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一)》教學反思

《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一)》教學反思

  作為一位剛到崗的教師,我們需要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藉助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一)》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概述孟德爾的一對相對性狀雜交實驗。能夠用圖解的方法,解釋孟德爾的一對相對性的雜交實驗,分析孟德爾遺傳實驗的科學方法。區別雜交、自交和測交、顯性性狀和隱性性狀、顯性遺傳因子和隱性遺傳因子、純合子和雜合子等成對概念,以及相對性狀、性狀分離等概念。能夠闡明遺傳因子的分離定律應用基因的分離定律解釋生活中見到的一些遺傳現象。

  2.能力目標

  1)透過從分離規律到實踐的應用:從遺傳現象上升為對分離規律的認識,訓練學生演繹、歸納的思維能力,分析現象得出結論

  2)透過遺傳習題的訓練,使學生掌握應用分離規律解答遺傳問題的技能技巧。

  3.情感目標

  透過科學家的事蹟,對學生進行熱愛科學、獻身科學的教育培養學生鍥而不捨,追求真理的科學精神教育學生如何正確面對挫折與失敗,培養正確的科學價值觀培養學生對生物學濃厚的學習興趣,,,,透過分離規律在實踐中的應用,進行科學價值觀的教育,學會科學實驗的方法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1.對分離現象的解釋,闡明分離定律。

  2.以孟德爾的遺傳實驗為素材進行科學方法教育。

  3.運用分離定律解釋一些遺傳現象。

  難點:

  對分離現象的解釋;假說——演繹法。

  三、學情分析:

  學生在之前學習中,新課程的生物學知識已經牽涉到如下4個重要的知識點,本節課將重點利用這四個關鍵的知識點,作為學生的`起點行為並進行建模。

  (1)染色體中的DNA是生物的遺傳物質

  (故對遺傳現象有一定感性認識,具備一定遺傳學的分子基礎)。

  (2)細胞透過細胞分裂產生新的細胞。

  (3)細胞核內的染色體先加倍成完全一樣的兩份,再分別進入兩

  個新細胞。

  (4)植物透過傳粉,花粉粒的精子與子房的卵細胞受精,形成受

  精卵。

  並且高二又剛剛在數學課上學習了機率的知識,並且孟德爾的分離定律作為“機率的應用”內容也出現在數學教材中。但是學生缺乏遺傳

  細胞學基礎,即學生還沒學習減數分裂的知識,這反而有利於學生能從孟德爾的角度出發,創造性的分析解決問題。

  四、教學方法(或教學策略)及突破難點的方法:

  1.本節內容中相對應的概念很多,如:純合子和雜合子、顯性性狀和隱性性狀等。如果老師只是把這些概念做簡單的講述、羅列,學生是很難理解這些概念的內涵的。所以,我在課堂中,引導學生在分析孟德爾的雜交實驗和假說的過程中,逐步構建概念,同時適時舉例,讓學生判斷,在具體的情景下學習抽象的概念,比較容易理解。

  2.在分析一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的過程不能採用簡單講授方式,而是用設定問題串的方式引導學生對每一步的實驗現象解釋,以及下一步該如何做才能驗證自己的觀點。這一部分的學習充分地發揮了學生的想象力,在教師的引導下設計出自己的研究方案,讓孟德爾的實驗過程得以再現,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充分激發,同時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還培養了創新精神和科學的思維方法。

  3.要充分用好“性狀分離比模擬實驗”,特別是對實驗結果,要精心設計一些問題,讓學生思考,如:為什麼每個小組的實驗結果相差很大?為什麼全班的實驗結果與預期結果更加接近?切實學會用數學的可能性和機率問題理解分離比例,從而加深對分離現象的理解,為掌握分離定律的實質打下基礎。

  總之,課堂一定要讓學生主動參與問題的分析,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

  五、主要教學過程:

  匯入1:由生活現象發問:每個人與自己父母的長相是否有相似之處?俗語:“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仔會打洞”、“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龍生九子”→體現了什麼現象?→存在怎樣的規律?由學生的回答匯出遺傳現象的存在。

  匯入2:簡單描述前人的融合式遺傳學說,前面的現象是否可以此來解釋?學生討論:按“融合遺傳”理論紅花與白花雜交應是什麼花色設疑:孟德爾透過實驗又得出怎樣的結論,由此引出孟德爾豌豆雜交實驗。

  【正課】:

  (一)、簡單介紹孟德爾及其當時學術環境等。

  (二)、選擇的豌豆所具有的優勢。

  列舉幾樣孟德爾實驗材料例項及結果,引導學生對比出以豌豆為材料的實驗最為成功。

  設疑:為什麼用豌豆做遺傳試驗取得成功,豌豆有何優勢? 講述:豌豆的結構及傳粉特點(結合課件和學生的回答)

  1.自花傳粉→產生純種

  2.閉花授粉、花大→易於人工雜交,獲得後代

  3.穩定遺傳易於區分的形狀,便於觀察統計

  由第三條引入性狀狀、相對形狀相對形狀相對形狀相對形狀的概念 提問:豌豆種子的子葉黃綠色是不是相對性狀?為什麼?

  講述:根據學生的回答並總結並回答是相對形狀。相對性狀概念內容的三要點:同一種生物─豌豆;同一性狀─子葉顏色;不同表現型別─黃與綠色。

  (三)、孟德爾豌豆雜交實驗(一對相對性狀)的過程。

  設疑:我們已經知道豌豆有許多相對性狀,那麼實驗中,我們應該一次針對一對相對性狀,還是多對一起研究?孟德爾是怎樣做的,這樣多又什麼好處?

  講述:孟德爾選擇一對相對性狀進行研究,這樣便於統計及規律的發現。對實驗過程進行詳細敘述,並利用課件中的豌豆雜交遺傳圖,以豌豆的紅花與白花為例,重點提示F1消失、F2中又出現的白花,F2紅花與白花的近似分離比3:1。

  穿插於實驗過程中解釋顯性性狀、隱性性狀、自交、分離現象。 用ppt素材展示孟德爾非常突出的7對相對性狀的實驗結果,講述孟德爾8年一共做了很多種性狀,其中非常有成就的是7對相對性狀,說明發現顯性和隱性不是偶然的,它帶有相當的必然性,另外它還帶有普遍性,而且F2代還帶有特定的比例,大致都在3:1左右(說到這一部分時要強調孟德爾運用的是有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驗證特殊的實驗思路)

  (四)、遺傳因子假說內容及對分離現象解釋。

  提問:①為什麼F1代都是紅花?難道矮莖性狀消失了嗎?

  ②為什麼F2代白花又出現了呢?

  ③F2代中呈3∶1的性狀分離比是偶然的嗎?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