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英學古詩》教學反思

《英英學古詩》教學反思

  今天第一節課是語文,這節課學的是《英英學古詩》一課。這一課時蘇教版特有的“文包詩”形式的課文,以前學生也接觸過這類課文,這節課又是進行的第一課時,經過幾年的課改實驗,對於第一課時的上法基本有了一個固定的模式,無非就是倒入新課、讀讀課文、認認生字、檢查課文朗讀情況、把課文讀通順。總覺得已經駕輕就熟了,所以也就信心十足地開始了這一節課的學習。

  一切都按部就班的進行著,就像一條緩緩流淌的小溪,即歡快又平靜。但是,慢慢的我發現,小溪停止了流淌:有些孩子停止了讀書,開始了小動作;還在讀的也是無精打采,懶洋洋的。怎麼回事?我有些疑惑。仔細想一想,我明白了。這篇課文既不是描寫了優美神奇的景色,也不是講的活潑有趣的故事,所以學生們不是那麼感興趣。再加上第一課時的模式他們都很熟悉了,也就沒有什麼新鮮感了,對於二年級的孩子來說,出現這種現象也就不奇怪了。

  但是如果任由這種情況進行下去的話,孩子對課文失去了興趣,對課堂失去了熱情,那麼就不可能投入到學習中去,也就不可能去積極主動地學習。《課程標準》中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怎麼樣才能把學生的積極性激發起來,把學生的興趣調動起來呢?用簡單命令的方式:打起精神來,認真讀書,大聲點!肯定是治標不治本,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還是得從激發學生興趣,創設學習情境入手。正在這時,我看到了課文中的插圖,圖的內容是英英正在和奶奶對話。這讓我眼前一亮,有了主意。這篇課文的特點正好整篇都是英英和奶奶的對話,這些孩子平時最喜歡分角色朗讀。我何不用分角色朗讀的方式激起他們讀書的興趣呢?雖然在一般的情況下,分角色朗讀都是在深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思想感情的基礎上才會進行,但是,這次我要讓分角色朗讀發揮它新的作用。一個新的教學環節在腦中形成了。

  “同學們,課文都讀好了嗎?”我問同學們。“讀好了。”他們響亮地回答我。“那好,我們來合作讀一讀。我當奶奶,你們當英英。”果然他們一聽都來了精神,一個個坐直了身子,端好了書。奶奶的話只有兩句,課文的主要內容都在英英的部分,這樣一來他們就把課文的主要部分練讀了一遍。很快一遍讀完了,大家一起讀讀得很好,字音正確、句子通順、聲音響亮。可是單獨讀的話怎麼樣呢?我要進行我的第二步了,我要讓分角色朗讀具有評價的功能。

  以往檢查課文的朗讀情況都是分段讀課文,然後學生再對讀的情況進行評價。儘管要求學生在評價的時候要先說優點再說缺點,老師也注意保護學生的自尊心,注意儘量不打擊學生,但是,聽到別人指出問題,提出批評,總是會感覺到不舒服,有些孩子就會很緊張不安。這次我要嘗試一下新的辦法,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接受別人的評價,改進自己的朗讀。

  我對同學們說:“誰想來當英英和老師合作讀一讀?”“我、我、我”下面小手林立,一個個爭先恐後地喊道。我特意找了一個平時讀書能力不是很強的孩子到前面來。我對他說:“現在你就是英英我就是奶奶了。”我一邊說,一邊搬了個凳子往講臺上一放,把嘴一癟,眼睛一眯,手上做拿著針做針線活的樣子。(只恨沒有提前準備一幅大眼鏡)同學們一看都笑了,那個到前面讀書的學生也笑了。一開始,他的聲音很小。我一聽就一手放在耳朵邊上,用奶奶的腔調對他說:“什麼?奶奶年紀大了,耳朵不大好,你可得大聲點。”下面又是一陣笑聲,那個讀書的同學也笑了。接下來他的聲音明顯響亮了。可是讀的過程中他又出現了讀不通順的情況。我早就預料到他會出現這樣的問題,我又皺著眉頭,一副很不明白的表情對他說:“奶奶沒有聽明白,你能再給奶奶說一遍嗎?”底下又是一陣輕輕的笑聲,他又讀了一遍,這次比上次好多了,我滿意地點著頭,摸著他的頭說:“好孩子,奶奶這下可明白了。”他也高興得笑了,一點也沒有平時讓他再讀一遍的緊張和不安。接著又上來幾個同學和我合作,讀得好的,我像奶奶那樣誇一誇,抱一抱,不太好的就像剛才那樣再讓他讀一讀。不管是什麼樣的學生都很高興,就像跟自己的奶奶說話一樣,一點也不緊張。同學們都爭著要讀,於是我就讓同桌兩個來分角色朗讀。他們馬上高興的讀了起來,一會兒這個當奶奶,一會兒那個當英英,整個課堂沸騰了起來,讀書聲一直持續到了下課。

  下課了,我對這節課上的突發奇想不禁有些得意。根據這篇課文的特點,在第一課時運用分角色朗讀不僅激發了學生的讀書的興趣,而且,還給學生創設了一個學習的情境,使學生能積極主動地去學習。同時還改變了以往單一的評價方式,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得到了發展,並且還融洽了師生關係,可以說是一箭三雕。反思以往的教學,作為引導者和組織者,沒有針對不同型別的課文的不同的特點設計最適合的教學方法,在平時的教學中存在著一定模式化的傾向。致使課堂慢慢趨於僵化,沒有了生氣,學生也就失去了興趣。只有在不斷的創新和改革中才能保持課堂的活力,才能把學生吸引在課堂上,讓學生產生興趣,從而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