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數混合運算》教學反思範文

《分數混合運算》教學反思範文

  分數混合運算(三)是北師大版五年級數學下第五單元的內容,是在學生熟練掌握分數乘加乘減的基礎上進行的。由於與分數運算相關的問題情境非常抽象,不易理解,數量關係相對複雜,所以在小學階段與分數有關的計算都是重點內容。因此在科學處理教材內容、正確把握課程標準、全面熟悉學生情況方面我們都要非常慎重,來不得半點敷衍。

  結合教學實際情況,我對本節課的成功與失敗、收穫與困惑等進行比較深入的分析,與諸位共享和商榷。

  一、教學流程

  以人為本是我進行教學設計的指導思想,一切以學生的需要和成長為根本出發點,儘可能使學生能夠自主的、主動的、生動的參與到學習活動中,高效的完成教學任務。為此我設計了一下教學流程:複習鋪墊——合作探究——展示交流——課堂達標——當堂反思。

  二、體現兩個重視

  1、重視學法滲透。

  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課標要求之一。在解決與分數運算有關的實際問題中,如何去分析問題就顯得非常重要了。畫線段圖是教學中經常採用的'方法,它能夠直觀形象的表示出數量之間的關係,對學生解決問題幫助很大。因此課堂教學合作探究環節我特別提出要求學生畫出線段圖,並在此基礎上找出途中隱含的等量關係,方程解答才會水到渠成順理成章。

  2、重視情境創設。

  教學中教師要創設能夠讓學生感興趣的、引發思考的問題情境,學生才有可能積極主動全身心的投入到探究活動中,自主探尋解決問題的辦法,並進行必要的、有效的交流和探討。因此在學案設計合作探究中,我設計了兩次探究活動。第一次是對“比八月份節約了1/7”進行研究,讓學生產生困惑,與分數混合運算一二中“單位1已知”產生認知衝突。第二次是把“比八月份節約了1/7”改為“比八月份增加了1/7”,讓學生理解數量關係沒有發生變化,等量關係也沒有發生變化,形成解決“單位1未知”問題的基本數學模型。

  當然在課堂實踐後我也發現了很多缺憾。

  1、課堂環境影響學生表現。

  我班共有8個合作小組,在聽課中很多教師參與在每一個小組中,原來思維敏捷、敢於大膽發言的學生都顯得謹小慎微、唯唯諾諾。學生不適應這麼多聽課者參加的課堂教學,就連學習最優的張星宇同學發言都語無倫次,那些天生靦腆性格內斂的學生表現就更是差強人意。因此學校要經常開展公開課、示範課、研討課、常態課等多種形式的聽評活動,這樣既錘鍊了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有可以有效增強學生抗干擾的意識。

  2、鑽研膚淺影響探究活動。

  高效課堂給學生減負了,但是對教師來說卻是加壓了。要想提高課堂效率,必須在課堂外下足功夫,這樣課堂上教師才會遊刃有餘、進退有方。本節課中由於過高的估計了學生的能力,忽視對教材難點的分析與處理,造成了探究活動的卡殼現象。我對“比八月份節約1/7”中“單位1未知”沒有充分研究,讓學生錯誤的認為“已知量”才是單位“1”,引發對等量關係的錯誤認識。

  3、思路固化影響課堂生成

  課堂教學的設計、實施、反思等環節都充滿著預設和生成的矛盾,課前要充分預設,才能有效的應對課堂生成。但是課堂是動態變化的,無時無刻都在生成著新的問題,不是能夠全部預設到的。面對探究活動中出現的新情況,我還是堅持原來的學案設計流程,希望學生能夠僥倖的衝破難關。在這個時候教育機智和教育智慧就顯得尤為重要,及時調整學案設計,針對難點進行有針對性的引導,扭轉課堂教學面臨的頹勢。但是我沒有這樣做,無法超越自我,無法相信奇蹟發生,只好任其自然了。

  亡羊補牢,猶未晚矣。在課改的大路上我們還有很多事情要做,更需要在實踐中不斷的磨練自己。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我們要張開寬廣豁達的胸懷迎接更加明媚的明天,用辛勤的汗水去澆灌和浸潤那執著追求的理想課堂。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