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隻小獅子》優秀教學反思

《兩隻小獅子》優秀教學反思

  《兩隻小獅子》是一篇童話故事,主要講述了兩隻小獅子的不同生活態度:一隻小獅子非常勤奮,每天練習生活的本領;另一隻卻認為憑著父母的本領的地位就可以生活得很好,於是,整天懶洋洋地曬太陽,什麼也不幹。透過一勤一懶兩隻小獅子的對比,我沒有直接把獅子媽媽說的那句話拿出來教育孩子們,而是讓孩子們在暢所欲言中不知不覺自己感悟說出來的。“我爸爸和媽媽是林中的大王,憑著他們的地位,我能生活的很好!”這是懶獅子對小樹說的一段話,在學生神氣活現朗讀出懶獅子得意洋洋的神態時,我順著就說:“就是嘛,有林中大王的爸爸和媽媽,哪用自己勤學苦練!還是懶懶聰明啊!”話音剛落,教室頓時炸開了鍋“老師你說的不對!那是小聰明,將來可不行的!”真是一語擊起千層浪啊,批評的話語此起彼伏。我故作不解的樣子,心裡喜滋滋的聽著他們的“教導”。有的說:“你現在很舒服,可是你不學本領,長大就比不上人家了!”現在你是有爸爸**的幫忙,不過有一天你總會離開爸爸**的,到時候沒人幫你,看你怎麼辦!等到爸爸媽媽不在的時候,再來學本領就晚了,要不就是餓死了,還有可能會被其他的動物吃掉呢!同學們說的簡直太精彩了,看來還是我們小朋友明白道理。這時候我才出示了獅子媽媽說的那句話:孩子,將來我們老了,不在了,你*誰呢?你也應該學會生活的本領,做一隻真正的獅子!獅子**的話已經被孩子們理解,轉化為他們的語言了!最後學完課文,你想對懶獅子和勤獅子說些什麼呢?似乎又問到孩子們的心坎上了,話匣子一下又打開了:有的象小大人似的表揚了勤獅子,有的很謙虛的說要向勤獅子學習,有的安慰懶獅子知錯能改也是好孩子,有的繼續勸說懶獅子再這樣下去是沒有好結果的等等!自己的感受表達得淋漓盡致,我能感受到他們的思維得到了釋放!喜歡說了,才想說;想要說了,才會說的精彩!

  在這種情況下,我正確引導學生:如果你們的父母將來老了,不在了,你們*誰呢?還得*自己。因此,你們從小要好好學習,學會生活的本領,不能依*父母的本領和地位生活。當今社會進爭力那麼強,你沒有文化人家不用你,你將被社會淘汰。透過這一例引導他們。使他們懂得從小愛學習,愛勞動的好習慣。

  《兩隻小獅子》是一篇挺有意思的童話故事。故事透過懶獅子和小樹的對話,刻畫了一頭怕吃苦、想依賴的小獅子,並借獅媽媽意味深長的話語告訴孩子們只有勤學苦練,擁有真正的本領,才能過上美好的生活。自己感覺對這篇課文,我還是吃得比較透的。在教學中,我透過取名字這一環節,引導孩子把握故事人物——兩隻小獅子的主要特點,拉近孩子們與文字的距離。

  但是在課堂實際生成的'瞬間,教師只能憑自己的一種直感去感受來自孩子們的對文字的解讀和回應,然後對教學預設作出相應的隨機調整。這種課堂策略當然受教師敏感度和經驗度的影響,我在這方面明顯是欠缺的。最明顯的一個環節就是在給兩隻小獅子取名字的時候,在試教了後,我發現孩子們取的名字和文字內容聯絡不是很大,於是我便設法把他們引導到我預設的名字“小勤”和“小懶”中來了,其實我不應該這樣,應該尊重學生的主體,按照學生取的名字來繼續課文的學習。而且一年級的孩子,對名字包含一定意義、簡潔上口這兩個特點和名字與稱呼的區別都還不能很好地把握, 因此,讓他們初讀課文後找到人物的特點並不難,但要將之轉化名字這種形式,可能超出了他們的能力範圍。

  本教學中還有個特點就是朗讀得多,懶獅子和小樹的對話,我把它設為了重點指導朗讀的物件,在教學中我採用了多種形式的朗讀,有自由讀,個別讀,小組讀,分角色讀等等,但是在這些形式的朗讀中間應該再多重複幾次,效果回更加。

  還有就是缺少一個讓孩子將課文語言內化為自己語言的機會,沒有為學生提供運用語言的平臺。如果在課的後面再設定一個環節,就是請孩子勸勸懶獅子,就是一個挺好的訓練點。

  本教學中,聽課老師包括我自己都覺得開頭和收尾部分都可以,開頭簡潔明瞭,收尾的寫字指導比較到位,但是也許是緊張的緣故吧,時間控制得不夠到位,而且臨場應變能力也太欠缺,我相信自己用不了多久,這個缺點可以克服的!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