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嚴》第二課時教學反思範文

《尊嚴》第二課時教學反思範文

  這節課的教學目標,我設定為:

  一、懂得抓關鍵詞語來理解文意

  二、學會使用外貌描寫的四字詞把人物形象寫具體

  三、能夠複述故事的主要內容,把握文章大意

  四、理解勞動與尊嚴的關係,體會哈默的高尚品質

  這個教學過程正如校長所說,陷入了“教——學——評”的傳統模式,生本位觀念未能落到實處,因此課堂氛圍無法活躍起來,學生上的無趣,老師教的也吃力。回顧整個教學設計最大問題出在“讀”的環節嚴重缺失,我原本以為把“讀”放在第一課時,經過三輪以上的“讀”,學生應該能夠把握文意,在第二課時作課文理解時能夠輕車駕熟,這樣學習時問答能夠更加流暢,但結果卻完全出乎我的意料。當問到文中哈默講的哪句話最能體現出“尊嚴”二字,學生卻久久找不到正確的句子時,我恍然大悟:學生的“讀”與“研”,“讀”與“評”應該是同步的,不能割裂開來。“以讀代講”雖然已牢記心中,但如何操作,在哪一個環節設定“讀”,以何種形式讀,讀句子還是讀段,都是應該細緻地落到實位,“讀”不能空讀,都必須是有目的的讀。

  問題難度層次考慮不當, 僅僅引起了學習能力較強的.同學的注意和思考,而中下生卻未能調動起學習積極性,導致課堂效果一邊倒,參與面不夠廣。課堂由老師把控,學生顯得很被動,如同逆風而行。若能將設疑的主動權交於學生,讓學生從讀中提問,讀中回答,我想“提問”環節能激起大部分學生的發言慾望。反思自己的教學設計,恐怕還是自己放不開導致,太希望有條不紊地把教學目標貫徹落實,因此每個教學環節都不敢鬆手。校長評課時用了非常形象的比喻:教師就如同牧羊人,要思考的問題是如何讓羊樂意按自己的目的地趕,是用一條一條的繩索把羊栓起來嗎?不是的,應該學會使用一條韁繩,發出恰到好處的指令,引導羊群往正確的方向走,發揮群體效應,這才是最佳途徑。教師在設計教案時,就應著力尋找能夠統領全域性的關鍵問題作為韁繩,進而對課文通篇學習,根據學生回答靈活學習,隨生學文,這樣的課堂才是“活”的課堂。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