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岩石》優秀教學反思

《認識岩石》優秀教學反思

  一、興趣,開啟探究活動的大門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由於年齡的原因,好奇心比較強,他們對待那些新奇的的

  東西非常敏感,一種現象、一個演示、一段故事、一幅掛圖都會激發起他們的興趣、會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所以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我在〈認識岩石〉一課引入時,播放了有關岩石的影片資料,學生看到引人入勝的畫面、各種各樣的岩石時不斷髮出驚歎聲。採用這種方法從一開始上課就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好奇心,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研究岩石的興趣。

  二、動手之前先動腦

  科學素養的形成、發展、提高,既重視學生的動手,更要重視學生動腦。任何動手活動之前都要動腦,動腦是為了保證動手的順利進行,也是提高思維能力的途徑。因此,在〈認識岩石〉一課探究岩石特徵之前,我先讓每個小組的同學一起討論研究岩石的方法,在小組成員的共同努力下,他們把想到研究岩石的方法都一一記錄在了記錄表中。然後我有讓每個小組的學生先進行設計探究岩石的方案,然後進行彙報,在彙報的過程中看看哪個小組設計的方案齊全,設計的探究方案更細緻,可行性更強,其他的小組有不同意見的及時補充。讓學生髮揚團結協作的精神,利用集體的'智慧來解決問題。帶著問題有準備有目的地去經歷探究,是培養學生正確地進行實驗探究的一種有效方法。只有讓動手和動腦緊密結合起來,學生才能在動手動腦活動中提高科學素養。

  三、記錄,鞏固探究的結果

  科學課的探究活動,我們希望學生能把討論的結果和觀察到的現象如實地描述出來,但是在實際彙報時,學生說得很少,丟三落四,或抓不住重點。這就需要一些方法將看到的結果記錄下來便於學生描述和交流。因此我在〈認識岩石〉一課中讓學生進行了三次記錄:第一次是討論研究岩石的方法,在小組討論後把討論的不同方法記錄下來。第二次是設計探究岩石的方案。第三次是探究岩石的特徵,把所有的發現都如實的記錄下來。透過做記錄,既能鞏固了討論、觀察的結果又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能力、合作能力,以及求變創新能力。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