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學教材《化學式與化合價》教學反思範文

初中化學教材《化學式與化合價》教學反思範文

  課題4<<化學式與化合價>>該部分內容是學生在初中化學學習時碰到的一個難點,很重要但難掌握,且化合價這部分教學內容要想設計新穎獨到很難,曾經想回避化合價僅講化學式,可覺得作為研究課意義不大,內容較少而淺,而選化合價則有難度,學生難以理解化合價的概念,從結構的角度去分析化合價的意義和來由會佔去一節課很多的時間且新課程不要求,這樣化合價的應用則沒有時間去鞏固,課的內容不完整;如果獨選化合價的應用部分,同樣顯得內容少。

  從學生的需要出發,在保證教學三維目標完成的情況下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設計。我的教學設計分四塊:(1)化合價的概念;(2)化合價的特點;(3)化合價的表示方法;(4)化合價的應用。為了降低初中化學難度,新教材特意迴避了化合價的概念,同時也迴避了化合價與原子結構的關係。直接將化合價強加給學生,學生恐怕難以接受,於是我參考不同版本的新教材對本節內容的.處理方法,給化合價下了一個較好理解的定義,即“能體現不同元素原子在形成化合物時數目關係比的數值”,以為學生很好接受,但試講的結果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很多學生覺得概念應能體現化合價的來由,或者能直接體現元素原子在化合時的數目比,化合價的概念讓他們很費解。我想回避有關化合價與原子結構的關係顯然不行,因為學生很想知道化合價是怎麼來的,如何決定原子在化合時的數目比,我無法強拉著學生前進。於是決定化合價與結構的關係不能丟,正好有的班的學生在討論化合價的特點時,發現原子結構與化合價的關係,於是我帶著學生一塊分析了金屬元素顯正價一般是因為失電子,失幾個電顯正幾價;非金屬元素顯負價一般是因為得電子,顯負幾價便是得了幾個電子,其它的化合價與結構的關係在高中再學。時間花了,但學生的思維障礙掃清了,後面的教學才會有更好的效果,所以我覺得這樣的變化是值得的。

  主體性課堂體現的是學生與教師共同成為課堂的主體,能讓學生做的儘量讓學生自己做。過去對本節教學的學生的活動只體現在化合價的應用部分,講完方法後讓學生練習,前半部分大多時候是教師的獨角戲,因為難設計學生活動不容易。故本部分內容的教學設計要想有新意,只能體現在學生活動上。因而我在化合價概念的引入、化合價的特點、化合價的表示方法及應用方面儘量多讓學生進行有效的活動,他們自己能解決的儘量讓他們自己解決。如由離子化合物的形成分析元素原子在化合時的數目比不變是由於原子結構決定的,給出一些單質和化合物並標示出化合價,讓學生去發現化合價法則“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價的代數和為零”;“單質中元素的化合價為零”等,給學生自己的思考的時間和空間,印象會很深刻,為後面的應用打下很好的基礎。在化合價的應用中,我也是儘量讓學生自己找規律,找方法;最後學生不僅掌握了書本上的最小公倍數法,還掌握了課本上沒有的簡單的方法—化合價交叉法,再透過練習加以鞏固。

  上一堂好課不容易,因而由於自己的教學能力有限,留下了不少遺憾,如自己的教學設計與課堂實施有些差距,導致最後還有一些必練題沒有練習完,可能是有些問題情景創設與學生的實際認知情況有些差異,浪費了時間,因而沒有很好的實現教學目標。自己的基本功還不是很好,如上課時語言不是那麼精煉,不是很活躍,副板書有些亂。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