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平搭積木優秀教學反思範文四篇

平平搭積木優秀教學反思範文四篇

  篇一:課文《平平搭積木》優秀教學反思

  《平平搭積木》這篇課文是一首詩歌,課文以小見大,從搭積木生髮開去,揭示了平平“心中有他人”的美好品質。內容和語言都貼近兒童的生活實際,對學生有很好的啟發和教育作用。本課教學重點是認字和朗讀課文,要讓學生自讀自悟,懂得課文包含的道理。

  經過幾個月的教學,我深知自己在識字教學這一塊上較為薄弱,所以在本課的教學中,我花了較多的時間來集體交流識字方法。我鼓勵大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識記,他們似乎有了興致。當李俊銘說他記住了呢字,“口、尼→呢”時,大家都想起了《日月明》中會意字的表述方法,很自然的,其他同學也快速採用了拆分的方法識字“門、日→間”;“此、二→些”;“人、主→住”。我不能和孩子們說這種方法沒有和字本身的意思結合起來,和《日月明》中會意字的識記方法不同。大家能這樣拆開來記已經不錯了,甚至在將來還可以順勢引導他們對於形聲字的認識,不是很意外的收穫嗎?

  在朗讀教學過程中,我運用了各種形式的朗讀。學生自瀆、選代表讀、分角色朗讀、小組賽讀、師生比賽讀……透過反覆朗讀,學生們理解了課文內容,理解到:平平搭了四間房,一間給爺爺和他的書住;一間給奶奶和自己住;一間給爸爸媽媽住;一間給沒有房子的人住;他還要搭許多的子,給大家住。此外在情境圖的幫助下,在分角色朗讀中學生又感悟除了奶奶的話要用親切、疑問的語氣來讀。而多種形式地朗讀後,學生還感悟出了平平是個心中有他人,善良聰明的好孩子。

  當然,課堂中也有令自己不滿意的地方。例如,在指導朗讀時,我這樣問:平常你的奶奶是怎樣和你說話的?學生的回答各不相同,課堂紀律一時難以控制。的確,每位學生對外婆奶奶的印象都不同,有的奶奶是快人快語的,有的奶奶的慢聲細語的。所以這樣的問題是沒有什麼可取性的。不如直接點明:奶奶通常都是和藹的,因此讀奶奶的話時應該慢一些,輕一些。這樣學生不僅印象深刻。而且也大大節約了時間。課堂節奏自然也快了起來。所以教師學習要求更加明確,提出的問題更加準確。

  在讀課文的過程中,我試圖以“最後一間房子是給誰住”這個問題來引出孩子們對平平美好品質的認識和讚美,可當孩子們回答完“給沒有房子的人住”後,有個學生沒經我的.允許就發問了:“那全世界有那麼多沒有房子的人,住得下嗎?”我沒好氣地瞪了他一眼,不說話了。他吐吐舌頭閉了嘴,可我知道孩子們其實是很想知道我怎麼回答這個問題的。無奈我一時語塞,不知該怎麼解釋他們這個階段孩子們思維中會有的簡單和純真。

  篇二:課文《平平搭積木》優秀教學反思

  在教學《平平搭積木》這一課時,我首先出示平平搭積木的投影片,從而命題。齊讀課題後問:“看了課題後,你想知道些什麼?”有些學生說:“平平用積木搭什麼?”“平平為什麼要搭積木?”“平平搭得怎麼樣?”透過這些問題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其次,讓學生帶著上面的問題反覆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想想讀懂了什麼,還有哪些詞句不懂。再次,透過範讀,分角色讀,小組競賽讀來感悟平平好嗎?為什麼?你想對平平說什麼?

  教學過程中,我多次運用了朗讀。朗讀是閱讀教學中最經常最重要的手段,朗讀是理解、積累、發展語言、激發情感的重要途徑。新課程強調“各個學段的閱讀都要重視朗讀。”透過實踐,我體會到了朗讀在學習語文中的作用。

  1、朗讀中多次預習和鞏固了生字的字音和字形。新教材識字量大,學生年齡小,教學任務重。把生字放在特定的語境中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實踐證明它比單純的識記生字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每讀一遍課文,無意之中識記了要求教學的生字,多次朗讀這些生字就達到了多次復現。

  2、在朗讀中理解了課文內容。透過反覆地朗讀,學生理解了:平平搭了四間房,一間給爺爺和他的書住;一間給奶奶和自己住;一間給爸爸媽媽住;一間給沒有房子的人住;他還要搭許多的子,給大家住。透過朗讀讓學生感受到平平那種關心他人的品質。

  3、在朗讀中感悟。透過多種形式地朗讀,學生感悟出了平平是個心中有他人的好孩子。在情境圖的幫助下,在分角色朗讀中學生又感悟除了奶奶的話要用親切、疑問的語氣來讀。

  篇三:課文《平平搭積木》優秀教學反思

  最近教學了《平平搭積木》一課。課上,我讓學生在讀懂平平把搭的房子給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和自己住後,放手讓學生玩搭積木,組織學生進行創作想象,“你想搭怎樣的房子?你想讓這房子給誰住呢?”結果學生充分呼叫生活的知識儲備,搭起了“樓中樓”“高層公寓”“別墅”,並紛紛說把這房子讓給世界上貧窮的人住,給沒有房子的人住,甚至說給伊拉克的老百姓住。這樣創設生活情境,把動手、動腦和動口緊密相連,是培養“手腦並用”的創造型開拓型人才的有效途徑。陶行知先生也曾說過:“最好的教育,要想它有效,須是教學做合一”,“教學做合一”,是以“做”為中心的一個整體過程,強調做,便是強調實踐的重要性。他所倡導的教育理念是完全遵循兒童的心理特點和年齡特徵的。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我們要解放兒童的雙手,拓寬兒童的時空,讓學生做創新型的人才!

  篇四:課文《平平搭積木》優秀教學反思

  一年級的課堂主要以“認字、寫字、朗讀”為主,本課的流程主要以談話匯入,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並在匯入中落實生字“平”和“搭”,接著在初讀課文中認識生字,考慮到集中識字很容易讓學生注意力疲倦,而且本課的認讀生字較簡單,課文內容也容易被學生理解,學生學起來不不難,所以本課堂設計隨文識字環節,在邊熟悉課文內容中邊學習認讀生字。這部分主要創設對話回答的情景,透過生生之間、師生之間的問答來引導學生對文字的認識和理解,並透過本課的學習,讓學生能夠體會主人公平平“心中有他人”的優秀品質。本課的最後一個環節就是指導學生寫“書”“本”兩個字。

  生字學習是本課的重點頭,這一次的隨文識字沒有面面具到,根據生字的特點進行教學,效果甚好。比如“搭”可以用記提手旁的方法,還可以擴充套件到提手旁的其他字,“這些”可以直接用“這些”說一句話,有些直接記字音,有些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有些可以根據字的意思記,識字方法多樣,效果較好,避免了以前由於處理生字的時間過長,導致朗讀課文的時間過少的現象。

  上完課後,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了思考。本堂課學生參與的程度不夠,不知道是因為上第三節課孩子有點疲倦還是因為膽怯,整個一節課下來感覺孩子的積極性不高,舉手參與課堂的孩子不多,課堂的氣氛不夠活躍。我一直認為一個真正優秀的教師應該是以學生為中心,應該緊緊圍繞“以學生髮展為主體”的新理念,讓學生真正地獲得成功的體驗和探索的樂趣。但是這一堂課,我拘泥於教案,過於關注自己,而忽略了學生,導致學生思維得不到擴散,從而也影響到自己的思維得不到發散,因為課堂上師生是互相聯絡的,教師的反應會影響到學生的反應,學生的反應也會影響到教師的思維發散。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我會以學生為中心,而不是自己拉著學生走,更不會忽視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掌握進度,會給學生時間讓他們自己去體會,去思考。在本課中對於生字“很”的教學,讓學生用“很----很----的-----”說話,這一環節中,我出示了圖片,但是圖片展示速度過快,學生一下子無法反應。還有在詞語“這些”的教學過程中,用“這些”來說說話,教學速度過快,教學環節的轉變也過快,導致學生思維還停留在前一環節,一下子反應不過來。

  課堂中雖有注重讀,還是朗讀還不夠,在以後教學中還有繼續“讀”,讀是一種很好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讀中理解課文,在讀中感悟文字,在讀中情感可以得到昇華。本文的內容主要是奶奶的兩問和平平的兩答,主要指導學生問的語氣和答的語氣。在問題回答和朗讀中,學生明白了課文內容的意思,但是在情感上還很難理解平平的品質。我試圖以“最後一間房子是給誰住”這個問題來引出孩子們對平平美好品質的認識和讚美,可當孩子們回答完“給沒有房子的人住”後,我問他們你們為什麼喜歡平平,學生並沒有對平平美好品質的讚美,課件學生並未真正理解平平的品質。本課堂應該更重視朗讀教學,運用了各種形式的朗讀,比如學生自瀆、小老師讀、分角色朗讀、小組賽讀、師生比賽讀等等形式,讓學生透過反覆朗讀理解課文內容,明白平平心中有他們的美好品質。

  本課企圖透過平平搭的第四間房子給沒有房子的人住和平平要搭很多很多房子給大家住這兩句話,讓學生理解平平心中有他們的品質。這個問題對大人來說比較簡單,對小孩來說可能比較難,中間應該請學生思考“平平是一個怎樣的小孩?請他們再讀讀書,要說說為什麼這樣認為,學生可能會從多方面來了解平平,答案可能有以下幾種:

  “我覺得平平是一個乖孩子,因為……”

  “我認為平平是一個能幹的孩子,因為……”

  “我認為平平是一個想象力很豐富的孩子,因為……”

  “平平是一個很會關心別人的孩子,因為……”

  “平平是一個很有創意的孩子,因為……”

  接著還有懂事、天真、可愛、活潑、愛學習等,每一條他們都在書中找出依據了。不同的學生可能有不同的想法,不同的孩子可能會有不同的見解,在回答這個問題中,學生的思維可能會發散開來。當學生思維有時候還發散不出來的時候,教學應正確引導,而不是代替學生回答問題。

  無論是在本課教學還是以往教學過程中,我時常剝奪了學生的話語權,整堂課下來,自己講的滿頭大汗,筋疲力盡,而學生髮揮的機會卻很少,我會慢慢改掉這個缺點,儘量把課堂交給學生,讓他們成為課堂真正的主人。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