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必須去第二課時教學反思範文

我必須去第二課時教學反思範文

  這是北師大版第四冊第六單元“講信用”中的一篇文章《我必須去》。講的是李丹小朋友在去敬老院還是去看馬戲的問題上,經受了失信還是守信的考驗,選擇了守信。

  這節課的設計理念想透過圖文結合理解“打扮”“慈祥”兩詞,透過朗讀體會“猶豫”一詞,透過想象小組合作說話理解“約定”,聯絡上下文理解“失信”一詞。主要是藉助朗讀人物對話來體會心理活動。課堂上我注重課堂生成資源,充分尊重每一個學生的發現和個性差異,給學生展示和表達的機會。

  在教學完這課後,我感覺自己比較注意對文章整體性的把握。教學剛開始透過自學填空來初步瞭解學生對全文的把握,在細讀文章之後,我又設計了幾個詞語來讓學生複述課文,一方面培養了學生的口頭表達,另一方面迴歸了文章的整體。

  其次,在“約定”“慈祥”“猶豫”等詞的處理上比較妥當。為讓學生理解“約定”一詞,我設計了李丹和同學的對話,讓學生想像他們是如何進行約定的。“猶豫”一詞讓學生反覆讀李丹心理活動的一段話,來揣摩李丹心裡的真實想法,理解李丹心裡的拿不定主意。藉助圖片觀察引出“慈祥”一詞,師少說,多引導,讓學生自己去體會,理解詞語。

  對於朗讀訓練我有三處處理得較滿意。一是藉助圖來觀察李丹的打扮,師緊跟問打扮這麼漂亮心情怎麼樣啊?從而學生體會到高興地朗讀此段。其次對李丹猶豫的那段讓學生找出關鍵詞“多想”,多次請學生試讀來體會李丹矛盾的心理。再次,就是師生合作讀書李丹三個“想起”,師有目的性地引導,生體會到李丹的決心,從而堅定地讀到“是啊,有必須去!”

  上完這節課,結合預先設計的教案,我發現有很多不足。首先學生的學習習慣的'培養。學生課堂上發言較隨意,愛說閒話,別人發言時愛插嘴。坐姿和舉手的姿勢不夠端正。

  其次教師在課堂對教材的處理表現得有些急躁。如有學生對“失信”一詞不能理解時,師可多讓學生聯絡課文內容來說一說。對學生暫時不能理解的,教師要多給學生時間,讓學生自己去體會,而不是教師的代勞。

  再次這節課的朗讀力度不夠,效果不突出。最為明顯的就是李丹和爸爸的對話朗讀時間不夠,學生體會不深刻。李丹的心理是由“猶豫”到“堅決”,爸爸的語言由“急促”到“讚賞”,師未能引導學生抓住人物的語言來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

  還有就是在教學中,師注意到了適宜地出示重點詞卡,但師只做到了讀詞卡,在學詞時,師還可引導學生來分析字形,從而提高學生識字的能力。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