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顯微鏡觀察身邊的生命世界二》教學反思(精選7篇)

《用顯微鏡觀察身邊的生命世界二》教學反思(精選7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我們要在教學中快速成長,反思過往之事,活在當下之時。怎樣寫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用顯微鏡觀察身邊的生命世界二》教學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用顯微鏡觀察身邊的生命世界二》教學反思 篇1

  透過這節課的教學,我深刻體會到了: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這節課是在觀察了洋蔥表皮的基礎上學習的,學生學會了使用顯微鏡,並且對細胞很感興趣,這節課本來要求讓學生自己製作水中的微生物玻片的,從而知道微生物是生物,具有其他生物一樣的共同特徵。可是,我在以前曾經領著學生做過這個實驗,沒有成功,什麼也沒有看到,只有黑點,不知道是什麼原因,難道是學校的顯微鏡的倍數不夠嗎?還是水的原因,不知道,希望有人能告訴我,指點一下。就因為做不了這個實驗,我把這節課的內容改了,讓學生看動物玻片標本,如:口腔黏膜細胞、蛙卵細胞、血細胞等等,我們學校實驗室裡有這些玻片標本。學生雖然沒有看到微生物的樣子,但是也看到了動物細胞的多樣性,認識了好多種細胞,知道了細胞的特徵。

  本節課我感覺最好的是;學生都很認真,各小組都很有秩序的觀察著各種細胞,分工明確,有除錯顯微鏡的,有負責換玻片的,有幫著固定玻片的,很有默契,調試出來了,就會有人喊,“出來了,出來了,快看吧!”不時會傳出這種聲音,還有高興的喊聲,好多組的學生調出來以後,都會讓我去看呢,都興高采烈地,更讓我高興的是,最不喜歡做實驗的同學也都加入了觀察的行列,而且也那麼投入,小組合作意識很濃,課堂上雖然不安靜,但是學生都很投入,觀察的很認真,對使用顯微鏡看細胞,都很敢興趣,真是不用我維持紀律的,本來六年級的紀律,是不太好的,但是這節課紀律卻是很好的,學生的學習效果也很好。還有表現很好的地方,實驗完畢後,各組都把顯微鏡裝入盒中,有幾個學生專門為我檢查生物玻片是否齊全,有沒有擺錯位置的,這幾個學生是平時很淘氣的學生,這讓我很驚訝。所以說,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學生在對自己感興趣的東西,才會去關注,學習也會很主動,不用老師去灌輸,學生的探究慾望也很強烈,教學效果會很好的。從這裡也讓我感覺到:學生上課紀律不好,也不能全怪學生的,這和老師的教學教法有一定的關係,同時與教學內容也有關係,我們不能一味的去責怪學生,我們也要從老師自身找原因吧!

  《用顯微鏡觀察身邊的生命世界二》教學反思 篇2

  本課的主要教學目的是讓學生能夠透過用顯微鏡觀察植物和動物的各種細胞。在觀察探索和老師的講解中,學生了解了植物細胞的氣孔、葉綠體,也明白了所有的生命體都有細胞,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在上節課透過顯微鏡觀察到洋蔥表皮細胞後,學生學會了使用顯微鏡的基本操作,同時對顯微鏡下的生命世界充滿好奇,本節課將讓學生在顯微鏡下繼續觀察到更多的生物細胞。在上課開始之前,我用一個觀察洋蔥表皮細胞的實驗影片帶著大家一起回顧了一下上節課的內容,以及再次熟悉一下顯微鏡的操作。本節課以觀察植物葉片表皮的氣孔和葉綠體為主,讓學生知道氣孔、葉綠體是綠色植物葉片表皮上共有的特點,同時瞭解一下氣孔閉合的機制。考慮到學生自己製作裝片會非常費時,也可能會由於操作不當而觀察不到細胞,所以本課直接提供了一兩組現成的植物裝片給學生觀察,其餘動植物細胞的顯微鏡觀察都是用PPT中圖片的形式給大家展示的。為了讓大家能夠進一步的體驗製作動物細胞裝片並觀察的過程,我還給大家準備了一段影片,影片從血細胞裝片的製作開始,然後依次放大200倍、800倍以及2000倍,讓學生看到了不同倍數下的紅細胞、白細胞以及血小板。最後以羅伯特虎克的細胞學說進行小結,給大家總結所有的生命體都有細胞,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這一理論。

  本節課應該讓學生自己親身觀察各種各樣的植物、動物細胞,以此來豐富對整個生物細胞的認識。但在實際操作中,觀察這類細胞標本有一定難度,不便於採集製作,因此除了提供現成的一些玻片標本,就是讓學生透過媒體圖片和影片加深一下印象,當然,這樣做遠沒有學生一步一步操作,觀察自己製作出來的玻片標本的效果好。這方面還需思考如何改進,以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用顯微鏡觀察身邊的生命世界二》教學反思 篇3

  今天給六年級上科學課——《用顯微鏡觀察身邊的生命世界(一)》。

  這節課的重點活動是指導學生觀察洋蔥表皮細胞,其中觀察前的準備包括製作洋蔥表皮標本和學習使用顯微鏡,可以說課堂容量是比較大的,一課時完不成教學任務。所以,我利用了兩課時來進行教學。第一課時:認識和學習使用顯微鏡,然後用顯微鏡觀察洋蔥表皮玻片標本。

  我把他們分成了八個小組,每個小組提供了一臺顯微鏡和相關的標本。首先引導學生認識顯微鏡,然後引導學生學習使用顯微鏡,農村的孩子接觸這些東西比較少,當他們在顯微鏡下清晰的看到洋蔥表皮細胞後,一張張小臉上抑制不住的驚喜與興奮。一個學生還不住的問我:“老師,哪兒可以買到顯微鏡?”看來,他是真的喜歡那個看到的神奇的世界。

  而我,也由衷的感到高興,因為我可以透過我的課堂,讓他們接觸那個神秘的`世界,給他們開啟一扇神奇的窗。“同學們,下節課,老師將和同學們一起學習製作洋蔥表皮玻片標本。希望我們自己製作的標本能夠成功。你們期待嗎?”留給他們一個大大的懸念和一個期待!

  為了第二節課的質量,我把製作玻片標本的步驟順了一遍,還製作了幻燈片,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同學們,想不想在顯微鏡下看到自己製作的洋蔥表皮玻片標本?”一上課,就激起孩子們的慾望,讓他們躍躍欲試,急不可待。“為了保證成功,請同學們一定按照要求操作。最先完成的小組優先在顯微鏡下觀察。”我先示範了一次,然後分發器材,讓他們以小組為單位操作。

  會不會成功?我不得而知。第一個小組的拿上來了,呵呵,做的還挺快的呢。放到顯微鏡下,在忐忑中,調節顯微鏡,終於看到了——那一個個小房子似的洋蔥表皮細胞,非常清晰。成功了!抑制不住心裡的喜悅,我面不改色的說:“每個人都看看,看看能看到什麼。”看我的臉色,組長懷疑的湊到顯微鏡前,“看到了!我看到了!我們自己的洋蔥表皮細胞!”聽他驚喜的聲音,其他同學頓時急了。大家爭先恐後的湊到顯微鏡前觀看,一張張笑臉滿是驚喜與自豪。

  這兩節課上的很成功,其中有一個班級還製作了大蔥的表皮細胞玻片,觀察到了大蔥的表皮細胞和洋蔥的表皮細胞是一樣的結構。顯微鏡為孩子打開了一扇瞭解微小世界的窗,激發了孩子們強烈的求知慾望。

  《用顯微鏡觀察身邊的生命世界二》教學反思 篇4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節課,每個學生都是那麼專注,為了給孩子們更多動手的機會,我也調整教學結構,從學生的興趣點出發,穿插並完成本課的教學內容。由於學生的配合,教學準備工作的充分,學生在本節課不僅認識了顯微鏡,知道顯微鏡的使用方法,觀看到洋蔥表皮的細胞,緊湊、有序的課堂才是高效率的課堂,我心有感觸。平時教學還有待於提高課堂效率。

  成功之處:

  學生們學會了使用顯微鏡。能製作洋蔥表皮標本,觀察到了洋蔥表皮細胞。在活動中全班學生都行動起來,沒有空閒人員。學生們認識到由於觀察工具的改進,人們才能觀察到許多自然界的秘密。發展了學生觀察生物標本,研究生物標本的興趣,喚起了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

  不足之處:

  由於學生以前很少做實驗,他們很興奮,會把做實驗當成一種玩。課堂上說話的聲音較多,不夠安靜。在複習使用顯微鏡的操作過程時,應該指名讓學生站在講臺前一邊解說,一邊示範操作。這樣,會給那些沒有完全理解掌握微鏡使用方法的同學有更加直觀的感受和學習。

  科學課其實是一門既有趣味性又嚴肅的課程,能安靜的上好科學課,讓學生處於嚴肅的又充滿探究的情趣中,才是科學課的最高的境界。

  《用顯微鏡觀察身邊的生命世界二》教學反思 篇5

  今天的教學對學生來說是比較新穎的,學生第一次比較親密地去接觸顯微鏡,並且用顯微鏡看到了我們用肉眼永遠也無法觀察到的微小世界。本節課的重點雖然不在於顯微鏡的使用,而在於觀察的過程。但是顯微鏡的使用確實是存在的一個重大的問題,有的同學不會使用顯微鏡,不會對光、調焦,那他就觀察不到我們所要觀察的一切,整節課也顯得豪無意義,而在我的課堂上就出現了這種情況。

  第一個環節制作洋蔥表皮的玻片標本,這個環節對學生來說是不成問題的,除了個別小組他們不會撕洋蔥的內表皮,或者是找不到內表皮(已丟失)等等,別的小組都順利地完成了任務。而接下來的進行觀察這一環節,所花的時間比較多,而收到的實際效果卻並不好,據我統計全班大約有四分之一的學生他們根本沒看到洋蔥表皮的細胞,原因種種,有的可能是顯微鏡的問題,學生所使用的顯微鏡是簡易的放大倍數比較小的顯微鏡,若質量有問題,可能調焦就不會那麼準確。也有的小組,對光沒對好,或者是所在的位置太暗,光線不好,種種原因導致他們沒看到。看到的同學不但速度快,連圖也畫得好。沒看到的同學,那就什麼也沒了。由於課堂時間緊張,沒看到的同學也只能部分到講堂上來看,或者同學那裡看,課堂效果就不是很好了。

  《用顯微鏡觀察身邊的生命世界二》教學反思 篇6

  對於顯微鏡的教學是學生對同一事物認識的一個質的飛躍,是讓學生透過實際的操作和觀察,真正體會到微小世界的內在含義。

  在教學過程中,首先讓學生用肉眼和放大鏡去觀察洋蔥表皮,學生只能看到一些凹凸不平的痕跡,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學生的記錄花費的時間比較多,同時,我還讓學生展示了自己的觀察結果,這樣浪費了很多的時間。我想,可以直接用語言來描述即可。

  其次,使用顯微鏡時的對光部分,部分學生只是急於求成,直接把裝片放在載物臺上就開始觀察。這些都是跟操作的要求不相符合。

  再者,就是利用顯微鏡觀察洋蔥表皮時,學生在調節鏡筒的上下高度時,動作太快,導致看到的影象不夠清晰,甚至看不到洋蔥的細胞。

  另外,指導學生使用顯微鏡時,我先讓學生自己閱讀,然後再影片介紹,一來一去也花了不少時間,在以後的教學中,應該捨去其中一種指導方法。

  《用顯微鏡觀察身邊的生命世界二》教學反思 篇7

  初次學習使用顯微鏡的課,由於學生的興奮和躍躍欲試,而必須交待的注意事項又非常多而瑣碎,在許多情況下,難免出現教師細細交待,學生亦步亦趨,在嚴格的要求下活動,既放不開,學生實踐的機會也少。

  我在這節課,40分鐘內學生至少實際操作了兩遍,第一遍是學生自主的嘗試性操作,第二遍是在解決新問題(物像是否是倒像?物像究竟放大了多少倍?)的情景下的再操作。如果算上第一遍結束時,一名同學邊說邊演示,其他同學幫著找問題,和第二遍結束時,中間一行各小組為主操作,左右二行小組檢查,則全班至少有1/3學生共實踐了三次。一切技能,都是熟能生巧,以有限的時間,實現學生的充分實踐,至關重要。

  我認為之所以能做到,在於我對技能實踐的高度重視,精巧的安排,而且每次都不是重來一遍——簡單的重複,而是在新情境下向前推動,使重複實踐富有新意。

  組織好學生的學習活動,是上好今日的科學課程的關鍵。希望我的做法,可以給大家一些啟迪。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