞。同學們的眼睛不知該看哪兒,只得一會兒看看書,一會兒又看看多媒體,既不敢大膽地看書,又不敢大膽地看多媒體,在書本、多媒體之間忙個不停。

  【反思】

  課堂教學應該減輕學生的視力負擔。人們常說:一心不能二用,我們的眼睛也是一樣,只能在同一時間專注於某一事物。對於小學一年級的孩子,他們更是難於在同一時間兼顧文字和多媒體,所以只能遊離於文字與多媒體之間,結果是什麼也沒看仔細、什麼也沒看清楚。教師應該培養孩子良好的觀察習慣,應該提出明確的視角目標,讓學生專注於此目標,全神貫注地觀察,輕輕鬆鬆地思考,不受其他視角目標的干擾。

  案例2:

  在執教《荷葉圓圓》時,這位教師為了讓學生初讀課文時有所思,在學生初讀課文前提出問題:荷葉有哪些朋友?他們把荷葉當成自己的什麼?它們又是以怎樣的姿勢出現在荷葉身邊的?聽著這麼多的問題,一年級的孩子一臉茫然。

  【反思】

  課堂教學應該減輕學生的聽覺負擔。課堂提問是教師在教學中常用的方法,但是,如何讓課堂提問更有效卻是教師很少考慮的問題。很多教師課堂上的提問多而雜,讓學生聽了不知所云。就如這位教師,他連續提了三個問題讓一年級學生邊讀課文邊思考,這三個問題讓一年級的孩子一下子記住非常困難,只能給學生增加讀書時的心理負擔。如果學生有了閱讀負擔,那就很難達到課標中提出的“喜歡閱讀,感受閱讀樂趣”的目標了。當然,讓學生養成邊讀邊思考的習慣,在讀之前提問題、提要求是可以的,但必須根據孩子的心理特徵,提些精煉的、孩子感興趣的問題。上述那位老師可以提“荷葉的朋友是怎樣和他玩的呢?”這樣,一個“玩”字激發了學生閱讀的興趣,一個問題替代三個問題,能夠吸引學生專注思考。教師一定要研究課堂提問的藝術,不要讓課堂提問成為學生學習的負擔。

  案例3:

  一位教師為了把“教師的講臺變成學生的展臺”,在執教《畫風》一課時,反覆為學生提供讀課文的機會,凡是點名讀課文的同學都站在講臺前朗讀。一位同學坐在第六排中間,當點到他讀課文時,他立刻站起來,周圍四個同學也不得不挪動凳子,讓這位同學過去。這樣,等這位同學站到講臺前就用了近一分鐘的時間。

  【反思】

  課堂教學應該減輕學生的肢體負擔。為了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性,現在的課堂都有很多的遊戲和活動,學生一會兒走下座位尋找朋友表演,一會兒到講臺上做遊戲,一會兒站起來讀書,一會兒躺下來體驗。這樣的.課堂的確很活躍,但是如果不適度的話,學生的肢體忙個不停,沒有更多的心思專注於文字。同時大量的時間在活動、遊戲的過程中浪費,就如上面這位教師,讓孩子都到講臺前讀課文,結果中間環節就白白浪費了一分鐘。課堂上用一些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是可以的,但學生的活動量不能太大,並且活動一定要組織好。

  給學生減負不僅是作業量、作息時間、書包重量等內容,我們更應該在課堂細節上減輕學生的眼睛、耳朵、肢體等方面的負擔,從而減輕學生心理上的負擔,讓學生輕輕鬆鬆欣賞、輕輕鬆鬆閱讀、輕輕鬆鬆思考,提高學習的質量和效率。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