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六年級數學下冊《圓柱體積》教學反思

小學六年級數學下冊《圓柱體積》教學反思

  在上圓柱體積公式前,我精心備課,準備好教具,課堂上把教給學生,讓他們四人一小組,去合作演示,充分討論探索,我在教室裡引導學生總結歸納;圓柱體能拼成近似的長方體,長方體的底面積等於圓柱體的底面積,長方體的高就是圓柱的高。因此,長方體的體積就是圓柱的體積,從而推匯出V=sh.學生在課堂中合作十分融洽,我自己也覺得這堂課設計得非常不錯,按照備課的程式,接下來就是加深學生對公式的'運用、鞏固。突然,一雙小手高高舉起“老師,我有不同方法計算圓柱的體積”我一愣,備課時根本沒有考慮到用其它方法;我靈機一動,對,讓他說出自己的方法,這位同學用V=ch/2r,即圓柱側面積的一半乘以底面半徑,我當時沒有下結論,把這個“球”踢給學生,讓他們一起探討這種說法是否正確;不久學生都異口同聲的肯定了。這種新穎的創新思維,課堂上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這堂課後,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學生獨特見解、探索,使我看到學生的創新潛力是巨大的,重在教師的開發、引導。“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在教學中,孩子們的創新意識常常體現在一些奇思妙想中,有的也許細稚,有的也許太“出格,”但這些卻是學生創新精思維的閃現,必須珍惜,這樣才能培養出具有創新精神的時代新人。在今後的教學中把充足的探究時間與空間交給學生,改變以教師為主體的傳統觀念,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讓學生成為課堂的真正主人。

最近訪問