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學方法的總結反思

地理教學方法的總結反思

  幾年來,為了給學生以更多的獨立思考問題與自我發展的機會,我在教學方法上進行了如下嘗試。

  1、現代媒體教學法

  現代教學媒體主要包括幻燈、投影、錄音、錄影、電視、計算機等。這些媒體具有形聲性、再現性和先進性的特點,主要以影象和聲音的形式傳遞資訊,可使學生真正做到眼耳並用、視聽結合,使知識傳遞、接受、記憶變得比較容易。如運用計算機教學,可根據教學需要將要表現的物件由小變大、化遠為近,可使反映過程由快變慢或由慢變快,可將事物的本質要素突出地展現於學生面前。如地球公轉的規律及其產生的地理現象,抽象難懂,因時間和位置的侷限,學生對天體的觀測又不可能是完整的。多媒體教學透過模擬、分解宇宙天體的運動規律,將浩瀚星際空間濃縮於咫尺螢幕,分秒之間直觀立體地表現了四季更替、晝夜變化的複雜過程,使學生能“飛”離地球,從宇宙空間的各個不同角度俯視我們這顆美麗的星球。抽象的知識轉化為具體的.視覺影象,變難為易,變枯燥為生動,使學生樂看、樂聽、樂學、樂思,大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設疑推進法

  所謂設疑推進法就是將其章節設計成若干個循序漸進的問題,這樣可促進學生看書、思考,透過教師提問學生回答,一個問題一個問題地加以解決,這樣不僅可以培養學生自學能力而且還可以有效地鍛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如在講“旅遊業”一節時,我設計了以下幾個問題讓學生看書、思考:什麼是旅遊、旅遊業、旅遊資源?三者有什麼區別和聯絡?發展旅遊業的意義是什麼?我國有哪些旅遊資源?舉例說明。這一系列的問題浮現在學生眼前,既調動了學生學習知識的積極性,又為課堂增添了旅遊情趣。學生開動腦筋、啟迪思維、駕馭所獲得的新知識,不僅培養了自學能力,還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3、動手操作法

  讓學生動手操作有時比教師講解效果好得多,因學生在動手操作過程中,會遇到一系列的實際問題,這會促進學生思考、探索。如在講日、月、地三者的運動關係時,讓學生親自動手製作三球儀,然後用三球儀演示,學生很容易地掌握了有關的知識點。這不僅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還可以激發學生的創造性。

  4、社會實踐活動法

  重視和加強學生的社會實踐是當前教育體制改革、搞好素質教育的重要方面,因此,到社會中實踐是學習地理所必須的。如講到人口問題、城市化問題、人地關係問題時,可以讓學生在實踐中得到深切的感受,加深理解他們在書本上所學到的抽象概念,然後要求學生寫出社會調查報告,以培養他們的社會責任感。

  5、參與教學法

  讓學生上講臺“上課”,引導學生參與到地理教學活動中來是非常必要的。如在學習“氣候及影響氣候的因素”一節時,課前教師先把學生分成五組,讓每一組學生準備一個問題。上課時請五位學生代表五個組分別走上講臺,把事先準備的課講述出來。最後教師和學生共同對五位學生的課給予正確的評價,肯定優點,指出不足。這可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參與積極性。

  6、知識競賽法

  地理知識競賽,要求學生具有迅速而科學準確地選擇和提取所學的地理知識,並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這要求學生記憶要準確、反應要敏捷。競賽可分為書面競賽和口頭競賽。知識競賽具有競爭性,能較好地激發學生的進取心。

  7、讀圖分析法

  讀圖分析法是先讓學生自學課文、自學圖表等,在讀圖、讀文的基礎上讓學生列綱,然後教師補講、解疑,彌補學生學的不足,溝通知識的內在聯絡。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