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教學反思

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師,我們要在教學中快速成長,藉助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教學反思 篇1

  《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這四節課上得讓我很辛苦,原因之一是這篇課文字身比較難,課文中的某些句子比較晦澀,讓學生難以讀懂,課文中所體現的弗羅姆的某些觀點還值得商榷;原因之二是學生課前沒有預習,這就讓我的教學程序變得比較困難,在課堂上得給他們大量的時間去讀這篇課文,由於對文字的不熟悉,所以他們在回答問題時就有些困難;原因之三是我自己在課堂上的引導度不夠,在丟擲問題後沒有給予他們適當的引導,所以這也是讓課堂出現偶爾冷場的局面。(修改後的教學設計讓學生更有話說,話題更廣,學生紛紛踴躍發言,冷場的局面變得熱鬧起來了!)在讓同學們討論“我愛你,因為我需要你”和“我需要你,因為我愛你”這兩種愛的區別時,他們辯論得很激烈,達到了我預設的活躍課堂的目的,但是後來他們的辯論有些偏離主題,我沒有及時的把線收回來,以至於這一個環節比較散,沒有達到我預期的目的。

  首先介紹《愛的藝術》這部理論專著的主要觀點《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節選自《愛的藝術》,透過對這部著作的介紹,學生知道了這部書主要討論的就是愛是一種主動的能力,是一種與人成熟程度有關的事情,是可以透過訓練自己的紀律,集中和耐心學到手的一門藝術,知道這些,對於學生理解本篇課文有指導意義。

  其次讀課文,讀課文我昂學生分三個步驟。第一遍粗讀,知道課文的大概內容,課文的思路。第二遍精讀,第三編結合黑板上板書的問題在去讀課文。關於這一課,我設計瞭如下三個問題:

  1、人在生長過程中各個階段愛的能力呈現出怎樣的特徵?

  2、文章中談到兩種愛的原則:“我愛,因為我被人愛”和“我被人愛,因為我愛人”;“我愛你,因為我需要你”和“我需要你,因為我愛你”這兩種區別在哪裡?

  3、母愛和父愛在我成長的過程中的表現是怎樣的?有什麼區別?

  4、什麼是成熟的人?

  前兩個步驟需要一節課的時間,我的課都是兩節連排,所以第二節我就趁熱打鐵展開第三個步驟:

  學生互動,師生互動。小組討論發言一直是我兩個班上語文課的主要形式,根據學生的座位分佈特點,我分成了若干個小組,小組成員人數在4——6人之間,我認為小組人數不宜過多,過多一是不好組織,二是容易流於形式,同桌,前後桌三四或五六個人,討論起來比較方便,意見也容易集中,。這一節課學生討論的內容就是我上節課佈置的一些問題,這些問題是我精心設計的,是《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這節課要學生掌握的內容。有了上一節課讀和思考的積澱,學生在討論起來就有話可說。學生討論氣氛很活躍,而且也在切實地討論,五分鐘後討論結束,一結束就有小組站起來展示他們對第一個問題的理解:人在生長過程中各個階段愛的能力呈現出怎樣的特徵。這個問題考察的是同學們對課文歸納和概括的能力。第二位同學回答的不錯,但還不全面,接著就有同學補充,這個問題很快就清楚了。接著是第三個問題……大家發言很踴躍,語言流暢、精煉,而且很有思路。這節課就在大家熱烈的討論和踴躍的發言中結束了,學生們很愉快,我也很愉快。

  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教學反思 篇2

  上完了實習的最後一次課《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心裡頓時感到輕鬆了不少。前一天在五班講課的時候,可能是前兩節課學生沒有精神,整個課堂顯得比較冷清。好多學生三心二意,要不停地重複問題,很細緻地引導他們才能進入狀態。當然,我的問題也很多。雖然是一個星期前就備好了課,因為感覺是很精心設計的,還比較熟悉,等到老師讓我上課的前一天,才重新對教案進行修改,發現瞭如講課內容的次序還可以再調整,使各部分的層次更清晰等問題。在上課的時候,因為之前沒有試講,兩節課連上下來,發現自己對課文的有些內容順序不是很熟悉,講課的時候語句不精練,口語比較多;還有一個問題,語速偏快,讓學生感覺到我很緊張。總之這次課的感覺不是很好。不過,當我上完課,學生們全都鼓起掌來,可能是一種歡送的形式吧。讓我的心裡有了點慰藉,同時也很慚愧,我紅著臉快速地離開了。

  第二天在七班也上這門課,也是連著兩課時。一直擔心七班的孩子會很沉悶,可能是指導老師多次強調這是我實習最後的講課的緣故,學生們聽得都很認真,對於我的問題,也做思考狀。在七班,我吸取了上次的.教訓,語速放慢了些,顯得從容了些;在提問的時候對於比較難的問題進行提示點撥,以易於學生思考和回答。第一節課很平穩的過去了,我舒了一口氣。下課在班裡轉,一學生主動跟我說話:“老師,你不要失望啊,語文課是這樣的。胡老師上課也是這樣的。”他怕我傷心,所以安慰我。其實我對學生的表現已經很滿意了。他們的積極不是透過爭先恐後的回答問題,只要看到他們專注的眼神就能感受到。所以我不失望,相反很感動他的體諒。我希望第二節課也能順利結束。可是當學生認真起來,像我這種沒經驗的老師就要緊張了。在課堂上本來有一個問題,文章中作者認為父愛是有條件的,母愛是無條件的。我讓他們談看法。其實我預設的是,父愛其實也可以具有無私性,母愛就也是有條件的。結果學生們的回答都傾向於父愛和母愛的本質是一樣的,都具有無私性。而我原先沒有將重點放在父愛上,而是想強調母愛也是有條件的。所以,這個問題對我來說很意外。對於這篇帶有哲學色彩的文章,很多同學不同意作者的觀點,這是我希望達到的。只是這個問題我還是要給出參考的答案,所以我絞盡腦汁說了一番,現在已經忘了是怎樣說的,反正還是說得不夠清楚。因為兩者的角度不同,其實站在學生思考的角度,我是贊同他們的觀點的。但是文中,我還是要給他們解釋作者的看法。跨過了這個坎,後面就順暢多了,我的拓展部分很能激發學生的興趣,以至直到快下課學生都很安靜地聽。等到我說聲放學了,他們才像想起來,向食堂衝去。

  比較這兩次課,我在教態上有了提高,發音放慢也清晰了很多;對於文章和教案也很熟悉,講課較連貫;對於課文的設計,時間把握得很好。但是依然存在不足之處,主要是在我講課時語句銜接上還不能很流暢,一句話有時想不到一個貼切的詞去表達,在激動或緊張的時候,語速又不自覺變快,學生聽得不很清晰。另外就是在對課文設計上,沒有想得更深入,而且自己的反應也不夠靈活,出現了點意外。如果之前能考慮到,那麼就可以避免這種情況了。

  總之,實習的課講完了。但真正的教師生涯也已經在眼前了,所以對於自己的不足還是要改進,爭取在講臺上展現最佳的風采。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