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級語文上冊《小苗與大樹的對話》教學反思

人教版五年級語文上冊《小苗與大樹的對話》教學反思

  我找不到這篇文章的具體出處,但看了《我的童年》一文後,總覺得這又是一篇改寫文章。不管感覺的正確與否,為了眾多的小學生的健康成長,文中的一些不足之處,我還是要指出的。

  1.課文中苗苗提出了在數學課上看《水滸傳》,而且還看得非常入神。這一問題正是全文展開的核心,“正課與閒書”、“三貫通”等的“鴻篇大論”就是依此展開的。季老的回答(若真是原文而不是改編的話)卻顧左右而言他,長篇大論地談他在課外看閒書(放學後和在家裡),隻字不提在課堂上看閒書對不對。這種純“外交辭令”式的語言從別人的口中說出來,也許還不引人注意,但季老畢竟是我國學術界的泰山北斗,樹高風大,課文的改編者們(姑且看作改編)借季老的嘴說出這樣的“外交辭令”,有著明顯的輿論導向——上課的時間可以看閒書。若是老師或家長反對,學生們會把你反駁的啞口無言:你們比季羨林還高明嗎?人家季羨林都提倡看閒書,不論課內還是課外(起碼沒反對課內看)!

  我不知道課本和教參的編寫者們是否是一套人馬。但教參的編者起碼是發現了課文的.這一誤導作用,他們在教參中明確提出了可以讓學生討論一下在課堂上讀閒書對不對這一問題,只是礙於情分面子,不好意思直接點出來而已。但是,他們這一充老好人,可就慘了幾千萬小學生了,尤其是師資力量薄弱的偏遠山區的苦孩子。

  2.三貫通的要求是否過高了?放眼全國,“國寶”的精英們,尚且沒幾人達到,何況小學生?不知道季老達到了沒有,尤其是文理貫通。小學生們天真活潑,對他們的要求應當實實在在,切實可行。不切實際的理想只能是美麗的幻想,這個幻想一旦破滅,留在孩子們心中的只有被騙的感覺。

  3.至少背二百首詩,五十篇古文,有什麼科學依據嗎?為什麼不是一百首、一百篇,三百首、八十篇,或者其它。這是季老的意見,還是改編者自己的意思?

  4.“爺爺,您懂那麼多種外語”……,“多種外語”這種病句都可以出現在教科書中呀!

  這樣的教科書不誤人子弟才怪呢!

  翻閱《辭海》《辭源》《現代漢語詞典》等書,他們對“外語”一詞的解釋幾乎相同,都是泛指外國的語言。既然是泛指,哪來的多種?正確的應該是“您懂那麼多國家的語言”。

  小學生的心靈猶如一張單純的白紙,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如此錯誤百出的教科書氾濫於祖國大地,我們的教師該怎樣教,我們的孩子們該怎樣學,我們祖國的明天又該怎樣?

  但願這只是杞人憂天!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