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了親人》的教學反思(精選5篇)

《再見了親人》的教學反思(精選5篇)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寫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教學反思我們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再見了親人》的教學反思(精選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再見了親人》的教學反思 篇1

  “主題教學”,是竇桂梅老師提出來的。

  何為主題?中國自古講究“綱舉目張”。說的就是主題。古人做文章講“題題”,就是“確定主題”,指“命題”“提綱”“中心”之意。我們不妨還可以用英語的詞意說明:theme,指“主旋律”、主幹詞;topic,指標題或旨意;purport,指意圖、涵義,偏重作者的主觀意向;再就是subject指主題、主體或主語。

  主題教學的“主題”是在教材中努力尋找和挖掘的哲學主題或文化主題,這些主題往往可以表現為一些“詞語”,或者說一些“關鍵詞”。挖掘到那些連線著孩子精神世界、現實生活或者與歷史典故、風土人情等有關的“詞語”。這個“詞語”是一個上位概念,不同於以往的思想教育主題、知識主題、寫作主題……而是統領這些主題。當然,多角度開掘主題時,既可以是人文詞語,也可以是知識詞語,只要是兒童能接受的。從具體每一篇課文來說,我們找到的這個“詞語”可以看作是教材的“眼點”,或者說是“文眼”。即那些連線著孩子精神世界、現實生活或者與歷史典故、風土人情等有關的“觸發點”、“共振點”、“興奮點”等。

  《再見了,親人》一文中,它的主題就是“不是親人,勝似親人。”本人在教學本課的時候,是透過“生活切入——探究文字——比較拓展——昇華自我”四個步驟來挖掘出這個主題的。

  首先,我從“親人”二字入手,讓學生說說什麼是親人?親人之間的感情是怎樣的?並且根據本班留守兒童多的情況,讓學生說說自己父母出外工作與自己分離時的感受是怎樣的?由於這個情況太普遍了,很多學生看到這個問題都能紛紛說出自己當時的感受,有的學生還說著說著就流出眼淚來。正當學生都為自己親人的永別而傷心時,我就引出課題,並配樂朗讀全文,讓學生帶著本已傷心不止的心情去感受《再見了,親人》一文。

  在講解課文前三段中,我重點抓住了每一段首的祈駛句,如:大娘,請停下你送別的腳步吧!等。並且感受句子中的感情。經過學生的討論,讓學生感受這些句子是志願軍戰士請求朝鮮人民停止送別的句子。並讓學生閱讀前三段,概括這三段中所寫的人物,以及她們都為志願軍做了什麼事?學生都能輕易地從描寫大娘、小金花、大嫂三個人物的段落中找到她們所做的事情。學生們非常容易地就找出:大娘:送打糕;為救傷員失去小孫孫。小金花:媽媽為救老王而犧牲。大嫂:挖野菜失去雙腿。

  接著,讓學生從三段中找出意思相同的句子,並讀一讀,感受其中的感情是如何。學生們經過仔細的閱讀,都能找出其中的句子,並找出相同點:“這比山還高,比海還深的情誼,我們怎麼能忘懷?”我就抓住這句話,讓大家去理解:什麼是比山還高,比海還深的情誼?學生都各抒己見,說出自己的見解。有的說是天底下最深、最厚的感情;有的說是比父母、兄弟還深的感情;有的說是就好像是自己左手跟右手之間不可分割的感情……總之,每個學生都有自己不同的.見解,而這些見解,我總結一下:就是天下最深、最難以分離的親人之間的感情。然後,討論為什麼會產生這樣深的感情?課文透過三個人物的故事來展示出朝鮮人民對志願軍所做的一切,是高尚、偉大的。然而,我要求從三個故事中,深入地挖掘出朝鮮人民這樣做的原因。這時,學生再帶著這個問題再去讀這三個故事,並從朝鮮人民的所做所為中去尋求答案,但總是片面的。我稍微點撥:你對別人好,那麼別人也會怎麼樣對待你呢?聽到我的點撥,學生們紛紛明白,朝鮮人民對志願軍這麼好,能夠為了志願軍出生入死,是因為志願軍保衛他們的家園,是他們的隊伍。這時,我透過一些以前學生接觸過志願軍的課文,如《黃繼光》、《羅盛教》等等,以及我從網上搜集到的關於志願軍的資料呈現給學生看,讓他們更深刻地瞭解到志願軍與朝鮮人民之間的“比山還高,比海還深”的感情。

  然後,透過對課文最後三個自然段的閱讀,讓學生更深入地去體現親人離別時那依依不捨的離別之情。在這部分,我抓住了“列車,慢點兒,讓我們再看一眼朝鮮的親人,讓我們在這曾經灑過鮮血的土地上再停留片刻。”中的“再”字,讓學生想一想,志願軍這次離開朝鮮回到中國,還會有機會回來嗎?還會再見到這些親人嗎?這個“再”字,體現了志願軍們怎麼的感情?學生經過上面的多次感受,都能正確地說出:這“再”字型現地誌願軍不願離開,不願與朝鮮人民分別的感情。但是,由於種種原因,他們又不得不離開,回到自己的家鄉,自己的祖國。所以,他們希望列車慢點開,讓他們再看一眼朝鮮的親人,讓我們在這曾經灑過鮮血的土地上再停留片刻。

  之後,我再讓學生想一想:“再見了,親人!”這句話是誰說的?書上最後三段裡寫,這句話是志願軍對朝鮮人民說的。但是,我讓學生想一想?親人離開時,親人說了再見,你會怎麼說?從中,讓學生理解到,“再見了,親人!”這句話,也是朝鮮人民對志願軍們說的,他們也希望志願軍能夠留下來,因為他們與志願軍一樣,都難以割捨兩者之間的感情。課文中講朝鮮人民對志願軍做的事讓志願軍感到是“比山還高,比海還深的情誼。”而同樣的,志願軍們跨過鴨綠江,來到陌生的朝鮮戰場上,為朝鮮人民浴血奮戰,保衛朝鮮人民的家園、國家,對朝鮮人民來說,更是“比山還高,比海還深的情誼。”透過這樣的理解,學生對“再見了,親人”的感受更深了。

  有了感受,就要把這種感受表達出來。而表達的最好方式就是朗讀。在最後,我讓學生重新醞釀從中感受到的那種“難以割捨,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親情”來朗讀這篇文章。由於整個感情的感受都非常的深厚,加上開始時對自己與父母、親人離別時的感受,朗讀時都非常投入,都能讀出那種“依依不捨,難以分割”的感情,而且讀的時候,有些學生都淚盈滿腔。

  透過這樣的教學,緊扣“親人”這個“文眼”,再透過大量的史實資料來震撼學生的心靈,讓他們由心而發地去體會“再見了,親人”的記憶體涵義,從而達到讓學生的感情得到昇華。

  《再見了親人》的教學反思 篇2

  在周月紅老師和其他實驗小學老師的多次幫助下,我多次進行了教學再設計。第一次試教後,我把“親人”這個題眼放到課前談話裡完成。不但節省了課堂時間,還進行了詩歌和美詞的積累。各位老師還指出我在品讀大娘的兩個故事時,問題有些繞,應該精簡,還要有層次性。於是在教學第一個故事“送大糕”時,我就重點指導“雪中送炭”。先理解詞義,再談談生活中雪中送炭的事,再體會大娘“冒死”送打糕,最後說說大娘送的僅僅還是打糕嗎?還是什麼?在教學第二個故事“失孫孫”時重點指導“唯一”。同樣也是先理解詞義;然後創設情境,在敵機來襲時,大娘可能會怎麼想;再追問“關鍵時刻時間就是生命,大娘當時來得及這麼想嗎”,揪出“丟和背”這兩個詞來豐富“唯一”的。

  再創設情境讓學生展開想象:當大娘回去救小孫孫時,她看到的卻是一片廢墟。我們可以想象,大娘當時會有什麼樣的表現?對於這個環節,我原本是想讓學生學學大娘,哭著呼喊自己的小孫孫,但是幾次試教下來,換來的都是鬨堂大笑。所以就乾脆不要了,只是引導學生說說“痛哭流涕、痛哭失聲、悲痛欲絕……”

  《再見了親人》的教學反思 篇3

  舉一反三,自學2段”,原本的設計意圖是讓學生對“勸慰——回憶——抒情”加深印象,為下面的練筆做鋪墊。但在實際教學中,顯得這個環節很蒼白無力,使得整個教學設計顯得更適合“略讀課文”的教學。

  這次新課程培訓,吳老師給了我們展示的平臺,給了我們暴露自己缺點的機會。課堂結束後,吳老師和我說:“你的課堂還是那個老毛病。瑣碎的問題太多,要捨得丟棄啊!丟擲一個主問題,讓學生思考,讓他們展示。不要自己一直在那引導,要相信學生,我們的孩子是很棒的。整堂課下來,你自己說的話太多,這樣就剝奪了學生讀書的時間。”

  吳老師的話一針見血地指出了我的弊端,讓我更加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缺點。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努力改掉這個毛病,在課堂上給學生更多讀書的時間!

  《再見了親人》的教學反思 篇4

  《再見了親人》這篇課文描寫的是1958年中國人民志願軍最後一批官兵離朝回國時,在車站上同朝鮮人民依依惜別的動人情景,是敘事抒情散文。我在教學中,注重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讀中啟發想象,再現文章所描述的情景和形象,使他們如臨其境,如見其人,學法和寫作方法由學生自己發現。

  1、多種形式的讀。

  如在課文結束時,我這樣引導:此時此刻,戰士們再也忍不住了,淚水模糊了雙眼,要想對朝鮮親人再說上幾句離別話,然而距離遙遠,戰士們只能默默地在心頭呼喊——”此時,學生們深情地呼喊出文章最後的話語:“再見了,親人!我們的心永遠和你們在一起!”學生的感情達到了高潮。這樣讓他們在體會課文的基礎上去感受當時的情景,讀出自己的感受,培養富有創意的讀者,而不是以標準化解讀去規範學生的閱讀和理解。

  2、讀寫結合,深刻領悟。

  在學完第三部分後,我讓學生看一下,這三個部分在表達方式上有哪些異同。透過比較,學生們發現了這三個段落的結構相同:開頭都是祈使句勸蔚朝鮮人民不要再送,中間都是具體的事例,結尾都是直接表達中朝人民感情深厚的反問句。並透過反問句、陳述句的朗讀比較,懂得反問句的好處。使學生深刻理解了朝鮮人民為志願軍付出血的代價。教學至此,還是不夠的,我接著引導:難道志願軍叔叔都沒有作出犧牲嗎?學生不但引用了書上的例子,還大量引用了課外資料。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完成課後小練筆。

  如果能在多種形式朗讀的基礎上,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背誦,效果會更好。

  《再見了親人》的教學反思 篇5

  教師給學生比較開放的提問,如:“讀文章後,你的心情怎樣?”“讀文字,哪些地方讓你感動?”在這樣的前提下,結合當時志願軍離別時的情感變化,對往事的回憶,抓住親人間的情感流露,教師能適時地引導。如大娘與志願軍之間血濃於水的親情等,讓學生明白,雖然從血緣關係來看志願軍戰士和大娘不是親人,可是她做到了親人也未必能做到的事情,這才是真正的深情。如“雪中送炭”,教師要給予引導,聯絡上下文,結合當時志願軍所處困難,緊緊扣住“親人”這一主題來引導,可能更有實效,理解能更深。

  教師應該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而不應該以標準化解讀去規範學生的閱讀和理解,應該培養富有創意的讀者而不能培養人云亦云的聽眾。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