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策略反思論文

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策略反思論文

  摘要:閱讀在高中語文中佔有非常大的比重。如何實現高中語文教學與現階段網際網路的有效結合是現階段教師需要考慮的實際問題。網際網路上的資訊量是非常巨大的,學生如何有效快速地獲取資訊,找到自己想要的內容,這與語文閱讀教學是息息相關的。只有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快速分析,尋找資訊的能力,才能實現網際網路視野下高中生語文閱讀能力的提升。

  關鍵詞:移動網際網路;高中語文;閱讀策略;研究

  一、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研究現狀

  (一)學生閱讀興趣不高

  學生閱讀的積極性非常的低,很多時候他們缺乏對閱讀的興趣。或許是因為找不準題目的具體含義,分析不出來好的答案,找不到準確描述的形式,為此,很多的學生不太喜歡閱讀題目。閱讀不僅僅是體現在考試當中,更應該出現在日常的生活中。高中生學習時間非常緊張,他們沒有多少時間能直接閱讀大量的書籍,這也就造成了閱讀無意義感,無成就感的現狀。

  (二)教師閱讀教學觀念落後

  高中教師知道閱讀的好處,也知道閱讀不僅僅體現在考試題目當中。但是,迫於高考的壓力,他們把大部分的時間都用在瞭如何有效的分析題目當中,而沒有帶領學生找到閱讀的樂趣。閱讀應該出現在高中語文課堂當中,但是教師總是苦於沒有時間去進行閱讀的分享。閱讀的理念與實際教學有一定的距離,理念是好的,但是實踐起來還是有一定的困難。那麼,如何在網際網路高效發展的今天實現高中語文閱讀與網際網路教學相結合呢?以下是本人的一些策略。

  二、移動網際網路視野下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

  (一)利用網際網路實現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轉型

  傳統的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就是教師根據一篇課文中的問題,分析問題得出最終的答案,這樣一篇閱讀就算講解完成了。語文閱讀題型多種多樣,總是會出現不同的文章提出不同的問題,然後讓學生進行解答。教師要利用網際網路實現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轉型。網際網路具有時效性強、傳播速度快、動態呈現等等優勢,資訊能夠被實時接收、動態傳播而不受時空限制。教師可以將一些動畫效果實時地進行傳遞,幫助語文電教化進行發展。教師可以利用一些新的電影或者節目片段來吸引學生,這樣會引起學生的興趣。在學習《林黛玉進賈府》的時候,其中有非常多的經典句子用來描述林黛玉和賈寶玉,教師要求學生閱讀的時候可以讓他們想象兩人相見時候的場景,或者教師播放一段影視作品用來描述兩者相遇的過程。如此,學生就會分析這樣與我的實際想象有什麼差別,為什麼有人會進行這樣的演繹。閱讀也是思考的過程,也是實現學生閱讀能力提高的過程。

  (二)利用網際網路實現高中語文教學模式的創新

  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為學生帶來了資訊的優勢,可以為學生即時提供探究所需的豐富的學習資源,這就與資訊量有限的語文課堂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網際網路快速發展的時代,教師必須轉變教學觀念,促進模式創新。一方面要與時俱進,對海量的資訊有一定的瞭解和掌握;另一方面要改變灌輸的教學模式,把學習歸還給學生本身。教師可以建立有效的群組或者利用微博進行知識傳播,不斷的鼓勵學生去建立自信,總結資訊,努力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培養他們的探究精神。例如,鑑賞李白的《蜀道難》時,在品味詩歌環節,教師就要轉變以往的教學觀念,讓學生自己品味詩歌。每個學習小組選出一個人進行朗誦。在臺上,他們播放著伴奏樂曲,隨著伴奏動情地進行朗誦。有聲音,有畫面的課堂出現了,學生們一個個都聽得如痴如醉。學生對蜀道難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理解了李白的豪邁,理解了難於上青天的吶喊。

  (三)利用網際網路創新建設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環境

  網際網路不受時空的限制,無論何時何地學生都能找到聯絡的通道。它拓展了師生交往互動的空間,讓師生互動變得更加開放、多元和頻繁。語文教師可根據網際網路時代的互動特性,探索符合時代發展的互動教學方式,充分利用QQ、微信進行課堂教育的延伸,使網際網路融入學生課堂內外的學習和生活中,創設一個全新的教育環境。教《人是一根能思考的蘆葦》一文時,我有感而發寫了一段文字發到朋友圈,不料引來學生們的熱捧,被紛紛轉發和點贊。同學們在評論時也表達出了自己對於人生的困惑,怎樣做到有思想。在移動網際網路條件下,教師創設新的教育環境,讓語文課堂教學在網際網路上有效延伸,這就能加強學生對閱讀內容的領悟。

  三、小結

  這個階段的高中生是伴隨著網際網路長大的一批人。他們無時無刻不在接受著來自世界各地的資訊,甚至早已經習慣了網際網路帶給他們的巨大影響,習慣觀看巨大的資訊。但是,他們卻沒有好的閱讀習慣,而對閱讀的學習是跟他們在語文課堂上的學習息息相關的。教師需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不僅僅是要告知學生閱讀的好處,更要把閱讀作為一種能力進行培養。將考試中的題目回答正確固然重要,但是能夠在紛繁複雜的資訊中找到有用的資訊同樣也是一種能力,也是未來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種能力。教師只有與時代共同發展和進步,才能實現學生和自身的發展,才能實現人才的培養。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