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的愛國少年》教學反思範文

《義大利的愛國少年》教學反思範文

  今天教學了《義大利的愛國少年》一課,這是第三單元《祖國在我心中選自義大利作家亞米契斯的《愛的教育》。文章敘述了一個十一歲的熱那亞少年,在一艘從西班牙開往義大利熱那亞的輪船上,用自己大義凜然的行為,維護自己祖國尊嚴的感人故事。情節曲折,故事生動,要重點透過朗讀,引導學生理解這個孩子非常需要錢但卻又把錢扔掉的原因,從而懂得應時時刻刻把祖國的尊嚴放在第一位,培養孩子從小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教學時,我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及認知特點,採用不同的讀文方式,讓學生儘快熟悉課文,採用自讀、同桌讀、小組合作讀等方式讀懂讀通課文,對重點詞語、句子的理解也融入到朗讀課文中,在語言環境中理解,透過自己的感悟受到教育。課堂上,我以學生的朗讀為基礎,以讀為主線,在讀中學,在讀中教,透過學生的朗讀,激發學生的情感參與,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

  為了避免老師生硬枯燥乏味的“唱主角”,我讓學生採用自主學習的方式,抓住“義大利少年需要錢,為什麼又把那些錢扔回去”這個問題,讓生回到文字中,與文字對話,在初步對話完之後,在小組內與其他同學交流,再集中反饋。師在認真傾聽的基礎上相機的抓住課文中的重點詞句,如“衣衫襤褸”“大義凜然”“扔”“砸”等詞語,並在文中畫出義大利少年撿錢和扔錢的句子,同學生一起再次走入文字,體味其中的感情。讓感情得以昇華,又實現了教師、學生、文字三方面的充分對話。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