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頓第一運動定律的教學反思

牛頓第一運動定律的教學反思

  反思本節課的教學,主要存在以下優點:

  1、環節的設定符合學生的思維方式和步驟,能夠很好地抓住學生的心,激發學生自主學習。

  在對“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進行探究時,透過一段物體從斜面滑下的.影像,引導學生思考:小車在水平木板上前進的距離與哪些因素有關?並提供實驗器材,讓學生能夠在實際操作中先歸納,在已有的知識水平基礎上總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體驗成功的喜悅。

  2、注重了學生對控制變數法、理論推理法等科學方法的掌握。

  從最先影響小車前進距離的多個因素的探究,讓學生知道,摩擦力越小,小車運動得越遠;然後從毛巾到棉布、木板、玻璃再到沒有摩擦的光滑平面,從現實存在到空間想象,從有到無,不斷地改變實驗條件,利用理論推理法,逐步引導學生建立起形象的空間模型,水到渠成地得出牛頓第一定律。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潛移默化地領會到科學方法對物理學習乃至科學進步的重要性。

  3、注重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因為在實際生活中,牛頓第一定律成立的條件“物體不”是不存在的,因此需要學生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維。在透過實驗探究和總結得出“牛頓第一定律”以後,再透過引導學生弄清定律中的“一切物體”、“不受力的作用”、“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等關鍵性詞語,把握定律的適用物件、成立條件以及相應現象等,促進學生學習的效果。

  4、突出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少講,學生多動手、多思考,真正做到讓學生動起來。

  以小組為學習單位,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促成課堂生成。

  存在的不足:

  1、對學生不放心,怕學生出錯,所以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和空間不足,不利於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

  2、對教學過程的設計,還可以進一步加工,使知識變的更生動,提高學習興趣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