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形的放大與縮小的教學反思範文

圖形的放大與縮小的教學反思範文

  教學反思:

  我們應該讓學生在課堂中學到什麼?

  北蔣實驗學校 徐如濱

  本節課的教材說明:本課教學內容是課程標準蘇教版六年級(下)教科書第38—39頁“圖形的放大和縮小”。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認識了比的意義以及有關平面圖形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透過教學,使學生逐步理解圖形的放大和縮小,並能利用方格紙按指定的比將一個簡單的圖形放大和縮小;使學生在觀察、比較、思考和交流等活動中感受圖形放大、縮小在生活中的應用,初步體會圖形的相似,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

  近二十年來的數學教學實踐,又經過新課程的教改洗禮,由以前的單純學習或照搬別人的教案,到自己的摸索,使我在教學中常常反思:我們的小學數學課堂到底應該教給學生什麼?是著力於教,還是更應著力於看學生的學?高年級的數學如何更好地做到與初中數學的學習接軌?……

  這節課的備課過程中,我們認識到,對於比例這部分內容,是蘇教版新教材的改動比較大的內容,它不僅僅是從表面上讓學生直接去認識比例的概念,而是從數與形的角度,安排了這麼一節圖形的放大與縮小,讓學生在感受體驗與操作交流中充分地作好學習比例的知識儲備,以備下節課的水到渠成,那麼如何做到讓學生如何在課堂教學中,理解圖形的放大與縮小,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呢?我做了這樣幾個準備:

  一、充分尊重學生,體現生本課堂。

  1、能讓學生思考和表達的,教師決不包辦。注重課堂的及時生成,例如對於例一的處理。

  2、能讓學生觀察與交流的,教師決不代替。

  3、能讓學生閱讀與理解的,老師決不錯過。

  4、能讓學生當堂完成的,決不拖到課後。

  5、能不需要老師講解的,決不多講廢話。

  教的最終目標,我認為就是為了不教,不需要教學生仍能較好的有創造性地學習並獲得進步。著名的教育家誇美紐斯在《大教學論》中寫下他的理想:“找出一種教育方法,使教師一次可以少教,但是學生可以多學;使學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囂、厭惡和無益的勞苦,獨具閒暇、快樂及堅實的腳步。”

  二、深入研究教材,體現尊重而不迷信教材。

  為了讓數形結合的思想在比例中體現,教材設立了本節課的教學內容,“能利用方格紙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將簡單圖形放大或縮小,體會圖形的相似”是圖形與變換的一個重要教學目標。它要求我們在教學中,要注意從簡單圖形開始,藉助實物或計算機演示,再讓學生動手操作,由此充分體驗圖形的相似是指圖形運動後,大小發生了變化,但形狀不變,前後圖形是相似的。

  本課的教學,還是按教材的兩個例題進行教學,但結合具體情況適當進行了修改,一是問題的展示方式,二是圖形的放大形式,三是例題的顯示方式等都適當調整了一下,以便更好地促進學生學習。

  透過本課的教學,我有以下幾點認識:

  1、學生概念的生成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必須要透過多種方法讓學生經歷過程。生活中的圖形的放大與縮小和今天所學有何區別與聯絡,學生原有的認識怎麼辦?教者應充分考慮到,從本節課的教學上看,我充分注意到了讓學生經歷這樣的過程,但其中有些地方處理還是不夠智慧。

  2、學生的自我探究的課堂還是需要教師的引領,必要時的小結與提問,可大大提高師生課堂學習效率。

  例如對於什麼是圖形的放大,可以從圖形的對比中概括出來,

  3、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變課堂為學堂。這還需要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4、六年級的教學應著眼於學生不久以後進入初中學習,因而教學方法與思想應早日接軌。

  《圖形的放大與縮小》教學反思

  《圖形的放大與縮小》是新舊教材《比例》這一內容的最大不同之處。它是屬於空間與圖形領域中圖形與變換方面的內容,比例的知識屬於數與代數領域。新教材將《圖形的放大與縮小》納入到比例單元中,將兩條線交織在一起。我認為主要是體現數形結合的思想,使知識形成和發展的基礎更加紮實。就本課而言“從簡單圖形開始,藉助實物或計算機演示,再讓學生動手操作,由此充分體驗圖形的相似是指圖形運動後,大小發生了變化,但形狀不變,前後圖形是相似的。

  針對這一新內容,我利用學生的原有經驗以及這一內容在教材整體中的作用在前設計中盡力做到縮小學生的樸素認識與數學概念之間的差距。圖形的放大與縮小,學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經驗,有自己的樸素認識。但是,這一認識是感性的、概括的、模糊的,只能是基於自身經驗的理解,不能清楚地用數學的語言描繪變化的關係。而數學上的圖形放大與縮小則是指按一定比例放大與縮小,它是一種定量的刻畫。這一差距正是我們進行教學時需要加以利用的。教學中,我先出示很小圖片,由於太小,學生就產生讓老師將影象放大的想法。圖形的放大與縮小學習的價值自然就蘊含其中。接著我出示了三幅圖片(B、只放大長、C、只放大寬、D、長和寬都按一定比例放大),不出現資料。讓學生說說自己的想法(此時由於圖形B、C變形比較嚴重,一致認為D放大比較好)。我適時提問:為什麼D比較好呢?在學生思考的時候我出現了相關的資料。經過學生的觀察、討論與交流,學生對於圖形放大後相應邊的變化有了清晰的認識,完成了真實的數學理解過程。在這一過程中不同的學生有了自己獨特的體驗。

  其次是做到重視放大與縮小的比的理解。用數學的語言來表述圖形放大與縮小的過程,我覺得按什麼比放大與縮小比較難理解。教學中,當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述了圖形A到圖形D的變化過程後,我隨之追問:“我們怎樣將圖形D變為圖形A”。你怎樣理解圖形的放大與縮小?你是怎樣理解 “2:1”的?”(1、我覺得這個比是現在與原來的比。2、我有一個重大的發現,將圖形放大比的前項就大,將圖形縮小比的後項就小。3、要說清楚是按怎樣的比放大或縮小的,只要先算出對應邊的比,再看看是放大還是縮小,將前項或後項調整一下就行了……學生的智慧碰撞,內心的欣喜溢於言表)

  透過教學,使我深深地認識到,學生腦中並不是一片空白,他們是重要的'教學資源。當學習之舟泊在學生的已有海域之上就會激起探究的激情,掀起思維的浪花。給學生更多的時間與空間會使作為老師的我領略更多的精彩!

  圖形的放大與縮小教學反思

  一、 制定目標:到位而不越位

  透過本節課的教學,我深刻感受到教師一定要充分研讀教材,然後再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制定出切合教學要求也切合學生自生髮展需求的“到位”的教學目標。例如,本節課對圖形的放大與縮小含義的理解就分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理解相對應的長和寬的放大與縮小;第二個層次是理解相對應的線段(邊)的放大與縮小;第三個層次是理解相對應的圖形各部分所有長度的放大與縮小。而本節課學生要達到什麼樣的認識程度,教師就要根據本冊教材本單元的教學要求和學生現狀制定出具體的目標即達到第二層次的理解,如果將第三層次的理解作為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就有點“越位”,不僅時間不允許對本節課其它教學目標的達成也有影響。

  因此制定教學目標要把握好教學要求,做到“到位而不越位”。

  二、 鎖定目標:定量呈現 凸顯本質

  本節課的另一個教學目標就是“讓學生初步感受圖形的相似變換,進一步培養學生觀察、比較、推理能力。這一教學目標是透過例2的教學達成的,然而只讓學生觀察例2的三個圖形去發現放大與縮小的本質“大小變了,形狀不變”學生很難發現,因此在揭示這一特徵時教師可以再多呈現幾組圖片和圖形,有的是按比例放大縮小的,有的不是按比例放大縮小的,在讓學生判斷完後去除沒按比例變化的圖形,留下按比例變化的圖形,讓學生在去與留的過程中感受相似變換的特徵,然後再透過這幾組變化前後圖形的呈現凸顯放大與縮小的本質。透過一定量的圖形的呈現凸顯放大與縮小的本質也就凸顯例2 的教學目標。

  三、 達成目標:領悟含義 擇法畫圖

  本節課還有一個教學目標就是“學生會在方格紙上把一個圖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縮小。”學生在理解了放大與縮小的含義之後,還要學會在方格紙上畫出指定圖形放大或縮小後的圖形,這就要“鎖定”圖形中的橫比與縱比,因為在方格圖上最好畫的就是橫的線段與縱的線段,長方形與正方形、直角三角形的橫比與縱比是比較好找到,但如果是圓或一般的銳角、鈍角三角形學生操作起來就需要動腦經思考怎樣從所給圖形中自己創造橫比或縱比將缺少的想辦法自己補足,這樣畫圖就比較難操作了。

  總之透過本節課的教學我覺得教師要有貫穿始終的目標意識,制定 “到位而不越位” 的教學目標,有了這樣合理的教學目標指引才能合理使用教材有效組織教學,最後才能有效達成教學目標。

  人教版六年級數學下冊《圖形的放大與縮小》課後反思

  圖形的放大與縮小是屬於空間與圖形領域中圖形與變換方面的內容。比例的知識屬於數與代數領域。教材將《圖形的放大與縮小》納入到比例單元中,將兩條線交織在一起,體現數形結合的思想,使知識形成和發展的基礎更加紮實。

  就第二學段而言,“能利用方格紙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將簡單圖形放大或縮小,體會圖形的相似”是圖形與變換的一個重要教學目標。它要求我們在教學中,要注意從簡單圖形開始,藉助計算機演示,再讓學生動手操作,由此充分體驗圖形的相似是指圖形運動後,大小發生了變化,但形狀不變,前後圖形是相似的。

  面對這一新內容的教學,我從學生的原有經驗以及這一內容在教材整體中的作用作了一番研究。經過實際教學我對這一部分的教學有了一些思考。

  一、初步感知,建立表象

  生活中的放大、縮小學生有很豐富的感性認識,所以我採用了兩組照片:第一組三張照片:(1)小軍的一張生活照片;(2)把小軍照片按2:1放大後的照片;(3)把小軍照片的長按2:1放大,寬不變,變化後的照片。第二組三張照片:(1)向日葵照片;(2)把向日葵照片按1:2縮小後的照片;(2)把向日葵照片的長按1:2縮小,寬不變,變化後的照片。請學生欣賞照片,初步建立圖形放大和縮小的表象。同時透過師生對話活動創設了引人入勝的問題情境,自然過渡到本課學習的課題,為全課的教學創造了良好的開端。

  二、合作探究,突破重、難點。

  例1教學中我把教材中的“第一幅長方形畫”“第二幅長方形畫”分別改為“原來的長方形”“變化後的長方形”,使學生更容易認識到研究圖形放大或縮小時寫比的規定。雖然.例1的大、小兩個長方形之間的關係比較簡單,教師直接告訴學生資料,讓學生思考也能很快得出兩者之間的關係,但是我為什麼要求學生先量出兩個長方形的長和寬,再讓學生探究它們之間的關係呢?目的是:依據學生的思維特點,藉助只觀圖形,充分讓學生動手操作,小組討論獲取新知。結果,學生積極主動參與,人人動手、動腦,透過觀察、比較、討論,在輕鬆愉快的教育環境中很快認識了圖形的放大和縮小。

  例2教學我基本上是學生自己完成的,但在做題前作了提示,提示學生明確做題步驟,關注圖形佈局;做題後作了必要的總結,揭示了圖形放大或縮小的本質。實現了目兩個的:1、學生能在網格中畫出放大和縮小後的圖形;2、透過思考“你發現了什麼?”,進一步鞏固圖形放大與縮小的特徵。在此基礎上我增加了引導學生了解、感知三個圖形兩兩之間的關係,也就是感知圖形的放大與縮小是一個相對應的關係,兩個相反的過程。

  三、拓展練習,形成能力。

  等腰三角形、圓、平行四邊形都有其獨特之處,這也是我們在把這些圖形放大或縮小時必須考慮的方面:等腰三角形要考慮底邊和高;圓只需考慮半徑;平行四邊形則要考慮底、高和角三個方面。1:3、2:1、1:4三個比既有放大也有縮小,在選擇比時學生必須考慮如放大這個圖形能不能在網格中畫下;如縮小好不好畫這些因素,要求學生能合理選擇,正確操作。

  另外本節課內容較多,特別是學生對放大與縮小的理解有一定的難度,所以時間的把握非常重要。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