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一課時教學反思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一課時教學反思

  本節課我透過精心創設開展活動和科學探究的情景,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知識的獲取過程,以獲得對科學探究活動的親身體驗,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激發他們的求知慾望,體現了學生活動和科學探究的特點。

  新課的匯入是透過展示兩瓶氣體:空氣和二氧化碳,讓學生分辨,藉此一方面突出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的某些方面,一方面提出新的問題,這樣以疑問匯入新課,就給學生一個思考,帶著問題學習,自然會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同時也為課堂形成了一個心理上的探究氛圍。

  隨後的教學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經驗和剛才的觀察,提出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對於其密度的探究隨之展開,從現在的教材課程設計來看,提倡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社會實際出發,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透過學生已有的經驗來構建認識,這已成為新的化學課程標準的一個基本理念。對於二氧化碳密度的探究,放手讓學生分組充分討論,確定合理的實驗方案,然後選擇優秀方案進行實驗探究,這種立足於教材,又不侷限於教材的做法充分調動了學生的思維,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所做的二氧化碳滅火實驗是一個經典的化學實驗,透過這個實驗的展示,對其現象的深入剖析,不難得出二氧化碳的一個化學性質,即二氧化碳不燃燒,也不支援燃燒;一個物理性質,即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大。在分析的時候,充分地讓學生討論,使他們的思想火花互相交流、撞擊,體現了合作學習的特點。這種方式可以彌補教學過程中難以面向有著差異的眾多學生分別教學的不足,從而有助於因材施教,真正使每個學生都得到發展。

  二氧化碳的密度的探究實驗非常生動形象地表明瞭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情況,但是塑膠瓶變扁一定說明二氧化碳溶於水嗎?有沒有可能在此過程中發生化學反應呢?透過學生的討論,很自然地將二氧化碳和水作用的探究活動推出。二氧化碳和水的作用透過實物展臺很好地將實驗現象呈現在學生面前,引導學生對這個實驗現象認真分析,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邏輯推理能力,就像福爾摩斯破案一樣,一層層推理,終於得出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的產物是石蕊溶液變色的根本原因。然後結合第二課題的二氧化碳的製取知識,提出對碳酸是否容易分解的探究。這種將實驗探究和邏輯推理結合起來的學習方式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探索精神。對於發展學生優秀的智慧品質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就像德國哲學家叔本華所說:“記錄在紙上的思想就如同某人留在沙上的腳印,我們也許能看到他走過的路徑,但若想知道他在路上看見了什麼,就必須用我們自己的眼睛。”這番話充分表明了探究學習的價值所在。

  對於二氧化碳和石灰水的反應,結合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推出是由於生成不溶於水的沉澱的原因,用這個反應可以檢驗二氧化碳。這個時候,一開始匯入新課時的伏筆才得以浮出水面,用澄清的石灰水很容易就把那瓶不支援燃燒的氣體的'身份確定下來。學生一開始思索的問題在經歷了將近30分鐘終於得到回答,形成了思想上的學習高潮。這種教學設計思想值得我們學習借鑑。

  總之,本節課我注意教學手段的多樣化,將實驗、教材、討論還有教學課件有機的結合起來,使知識以多種方式呈現在學生面前,提高了學習效率。在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方面,沒有侷限於教材設計的方案,而是使學生思路進一步放開,比如二氧化碳密度、溶解性的實驗探究,讓學生討論其他的可行實驗,這樣就培養提高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另外本節課比較注意建立學習情境,透過精心設計來創設問題情境,增強了學生學習的針對性,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比較成功地創設了一種輕鬆愉快的學習氣氛。

  本節課的不足之處,我認為學生在實驗後的交流還不夠充分。再就是對知識的深化與應用方面還可以繼續加強,最後就是在提問方式上還需要進一步設計,使問題的提出具有一定的深度,激發學生的探究慾望。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